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电商助农的发展前景_电商助农的市场前景

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的前景怎么样?

现在是互联网时代,能通过电商销售农产品是一件好事,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和享受到农村里的土特产,一能让农村的土特产销售出去,促使农村的经济发展得到收入。二能让跟多的人了解知道农村的土特产,同时享受到土特产的美味。

电商助农的发展前景_电商助农的市场前景电商助农的发展前景_电商助农的市场前景


电商助农的发展前景_电商助农的市场前景


农村电商的创业机会有哪些?

农村电商创业机会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产品销售: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已经成为了一个可行的模式。农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直接将自己种植、养殖等产品卖给消费者,有效地去除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利润空间。

2. 农村特色产品销售:农村有着独特的文化和传统手工艺品,这些特色产品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进行销售。此外,在城市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下,一些特色农产品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市场。

3. 乡村旅游:乡村旅游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旅游方式。农村具有独特的自然风景、人文资源和生态环境,可以作为旅游目的地。通过电商平台进行线上宣传和销售,可以吸引更多游客前来体验、消费。

4. 农业科技服务:现代农业需要借助科技手段提高效益和生产质量。农民可以通过电商平台购买种子、肥料、化肥等物资,并接受专业性较强的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提高自身种植技能。

总之,随着新型城镇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未来几年内大批人口将迁入城市。这将促使城市对于乡村生产资料与娱乐服务等方面需求增加,而这恰恰代表了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在这个领域里投资将会对创业带来广阔前景。

农村电商如何能发展起来?前景如何?

农村网络零售额稳步提升

根据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9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5.3%,同比增长8.9%。其中,农村实物网络零售额达1.63万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90.93%,同比增长10.5%。

分品类看,零售额前三位的品类分别为服装鞋帽针纺织品、日用品和家具,分别占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的28.36%、17.7%和8.88%。增速前三位的品类分别是中西品、烟酒和通讯器材,同比增速分别为139.1%、47.2%和38.9%。

东部地区农村电商规模领先

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7.9%、14.1%、6.4%和1.6%,同比增速分别为8.1%、9.1%、15.8%和21.5%。

分省份看,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为73.8%,零售额前十位省份合计占比为90.35%。从增速来看,山西、、黑龙江、内蒙古和宁夏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在30%以上。

农村电商发展基础不断增强

农村网民数量增长迅速。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3.09亿,占网民整体的31.3%,较2020年3月增长5471万,城镇网民规模为6.8亿,占网民整体的68.7%,较2020年3月增长3069万。

截至2020年12月,我国城镇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79.8%,较2020年3月提升3.3个百分点,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55.9%,较2020年3月提升9.7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异较2020年3月缩小6.4个百分点。截至2020年末,电信普遍服务试点累计支持超过13万个行政村光纤网络通达和数万个4G基站建设,其中约1/3的任务部署在村,全国村通光纤比例从“十三五”初期的不足70%提升至98%,深度地区村通宽带比例从25%提升到98%,提前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纲要要求的宽带网络覆盖90%以上村的目标。

—— 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1、农村网民数量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大力推动农村互联网建设,目前已初步建成融合、泛在、安全、绿色的宽带网络环境,基本实现“城市光纤到楼入户,农村宽带进乡入村”。2019年,已建成全球规模光纤和移动通信网络,行政村通光纤和4G比例均超过98%。

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5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至2020年一季度末,全国农村网民规模为2.55亿人,占网民整体的28.2%,较2018年底增长3308万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渗透,农村电商支撑服务体系将加速完善,城乡间的“数字鸿沟”也将不断缩小。

2、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

近年来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连年上升。据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新数据,2019年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46.2%,较2018年年底提升7.8个百分点。城乡地区互联网普及率异缩小5.9个百分点。

3、快递网点乡镇覆盖率达97%

邮政局于2014年启动了“快递下乡”工程,6年来,我国快递服务网络不断健全,快递服务深入农民生活,呈现出准公共服务的属性。2019年,“邮政在乡”“快递下乡”工程持续推进。邮政普遍服务的可及性、均衡性不断提升,快递服务遍布城乡并开始向村一级延伸。

根据邮政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19年年底,全国55.6万个建制村直接通邮,提前一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邮目标;农村地区快递网点超过3万个、公共取送点达6.3万个,乡镇快递网点覆盖率达到96.6%。2019年全国农村地区收投快递超过150亿件,占全国快递业务总量的20%以上,支撑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超过8700亿元。

截至2020年9月,全国几乎所有的县级以上城市都有快递网点,快递网点已覆盖3万多个乡镇,覆盖率达到97%,基本实现了“乡乡有网点”。

4、农村居民消费能力有所提升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低线城市以及农村地区较为低廉的物价水平、生活成本,使当地人群拥有更多的可自由支配财产,城乡收入距正逐渐缩小。

2019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义增长8.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8%。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增长7.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增长9.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2%。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81元,比上年同期名义增长3.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0.6%。其中,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821元,增长2.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0.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97元,增长5.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6%。

根据统计局数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保持较快增长。近年来,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城镇居民,在此因素带动下,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名义增长9.9%,比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快2.4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居民人均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等支出保持两位数较快增长。

