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平均分)

20年陕西高考数学平均分77.25。2020年,陕西理科平均分425.75,其中,语文97.68、数学77.25、英语87.17、理科综合163.64。高考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平均分)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2020全国各地高考数学平均分)


随着高考第一天考试的结束,很多考生都在讨论2020年高考数学的难度,不少网友也加入了讨论,那么高考数学全国3卷难度如何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怎么说吧!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3卷难度如何 很多考生在走出考场后吐槽考试难度高,解题思路理不清,其实这是因为近几年来数学题目越来越灵活。我们知道,高考数学一直要求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而最近几年高考的着重点也有所改变,题目越来越生活化。很多人可能还记得2019年高考数学中,出现了“一片云”、“断臂维纳斯女神”等,一看这些题,大家都以为特别难,容易被吓住。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只是出题的思维变活了。考生反馈,今年数学题目也是如此,考死公式和定理的时代看来已经过去了。虽然题目乍一看是比较难的,但还是有不少考生表示自己发挥得不错。

高考数学有几套试卷 新课标全国卷分为Ⅰ卷、Ⅱ卷、Ⅲ卷。从2016年开始,全国Ⅰ、Ⅱ、Ⅲ卷分别改称为全国乙、甲、丙卷。小语种高考统一使用全国卷,各省均无自主命题权,且不分甲乙丙卷。

2020全国卷省份

全国卷I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安徽、福建

全国卷Ⅱ适用地区: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宁夏、新疆、陕西、重庆

全国卷Ⅲ适用地区: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江苏卷:自主命题

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新高考地区

甘肃省教育考试院:2020年高考数学试题特点分析(全国II卷)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坚持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的命题原则,体现了高考数学的科学选拔和积极导向作用。试题重视数学的本质,突出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引领作用,突出对关键能力的考查,坚持学科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辩证统一,坚持必备知识与思想方法、核心素养的辩证统一。试题紧密联系社会实际,重视理性思维,考查关键能力,科学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和引导中学数学教学有积极的作用。

全国Ⅱ卷发挥学科特色,以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真实素材设计数学试题的问题情境。理科第3题(文科第4题)以志愿者参加某超市的配货工作为背景设计,疫情防控期间大规模的网购、配货,是考生身边的真实情境,试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很基本,考生只要读懂了试题内容,运用概率的基本知识便可求得问题的答案,对考生提高获得感及稳定考试心态都有良好的作用。试题考查考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体现了对核心素养与关键能力的考查;同时,试题的情境具有时代性,对考生具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理性思维是数学素养的核心。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将数学关键能力与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究、数学文化的学科素养统一在理性思维的主线上,突出体现了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理科第16题以立体几何基础知识为背景,设置了四个命题,并使用简单的逻辑联结词,构造四个复合命题,要求考生判定这些复合命题的真假。试题将立体几何的问题与逻辑命题有机结合,考生必须由题中信息,直观想象出相关图形,正确运用所学知识、定理进行判断,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等能力才能较快地判定相关命题的真假,可以多侧面、多层次考查考生对立体几何和逻辑知识的掌握情况;进一步地,试题要求对立体几何命题、复合逻辑命题的逐个、双重判定,并且要求选择所有的真命题,不能遗漏、不能有误,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判断推理能力,对理性思维能力的考查提出了新的、较高的要求。阅读理解是基于思维的认识活动,直接影响着人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既是获取知识的一种能力,同时也是影响思维和认识的一种重要能力。在数学阅读理解中,要充分发挥逻辑与直觉的作用,从而增强对问题的认识与思考。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加强了对数学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理科第12题以周期序列的自相关性为背景,要求判断试题给出的四个周期序列是否满足题设条件。考生需要通过阅读,快速提取有用信息,正确理解新概念并加以运用。题目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通过阅读获取新知识,探究新问题的能力,反映了新课改的理念和精神,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意识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全国Ⅱ卷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作为试题背景,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考查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据分析等学科素养。文、理科第18题以沙漠治理为背景设计,考查考生的数据处理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试题的第一个设问是估计整个沙漠地区的某种野生动物数量;第二个设问考查考生对相关系数的统计意义的理解和应用——通过计算可以发现植物覆盖面积和野生动物的数量有密切的关系,这说明环境的改善有助于生物多样性;第三个设问则要求考生给出更合理的抽样方法以获得该地区这种野生动物数量更准确的估计。沙漠治理是我国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治理效果可以通过植被状况和生物多样性来反映,由此出发设计的问题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和应用背景,同时也是运用中学知识能够解决的问题。考生在解题过程中能体会到统计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良好的审美素养有助于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理科第4题以计算北京天坛的圜丘坛铺设的石板数量为背景设计数列问题,题目反映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明成就,同时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天圆地方、天人合一,使考生体会到建筑艺术中的数学和数学中的美学;文科第3题借助数学语言给出钢琴的原位大三和弦与原位小三和弦的定义,并设计简单计数问题,考查考生对新定义、新情景的学习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数学文化素养。通过这些试题,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开阔视野,感悟生活中的美、数学中的美,培养数学应用的意识。

2020年高考数学全国Ⅱ卷坚持立德树人,倡导五育并举,贯彻全面育人的要求,坚持高考的核心价值,关注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体现了数学科高考在深化中学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中的积极作用。

2020黑龙江高考数学平均分

2020黑龙江高考数学平均分为137.3分,比2019年的136.5分有所提高。

黑龙江省的数学成绩一直居高不下,在全国高考数学成绩总体水平中属于中上水平。

黑龙江省数学教育发展迅速,不仅把数学教育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注重学生体验与探究式教学。学校也投入了大量的精力,推出了一系列的针对性数学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

未来,黑龙江省将继续加强对数学教育的重视,深化数学教学改革,提出新的数学教学模式,不断开拓数学教育的新视野,为每一位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数学教育,推动黑龙江省数学教育的发展。

2020年山东首次实行综合改革后的高考,数学科不分文理科。那么2020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难度怎么样呢?下面我就带着大家一起去看一下吧!

