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新税法15000工资到手多少(15000税后工资是多少)

个人所得税扣15000工资多少

因扣个人所得税税额790元,到手工资为14210元。计算方式:

新税法15000工资到手多少(15000税后工资是多少)新税法15000工资到手多少(15000税后工资是多少)


1、)应纳税所得额等于工资收入金额减五险减金减起征点(5000元)。

2、应纳税额等于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速算扣除数。

3、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减速算扣除数。

4、工资收入金额是15000元,起征点是5000元,应纳所得额是10000元,15000元工资对应的税率是10%,对应的速算扣除数是210元。

5、应缴税额等于10000乘以10%减210等于790元。实发工资为15000减790等于14210元。

税前工资15000实际到手多少

计算标准是税前工资等于所有收入总和减去社保和公积金之和。税前工资计算结果小于五千元,则不再征税。税前工资计算结果大于等于五千元,则按征税制分级征税。

税前工资Q(应发工资)=到手工资D(实发工资)+社保个人缴纳部分W+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G+个人所得税X。

其中,税率为R,该税率对应的速算数为N,并且R的计算需要参考(未扣税)应纳税所得额(=Q-W-G-i)所落入的税率区间,具体参可考一些个税计算网站,同时注意"各项保险费"还包括了公积金个人缴纳部分。

社保(即五险)一般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其中后两项一般不需要个人缴纳,且即便单位缴纳,一般也不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单位和个人缴纳的一般不一样多。

税前工资即应发工资,指交纳个人所得税之前的总工资,即可以直接拿来套用税法进行计税的部分。税前工资=税后工资+个人所得税+五险一金个人所缴纳部分。以应发工资为基数,“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后的工资超过5000元/月的人,需要纳税;“扣除五险一金个人缴纳部分”后的工资不超过5000元/月的人,不需要纳税。

新税法15000工资到手多少

法律分析:全年工资为180000,全年应纳税20%。每月可以拿到工资12000。

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一 1.不超过36000的3%。2.超过36000元至144000元的部分10%。3.超过144000元至300000元的部分20%。4.超过300000元至420000元的部分25%。5.超过420000元至660000元的部分30%。6.超过660000元至960000元的部分35%。7.超过960000元的部分45%。(注1:本表所称全年应纳税所得额是指依照本法第六条的规定,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注2: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依照本表按月换算后计算应纳税额。)

新税法15000工资到手多少

法律分析:假设你的缴费基数也是15000,那么你需要支出8%的养老金也就是1200元、2%的医疗保险300元、0.5%的失业保险75元、7%的住房公积金985元,支出共计2560元,扣除三险一金后,月薪是12440元,然后再扣除个人所得税1233元。到手后净收入为11207元,所以,工资有15000到手纯收入也就是1万多一点。

法律依据:《中华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三条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没有扣缴义务人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向税务机关报送纳税申报表,并缴纳税款。

纳税人取得应税所得,扣缴义务人未扣缴税款的,纳税人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六月三十日前,缴纳税款;税务机关通知限期缴纳的,纳税人应当按照期限缴纳税款。

居民个人从境外取得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申报纳税。

非居民个人在境内从两处以上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月十五日内申报纳税。

纳税人因移居境外注销户籍的,应当在注销户籍前办理税款清算。

月薪15000元,税后工资多少

法律分析:一万五工资税后可以到手14210元。计算方式:15000-5000=10000元,10000×10%-速算扣除数210元=790元 15000-790=14210元

计算公式:应纳个人所得税税额=(扣除险金等项目后的月收入额-基本减除费用)×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法律依据:《个人所得税法》第一条 在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居民个人。居民个人从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在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一个纳税年度内在境内居住累计不满一百八十三天的个人,为非居民个人。非居民个人从境内取得的所得,依照本法规定缴纳个人所得税。

纳税年度,自公历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