2020年前三季度,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4923元,比上年同期名义下降3.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6.6%。其中,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47元,下降5.6%,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8.4%;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9430元,增长0.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下降3.2%。

近年来,农村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消费增速快于城镇,农村地区消费增速也明显快于城市。同时,随着互联网覆盖率的提高,农村居民大量触网,农村规模持续扩容,成为消费增长的重要因素。

截至2020年3月,三线及以下市场用户占该地区网民比例较2018年底提升3.9个百分点;农村用户规模达1.71亿,占用户比例达24.1%。根据以上数据分析可得,近年来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和消费能力均有较大提升。

5、农村网络零售额加快上升 东部地区表现亮眼

2019年,随着数字乡村建设、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电商扶贫等工作深入推进,农村电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农村网络零售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农村消费市场潜力进一步释放,农村电商模式不断创新,电商扶贫实现县全覆盖,电子商务积极助力农业供给侧改革,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农村电商经历了前期市场培育,正在迅速增长的同时加快转型升级,逐步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商务大数据监测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占全国网络零售总额的16.1%,较上年略有提升;同比增长19.1%,高于全国网络零售2.6个百分点。其中,农村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为13320.9亿元,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8.0%,同比增长21.2%。

2020年上半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7668.5亿元,同比增长5%;其中实物商品网络零售额6999亿元,同比增长7.3%;全国832个县网络零售额684.8亿元,同比增长13.3%,比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增速高8.3个百分点;全国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1937.7亿元,同比增长39.7%。

分地区看,2019年,我国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网络零售额分别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的76.6%、12.0%、9.4%和2.0%,同比增长分别为19.8%、17.1%、17.6%和10.2%。

分省份看,2019年,我国浙江、江苏、福建、河北和山东农村网络零售额排名前五,合计占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比重为73.6%,零售额前十位省份合计占比为87.2%(见图3-6)。从增速来看,福建、、甘肃、江西、重庆零售额同比增速位列前五,增速均在20%以上。

6、下沉市场崛起 推动农村电商市场进一步发展

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成为电商增量来源。三线及以下城市、县镇与农村地区人口众多、地理范围大且分散,传统方式的流通服务成本相对较高,是电商平台发挥作用的重要区域。

伴随着下沉市场成为网络消费重要增量市场,根据MobTech发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下沉市场用户保持快速增长,为网络消费提供了用户基础。2019年“下沉市场”电子商务活跃用户规模接近4亿人,占移动电子商务活跃总数的57.4%,日均使用时长突破1小时。

电商平台通过下沉市场进行有效获客和渗透的同时,持续深耕新零售和本地生活等,不断释放下沉市场消费潜力,满足消费者多样化、品质化的需求,促进消费升级。

麦肯锡《2019年数字消费者趋势报告》显示,小镇青年电商购买力超过一线城市,他们正在以品质消费追求生活调性的平权。相比于大城市消费者,中小城市的消费者的价位敏感度更低。下沉市场消费者关注的并不只是折扣商品,价位较高的品、较难买到的和产品反而更受青睐。

据麦肯锡机构预测,未来中产及富裕家庭的占比将大幅提升,预计2022年到81%。其中,三四线城市群体,将增长快。到2030年,个人消费将从2016年的29.6万亿元增长到65.3万亿元,超66%的增长来自于下沉市场。

随着各项促进消费政策措施的深入实施,低线城市及农村居民拥有了日益强大的消费能力,成为扩大内需、稳定增长预期的新亮点。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销售增势强劲,成为近几年农村消费的突出亮点,未来十年内,农村电商市场有望反超城市。

更多数据请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农村电商市场前瞻预测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农村电商发展起来是很不容易的,必须要有主播一直不停的直播,并且还要特别的会讲话,把直播间的观众留住。不过农村电商一旦发展起来,前景就特别的广阔,可以让你赚很多的钱。

现在网络销售是比较不错的,许多农村都种植了许多东西,可以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进行销售,前景是比较不错的。

农村电商如果想要发展起来,首先要解决物流的问题,快递费不能太贵,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农村农副产品农产品加工前景如何?如何做才能发展的更好?走电子商务渠道如何?

我比较看好农村农副产品农产品加工前景。

首先,“民以食为天”。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主要针对的食物的初级加工,也就是食物原料的加工。例如,米面油茶糖等加工,以及果品和蔬菜的清选分级和包装等。这个市场是永远的市场,到什么时候都不可能消失。

其次,农副产品和农产品加工增值空间较大。目前,农产品粗放式销售比较普遍,农民把收来的产品一堆卖给经销商,一般是不值钱的,如果经过分类、分级、清选和包装,农产品会存在较大的升值空间,对农民、加工企业和消费者都有利。

第三,消费者消费层次比较多,异比较大,分类分级可向同的消费者提供合适的农产品,提高销售量和提高经济效益。

至于电子商务,今年的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农业发展要提倡“互联网+”的经营方式。从目前各大电商来看,有加强农副产品和农产品销售的优惠,以及电商与有关农业组织加强合作的趋势。这对农副产品及农产品加工业,无疑是一个大的利好。

因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出精品,做出品牌,加强与电商的合作,并强化产品质量,就能够获得较好的效益和经济效益。

个人看法,供参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