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全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全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翻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全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全文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原文翻译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士兵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围着攻打它,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充足,但是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的人),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翻译及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翻译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

天时:指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形。

人和:指得人心,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环:包围。

之:代这座城而:连词表转折。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而:连词表递进。

天时:指有利于攻战的自然气候条件。

是:这。

也:表判断语气,“是”。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非:不是。

池:护城河。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

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坚利:坚固精良。

利:精良。

米:粮食。

多:充足。

委:抛弃。

而:然后去:离开。

之:代词,代“城”。

是:代词,

这故:所以。

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以:凭借。

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

封疆:疆界、边境。

固:使巩固。

国:国防。

山溪:山河。

险:险要的地理环境。

威:威服。

以:凭借,依靠之意。

兵革:本意是“兵器和铠甲”,比喻“武力、军事”。

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什么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寡:少。

之至:到达极点。

畔:通“叛”,背叛。

之:意思是“到、到达”。

至:意思是“极点”。

顺:归顺,服从。

以:凭借。

之:主谓间取消句子性。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故:所以。

有:要么,或者。

胜:取得胜利。

文言现象

通假字

(1)畔(pà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

(1)城

古义:内城

今义:城市

(2)池

古义:护城河

今义:水塘

(3)委

古义:放弃

今义:委屈、不甘心

(4)国

古义:国防

今义:

(5)亲戚

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

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

(6)去

古义:离开

今义:往、到

(7)域

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

今义:地域

(8)是

古义:这

今义:判断动词

(9)兵

古义:兵器

今义:士兵

(10)然而

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

(1)利

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

兵革非不坚利:锐利

(2)之

三里之城:的,助词

多助之至:到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

(3)时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

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

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

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

(4)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

春和景明:和煦

(5)去

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

去肌,杀三虫:除去,去掉

西蜀之去南海:相距,远离

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也:距离

(6)胜

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

予观夫巴陵胜状:非常美好,美妙

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

驴不胜怒,蹄之:能承担,能承受

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

(7)固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

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

君子固穷:安守,坚守

(8)亡

今亡亦,举大计亦:逃跑

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

(9)城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

(10)而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

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

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判断句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却多次提到。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

段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相互比较组成。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第二段,论证“天时地利人和”。以设置占天时者不能攻破占地利者为例,比较“天时”于“地利”的重要。“三里之城,七里之郭”说明城小而难守;“环而攻之”说明攻城者攻势强大,占有战斗的主动权;“而不胜”说明攻方失败。战斗会以弱者胜、强者败告终,作者认为攻防之所以敢大军压境,是因为在“天时”上占了优势,但守方可凭借“地利”进行抵抗;攻方久攻不下,军心涣散,必然失败。这样令人信服地证明了“天时不如地利”这一论断的正确性。

第三段,论证“地利不如人和”。以拥有良好的地理条件而终不能守为例,比较“地利”与“人和”的轻重。“城高”、“池深”、“兵革坚利”、“米多”指明了守方具有优越的“地利”条件,本可以取得的胜利。但结果却“委而去之”,原因就在于内部不“和”,有好条件也发挥不了作用,反被虽无“地利”而有“人和”的攻者战胜,这就有力地说明了“地利不如人和”的道理。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一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文章脉络清晰,结构严谨,气势通畅。

名言警句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团结就是力量。

6、人心齐,泰山移。

7、一双筷子轻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

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的总指挥,也是上的。孟子通过论述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创作背景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孟子出身于鲁国贵族,他的祖先即是鲁国晚期煊赫一时的孟孙。但当孟子出生时,他的家族已趋没落。春秋晚期的大混乱,使他们的家族渐趋门庭式微,被迫从鲁迁往邹。再以后历事维艰,到孟子幼年时只得“赁屋而居”了。 孟子父母的状况,今已不可考。流传下来的只知孟子幼年丧父,与母亲过活。为了孟子的读书,孟母曾三次择邻而居,一怒断机。 孟子从40岁开始,除了收徒讲学之外,开始接触各国政界人物,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自己的思想学说和主张。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仁学”思想,提倡“以民为本”,“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反对兼并,他认为太残酷,主张以“仁政”统一天下。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孟子说“侧隐之心,人皆有之。”他认为善性是人类所的一种本性,也是区别人和动物的一个根本标志。

