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宇宙大小比较 宇宙大小比较视频

星球大小怎么比较?

赤道半径大小的排列顺序和体积是一样的,下面是以地球体积为1作比例,比较出八大行星体积排列顺序的大小关系,如下面数据所示:

宇宙大小比较 宇宙大小比较视频宇宙大小比较 宇宙大小比较视频


体积:(以地球为1,体积1.0832073×10^12km)

太阳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 :地球 :金星 :火星 :水星 = 1300000 :1317 :745 :65 :57 :1 :0.86 :0.15 :0.056。

由此可以看出木星是八大行星体积最大的,土星次之。

扩展资料

太阳系内的肉眼可见的5颗行星是: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人类经过千百年的探索,到16世纪哥白尼建立日心说后才普遍认识到:地球是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之一,而包括地球在内的八大行星则构成了一个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系——太阳系的主要成员。

行星本身一般不发光,以表面反射恒星的光而发亮。在主要由恒星组成的天空背景上,行星有明显的相对移动。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水星,以下依次是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宇宙中的天体星球大小排列,从小到大的排列顺序,如下:陨石(陨星)→月球(卫星)→地月系(行星)→太阳系(恒星)→猎户座(星云)→银河系(星系)→室女座超星系团(星域)→内宇宙→外宇宙……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太阳到底有多大,等比例换算一下

首先,先说明各天体系统的真实数据。

根据目前的科学研究与观测表明,宇宙的直径是930亿光年。银河系直径10万光年,厚1.2万光年。太阳系比较复杂,本文以人们熟知的第八大行星海王星运行轨道为太阳系大小,直径90亿千米(0.00095光年,光速8小时多) 。太阳直径,140万公里。

(关于太阳系八大行星之外的天体,由于知名度小,本文不予参考,用海王星轨道更直观一些。)

如果将宇宙的大小比作地球那么大,也就是直径12756千米。那么银河系等比例换算为直径13米,高1.6米圆盘,类似农家小院或者大个蒙古包。太阳系(海王星轨道直径),等比例换算为0.13微米,相当于将头发丝的直径再均分400份。太阳直径是太阳系(海王星轨道)直径的6400之一。太阳系已经把头发丝分了几百份了,那太阳 呢?没法做参考了,大家自己想想吧。

跟宇宙比,太阳 太渺小太渺小了,接下来,我们重新等比例换算。抛开宇宙,只算银河系、太阳系、太阳 。

银河系直径是太阳系(海王星轨道)直径的1亿倍。如果将银河系比作地球赤道大小的圆盘,那么太阳系(海王星轨道)就相当于直径13厘米的小盘子。太阳直径就是20微米,也就是头发丝直径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地球那么大的银河系,太阳 居然小到看不见,太不可思议了!

世界之大,真是超出我们想象!

宇宙有多大?

宇宙的大小面积:直径至少920亿光年以上 (仅供参考)

一个充满物质和射线的、致密的、膨胀中的、并且均一的宇宙开始了!在物理定律的作用下,138亿年后形成了我们看到的神奇宇宙,这里有非常多的恒星、星系、星系团、大尺度纤维,这里有数万亿存在岩石行星、液态水和生命的机会。但目前我们的可见宇宙到底有多大,我们能够探索到什么程度呢?这也是艺术众筹平台Patreon支持者佛雷德里克·马泰楼的问题。

2微米全天巡天的遥远宇宙

宇宙异常广阔,仅仅一个银河系就有难以计数的星系、恒星、气体和尘埃,我们仅能观测到非常有限的东西

Credit: 2MASS

“哈勃极限深场已在一个方向观测到130亿光年远的天体,所以我们是否可以说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看到130亿光年那么远?深空影像展示出新生的星系,它们形态奇怪,内部的第一代恒星也并不多,它们是宇宙大爆炸后不久形成的。我们是不是可以认为整个宇宙的直径是260亿光年?还是我们仅仅能够看到很有限的部分,宇宙远不止那么大?”

