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大棚如何种植反季节蔬菜 大棚夏天怎么种冬季菜

1、准备苗床时需要在土壤中挖深度为10cm左右的土穴,然后在保证这些土穴平实的基础上填入高出土穴2cm的营养,再将填入土穴的营养土压实使其与齐平。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要点


2、将营养土加入营养钵内,然后将营养钵均匀放于育苗床上。同时为了有效避免播种后跑墒情况的出现,还需要将育苗床之间的间隙用营养土严封。

3、采取高温闷棚以及有目的地配合特定的消毒剂开展大棚消毒工作是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应用的要点之一,它对于大幅度的杀灭大棚内的致病病菌和各种病虫害的防治都是非常有效的。

4、在进行反季节大棚蔬菜种植之前,进行合理施肥可以保证蔬菜高产以及他的质量。在给土地施肥前2个月就要准备好有机肥,并给这些有机肥加入适量的水份,然后进行堆积和覆薄膜。在有机肥必须保证充分腐熟才可以添加施用。

蔬菜大棚种植 反季节蔬菜技术都有哪些

选择蔬菜大棚建设的地点 。是平原或丘陵地带,水源方便,土壤要适宜种植,风不能太大,有挡风的地形或建筑。

选择大棚建设的类型,主要的生产型大棚有2种,冬暖式大棚和春秋大棚。冬暖式主要适合越冬种植,冬季温度达10度以上,春秋大棚适宜早春到晚秋种植,冬季可以歇棚,也可以种一茬菠菜,油菜之类的耐寒蔬菜。

蔬菜品种选择 反季节蔬菜种植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如西葫芦、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丝瓜等。

蔬菜定植 目前菜农普遍的是直接从苗厂定苗。因为自己育苗有一定的风险,苗厂的种苗比较整齐。定植采用抓窝定植,在定植穴内增加有机肥,定植时需要蘸根抗病。

蔬菜缓苗 一般蔬菜长出新的页面就不多缓苗成功了,一般是15-20天左右。需要浇缓苗水。大水灌透,浇水时可以加增加根系发达的肥料。缓苗后开始整枝打杈,吊蔓,蘸花,做好植保管理。

后就是采摘收获时间了。

注意事项:选用保温棉被:新型的保温棉被的保温性能更好,使用寿命长,省去了每年更换草苫的麻烦。选用紫光膜:选用紫光膜比普通的蓝膜更易提高温度,具体要根据种植的蔬菜品种而定。

请教各位老师反季蔬菜种植技术

冬季生产反季节蔬菜,是保证蔬菜供应的有效途径之一。主要是指春夏蔬菜秋延后及春季提前生产,种植时必须采取防寒措施,达到提早上市目的。

(一)地点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的地区,要求选择在气候温暖、阳光充足、处于平原区域低海拔或丘陵的地方,水源方便,土壤条件适宜,并尽可能有挡风屏障(如北面高山屏障或其它建筑物),避免冷风直接袭击。

(二)品种选择

冬季反季节蔬菜生产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秋延后品种还要求苗期耐热。如辣椒有更新4号、更新5号、湘研9号辣椒、湘研10号辣椒、湘研11号辣椒、广椒2号、辣优4号,茄子有丰茄1号、丰茄2号,黄瓜有津杂三号黄瓜、津杂4号黄瓜、津春4号黄瓜,早青一代西葫芦等都是良好的保护地栽培品种。

(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1、冬季大棚蔬菜保温防寒

营养钵育苗:黑色塑料营养钵具有白天吸热、夜晚保温护根的作用,在阳畦内摆上塑料营养钵育苗,外界气温在-10℃左右时,畦内温度在6~7℃,营养钵内温度在10℃左右,幼苗能缓慢生长,不受冻害。?

配制热性营养土:鸡粪是热性粪肥,牛粪是黏液丰富的透气性粪肥,二者腐熟后各取20%,拌细土60%。这样的营养土吸热生热性能好,秧苗生态环境佳,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植株耐冻健壮。?

分苗时用生根素灌根:生根素是用钙、磷、锌等与长根有关的几种营养元素合理配制而成的。钙决定根系的粗度,磷决定根系数目,锌决定根系的生长速度和长度。使用生根素后,根系可增加70%左右,深根增加25%。根系发达,吸收能力强,不会因缺水缺素造成抗寒性而冻伤秧蔓了。??

