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上海外贸物流 上海外贸物流工资一般多少

物流管理专业(中澳合作,双本科)

上海外贸物流 上海外贸物流工资一般多少上海外贸物流 上海外贸物流工资一般多少


学制四年

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由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RMIT大学)合作举办,教学计划由中外双方课程联合构成。学生毕业时,可获得上海对外贸易学院颁发的本科文凭和管理学学士学位以及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颁发的商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学士学位。

本专业为国际物流企业、国际经贸企业及跨国制造企业培养掌握现代经贸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知识和技能,具有很强英语应用能力的物流与供应链经营管理专门人才。

专业教学计划中包含20门双语教学课程:组织行为学导论(IntroductiontoOrganizationalBehavior),会计学原理(IntroductoryAccounting),商用计算机技术(BusinessComputing1),商务统计(BusinessStatistics1),宏观经济学(Macroeconomics1),商法(CommercialLaw),营销学原理(MarketingPrinciples),微观经济学(PricesandMarkets),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导论(IntroductiontoLogisticsandSupplyChain),商业计划(BusinessPlanning),雇佣关系管理(EmploymentRelations),电子供应链管理(E-SupplyChain),运输管理(TransportManagement),采购管理(ProcurementManagement),仓储与配送管理(WarehouseandDistributionManagement),服务管理(ServiceManagement),高级供应链管理(AdvancedSupplyChainManagement),物流系统分析(LogisticsSystemsAnalysis),战略管理(StrategicManagement),生产管理(ProductionManagement)。

学生还将接受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全球英语”培训系统的全面训练,以使学生具备娴熟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能够顺利完成上述20门双语课程的学习任务。

本专业优秀学生还可获得柏灵顿(中国)货运有限公司、上海长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专项奖学金,并可参加选拔,赴RMIT大学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学习交流。

物流管理专业学校排名如下:

1、北京工商大学。

2、北京交通大学。

3、上海海事大学。

4、合肥学院。

5、华中科技大学。

6、上海对外贸易学院。

7、云南财经大学。

8、浙江万里学院。

9、北京物资学院。

10、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11、武汉理工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简介:

物流管理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国家特别是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能够在制造、流通、交通运输等企业及政府部门从事物流管理工作,德才兼备、知行合一、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性应用型专门人才。

物流专业属于国家特色专业,物流系统理论与方法、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流通技术与方法、连锁经营与配送等是我院物流管理专业有优势的研究领域。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内外专业物流企业,制造企业以及分销企业从事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物流业务组织和管理工作;在外贸企业及国际货运企业从事国际物流和国际货运代理工作;在连锁经营企业从事物流系统和配送管理工作。

在海关等国家行政管理机关从事物流管理工作等。主要课程包括运筹学、物流战略与运作管理、物流设施设备、物流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物流系统论、供应链管理、国际物流等。

德马格起重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保税物流园区分公司怎么样?

简介:德马格起重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保税物流园区分公司成立于2006年05月17日,主要经营范围为国际贸易及贸易咨询服务等。

法定代表人:陶学宁

成立时间:2006-05-17

工商注册号:310115500053696

企业类型:分公司

公司地址: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物流园区申非路41号101-10室

【速求文章】外贸物流企业在中国的竞争力分析

2005年中国的物流业已经全面开放,外资会把物流行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对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介绍了了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业务结构、网络发展、业绩概况,指出了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接着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思路,最后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启示。

关键词:跨国物流,独资,本土化

随着世界生产制造中心逐渐往中国转移,我国的物流市场潜力越来越大,到2010年物流市场容量将达到11972亿元。按照我国加入WTO时的承诺,2005年中国的物流业已经全面开放,包括在公路货运、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物流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等物流领域取消在地域、股比等对外资的限制。因此,外资会把物流行业作为新的投资热点。一些国外的物流巨头如UPS、Fedex、TNT、Exel等逐渐渗透国内市场,利用技术资金和全球网络优势吞噬国内的物流市场。因此,对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经营活动进行分析,对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 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概况

目前,中国市场拥有近51万家物流企业,其中外资占了0.13%,即680余家,主要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市场份额高达8%,并且由于跨国制造企业仍然不断和他们合作,市场份额还会不断增加.下面从三个方面说明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发展情况.

