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端午节故事传说(端午节故事传说屈原)

关于端午节故事传说,端午节故事传说屈原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乐乐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故事传说(端午节故事传说屈原)端午节故事传说(端午节故事传说屈原)


1、端午节吃粽子的儿童本身基础代谢率高,到了夏季出汗多。

2、一方面要给孩子增加饮水量,另一方面也要增加含水量多的食物,比如稀饭、果汁、西瓜、西红柿、黄瓜等。

3、由来端午节吃粽子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

4、传说,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5、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用竹筒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6、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

7、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诸国。

8、装米,投江祭奠,这就是我国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9、端午节吃粽子的传说故事公元前340年,爱国诗人、楚国大夫屈原,面临亡国之痛,于五月五日,悲愤地怀抱大石投汩罗江。

10、为了不使鱼虾损伤他的躯体,人们纷纷把竹筒装米投入江中。

11、以后,为了表示对屈原的崇敬和怀念,每到这一天,人们便竹筒装米,投入祭奠,这就是我国早的粽子——“筒粽”的由来。

12、为什么后来又用艾叶或苇叶、荷叶包粽子呢?《初学记》中有这样的记载:汉代建武年间,长沙人晚间梦见一人,自称是三闾大夫(屈原的官名),对他说:“你们祭祀的东西,都被江中的蛟龙偷去了,以后可用艾叶包住,将五色丝线捆好,蛟龙怕这两样东西。

13、”于是,人们便以“菰叶裹黍”,做成“角黍”。

14、世代相传,逐渐发展为我国端午节食品。

15、清代乾隆,端午节在宫中吃了九子粽后,龙颜大喜,赞不绝口,欣然赋诗一首:“四时花竟巧,九子粽争新。

16、”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种,即为九只粽连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状各异,非常好看。

17、并且九种颜色的丝线扎成,形成五彩缤纷。

18、九子粽大多是作为馈赠亲友的礼物,如母亲送给出嫁的女儿、婆婆送给新婚的礼物等,因为“粽子”谐音“中子”,民间有吃了“粽子”能得儿子的风俗,故“九子粽”。

19、清代诗人吴曼云,也写有一首赞美九子粽的诗篇:“裹就连筒米宿春,九子彩缕扎重重,青菰褪尽云肤白,笑说厨娘藕复松。

20、”粽子不仅形状很多,品种各异,由于我国各地风味不同,主要有甜、咸两种。

21、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蚕豆粽、枣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猪油粽、枣泥猪油粽等。

22、咸味有:猪肉粽、火腿粽、香肠粽、虾仁粽、肉丁粽等,但以猪肉粽较多。

23、也有南国风味的什锦粽、豆蓉粽、冬菇等;还有一头甜一头咸、一粽两味的“双拼粽”。

24、这些粽子均以佐粽的不同味道各异,使得粽子家族异彩纷呈。

25、端午吃粽子的历史发展端午节吃粽子,这是的又一传统习俗。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