足水保温防冻害:水分比空气的比热高,散热慢。冬季室内土壤含水量适中,耕作层孔隙裂缝细密,根系不悬空,土壤保温,根系不受冻害。所以秧苗冻害多系缺水所致,因此,冬前浇足水或选好天气(20℃以上可浇水)灌足水可防冻害。?

中耕保温防寒:地面板结,白天热气进入耕作层受到限制,土壤贮存热能少,加之板结土壤裂缝大而深,团粒结构,前半夜易失热,后半夜室温低,易造成冻害。进行浅中耕可破地面、合裂缝,既可控制地下水蒸腾带走热能,又可保墒、保温、防寒、保苗。?

叶面喷营养素抗寒:冬季气温低、光照弱,根系吸收能力弱,叶面上喷光合微肥,可补充根系因吸收营养不足而造成的缺素症。叶面喷米醋可抑菌驱虫,与白糖和过磷酸钙混用,可增加叶肉含糖度及硬度,提高抗寒性。冻害后叶面呈碱性萎缩,喷醋可缓解危害程度。宜用100~300倍液,少用或不用生长类激素,以防降低抗寒性。

晴天反复放风炼苗:冬季晴天上午棚内温度可达32℃以上,这时应该反复放风,使室内外温缩小,使植株缓慢适应环境,健壮生长。谨防一日猛长,十日受寒,造成闪苗和冻害。?

补充二氧化碳:碳、氮对作物的增产作用比为1:1,作物对碳、氮比的需要量为30:1,目前广大农民都认识了氮的增产作用,却忽视了碳的增产效果。冬季棚室蔬菜易徒长黄化,太阳出来后1小时可将晚上作物呼吸和土壤微生物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吸收,12时左右便处于碳饥饿状态,气温高时可将棚膜开开合合,放进外界二氧化碳,提高抗性和产量。气温低时闭棚,人为地补充二氧化碳,可增强作物抗寒力,大幅度提高产量。?

及时盖苫保温:一般棚室,白天吸热贮温,晚上释放能量占室内总量50%~60%;土壤吸热放热量占20%~30%;空间存热占20%~30%。根据当天气温,盖苫后1小时室温就可能保持到18℃左右。若高于18℃可迟些盖苫,若低于18℃则要早些盖苫。

选用稻草苫:稻草苫导热率比蒲草苫的导热率低,护围防寒性能好,加之稻草苫质地软密,可减少传导失热,室内夜间温度可提高2~3℃。

盖多层膜保温:大棚内育苗,苗床上覆盖薄膜,再于1米高处支撑一小拱棚,晚上在小拱棚外或距大棚内20厘米处,再覆盖一层薄膜。这样不加温也可育成各类秧苗。定植后,地面垄上覆地膜保墒控湿提温,但不要封严地面,留15~20厘米,使白天土壤所贮存热能,晚上通过没覆严的地面向空间慢慢辐射,使早上5~7时温度提高1~2℃。在草苫外覆盖一层膜,或在距膜20厘米处支撑一膜,形成保温隔寒层,可增室温1~3℃。?

选用紫光膜:冬季太阳光谱中紫外线只有夏天的5%左右。白膜不能透过紫外线,紫光膜可透过紫外线。紫外线光谱可抑病杀菌,控制植株徒长,促进养分积累。选用紫光膜冬至前后室温比用绿色膜高2~3℃

有专业书籍《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

如何种植反季节蔬菜

反季节蔬菜目前主要有以下三种栽培方式:

1、高山反季节栽培,是在炎热季节生产怕热蔬菜的技术,原理是,在炎热的夏秋季,低海拔平川地区因气温高,而高海拔山区,由于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仍然较为凉爽,可以种植平川地区因高温不能种植的怕热蔬菜,适合高山反季节栽培的蔬菜有大白菜、甘蓝菜、芹菜、花菜、萝卜、胡萝卜、西红柿、菜椒、四季豆等;

2、保温设施栽培,是在寒冷季节栽培怕冷蔬菜的栽培技术,保温设施主要有塑料大棚、塑料小拱棚、地膜覆盖、电热温床,蔬菜种类有空心菜、黄瓜、茄子、甜椒、四季豆、毛豆、木耳菜等;