1.业务结构---不断扩大.目前跨国物流企业物流业务主要集中在①空运和速递。目前中国国内航空货运市场将以平均每年10.3%速度增长,速递市场规模已经超过100亿元,且每年以30%速度递增。特别是《中美扩展航空服务协议》签定后,航空货运竞争尤为激烈.TNT、 DHL、UPS、Fedex通过不同方式从事航空货运、国内包裹、重货快递、邮件速递等业务。②海运,如马士基和美集物流、铁行渣华,这些物流企业具有良好的海运网络和操作经验,主要提供国际海运、外轮代理、集装箱多式联运、码头、港口等物流业务③增值物流服务,如仓储、配送、加工、包装、报关、售后回收逆向物流、金融服务、进出口贸易、人力和人才租赁代理等。在进出贸易中,UPS同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为出口商提供代收款和库存抵押等众多金融服务。④公路货运以及出入境公路运输、铁路货运。马士基也逐步在这些领域与中国有关企业合作。⑤全程供应链管理,也就是我们经常提到的第四方物流模式,这是他们业务发展趋势。如UPS成立了供应链解决方案公司,将UPS的业务扩展到以物流、快递、金融、供应链咨询为核心的全方位第四方物流管理。以上这些跨国物流企业在业务对象上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跨国企业和合资企业,物流领域涉及家电、汽车、IT、化工、高科技、电信、电子、医药保健品、银制品、零售、食品、销售品等领域。

2.网络发展———不断拓展。面对中国物流市场的开发,国外物流巨头纷纷高调推出中国区网络建设计划,一些世界级的物流公司如DHL、UPS、Fedex、TNT都加大了对中国区的 资金投入和网络建设,并且纷纷将亚太总部迁往中国的上海等地。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的网点主要集中在以香港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京津地区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等经济发展较快的经济区,85.96%分布在东部地区,8.78%分布在中部地区,5.26%分布在西部地区,其主要分布城市为上海、厦门、大连、天津、青岛、深圳、广州等港口城市和南京、北京等部分内陆城市,并且逐步向中西部省市自治区扩展.如目前Fedex是唯一一家在华南、华北、华东地区都有业务网络的国际快运公司。最近,联邦快递以上海为中心在中国有220个城市网点,服务500个城市,计划在2008年前再增加100个网点,服务扩大到1000个服务城市。Fedex今年7月将亚太转运中心设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为分食中国巨大的货运市场尤其是国内快运市场搭建了战略平台,联邦快递所有在亚洲网络内运送的货物,都将经白云机场中转;UPS供应链公司在我国的分公司已经达23家,国际物流业务遍布我国170多个城市,其中广州、上海和香港是联系欧洲和美国的主要航点.UPS计划于2007年在上海设立航空转运中心,那些从中国运到美国的货物都可以经过上海进行分配,美国货物进来后也由上海分配到各地。建立上海转运中心后,UPS还将根据未来美国交通部分配的更多航权班次,向中国西部发展并与欧洲各国连接。

3.业绩概况——不断攀升。短短几十年来,国际物流快递四巨头UPS、Fedex、DHL、TNT已经占据了中国国际快递业务的80%市场份额,在中国每年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均保持20%以上增长。UPS 2003年在中国市场业务量同比增长45%,销售额达到335亿美元,2004年第2季度,中国地区的业务出口量较2003年同期增长70%,到2007年UPS将实现15%营业毛利。UPS 2004年在全球业务增长量为 10%,而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在中国的增长量达到了 100%,其中第四季度更是达到 125%。到2004年底为止,全年的综合收入增长9.2%,达到了创纪录的366亿美元,营业利润上涨了12.2%,达到了50亿美元。全年的净收入为33亿美元,比前年的29亿增长了15%。2004年Fedex虽然面对宏观调控、电荒等不利因素,但在中国业务量增长达到350%,其上半年业务进出口总量增长了39.1%。在过去16年间,Sinotrans-DHL已经在中国航空快递市场占有率达到36%以上,到2004年底,业务保持了50%以上的增长率。同样TNT在中国市场平均保持约23%的收入增长和平均30%的业务增长。而对海运巨头马士基,中国物流市场开发后业务增长率会超过15%,甚至可以达到20%-30%增幅。