哈勃极限深场的遥远宇宙

Credit: NASA/ESA

首先我们从这些人类看到的最远影像开始!哈勃极限深场影像展示了非常狭小的天区——大约是1/32000000,并通过持续长达23天的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观测得到。影像中发现了5500个星系,其中部分星系是现有宇宙年龄约4%时的影像。这样推算,可见宇宙可以有1800亿个星系。但实际上这个数字远远低于真正的数字,大约仅仅是后者的10%。

望向遥远的宇宙,就如同时间之旅,但我们的观测能力还非常有限

Credit: NASA

当我们向遥远的深空观测,同时我们也是在做时光之旅。星系的光线在宇宙中以光速传播,我们现在所处的宇宙已经138亿年。当我们观测1亿光年外的天体,其实看到的是1亿年前的影像。实际上,哈勃望远镜可以看到宇宙大爆炸后仅仅10亿年时的星系。这些越远的也就是越年轻的星系通常是这样的:体积相对较小、质量相对较小、颜色较淡、亮度较低(因为内部的恒星较少)。

不同时期的星系,右侧是哈勃发现的最早期星系

Credit: NASA/ESA

这样的观测结果很合理:在引力的作用下,这些小的原始星系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聚合成像银河系这样的大星系。经过几十亿年,才能在星系团中诞生我们所熟知的椭圆星系。因此, 在宇宙的初期,一定有非常非常多的星系“种子”。

暗物质流模拟视频

Credit:Ralf Ka04hler

如果我们想要搞清楚到底有多少星系,我们有两种方法:一个是理论上的,我们依据现有物理理论来模拟测算;一个是实际观测的,也就是使用天文望远镜看到的信息。结合两者有助于我们得到更准确的数字。2016年的一项研究(附注)告诉我们,整个可见宇宙拥有2万亿个星系。它们在各个方向较为均匀的分布,较远距离的是大量低质量的星系,大质量星系周围的星系数量较少。同时,有星系蔟、星系团和大尺度纤维结构连接,在它们之间是引力作用下形成的空洞。

我们的观测能力非常有限

Credit: NASA/ESA

那为什么我们仅仅看到了9%的星系?为什么我们遗漏了如此多数量的遥远星系?

一个简单的原因:很多星系非常遥远以至于我们很难观测到。50亿光年远的星系已经非常难观测,如果是它在100亿光年外,那亮度会下降到1/4,也就是我们需要花费4倍长时间来观测它。另一个原因是这些星系并不大,内部的恒星比较少,实在是太暗了。尽管年轻的星系拥有的亮星比例较高,但一个只拥有1亿颗恒星的年轻星系,亮度仅仅是拥有4千亿颗恒星的银河系的0.1%。

目前宇宙的半径大概是465亿光年,直径930亿光年。但930亿光年仅仅是我们能观测到的宇宙直径,由于宇宙的膨胀速度已经超过了光速,所以我们只在地球上观测宇宙的话无法得知宇宙到底有多大,这还是一个未解之谜。

满意答案 宇宙是浩瀚无垠的。人们通常讨论的“宇宙究竟有多大”,说的是可见宇宙。整个宇宙要比可见宇宙大得多。由于宇宙十分庞大,它的范围已经不是几千米、几十千米甚至几亿千米可以度量的。天文学家测量宇宙的大小是用“光年”这把“尺子”,即光在一年里所走的路程,大约为9.7万亿千米(光速为每秒30 万千米)。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银河系之外的星系,有的距离我们有几十亿光年。最近发现的类星体是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边缘,与我们相距100亿~200亿光年,它们是迄今所知的最遥远的天体。

对我们常人来说,如此遥远的距离简直令人难以想像。

80多年前,大多数天文学家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银河系之外什么也没有。可是,当精确度更高的天文望远镜诞生以后,这种看法便被证明是错误的。过去观测到的那些暗淡模糊的斑点,其实就是星系,有的与银河系不相上下,有的则更庞大。20世纪20年代,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威尔逊山用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反射式望远镜研究银河系以

外的星系,他发现星光中的各种谱线的波长都移向红色一端。这种现象叫做“红移”,说明那些星系正在远离我们而去,就像疾驶而去的汽车喇叭声调的变化一样,是一种多普勒效应。由于宇宙在不断膨胀,星系距我们越来越远,红移也就越大。根据红移的大小,可以计算出宇宙膨胀的速率。

根据宇宙膨胀的速率,最保守的天文学家估计,宇宙中最遥远的天体距离地球约有100亿光年。也有的天文学家认为宇宙边缘距离地球有200亿光年之遥。

哈佛大学天文学主任罗伯特·柯什纳等认为,宇宙并不年轻,可能有150亿年。杰奎琳·休特和她的学生们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德·特纳则测定宇宙的年龄在240亿年。