3、遮阳网栽培技术,遮阳网是一种新型的覆盖材料,根据透光度要求,有不同的编织密度,一般采用黑色遮阳网,用它覆盖蔬菜,能起到遮阳、防风、防暴雨和增加园地湿度的作用,因而有利于克服夏秋强光、暴雨、高温对蔬菜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达到在炎热季节增加蔬菜花色品种,提高质量,满足人们需要的目的。

蔬菜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技术应用到的知识 如何应用

1、搭建大棚

首先要选择一个地势平坦、水源方便、风力不能太大、光照充足地区搭建大棚,是在平原会丘陵地区。大棚主要分为冬暖式大棚和春秋大棚,其中冬暖式大棚是冬季种植,春秋则适应在晚秋和早春种植。在搭建好大棚之后则要进行消毒灭菌工作,可以采用高温闷棚或剂消毒,对于病虫害防治极为有效,在种植前半月,可对棚室内喷洒多百粉尘剂,再密封后利用百菌清烟剂进行烟熏,约一周后,在对地面喷洒多菌灵剂,可以达到极佳消毒灭菌效果。

2、整地施肥

在种植前首先要在大棚中调配好营养土,这是蔬菜生长的关键点,在种植时一般要选择肥沃的土壤,在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和无机肥。施肥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施肥要在种植前一月,施肥时要注意施肥量,将肥料撒施在土壤上,在进行翻耕,使其和土壤混合均匀,此外在施肥前要经过发酵处理,施用腐熟的肥料,以免在土壤中发酵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菜生长。

3、选择蔬菜品种

反季节蔬菜并不是能种植所有的蔬菜,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这样减少才能低温给蔬菜带来的影响,比如西葫芦、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丝瓜等蔬菜,另外菠菜、白菜等可以在冬季种植蔬菜,产量会更高。

4、田间管理

蔬菜在定植时要采用抓窝定植,定植时要在穴内施入有机肥,能提高成活率,此外定植后要及时浇灌缓苗水,保持土壤湿度,不同的蔬菜对于水分的需求不同,这点要控制浇水次数,以满足不同蔬菜的生长所需。还要定期的松土除草,避免杂草抢占养分,影响蔬菜生长,松土能促进幼苗根系生长更为顺利。还有发现病弱株要及时清除,以免传播病虫害,要合理的喷洒生长素和生长抑制剂,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5、保温保湿防寒工作

反季节蔬菜种植关键点是要做好保温保湿防寒工作,在幼苗缺水,地温低、夜间温度低,根系营养不足、抗寒力较弱这三种情况,都可能导致冻害发生。所以针对这些情况,要时刻保持土壤湿度;定期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定期喷洒叶面肥,增加植株营养;定期通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排放,也能使蔬菜适应外界温度;在夜间时要覆盖多层保鲜膜,减少棚室热量的散发。

反季菜种植技术

塑料大棚覆盖的反季节蔬菜生产

(一)塑料棚的种类

1、塑料棚按棚的高矮分为塑料小棚、中棚、大棚

(1)塑料小棚:塑料小棚按80-100厘米的间距插一拱架,棚高50-80厘米, 棚宽130厘米左右,用竹竿纵向连接形成拱棚,在其上面覆盖塑料薄膜做成园拱形小棚。小棚结构简单,取材方便,建造容易,但因棚矮小,升温快,降温也快,棚内的温度,湿度不易调节,主要适用于春季育苗和瓜、茄、豆蔬菜及早春速生叶类菜的提早栽培。

(2)塑料中棚:与小棚相似,棚高约1.5米左右,棚宽4米左右,人能在棚内操作,分圆拱形和半圆拱形棚。适宜于育苗及栽培,其性能优于小棚。

(3)塑料大棚:塑料大棚长度随场地及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棚宽6-8米,棚架高2.2-2.8米,拱间距0.6-0.8米,拱肩高1.4-1.7米(含插入土40厘米)。塑料大棚棚体大,保温性能好,冬季可以在棚内增加保温或加温设施,人可以在棚内较方便的操作,温度、湿度的管理也比较方便,适用于蔬菜育苗、提早和延迟栽培。

(4)连栋大棚:连栋大棚长度随使用面积而定,一般长20-30米。每栋大棚棚宽6-8米(视不同建造材料和地形而定),棚肩高1.5-3米,3-10栋大棚连成一个整体。每栋棚的建造规格与塑料大棚相似,两栋棚间的拱肩相通,构成连栋的大棚。连栋大棚面积更大,在棚内生产操作更方便,温度、湿度更稳定。