二、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随着中国物流市场开放,国外特别是欧美跨国物流公司对中国市场的各种直接或简介投资逐步增加,市场空间和物流网络不断扩大,但是由于一些现实问题的影响,在一段时间内跨国公司过大幅度的快速扩张,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我国管理体制和政策对物流市场的约束的解除进程不平衡,还有一个过程

国外跨国物流公司对经营环境和市场条件要求较高,这样才能发挥其经营管理和技术等综合成本优势。我国物流政策和国际接轨进程有些不平衡,其中国际货代开放较快,但港口

、铁道、民航、邮政、金融等环节管制还没有一下子彻底放开。如由于中国的金融政策还没有完全放开,UPS还不能够把它自身的银行如UPS Capital带进中国来,一些诸如为客户提供代收款和库存抵押等众多金融服务也只能通过与国内的一些金融机构进行合作来实现。

(2)进入初期对我国物流市场熟悉需要一个过程。

外国物流企业进入初期对我国物流市场的经济政策、官方机构、城市经济、国民收入、消费水平、地域情况、交通网络分布、中国各地人群文化习俗、需求特征、行为方式、习惯等需要一个了解过程,需要很大的精力和时间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物流网络。再者,我国许多工商企业自营物流尚未社会化,中国有些传统交通运输、仓储企业市场化程度较低,一些物流企业特别是一些民营物流企业未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制对外国物流企业进入产生了很大障碍。

(3)从进出口运输市场向国内物流市场转换需要一个过程。

进出口运输是多数国外物流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一般途径,但随着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生产制造中心,一大批跨国物流企业可能会逐渐从进出口向国内物流市场渗透或延伸,为中国制造业提供物流服务,但是这种目标市场转换需要一个过程,企业资源需要重新组织和整合,本土化网络的形成需要花很长的时间。

(4)中国的“三费”(起降费、航路费和航油费)居高不下。

中国“三费”在亚洲仅次于日本正,因为如此,3年前就有意将亚太转运中心迁往中国的联邦快递将亚太转运中心落户广州白云机场之前进行了23轮谈判,当时存在的主要的问题就在于“三费”方面没有获得理想的优惠幅度。

三、 跨国物流企业在我国经营发展思路分析

根据上面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发展面临主要问题分析可知,跨国物流企业要想在中国立足,扎稳脚跟,还不能一步到位。目前外国物流企业主要通过直接投资进入中国,其经营发展思路大体上需要经历如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客户追随进入。

随着中国即将成为世界制造中心,外国一些著名物流公司的一些在本国长期战略合作的老客户纷纷将生产制造基地、研究开发中心、地区管理营运中心移到中国,相应这些物流公司就成为这些跨国生产制造企业在中国的主要物流服务提供商,以保证其在我国市场的流通效率。如UPS和摩托罗拉是长期的全球战略合作伙伴,到了中国,UPS顺理成章的成为他们的物流服务提供商。UPS与摩托罗拉这种方式代表了很多国外物流公司初期进入中国的情况,进来的时候首先抓住自己所熟悉的客户。

第二阶段: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和代理。这是一些外国物流公司追随进入中国后,所作的准备工作,为推进网络建设做准备。

在上海或深圳这样的物流重镇,UPS目前还在通过办事处来处理自己的业务。马士基中国船运公司在中国总部设在北京,公司在大连、天津等地设有分公司,在广州、武汉、珠海设有办事处,为在我国逐步开展综合物流服务,发展完善的完善的物流网络作准备。

第三阶段:与中国物流企业业务联盟合作。

一些外国物流企业与国内物流企业业务结盟合作提供本土仓储物流配送,这种模式在我国物流市场中普遍存在。早在1999年,TNT就与中国邮政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成立“中速快件”。这样,中国邮政EMS的国外邮件通过TNT网络完成,同时TNT也可以利用邮政的网络来提升自己的服务。2003年4月,中国邮政与TNT决定立即成立项目组探讨双方在邮政、快递和物流领域进行互利合作。通过与中国邮政的合作,TNT已经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8个城市试着进行小件快递的国内服务。