作者

孟子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其将孟子的言行记录成《孟子》一书,属语录体散文集,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共同编写完成。孟子希望追随孔子推行自己的主张,前后历时二十多年。但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而没有得到实行。他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注释如下:

其原文是《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其翻译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

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所以说:使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一定胜利。

其注释是:道,德行、仁政的意思,名词做动词,拥有德行,实施仁政。之,结构助词,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是古代儒家学派代表人物孟子的作品,内容是关于赢得胜利须得到多数人支持的思想观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译文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1)[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

(2)[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

(5)[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6)[环]包围。

(7)[之]代这座城

(8)[而]连词表转折。

(9)[夫]句首发语词,不译。

(10)[而]连词表递进。

(11)[是] 这。

(12)[也] 表判断语气,“是”。

(13)[非]不是。

(14)[池]护城河。

(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

(17)[米]粮食。

(18)[多]充足。

(19)[委]放弃。

(20)[而] 连词表顺承。

(21)[去]离开。

(22)[之] 代词,代“城”。

(23)[故] 所以。

(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

(25)[以] 凭借。

(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

(27)[固]巩固。

(28)[国]国防。

(29)[山溪]山河。

(30)[险] 险要。

(31)[威] 震慑,树立威望。

(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

(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

(34)[寡] 少。

(35)[之至]到达极点。

(36)[畔]通“叛”,背叛。

(37)[顺] 归顺,服从

(38)[以] 凭借。

(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性。

(40)[故] 所以。

(41)[有] 要么,或者。

(42)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43)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

(44) [亲戚]内外亲属。

【翻译】

有利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比如有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方圆七里的外城,从四面围攻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了有利的天气时令,可是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时令气候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条件。

城墙不是不高啊,护城河不是不深啊,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啊,粮食不是不充足啊,但守城者却弃城而逃,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地去,不能靠划定的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振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背叛他;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会归顺于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优势,攻打连内外亲属都反对的寡助之君。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赏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向背,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的总指挥,也是上的。孟子通过论述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翻译: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者:孟子,朝代:先秦。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其它的地方去,不能依靠划定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着天下人都日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君子要么不战斗,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中心论点:

即为篇首的两句话,即“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论断。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得道多助寡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注释如下:

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释: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七里之郭:方圆七里的外城。郭:外城。

环:围。

池:护城河。

如:比得上。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兵器。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委而去之:弃城而逃。委,放弃。去,离开。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固,使...巩固。(动词的使动用法)。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至:极点。

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畔:通假字,同“叛”,背叛。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如下: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译文: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精良,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对作战有利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所以说:使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人,帮忙支持他的人就少。帮忙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兄弟骨肉都会背叛他。帮忙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兄弟骨肉都背叛他的人,所以施行仁政的人要么不作战,作战就必须胜利。

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却多次提到。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孟子及其《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及翻译赏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原文: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翻译及注释

翻译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小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城墙并不是不高啊,护城河并不是不深呀,武器装备也并不是不精良,粮食供给也并不是不充足啊,但是,守城一方还是弃城而逃,这是因为作战的地理形势(再好),也比不上人心所向、内部团结啊。

所以说,使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能行「仁政」的君王,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支持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所有人都会归顺他。凭著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亲属都反对背叛的君王,所以,君子要么不战斗,(如果)战斗就一定会取得胜利。

