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信天游、安塞腰鼓

黄土高原成因

这个高原的成因是风力堆积作用导致的。

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信天游、安塞腰鼓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信天游、安塞腰鼓


根据高三网资料显示,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气候干燥而寒冷,狂风肆虐,漫天飞扬的沙尘落到湖泊,沉入湖底。在时间的推移下,湖水变得越来越少,黄土被抬出水面,而渐渐形成高原。

黄土高原地貌特征是沟壑纵横,山地与断谷、盆地相间分布。地势起伏大,远看起来不平整,支离破碎。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

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

黄土高原原生黄土是第四纪冰期干冷气候条件下的风尘堆积物,次生黄土是原生黄土经洪积、冲积改造而成的。在第四纪黄土堆积时期,随着冰期、间冰期的气候旋迥,黄土地层呈现黄土与古土壤的更替变化。根据黄土中的古土壤,黄土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为午城黄土、离石黄土、马兰黄土和全新世黄土。

黄土是在风力吹扬搬运下,在干旱半干旱环境堆积的风成堆积物,经过长距离的搬运和分选,其物质组成具有高度的均一性。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运大量沙尘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而沉积,年复一年,终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黄土高原的民俗风情

1、信天游

“信天游”是黄土高原广泛流行的一种民歌曲牌。“信天游”的风格朴野、简炼、豪迈,有浓郁的西北高原韵味。“信天游”的词文平白易懂,一般两句一段,每句70个字不等,多用比喻手法。“信天游”的曲牌共有几十种,大都高亢、嘹亮、刚健,内容广泛,多为即兴而歌,其中大部分歌咏爱情,表达对美好人生的渴望。比较的曲子有《走西口》等。

2、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安塞腰鼓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其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安塞腰鼓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气势磅礴。

以上内容参考: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是什么

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黄土高原位于中部偏北部,为四大高原之一。黄土高原东西长1000余千米,南北宽750千米,包括太行山以西,青海省日月山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的广大地区,位于第二级阶梯之上,海拔高度800~3000米。

黄土高原属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大地构造单位主要包括陕北陇东地台、华力西褶皱带、太平洋式燕山褶皱带、陇西地块、中条山地块、吕梁山地块和汾渭下游沉带等,并以秦岭地轴和鄂尔多斯地台为南北二大界线。

黄土高原是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黄土颗粒细,土质松软,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养分,利耕作,盆地和河谷农垦历史悠久。除少数石质山地外,黄土厚度在50~80米之间,厚达150~180米。

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的地区。

黄土高原是怎么形成的

黄土高原形成原因如下:

1.黄土高原是地理为特殊、面积的一个区域,由于其特殊的地质条件和历史演变过程,形成了独特的地貌和生态环境。黄土高原的形成主要是受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影响:

2.首先,黄土高原位于大陆东部的边缘地带,处在“四川盆地向华北高原过渡”的中间位置,这就决定了其地质条件非常复杂。从构造作用来看,该地区经历了许多地质剧变,比如由于地球板块运动而形成的喀斯特地貌和罕见的岩溶景观。

3.其次,黄土高原的气候条件十分严酷,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漫长,再加上强风、干燥的气候影响,容易导致水土流失和风蚀侵蚀,这些自然条件和人类行为相互作用,使得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含沙量增加,以及水分流失严重等现象加速了黄土高原的形成。

4.,黄土高原的地形特征也在形成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由于地势陡峭、地面起伏和局部地貌异,黄土高原出现了许多丘陵、沟壑和小盆地等特殊地貌形态。这些地貌因素存在的影响,加速了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5.综上所述,黄土高原的形成是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包括复杂的地质构造、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特殊的地貌特征等,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下,终导致了黄土高原这一独特的地貌和环境。

6.由于经历了多次地质剧变和气候作用的影响,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丰富的岩溶和喀斯特景观,同时也出现了许多独特的生物群落和植被类型。

然而,现代人类发展对该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过度的开垦和破坏使得黄土高原上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更加严重。因此,必须加强保护和恢复工作,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推动生态环境的修复和重建,保障黄土高原这一重要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黄土高原是怎样形成的

黄土高原是形成的原因如下:

黄土高原是由于风力堆积作用形成的。在干冷的气候条件下,位于黄土高原西部的大陆内部地区气候更为干旱,大片沙土,在西北风的作用下,搬运大量沙尘至黄土高原地区,由于风力减弱而沉积,年复一年,终形成厚厚的黄土堆积。

黄土高原表面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流水侵蚀形成的。由于黄土高原位于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集中,并容易出现暴雨,造成比较大的地表径流,而且由于地势起伏较大,流水速度较快。

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

黄土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自西北向东南呈波状下降。以六盘山和吕梁山为界把黄土高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六盘山以西的黄土高原西部,海拔2000~3000米,是黄土高原地势的地区。

六盘山与吕梁山之.司的黄土高原中部,海拔1000~2000米,是黄土高原的主体。吕梁山以东的黄土高原东部,地势降至500~1000米,河谷平原占有较例。

据此可将黄土高原分为山地区、黄土丘陵区、黄土塬区、黄土台塬区、河谷平原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