第四阶段:成立合资物流公司。由于政策限制,国际物流公司往往用国内公司代理它们的业务,或者与它们的中国同行成立合资公司。为了充分利用中方市场经验和社会关系,降低投资风险,一些跨国物流企业在中国布点后,纷纷与国内一些企业合资。合资主要分为两大步:

(1)与中国物流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称为外国物流企业谋取中国市场的小步。这样他们一起去抢市场。UPS、DHL、TNT、EXCL等快递物流公司进入中国初期都纷纷与中外运在空运、快递合资合作,凭借中外运网络建立了自己的业务区。DHL进入中国最早,1986年至2003年,DHL已与中外运成立39家合资公司,并且合作最稳固,特别是DHL2002年与中外运续签了长达50年合资合作协议,其合资公司DHL—Sinotrans将DHL作为国际快递业领导者的丰富经验和Sinotrans在中国外贸运输市场的经营优势成功结合在一起。

(2)与中国物流需求企业合资。这称为谋取中国物流市场的中步。这也是其接近国内客户的一个重要推动因素。上汽集团上海汽车销售总公司与TNT合资组建吉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该公司中外方各占50%股份,合资期限15年。

第五阶段:并购。

物流业开放后,并购将更多的被跨国物流企业采用。并购包括合并与收购。合并指的是两家公司在相对平等的基础上将相互的业务进行整合,通常其拥有的资源和实力合在一起能够比各自独立发展产生更强的竞争优势。收购战略就是一家公司通过购买另一家公司的部分或全部股权,将被收购公司的业务纳入其战略投资组合,从而达到更加有效地利用其核心竞争力的目的。通过并购可有效地利用我国物流企业已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业务基础。例如若中国邮政成功分拆上市,包括TNT在内的外资物流巨头都有兴趣入股EMS。毕竟中国邮政在国内拥有首屈一指的网络——几万个普通销售点以及超过2000个具有EMS能力的销售点,这大大省去了物流业全面开放后所需的网络铺设成本。

第六阶段:整合及完善物流网络。

一些跨国物流公司在收购完一批公司后就要消化整合这些公司,并进行网络的完善。UPS在2001年收购完飞驰公司时发现自己已经相当臃肿,才停下了继续收购的步伐,开始专心消化整合这些公司。UPS目前正在盘点中国国内优质运输资源,从而完善其在中国的物流网络。目前UPS供应链公司在中国有23个分公司,到2005年年底将达到35个,到2006年将达到45个。

第七阶段:成立独资公司,客户瞄准中国小型企业。此举称为谋取进入中国物流市场的大步,这也是物流业开放后跨国物流企业的投资进入的趋势。这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根据我国加入WTO时的相关承诺,从2005年12月11日起,中国将允许外国快递企业在中国设立独资公司,独立开展国际快递业务。2004年12月2日,UPS宣布向中外运支付1亿美元,收购了中外运在“中外运—联合包裹国际快递有限公司”里所占的50%股权,以及中外运在中国对UPS国际快递业务的代理权。

(2)另外,中国的一些物流相关行业独资政策也逐步出台,也加快了外国物流企业独资的步伐。如中国的公路货运即出入境公路货运已经允许外方独资,国际多式联运及货运代理不迟于年底允许外方独资,铁路货运也不迟于2007年12月11日允许外商独资,

(3)2004年,CEPA政策的出台让许多企业真正有了独资的机会。根据CEPA中对“物流”的规定,不少外资公司通过其在香港的子公司在内地注册独资公司,UPS就是其中的一家。如2004年4月,天津泛艺顺理成章成为UPS供应链公司的独资企业。

最后阶段:经营本土化

外资物流要想在中国站稳脚跟,其在中国经营本土化是必然趋势,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1)人才本地化加强。跨国物流公司加大投资,更充分地采取人力资源本地化策略,一是可以更好地利用中国高素质低价格的劳动力资源,降低成本。二是便于母国与东道国之间的沟通,便于当地的企业管理。人才需求覆盖市场营销、供应链决方案、系统维护等。这主要表现在①越来越多地培训和任命中国本土中高层管理人员,管理其在华的企业和研究机构。UPS在亚太区,管理人员不到2%的是美国人。②很多跨国物流公司还从其长远发展的利益出发在中国培养其所需的人才,如设立“管理学院”、培训中心或与国内著名高校合作共同建立培训基地等,以加快人才本地化进程。如2004年11月,TNT和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合作成立了TNT中国大学,为快速发展的中国快递、物流和直邮行业培养更多优秀的本土人才。到2010年,中国员工人数将在现在2500人基础上增加10倍。