2、塑料棚按建造材料不同分 竹木结构棚,镀锌薄壁钢架棚,水泥架棚。

(1)竹木结构棚:以硬头黄,兰竹等竹子木杆作为原材料搭建的大棚。这种棚造价低,取材方便,适合于建造小棚、中棚,但是这种棚立柱多,采光受到影响,造成遮阴,影响作物生长,拱杆易变形造成顶膜积水等,一般竹木结构棚使用期为2-3年。

(2)镀锌薄壁钢架大棚:这种大棚是工厂生产的成套产品,以镀锌薄壁钢管为原材料,拱架多由单管对接而成半圆形,拱架之间有拉杆作纵向稳定作用,使用的压膜槽,压膜卡来固定薄膜,这种大棚结构合理,抗风力强,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以上。然而第一次资金投入较高。

(3)水泥架棚:这种大棚采用浇铸弯曲的水泥拱架构成,每一个拱架有两块水泥预制件在棚中间对接而成。水泥架棚造价比钢架大棚低,使用寿命长,但一般固定在菜地,水泥大棚遮光比钢架大棚多,对蔬菜生长有一定的影响。

在生产中还有一种用水泥架做成棚肩,用竹子架成圆拱的混合型大棚,在实际生产中比较实用。

(二)大棚的建造

1、 大棚建造的场地及方位

(1)场地:大棚的投资较高,使用寿命长,建成后一般不进行搬迁。因此,要选好大棚的建设地址。

①地形选择:光照是塑料大棚获取热能的主要来源,因此,选择背风向阳、东西、南三方没有建筑物或树林、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同时,还应该避免风口,防止春季大风吹垮大棚。

②土壤的选择:选择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保水,保肥力强的地块。

③水源的选择:大棚内水份供应完成依靠人工补充,因此,选择水源方便,距水源近的地方。

④建棚朝向的选择:大棚建设的朝向应该是东西向、南北延长为好。

⑤位置的选择:为了避免粉尘,汽车驶过的含铝废气的污染,选择远离公路200米的位置建大棚。

(2)大棚的建造

①整地:在选定的土块上平整土地,画线,按拱间距定出棚杆位置,夯实棚杆位置周围的土壤,有条件的地方,可在大棚四周夯实后修建砖或混凝土基础。理好棚周围的排水沟。

②棚的跨度,高度和拱间距:大棚棚宽一般6-8米,棚高2.2-2.4米,棚肩高1-1.2米,棚杆间的距离0.8-1米。

③搭架 用钢管等材料制作的棚架生产厂家在制作时已经进行了防护处理,购买后可直接按要求建造。以竹材建造大、中棚,重庆地区采用硬头黄竹作材料较多,以直径5厘米左右、长度5米、3龄以上竹子较好。建造1公顷大棚约需18000-22500公斤竹竿。 制作时将黄竹头端留边柱1.4米(含插人地下的30-40厘米),在1.4米和1.5米处用锯在竹的内侧锯两个小口,然后在旺火上烤,待竹表发烫呈褐色时弯折成横架拱杆。将弯折的棚杆入土深度必须一致,并且排列在一条直线上。棚杆对应交接处用铁丝固定捆紧,使棚高距地面2.3-2.5米。棚的顶部和腰部设3排纵向拉杆,纵向拉杆捆在横向棚杆的下面。棚的中部和两侧设立支柱(如跨度不大,拱间距稍密一点,也可只设中部支柱或只设两侧支柱),与每排骨架捆紧,支撑棚架不下塌,使棚架坚固、扎实、不漏水,增强抗风能力。棚的两端各设一个棚门。竹结构大棚竹竿的接头处、铁丝捆扎处和转弯处必须用旧薄膜或旧布条包扎紧实,以防划破棚膜。

④棚膜的制作 塑料大棚采用透光率高、 膜厚度为0.08-0.12毫米的无色聚乙烯薄膜,一般每公顷用膜1800-2250公斤。也可采用无滴透明膜和PE防老化膜、转光膜覆盖。