总而言之,时至今日,宇宙有多大这个问题还远远未能解决

宇宙年龄:138.2亿年 (直径: 930亿光年(可观测),1600亿光年(预估完全直径) )。

目前的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类似马鞍状的负弯曲形状,该理论源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的外形如同一个吹起的气球,我们则生活在宇宙的“表面”。

同时,科学家也认为宇宙是平坦的,根据美国宇航局的调查,宇宙可能是平坦的,2013年的调查发现如果宇宙是平坦的,那么误差只有0.4%。

扩展资料宇宙的创生

爆炸之初,物质只能以中子、质子、电子、光子和中微子等基本粒子形态存在。宇宙爆炸之后的不断膨胀,导致温度和密度很快下降。随着温度降低、冷却,逐步形成原子、原子核、分子,并复合成为通常的气体。气体逐渐凝聚成星云,星云进一步形成各种各样的恒星和星系,最终形成我们如今所看到的宇宙。

广义的宇宙定义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的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参考资料:

宇宙是浩瀚无垠的。

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狭义的宇宙定义是地球大气层以外的空间和物质。“宇宙航行”的“宇宙”定义就是狭义的“宇宙”的定义,宇宙航行意思就是在大气层以外的空间航行。

最新的研究认为宇宙的直径可930亿光年,甚至更大。

目前可观测的宇宙年龄大约为138.2亿年。

目前的宇宙理论认为宇宙可能是类似马鞍状的负弯曲形状,该理论源于宇宙大爆炸理论,整个宇宙的外形如同一个吹起的气球,我们则生活在宇宙的“表面”。

扩展资料海王星是离太阳的第八颗行星,直径49532千米。海王星绕太阳运转的轨道半径为45亿千米,公转一周需要165年。从1846年发现到今天,海王星还没有走完一个全程。

金星是离太阳的第二颗行星,夜空中亮度仅次于月球。金星上没有水,大气中严重缺氧,二氧化碳占97%以上,空气中有一层厚达20千米至30千米的浓硫酸云,地面温度从不低于400℃,是个名副其实的“炼狱”般世界。

木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直径142987km。它是气态行星没有实体表面,由90%的氢和10%的氦(原子数之比, 75/25%的质量比)及微量的甲烷、水、氨水和“石头”组成。

参考资料:

我们现在所谈到的宇宙大小,是指可见的宇宙,也就是以我们人类生活的地球为一个球体,它的半径是从大爆炸,即宇宙作为一个点诞生,并开始向外迅速膨胀以来光所通过的空间。从整体上看,宇宙很可能比这个可见的宇宙大得多。

“光年”是天文学采用的计量单位,也就是光在一年中经过的路程。光的速度大约为每秒30万千米,一光年大约是94600亿千米。银河系的直径约为10万光年,而且还有另外的星系在银河系之外,离我们有数10亿光年。我们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宇宙边缘,最新发现了类星体,与地球相隔约100亿~200亿光年,这是到目前为止所知最遥远的天体。

这样遥远的距离简直无法想象,但天文学家的职责就是准确地计算、测量出宇宙的大小和范围。

假如天文学家可以找到一支“标准蜡烛”,也就是某个类星体,它有稳定亮度,特别显眼,远隔半个宇宙也能够看见,那么这个问题便不再是谜。但是到目前为止,大家公认整个宇宙可通用的“标准蜡烛”还没有找到。因此,天文学家运用这一基本方法时通常采取一种分步方式,这就是设立一系列“标准蜡烛”,每一步的作用就是测定下一步。

近几年,远红外线观测造父变星、行星状星云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约翰·托里的成片星系,3种不同的“标准蜡烛”使大多数人认为宇宙并不古老,仅有110-120亿年。

但是,并不能肯定这就是正确答案,至少有另外3个天文学家小组得出了不同的结果。其中的一个小组是以哈佛大学天文学系主任罗伯特·柯什纳为首,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宇宙并不古老,可能有150亿年。

但杰奎琳·休特及她的学生们,以及普林斯顿大学的埃德·特纳,都测定宇宙有240亿年。

总而言之,到现在为止,宇宙究竟有多大这个问题还没有一个具体统一的答案,有待科学家们进一步研究。

人类已经诞生了几百万年了,远古时期,人类也只能够保证自己吃饱穿暖,在工业革命之后,人类不断的在发展进步,科技水平也有了一个提高,我们人类慢慢的能走出地球去探索宇宙,我们所生活的地球其实是一个球体,而我们的追求,也不过是宇宙当中的一粒尘埃。

