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_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的区别是什么

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有什么区别

土地征收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将集体所有土地转为所有并给予补偿的行为。 土地征用是指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强制使用集体土地,在使用完毕后再将土地归还给集体的一种行为。 土地征收与土地征用的区别: 首先,二者的法律效果不同。土地征收是 土地所有权 的改变,土地征用则是 土地使用权 的临时改变。这是两者主要、本质的区别。 其次,二者的补偿不同。在土地征用的情况下,如果标的物没有毁损灭失,就应当返还原物,如果标的物征用后毁损灭失的,应当给予补偿;而在土地征收的情况下,不存在返还的问题。由于土地征收是所有权的转移,对其作出的补偿也相对更高一些。 第三,二者的使用条件不同。土地征用一般适用于临时性的紧急状况,也适用于临时性的公共用途。而及时不存在紧急状态,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也可以实施土地征收。 第四,二者使用的法律不同。土地征收主要适用土地法和城市规划法。土地征用使用的多是调整紧急状态的法律。 后,二者使用的程序不同。由于土地征收要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因此,土地征收的程序比土地征用的程序更为严格。 我国《宪法》和《 土地管理法 》2004年修正或修改前,没有区分土地征用与土地征收两种不同的情形,统称“征用”。从实际内容看,《土地管理法》既规定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征用”为国有土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收;又规定了临时用地的情形,实质上是征用。为了理顺市场经济条件下因征收、征用而发生的不同的财产关系,2004年立法机关对《宪法》作了修正,紧接着又对《土地管理法》进行了修改,除个别条文外,《土地管理法》中的“征用”全部修改为“征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