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三十六桥明月夜是什么意思_三十六桥明月夜,苏州城里有璚花

二十四桥明月夜全诗意思

青山隐隐水迢迢②,

三十六桥明月夜是什么意思_三十六桥明月夜,苏州城里有璚花三十六桥明月夜是什么意思_三十六桥明月夜,苏州城里有璚花


三十六桥明月夜是什么意思_三十六桥明月夜,苏州城里有璚花


秋尽江南草未凋③。

二十四桥④明月夜,

玉人⑤何处教吹箫。

青山隐隐起伏,江流千里迢迢。时令已过深秋,江南草木未凋。扬州二十四桥,月色格外娇娆。老友你在何处,传授美人吹箫?

“二十四桥明月夜”代表什么意思?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

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

二十四桥应是扬州一个名胜吧。

“二十四桥”的芳名,之所以流传千载,得益于杜牧的这首名诗。关于“二十四桥”的得名,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唐代有人在一个月光如水、清风徐徐的夜晚,见到24个风姿绰约的仙女,身披羽纱,酥手托箫,鼓着粉腮,轻启红唇,飘上一座小石桥,于是那舒缓柔美的旋律,便从24支箫管中缓缓地流淌出来。

明月夜:月明的夜晚 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萧?: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消,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在扬州有座桥叫二十四桥,因桥有24孔而得名。每当月圆之时,透过桥孔便见24个月亮的倒影,变叫二十四桥明月夜。古扬州是娼妓繁荣之地,每年都有举办各式花魁聚会。到二十四 桥这个地方有些特别,名媛都来找自己的小生,小生也能施展才华博名媛一笑,此笑不关花月。然后可共度春光。也是一种向往自由之意。 我的理解,当不得真

明亮月光映照西湖二十四桥

你呵 还在聆听美人的玉箫之音么?

——————————————————————————

月夜怀友作,题“寄扬州韩绰判官”,怎可能讲怀念美人?一说玉人指韩绰判官,但与主旨并不干。古诗意在调侃友人的安逸悠然,表达对扬州日子的怀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的意思?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消,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木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寄扬州韩绰判官 杜牧

【诗文解释】

青山隐隐约约,绿水远远流消,秋天快要过去了,草木还没有凋落。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词语解释】

二十四桥:扬州名桥二十四。

【诗文赏析】

扬州之盛,唐世艳称,历代诗人为它留下了多少脍炙人口的诗篇。这首诗风调悠扬,意境优美,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诵不衰。韩绰不知何人,杜牧集中赠他的诗共有两首,另一首是《哭韩绰》,看来两人友情甚笃。这首诗当作于诗人离开江南之后。诗人想念友人,很关心友人近期的状况,充满了深厚的情意。这首诗意境优美,风调悠扬。

杜牧写的。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明月映照着二十四桥,你又在何处教歌女吹箫。

二十四桥:扬州名桥二十四

出自《寄扬州韩绰判官》杜牧

意思是说你处在东南形胜的扬州,当此深秋之际,在何处教玉人吹箫取乐呢?

“二十四桥明月夜 ”是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

“二十四桥明月夜 ”的意思是:扬州的二十四桥,在月色中显得格外的妖娆。

下一句是: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处:

唐朝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

全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1)韩绰:事不详,杜牧另有《哭韩绰》诗。判官:观察使、节度使的僚属。时韩绰似任淮南节度使判官。文宗大和七至九年(833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与韩绰是同僚。

(2)秋尽江南草未凋:沧桑落寞的情景油然而生。

(3)迢迢:一作遥遥。

(4)草未凋:一作草木凋。

(5)二十四桥:一说为二十四座桥。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中对每座桥的方位和名称一一做了记载。一说有一座桥名叫二十四桥,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桥,在熙春台后,……扬州鼓吹词序云,是桥因古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

(6)玉人:美人。一解指扬州的歌女;一解为杜牧戏称韩绰为玉人。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的意思是什么?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寄扬州韩绰判官》是唐代诗人杜牧离开扬州以后怀念昔日同僚韩绰判官而作。

此诗着意刻画深秋的扬州依然绿水青山、草木葱茏,二十四桥月夜仍然乐声悠扬,调侃友人生活的闲逸,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全诗意境优美,清丽俊爽,情趣盎然。

创作背景:

此诗是杜牧被任为监察御史,由淮南节度使幕府回长安供职后所作,具体写作时间约在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或开成元年(836年)秋。唐文宗大和七年(833年)至大和九年(835年),杜牧曾任淮南节度使掌,与韩绰是同僚。

唐代的扬州,是长江中下游繁荣的都会,店肆林立,商贾如云,酒楼舞榭,比比皆是。

“性疏野放荡”的杜牧,在这样的环境中,常出没于青楼倡家,有不少韵事,韩绰在这方面是他同道,所以回到长安后写诗寄赠。

二十四桥明月夜代表什么意思

1、“二十四桥明月夜”意思是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表达了作者对过往扬州生活的深情怀念。

2、“二十四桥明月夜”出自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原文: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萧?

3、白话译文:青山隐隐约约绿水千里迢迢,秋时已尽江南草木还未枯凋。二十四桥明月映照幽幽清夜,你这美人现在何处教人吹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