1. 首页 > 智能数码 >

赏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是什么意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像梦幻,像泡沫中的影子,像露水,像闪电那样,虽然存在一瞬间,也表现为六尘,也应由此看待世界。

赏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赏析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应作如是观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意思是:所有由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像梦幻一般,如同泡沫中的影子,如露水与闪电一般,我们应该像这样看待世界的一切。

赏析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这句话强调世间所有表相都是由因缘聚散而生而灭,变幻莫测,不存在着实在的东西。我们要看透表象,认清表象的实质,持着这种态度来看待世界。

一切有为法是佛学术语,包含一切事物、物质、意识、精神,以及所有现象的存在。世间的一切如同梦幻一样空虚,如泡沫中的影子一样无常,像露珠一样短暂,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应该按照这样的看法来观看世间的一切。

一切有为法原意作“由因缘而起的存在者”,出自《金刚经》,《金刚经》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此经主张世上一切事物空幻不实,“实相者则是非相”,认为应“离一切诸相”而“无所住”,即对于现实世界不应执著或留恋。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这句话出自《金刚经》(鸠摩罗什译)偈子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扩展资料

《金刚经》全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早的译者是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

由于该经长短适宜,5000多字的易于持诵,更重要的是持诵该经功德显著,唐以后诸朝代都有名僧大德推崇此经。

其中出名的有这么几句: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

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参考资料: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出自哪里?

以梦、幻、泡、影、露、电等来比喻世间的一切法皆是无常,是有名的《金刚经》六如偈,这段告诫人们不要妄想执著,一切都是过眼云烟,要拿得起放得下。

出处:这句话出自《金刚经》。

释义:一切因缘的产生的生灭现象与法则,如做梦一样,梦境里一切空洞虚假,如幻术一样,实际是技法作用在示现,如气泡一样,空无自性,并无永恒实体,又如水中倒影,看得见摸不着,也如朝露,日升消散,日落聚集,亦如闪电一样,稍现即灭,生生灭灭均无常态。

原文释义:

(1)原文是有9喻的,而鸠摩罗什的金刚经只有6喻。九喻分别为,星,翳,灯,幻,露,泡,梦,电,云。

(2)这里面前三喻是从造业之因的角度说,中间三喻是从业报之果的角度说,三喻是从三世的时间角度说。

(3)星代表凡夫因为无明其智慧如同星光一样微弱,无法和日月同辉,翳代表凡夫因为我执如同带有病眼一样会见到无中生有的空花,灯代表凡夫因为贪爱而不断轮回如同为燃灯增添燃料而让灯火不断燃烧。幻是指业报之器界如幻,露是指业报之色身如露,泡是指业报之所受如泡。梦是指过去生如梦,电是指今生如电,云是指乌云,藏有雨水,是指未来生如同乌云,藏有所造业因。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什么意思?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是佛学术语,意思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世间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地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地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本性。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指的是对于世间的一切事物,都要以如同梦幻和闪电一样虚幻和短暂的来看待。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什么意思?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在这世间所发生的事情,现象都是由因缘构成的,一切都是转瞬即逝,如同幻影一般不真实。

在《金刚经》的结尾部分,佛陀说出了一个四句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很多人认为这里的“有为法”指的是有为的(修)法,其实这是不对的。佛陀真正说的有为法,其实指的是五蕴。

佛陀几十年,对于众生的概念一直都是:众生都生存在五蕴的纠缠中。这也是佛陀传法的核心要义之一。认为只要众生脱离了五蕴的控制,就能做到究竟涅槃。

但是要做到脱离五蕴很难。因为五蕴不是恒久不变的。而是自无始以来,众生在自己生命的长河当中,反复地在增强这个东西。所以,众生才会变得越来越难以“度化”。

不仅是人受五蕴的控制,整个娑婆世界也因为五蕴的增强,由一个美好的世界,逐渐地变成五浊乱世和现在的末法时代,终还会走向空无。也就是说,这个世界的变化,起因就是五蕴。只有改变掉五蕴,众生才能起到被度脱的作用。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出自哪里?

这是《金刚经》中的一句很有名的偈语。佛陀用几个譬喻说明了“一切有为法”的真相。

通俗解释是:一切依靠因缘而生的法,都如梦幻,如泡沫中的影子,如雾霭一样的不可琢磨,无常变幻,同时又如同闪电一样的快速变化;我们要无时不刻地这样看待这个世间的一切,不要执着它而被它束缚我们本来解脱自在的体性。

《金刚经》说,一切有为法,如“梦”一般。所见、所闻、所感受的,好似真实,可是一睁眼,却如晨露消失无影。

有为法如“幻“,好像魔术,能变出千奇百怪的事物,却不真实;有为法如“泡”,水上的泡沫,美丽却短暂;有为法如“影”,影子是假的,不是真的;有为法如“电”,速度很快,刹那即逝;有为法如“露”,太阳一出来,露珠便消亡了。

金刚经 鸠摩罗什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