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文学史上其他关于推敲的故事(推敲的典故与中国哪个诗人有关)

今天小柳来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推敲的典故与中国哪个诗人有关方面的知识吧,希望大家会喜欢哦

1、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绿”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2、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王安石《泊船瓜洲》) 诗中的“绿”字用得巧妙,自古以来广为称道。

4、据南宋洪迈(《容斋随笔》续笔卷八)记载,王安石先后用了“到”、“过”、“入”、“满”等十多个字,最后才选定这个“绿”字。

5、那么,这个“绿”字究竟好在哪呢?原来这个“绿”字是一个表颜色的形容词,用在诗中变成了使动用法的动词,有色彩感和动态感,给人以视觉上的形象美。

6、扩展资料文学赏析全诗以“泊船瓜洲”为题,点明诗人的立足点。

7、首句“京口瓜洲一水间”写了望中之景,诗人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边岸上的“京口”与“瓜洲”这么近,中间隔一条江水。

8、“一水间”三字,形容舟行迅疾,顷刻就到。

9、次句“钟山只隔万重山”,以依恋的心情写他对钟山的回望,王安石于景_四年(1037年)随父王益定居江宁,从此江宁便成了他的息肩之地,第一次罢相后即寓居江宁钟山。

10、“只隔”两字极言钟山之近在咫尺。

11、把“万重山刀的间隔说得如此平常,反映了诗入对于钟山依恋之深;而事实上,钟山毕竟被“万重山”挡住了,因此诗人的视线转向了江岸。

12、结句“明月何时照我还”,从时间上说,已是夜晚。

13、诗人回望既久,不觉红日西沉,皓月初上。

14、隔岸的景物虽然消失在朦胧的月色之中,而对钟山的依恋却愈益加深。

15、他相信自己投老山林,终将有日,故结尾以设问句式表达了这一想法。

16、诗歌开篇写景,既兼具比兴,更通过夸张将空间的近与时间的久构成了有力的反差,直逼出末尾“明月何时照我还”的情感迸发,大有银瓶乍破之势。

17、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泊船瓜洲》。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