注释(1) [天时]包括时令、气候,乃至形势等非人力所能及的条件。(2) [地利]指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3) [人和]指作战中的人心有所向,内部团结。(4) [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城:内城。 [城非不高也]城墙并不是不高啊。(5) [郭]外城。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6) [环]围。(7) [之]代这座城(8) [而]连词表转折。(9) [夫]句首发语词,不译。(10)[而]连词表递进。(11)[是] 这。(12)[也] 表判断语气,「是」。(13)[非]不是。(14)[池]护城河。(15)[兵革]泛指武器装备。兵,武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16)[坚利]精良。坚,坚固。利,锋利。(17)[米]粮食。(18)[多]充足。(19)[委]放弃。(20)[而] 连词表顺承。(21)[去]离开。(22)[之] 代词,代「城」。(23)[故] 所以。(24)[域]这里用作动词,是限制的意思。(25)[以] 凭借。(26)[封疆之界]划定的边疆界线。封,划定。疆,边疆。界,界限。(27)[固]巩固。(28)[国]国防。(29)[山溪]山河。(30)[险] 险要。(31)[威] 震慑,树立威望。(32)[得道者]实施「仁政」的君主。者,……的人,此处特指君主。道,正义。下同。(33)[失道者]不实施「仁政」的君主。(34)[寡]少。(35)[之至]到达极点。(36)[畔]通「叛」,背叛。(37)[顺] 归顺,服从(38)[以] 凭借。(39)[之] 主谓间取消句子性。(40)[故] 所以。(41)[有] 要么,或者。(4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4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44)[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文言现象

通假字(1)畔(pan),通:「叛」,背叛。

古今异义(1)城古义:内城今义:城市(2)池古义:护城河今义:水塘(3)委古义:放弃今义:委屈、不甘心(4)国古义:国防今义:(5)亲戚古义:泛指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包括父母兄弟。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或其他成员,亲属,不包括父母兄弟。(6)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7)域古义:这里用作动词,限制。今义:地域(8)是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9)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10)然而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的连词。

一词多义(1)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条件兵革非不坚利:锐利(2)之三里之城:的,助词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环而攻之而不胜:代词,代指这座城(3)时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气候,时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时机,机会自云先世避秦时乱:代,朝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当时的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季度,季节当是时,妇手拍儿声:时候(4)和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谐,和乐春和景明:和煦(5)去委而去之:离开,逃离,逃亡去肌,杀三虫:除去,去掉西蜀之去南海:相距,远离公然抱茅入竹去:前往,到别处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也:距离(6)胜环而攻之而不胜:取胜予观夫巴陵胜状:非常美好,美妙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尽,完驴不胜怒,蹄之:能承担,能承受日出江花胜红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胜过,超过(7)固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固执,顽固固以怪之矣:原来,本来君子固穷:安守,坚守(8)亡今亡亦,举大计亦:逃跑出则国外患者,国恒亡:灭亡(9)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内城城非不高也:城墙

(10)而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转折委而去之,连词表顺承环而攻之而不胜,连词表修饰

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名词用作动词,限制)(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形容词用作动词,威慑)

特殊句式 判断句 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问题探究

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文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还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是中心论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

本文从决定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胜利的决定性作用。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因此认定:「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是结论,不是中心论点,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这篇短论在论证方法上有什么特色?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逐层论证,层层深入。文章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接着运用战例,分别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突出了「人和」的重要;第4段进一步阐发,说明,欲得「人和」,必先要「得道」。全文紧紧围绕得「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2)论证中运用排比、对比等手法,使文章气势恢宏,笔酣墨畅,结构缜密。

(3)文章上部分运用举例说明,下部分运用对比说明的方法.更加突出其论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应该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写作特色

(1)文章善于运用设喻的方法。从文章末端看,孟子虽反对,却多次提到。这是为了迎合诸侯们的心理打个比方,以便有机会向诸侯们宣传自己的「仁政」主张。

(2)文章析理精微,议论恢宏,气势奔放,阐明引申层层深入,逻辑性很强;还采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使文章语气强烈,具有说服力。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简析

中心论点即篇首两句。孟子提出三个概念:天时、地利、人和,并将这三者加以比较,层层推进。用两个「不如」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同时反映孟子所说的「仁政」。三者之间的比较,实质上是重在前者与后者的比较,强调指出各种客观及诸多因素在中都比不上人的主观条件及「人和」的因素,决定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比较中立论,给人的印象极其深刻。句式相同,语气十分肯定,斩钉截铁,不容置疑。