(2)管理本土化。随着跨国物流公司在华投资项目的增多、投资规模的扩大和投资水平的提升,原先分散投资、分散管理的模式已经不再适应其发展战略的需要纷纷推行管理本土化。只有解决管理本土化问题,跨国物流公司才能扫除进入中国门槛的障碍。首先,跨国物流公司客观上要求将运营管理中心转移到中国,统一安排资金调配、研发、市场营销等事宜。许多跨国物流巨头,如TNT、UPS、Fedex、DHL等纷纷将大中华总部移至中国上海或北京等地。其次,将中国本土化网络逐渐与其海外网络相连。 再次,按照中国物流市场和中国物流客户的需要,将业务进行整合管理。如TNT在中国推行的TNT-1方案,在同一家公司中,通过人力资源部门、财务部门、市场部门等业务支持部门的合作,将直邮、快递和物流三大业务进行整合,使客户当需要多项服务时,不必再跑三个不同的业务部门。

(3)品牌营销本土化。中国物流市场开放后,各跨国物流公司为了更稳固地立足于中国市场,发掘更大的消费潜力,纷纷加强本地化的营销策略。这在中国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公司标识本土化。如2004年3月,UPS在在中国新标识由自由平面化改为立体化,这反映了UPS在中国“货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三维同步运作理念,也反映了UPS在华由单一的货运快递服务商向供应链管理提供商转变。②物流营销服务本地化。如素有世界航运旗舰美誉的马士基公司,看准举办奥运会的契机,精心布局,抢先投巨资赞助北京奥运,成为运输和物流业的独家赞助商。

(4) 文化习俗本地化。一些国外物流企业在和中国客户进行商业协议谈判时,往往由于不了解中国的商业文化及习俗,如一些头衔称呼、礼物的赠送等方面的失误而导致谈判失败。如在USP的企业文化中十分重视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忠诚度,而这正是中国人所看重的品质,并且USP专门组织100多名官员参加中国礼仪课培训。

四 跨国物流企业在华经营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启示

虽然现阶段我国的物流水平仍然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但随着我国成为制造大国、经济大国的同时也必将成为物流大国,开放后的中国物流正迅速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国内一些有较大规模和实力的企业,应该利用国外物流企业带来的先进管理理念和技术,结合自身的网络优势,扩大服务范围和内容,努力成为本土优秀物流企业;对于另外一些有一定规模的但是专注于物流某个领域的企业来说,应该利用自身在某个方面的优势,和外资企业优势互补,共赢市场;而对于大部分的中小物流企业来说,找出市场中的缝隙进行差异化经营是他们的首选。

上海做国际贸易(外贸)企业名录?

出口加工产业:英特尔产品(上海)有限公司、惠普计算机产品(上海)有限公司、飞利浦电子元件(上海)有限公司、金士顿科技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JVC电器有限公司、优特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德尔福动力推进系统(上海)有限公司、先锋制造(上海)有限公司、鸿城电子(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莫仕连接器有限公司、依必安电气(上海)有限公司、安靠封装测试(上海)有限公司、克诺尔制动设备(上海)有限公司、倍克精密塑料(上海)有限公司等。

现代物流产业:阿尔卑斯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近铁国际物流有限公司、飞格高志物流(上海)有限公司、施耐德(上海)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通运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嘉里物流(上海外高桥)有限公司、丹沙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伯灵顿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英吉利物流有限公司、上海高信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日通国际物流(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高安国际储运有限公司等。

国际贸易产业:上海伊藤忠商事有限公司、西门子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杜邦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柯尼卡美能达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法玛西亚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酩悦轩尼诗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莱美化妆品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英迈国际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上海先众贸易有限公司、通用汽车仓储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巴斯夫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等。

企业名录 车主资料 业主资料 明星电话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