大棚塑料薄膜的长度和宽度视建造的大棚长度和跨度而定。下料时薄膜长度为棚长+2×(棚高+埋入土的部分约0.5米)之和, 如果棚长30米、棚高2.3米、两端入土各0.5米,那么薄膜长应为30+2×(2.3+0.5)=35.6(米)。大棚塑料薄膜宽度应为从棚顶至大棚两端的土面加埋入土部分(两端共约1米)之和,如果是跨度6米、高2.3米、距度(宽)6米,薄膜下料5幅,每幅长36米,再将5幅粘接成一个整体,就形成了建造的该塑料大棚的覆盖薄膜。然后将粘接好的塑料薄膜在大棚架上,四周盖严,拱间距之间用尼龙绳和压薄膜,防止风吹移动。钢架大棚采用卡子固定棚膜。

(三)大棚生产的管理

大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等生态环境与外界明显不同,但其变化又随外界的变化而改变,大棚内的温度和湿度存在着明显的季节异与日变化异,大棚内的环境即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因此,必须根据作物生长发育对环境的要求,进行合理、灵活的调节和控制,即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又要避免病害的发生。

1、大棚内温度的管理: 棚内气温随外界气温变化而变化,一般的规律是:棚外气温愈高,棚内增温值愈大;棚外气温低,棚内增值小;棚内气温和气温出现的时间比露地晚2小时左右。晴天日温较大,阴雨天日温小;气温愈高,日温愈大;气温愈低,日温愈小。据测定,重庆市郊菜区塑料大棚内气温:3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20-28℃,夜间11-15℃,日温为9-13℃;4月份平均气温,白天为24-35℃,夜间13-18℃,日温为11-17℃;5月份棚内气温可达40-50℃。塑料大棚早熟栽培的黄瓜、番茄、菜豆和速生叶菜等生长适温,以白天18-26℃,夜间13-18℃为宜;辣椒、茄子等以白天24-30℃,夜间18-20℃为宜。

根据大棚温度变化规律和早熟栽培蔬菜品种适宜生长温度要求,加强棚内温度调节管理工作。秧苗定植后缓苗之前一般不通风,以提高棚内地温和气温。早春因光照弱,棚内增温效果较,可采用大棚内再覆盖地膜加小拱棚措施,来提高增温保温效果,促进秧苗迅速返青成活和生长。随着季节的推移,气温逐渐升高,棚内温度也逐渐升高,当白天上午或中午气温达32℃以上时,敞开棚门或四周通风,棚内温度降到26℃左右时间闭通风口。 4-5月更应注意温度管理,当气温达35℃以上时,加大通风量,延长通风时间,或结合施肥浇水降低棚内温度,防止徒长和灼伤秧苗。6-8月气温高,持续时间长,一般应揭去大棚膜,或覆盖遮阳网膜遮阴降温,以利于果菜继续开花结果,增加产量。

2、大棚内湿度的管理 塑料薄膜不透气,棚内栽培由于土壤水分的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使棚内空气湿度增长,若不通风,棚内空气相对湿度可达90%以上, 甚至达。其变化规律是:棚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棚温降低,相对湿度升高;晴天、有风天相对湿度低,阴天、雨(雾)天相对湿度增高。棚内的湿度(水汽量)随棚温升高而迅速上升,甚至成倍增加。一般春季8-9点钟之后,由于土壤水分大量蒸发和作物的蒸腾作用增大, 棚内水汽量迅速增加,至中午时水汽量为早晨的2-3倍;下午5-6点钟时, 由于通风和气温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夜间随着温度下降,棚内水汽量减少,但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水滴)。

一般大棚早熟栽培蔬菜, 适宜的相对湿度白天为50%-60%,夜间80%-90%。 如果棚内相对湿度过高,植株叶片的蒸腾作用就会受到抑制,土壤湿度和棚内的空气湿度增高,棚膜上凝结大量水珠,既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不利于植株的生长发育,又使病菌繁殖,病害流行,危害严重。因此,调节棚内温、湿度,特别是夜间温、湿度,是防治病害、促进作物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应给予重视和加强。

大棚蔬菜秧苗定植后至开花前,一般不施肥水,进行蹲苗。棚内管理要提高温度,降低湿度,促进根系生长;阴天、晴天中午适当通风排湿,降低棚内空气湿度;坚持经常刮去棚膜内侧的水珠或在棚内放置一些生石灰等吸潮物质,这样,既减少病害,又有利于果菜生长发育、开花结果。速生叶菜棚内湿度可稍高一些。

