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智能数码 >

建筑的抗震等级分为几级_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抗震等级如何划分?

问题一:抗震等级是根据什么划分的 现浇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结构型式、结龚高度来划分,共分一、二、三、四 四个等级。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

建筑的抗震等级分为几级_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建筑的抗震等级分为几级_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标准


问题二:墙柱抗震等级怎么划分 如上图,对应查表即可。

可详见《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

问题三:抗震等级划分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问题四:抗震等级是怎么确定的?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激223―2008把建筑工程分为甲、乙、丙、丁四个类别;

再按照《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根据上述确定的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确定抗震等级。

问题五: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如何划分?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一、二、三、四级的划分,是根据①房屋所在地区的设防烈度;②结构型式;③房屋的高度。见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1.2及附注。另外,还要遵照房屋的设防类别相关规定。

问题六:框架的抗震等级如何确定? 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是根据规范要求确定的。

确定一个框架结构的抗震等级需要参考两本结构规范: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先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确定建筑物抗震设防分类,再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9页)确定建筑物的抗震等级。

问题七:砖混结构抗震等级怎么划分 砖混结构是没有抗震等级的,但是有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必须满足。说白了就只是有一定的抗裂能力。但不是抗震。对于不同的结构,抗震设防有不同的要求。 我们说的抗震等级,是高层及多层钢筋砼结构才有,砖混结构是没有的。砖混结构,你就按照抗震规范的要求设置好构造柱、圈梁等构造措施就可以了。不过这里6度的抗震构造和非抗震没多大区别。

砖混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设防烈度、房屋层数、高度等“直接”采用,不以“抗震等级”划分。

而抗震措施为“除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砖混结构建筑的墙体的布置方式如下:

1、横墙承重。用平行于山墙的横墙来支承楼层。常用于平面布局有规律的住宅、宿舍、旅馆、办公楼等小开间的建筑。横墙兼作隔墙和承重墙之用,间距为3~4m。

2、纵墙承重。用檐墙和平行于檐墙的纵墙支承楼层,开间可以灵活布置,但建筑物刚度较,立面不能开设大面积门窗。

3、纵横墙混合承重。部分用横墙、部分用纵墙支承楼层。多用于平面复杂、内部空间划分多样化的建筑。

4、砖墙和内框架混合承重。内部以梁柱代替墙承重,外围护墙兼起承重作用。这种布置方式可获得较大的内部空间,平面布局灵活,但建筑物的刚度不够。常用于空间较大的大厅。

5、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部为砖墙承重结构。常用于沿街底层为商店,或底层为公共活动的大空间,上面为住宅、办公用房或宿舍等等建筑。

砖混结构多适用于低层或者多层建筑物。高层建筑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因为稳定性、浪费资源等原因,我国目前新建的多层、高层建筑已开始逐步淘汰砖混结构。

问题八:建筑工程安全等级与抗震等级有什么区分 抗震等级是由抗震设防烈度、檐口高度和结构形式来决定的。安全等级是由建筑的使用功能来决定(有规范来规定的)。两个不是同一范畴,你算量只用得到抗震等级

规范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时,应根据结构破坏可能产生的后果(危及人的生命、造成经济损失、产生影响等)的严重性,采用不同的安全等级。建筑结构安全等级的划分应符合下表的要求: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表

安全等级破坏后果建筑物类型

一级 很严重 重要的房屋

二级 严重 一般的房屋

不严重 次要的房屋

注 1、对特殊的建筑物,其安全等级应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

2、地基基础设计安全等级及按抗震要求设计时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尚应符合现行有关规范的规定。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标准设防类,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抗震措施和作用,达到在遭遇高于当地抗震设防烈度的预估罕遇影响时不致倒塌或发生危及生命安全的严重破坏的抗震设防目标。

2 、重点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同时,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作用。

3、特殊设防类,应按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按比9度更高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同时,应按批准的安全性评价的结果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确定其作用。

4、适度设防类,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其抗震措施,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一般情况下,仍应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确定其作用。

注:对于划为重点设防类而规模很小的工业建筑,当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材料且符合抗震设计规范对结构体系的要求时,允许按标准设防类设防。

一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多少级 一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几级

1、通常建筑抗震等级约为6至7级,若是砖混结构是为7级。若高端社区或是高层建筑为8级。

2、抗震等级是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抗震等级一般分为一级至四级,分别是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

建筑物抗震等级是怎样划分的

建筑物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划分由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规定,建筑结构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根据结构类型、房屋高度、设防烈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要求。

建筑抗震等级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筑,乙类建筑应属于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以外的一般建筑,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3.1.2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的划分,应符合标准《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的规定。

3.1.3 各抗震设防类别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应符合下列要求:

1 甲类建筑,作用应高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其值应按批准的安全性评价结果确定;抗震措施,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 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2 乙类建筑,作用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一般情况下,当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为9 度时,应符合比9 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地基基础的抗震措施,应符合有关规定。

对较小的乙类建筑,当其结构改用抗震性能较好的结构类型时,应允许仍按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采取抗震措施。

3 丙类建筑,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

4 丁类建筑,一般情况下,作用仍应符合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抗震措施应允许比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要求适当降低,但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不应降低。

3.1.4 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时,除本规范有具体规定外,对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进行作用计算。

以上是规范条文,简言之,抗震设防等级是按建筑物的重要程度和所在地区决定的。

一般建筑的抗震等级为几级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中第3.1.1 抗震设防的所有建筑应按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及其抗震设防标准。

抗震设防类别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和后果的严重性分为甲乙丙丁四类。

抗震设防烈度分6、7、8、9级。

关于房屋的抗震,分了八个烈度和四个等级,烈度是按所在地区划分的,具体到县,有专门的一个表格。也就是说你所在地区建筑抗震烈度是几级就是几级,这是不可更改的。四个等级是指特殊设防类(国防需要、幅射源等),重点设防类(医院、学校、影院等),一般设防类(住宅、商铺等),适度设防类(仓库等)。这是由用途来设计的,一般简称为甲乙丙丁类。掌握的原则是:小震可防、中震可修、大震可逃。

建筑抗震等级怎么划分的

建筑物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有几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有几级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1、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2、重点设防类: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3、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4、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建筑抗震等级划分是怎么分的

1、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等,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2、烈度:是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3、震级是表示强度所划分的等级,把划分为六级:小3级,有感3-4.5级,中强4.5-6级,强烈6-7级,大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

总结:关于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有几级相关内容就介绍到这,可以说建筑抗震设防分为4个类别,你选择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定。希望以上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物的抗震等级是如何划分的?

一级,二级,抗震表示很严重、严重、较严重。

抗震等级是设计部门依据有关规定,按“建筑物重要性分类与设防标准”,根据设防类别、结构类型、烈度和房屋高度四个因素确定,而采用不同抗震等级进行的具体设计。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

扩展资料

建筑结构抗震等级的一般规定

1、多高层建筑结构的抗震措施是根据抗震等级确定的,抗震等级的确定与建筑物的类别相关,不同的建筑物类别在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的抗震烈度与建筑场地类别有关,也就是考虑抗震等级时取用烈度与抗震计算时的设防烈度不一定相同。

2、建筑结构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乙、丙、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3、烈度:是主管部门根据地理、地质和历史资料,经科学勘查和验证,对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进行的抗震设防与分组的经验数值,是地域概念。抗震设防类别分为甲、乙、丁类建筑,全国大部分地区的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一般为8度。

4、震级是表示强度所划分的等级,把划分为六级:小3级,有感3-4.5级,中强4.5-6级,强烈6-7级,大7-8级,大于8级的为巨大。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