二三两段围绕中心论点,连用两个论据进一步论证,运用否定排比句式。第2段选取攻战的例子阐明「天时不如地利」,区区小城,四面受围而不能克,即使有得「天时」者也不能胜,旨在说明「地利」重于天时;第3段同样选取攻战的例子,旨在说明即使在占有「地利」的情况下——「城非不高」「池非不深」「兵革非不坚利」「米非不多」,但有人却弃城而逃,因为「地利」亦难比「人和」。这两个例子均非实际战例,而是泛指,即除特殊情况外,一般如此。因而使论战具有普遍的意义和一定的说服力。

以上三段,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这一观点。第4段的作用是在前三段论述的基础上进一步阐发,将论点的范围由推及到治国,从而全面体现孟子的主张,使文章更具有普遍意义。其次,「得道」实际上也可理解为「得人心」,即「人和」。(得道的意思为施行仁政)得人心者,人心归顺,所到披靡,失人心者,人心相悖,不攻自溃。因而,第4段绝非多余的闲笔。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整体把握

这篇短文一开头就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指明「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人和」,就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即的支持和拥护,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宋朱熹对这一章的注释是:「尹氏曰:言得天下者,凡以得民心而已。」清焦循的注释是:「民和为贵,贵于天地,故曰得乎丘民为天子也。」可见这一章不是论,而是讲民心向背的,是借论述实行「王道」(即「仁政」)的重要性。由此逐层推进,短文先分别就天时与地利、地利与人和做比较,指出天时、地利、人和三因素在中所起的作用大小不同;由人和推演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完成本文的论证。

这一章开头即提出中心论点,并用概括性很强的战例加以证明,然后从理论上进行论证,得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人和」的实质。短文以得「人和」的「君子」「战必胜矣」作结,突出地说明了「人和」是决定胜负最主要的条件。

本文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很有说服力。比如在论证地利不如人和时,作者先用四个并列的双重否定句,充分铺张防守一方所具备的「地利」方面的有利条件,然后陡然一转,说出失败的结局,使得「地利不如人和」的结论有了很强的说服力。又如在阐述他的「得道者多助」时,作者也是先用了三个否定的排比句,顺理成章地推导出结论;然后又把「多助」和「寡助」进行对比,自然导出「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名言警句

1、兄弟同心,其利断金。

2、家和万事兴。

3、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4、众人拾柴火焰高。

5、团结就是力量。

6、人心齐,泰山移。

7、一双筷子轻折断,一把筷子抱成团。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解析

我们通常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来表示:合乎正义者就能得到多方面的支持与帮助,违背正义的就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在这里,我们把「道」理解为「正义」。那么,什么叫「正义」?《现代汉语词典》中说:「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的道理」。这是富于现代气息的理解,然而是和它最初的含义一脉相承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是孟子的一个论断。《孟子·公孙丑下》中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里的「畔」字通「叛」,是背叛、反对的意思。这段话是说,对得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多;对失道的人,帮助他的人就少。帮助的人少到极点时,就连亲戚都会反对他;帮助的人多到极点时,全天下的人都会顺从他。拿全天下都顺从的力量,来攻打连亲戚都反对的人,要么不战,一战必胜。

孟子在这里说的「得道」和「失道」的人,都不是指普通的个人,而是指一国之君。一国之君既是的总指挥,也是上的。孟子通过论述胜负的问题,引出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观点,然而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那么,如何「得其心」,即如何行仁政呢?孟子提出了「保民」的思想。保民,就是关爱和保护,它要求君主做到「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就是所希望的,就替他们聚积起来,所厌恶的,不要强加给他们。所希望的是什么呢,当然是富裕、幸福的生活。孟子认为,这是行仁政的根本着眼点。做到了这一点,然后民心归服、天下归服,是任何力量都阻止不了的。

「战必胜矣」的主要原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诗词作品: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诗词作者:【 先秦 】 孟子及其 诗词归类: 【初中文言文】、【议论】、【哲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