2020年新高考数学1卷试题难度 新高考数学科坚持改革创新,全面贯彻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要求,更新评价理念,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考试内容改革、题型创新、试卷结构改革以及科学调控难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地探索。

试题科学把握数学考试的方向性、时代性、科学性与高等院校人才选拔功能的关系,正确把握数学科考试命题与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核心素养的关系,坚持高考的核心价值,突出数学学科特色,着重考查考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卷很好地把握了稳定与创新、稳定与改革的关系,对推进高考综合改革、引导中学数学教学都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新高考数学科考试内容改革关注新高考数学卷文理不分科的特点,关注高校对人才的选拔要求和数学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2020年新高考数学科命题依据《新高考过渡期数学科考试范围说明》,科学设计考试内容,重点关注高中实验版数学课程标准和2017版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公共内容,并将这些内容确定为过渡时期的数学科考试的重点内容。新高考Ⅰ卷(供山东省使用)考试内容及其分布科学合理,体现了文理不分科后数学考试的特点和内容要求。

试题突出对理性思维和关键能力的考查,通过设计真实问题情境,关注我国科学防疫的成果,体现数学文化,贯彻全面育人的要求。

例如第12题以信息论中的重要概念信息熵为背景,给出了信息熵的数学定义,结合中学所学的数学知识,编制了信息熵的数学性质的四个命题。试题考查了考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对新概念、新问题的理解探究能力,体现了对数学阅读与理解能力的考查。第6题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初始阶段的研究成果设计,考查了相关的数学知识和从资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突出了数学和数学模型的应用。

第4题以中国古代测定时间的仪器——日晷为背景,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体现了数学文化育人的价值。第5题关注学生的体育运动与体育锻炼,以此为背景设计了简单的计算问题。第15题创设了一个劳动场景:在学生设计零件过程中,给暴露在空气中的部分刷漆,需要计算刷漆部分的面积。在考查几何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对劳动实践的兴趣。

试卷在题型和试卷结构上进行了创新性改革。一是引入了多选题和结构不良试题等新题型。多选题的引入,为数学基础和数学能力在不同层次的考生都提供了发挥空间,同时能够更加精确地发挥数学科考试的区分选拔功能。

例如第9题全面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基本概念及其性质特征,选项设置层次分明。第11题考查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的基本性质及平均值不等式的各种表达方法与灵活应用。多选题的设置给广大考生增加了得分机会,增进了数学学习的获得感,也更精准的测试和区分了不同层次考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增强了考试的信度和效度。结构不良问题是相对于结构良好问题而言的,结构良好问题往往条件清晰明确,结论统一。

但是,我们在现实当中遇到的问题经常都不是结构良好问题,可能缺少解决问题的必要条件或者某个条件存在变数,其结论也是多样化的,甚至在某些特定条件下问题是无解的,问题的解决过程更是千差万别。结构不良试题的引入,有效地考查了考生建构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构不良试题具有很好的开放性,对数学理解能力,数学探究能力的考查是积极的、深刻的。例如第17题以解三角形为背景设计,给定了若干条件(在这些条件下三角形并不能随之确定),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另外给出的几个条件中自主选择,在自己所选条件下,若问题中的三角形存在,求解三角形;若问题中的三角形不存在,说明理由。这个选择本身就是试题要考查的内容之一,不同的选择可能导致不同的结论,难度与用时也会有所区别。

结构不良试题的命制,引导学生的思维从知识的习得与记忆更多的转向问题的解决、策略的选择,使得数学应用在思维层面真正发生。二是对试卷结构进行了合理调整。老高考试卷由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共三部分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12题,填空题4题,解答题7题(含5个必考题和2个选考题),全卷总题量为23题。新高考对试卷结构进行了改革和调整。新高考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四部分,其中单项选择题8题40分,多项选择题4题20分,填空题4题20分,解答题部分取消了选考题内容,共6题70分,全卷总题量为22题。

2020年新高考数学试题根据学科特点,面向全体考生,服务选才要求,科学调控试卷的难度,坚持数学科高考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的要求,贯彻了“低起点,多层次,高落差”的科学调控策略,发挥了数学考试的选拔功能和良好的导向作用。

“低起点”体现为试卷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部分进行了系统设计,起始题部分起点低、入口宽,从数学概念、数学方法等方面入手,面向全体学生。例如第1~5题,第17~19题面向全体考生,体现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回归教材的特点。“多层次”体现为在试题的难度设计上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考生在数学概念的理解、基本数学方法的掌握,数学素养的养成等方面与思维水平有高度的关联性。

因此在试题的命制的过程中重视难度和思维的层次性,给广大学生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更多的思考角度,以及基于自己认知水平的发现和探索解题方法的不同平台。例如第10题、第11题、第20题具有多种解法,体现了解题方法的多样性,给不同层次的考生提供了多种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途径。“高落差”体现为重视数学科高考的综合性、创新性。

在试题的难度设计上不仅有层次性,而且要在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方法的综合性、探究性和创造性等方面,科学把握试题的区分度,全面体现数学科高考的选拔性功能。例如第21题、第22题对思维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具备解决较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有一定的难度。这样的难度设计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也有利于中学数学教学的改革,加强培养核心素养。

以上点评及相关分析来源:中国教育在线,仅供参考,如若侵权请联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