3、大棚内光照的管理 塑料薄膜透光性良好,一般透光率达70%-80%,紫外光和红外光的透过率高于玻璃。但棚内的光照强度比棚外弱,据测定,春季大棚内的光照强度为露地的50%-80%,冬季弱,棚内约为2000勒。冬季中午短时间可达3万勒, 阴雨天仅1000勒。因此,在春季大棚早熟栽培上,如何争取更多的光照尤为重要,光照是作物光合作用的基础条件,光照充足,早熟丰产就有保证。

大棚内栽培应作畦,东西向栽培。春季随气温回升,植株开展度逐渐增大,应适当稀植,叶片尽量减少重叠,扩大受光面积。早春光照不足,要提高棚温增强光合作用。在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温度的条件下,适当早揭膜,迟盖膜,充分利用中午前后多接受光照,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照强度;注意保持棚膜清洁,减少灰尘污染,以增加透光度。若光照严重不足,也可采用人工补光等措施,争取早春及春季增大受光面积,延长受光时间,增加光合强度,促进作物健壮生长,早开花,早结果,早上市。6-8月光照逐渐增强,对果菜类应揭膜、遮光,降低温度和光照强度,提高单产。

4、大棚内栽培的肥水管理: 塑料棚早熟栽培,因作物不同、生育期不同,对营养物质的需要量、需施用的肥料种类和浓度也不相同。果菜类定植后要控制肥水施用,蹲苗,促进迅速返青成活;开花前要控制施用氮肥,防止徒长,勤施清淡人畜粪水;坐果后重施追肥,促进多开花、多结果和果实迅速膨大成熟,早上市,防止早衰,提高单产。速生叶菜,返青成活后,应勤施肥水,促进叶菜生长发育,早上市。肥水施用时,与保温、通风和排湿相结合,视棚内气温、湿度、光照强度和作物生长发育状况,灵活掌握施用。

5、大棚内栽培的病虫害管理: 塑料大棚栽培,因棚内的温度较高,湿度大;很容易导致病害的发生,常见的有苗期的猝倒病、立枯病、霜霉病等等,在生产管理上必须要进行苗床土的消毒,调节好棚内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低温高湿的条件出现,防止播种过密,幼苗徒长。出现病害,尽快剂防治。

你想种什么?

反季节蔬菜有哪些,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

反季节蔬菜是保证市场蔬菜供应不断的有效手段,同时也是蔬菜种植户们经济来源的主要一种捷径。

那么,反季节蔬菜有哪些呢?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你知道吗?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反季节蔬菜有哪些夏季反季节蔬菜有哪些比较常见的,这个就很多了,夏季主要是瓜类蔬菜,比如木瓜、苦瓜、葫芦瓜、丝瓜、南瓜、大冬瓜、小冬瓜等等,还有蔬菜类的,比如小白菜、大白菜、空心菜、卷心菜、西兰花、花椰菜、西虹市、青菜、菠菜、野菜、大葱、大蒜、韭菜、韭黄、蒜苗、蒜苔等等。

反季节蔬菜种植技术:1、搭建大棚管理选择一个地势平坦、水源方便、风力不能太大、光照充足地区搭建大棚,好是在平原会丘陵地区。

大棚主要分为冬暖式大棚和春秋大棚,其中冬暖式大棚是冬季种植,春秋则适应在晚秋和早春种植。

2、整地施肥管理在种植前首先要在大棚中调配好营养土,再结合整地施入有机肥和无机肥。

施肥时要注意时间和方法,施肥要在种植前一月,施肥时要注意施肥量,。

此外在施肥前要经过发酵处理,施用腐熟的肥料,以免在土壤中发酵产生有毒气体,危害生菜生长。

3、选择蔬菜品种反季节蔬菜并不是能种植所有的蔬菜,要选择耐寒、抗病性强、早熟的品种,这样减少才能低温给蔬菜带来的影响,比如西葫芦、西红柿、辣椒、茄子、黄瓜、丝瓜等蔬菜。

4、田间管理蔬菜定植后要及时浇灌缓苗水,保持土壤湿度,不同的蔬菜对于水分的需求不同。

要控制浇水次数,定期的松土除草。

还有,发现病弱株要及时清除,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

5、保温保湿防寒工作反季节蔬菜种植关键点是要做好保温保湿防寒工作,针对情况,做好保持土壤湿度;定期松土,防止土壤板结;定期喷洒叶面肥,增加植株营养;定期通风,减少二氧化碳等有毒气体排放等工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