人类的科技水平不断的在进步,科学家们研制出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宇宙当中的环境,其实我们人类能够看到的宇宙已经是相当的远了,但是对于宇宙的边界,一直是没有探测到,你并不知晓宇宙到底是有多大?科学家们对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也是产生了很多的争论,以目前我们人类的科技水平,通过一些观测的设备,估算了一下宇宙的直径,大约是在930亿光年左右。当然,这个数据也是我们在现有的水平之下所估量的,对于宇宙到底有多大?没有人知道。

那么就有人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说人类能够到达宇宙的边界的话,会看到一些什么?最主要我们要明白,这仅仅只是一个假设,我们现在没有能力到达宇宙的边界,未来到底能不能够达到宇宙的边界,也是一个未知数。有的科学家就认为,宇宙是没有边界的,但是有更多的科学家认为,宇宙是有边界的。当然,对于这一个争议也是非常容易理解,比如说在古人类的时候,人类站在地球上,也以为地球是没有边界的,但是后来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我们突破大气层去到外太空,才发现我们地球也是有边界的,站在外太空的话,对于地球的大小也是非常容易估算的。

据说也是因为这个道理,有的人认为宇宙有边界,那是因为我们人类身处在宇宙当中,看到的就是无边无际的宇宙,如果哪一天我们能够突破宇宙的话,就会明白,宇宙是有边界的,站在宇宙之外,对于这个宇宙也可以算出来。所以这就是角度跟位置的不同,才会有不同的观点跟看法,如果说我某一天真的去到了宇宙的边界,我们人类会看到什么呢?

相信一定会看到更多的天体,可能会跟我们宇宙当中的天气有所不同,因为那些天体相对来说是非常古老的。而且宇宙的边界空间越来越开阔的话,天体的数量也会变得越来越少,如果说边界上边的行星有生命能够构成文明的话,那么这些文明的等级,肯定是会非常高的,当然也有可能在宇宙的边界,没有生命的存在。很多人都在想,如果说到达了宇宙边界,就能够离开宇宙吗?想法倒是挺好的,但是,或者边界到底是一片虚无,还是有实体壁呢?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如果说宇宙的边界就类似于星球的大气层一样,可能说这些物质也不是真实存在的,非常想突破也是相当困难。

1光年=946080000000000公里

宇宙半径是137光年

也就是946080000000000×137=

129612960000000000公里

面积=

3.14×(129612960000000000×129612960000000000)

=3.14×9723485931290211600000000000000000000

=305317458242512644000000000000000000平方公里

1.宇宙有多大? 美国学者认为直径至少780亿光年

宇宙大爆炸之后残留的背景微波辐射中的波纹揭示了宇宙的大小这一令无数人关心的问题:宇宙两头相距至少780亿光年。

美国蒙大拿州立大学物理学家Neil Cornish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他们的研究至少部分的回答了宇宙学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宇宙有多大?

直到现在,对宇宙尺寸的估算在“你看到有多大就是多大”到“无限”之间,总而言之没有一个多数人认可的答案,而完全依靠你偶然灵光闪现想出来的一个宇宙模型。Cornish等人的研究至少确定了宇宙尺寸的下限,它没有排除宇宙无限大的可能。

根据《自然》杂志,有人认为宇宙象一个足球,直径600亿光年。其它一些理论则认为宇宙事实上没有那么大,但它自己缠绕着自己,所以很难确定边界。Cornish对《自然》杂志表示,“原则上,地球的光线环绕着宇宙跑,所以如果我们看到40亿前年地球的情况请不要大惊小怪。”

他的研究小组于是决定在宇宙中寻找地球早期的状况。但应该看哪里呢?答案是尽量远,这意味着他们需要使用WMAP探测器分析宇宙背景微波辐射。这可以探测到宇宙形成最初期(大爆炸之后379,000年)产生的微波辐射。

如果宇宙较小,同一来源的光线将可以从不同方向到达同一个位置。该研究小组计算认为,这将产生辐射的不规则性(热点和冷点)。然而研究小组没有发现背景微波辐射中的冷点和热点。Cornish由此做出结论认为,宇宙比我们的设备所能观测到的范围要大,直径至少780亿光年。宇宙还可能更大,他希望通过进一步的研究WMPA结果修正自己的计算。宇宙的最小尺寸可能增大到900亿光年。

2.宇宙就象人心那样大。对于心胸宽广的人来说,真是天地广阔、无边无际。而对于心胸狭隘的人来说,则是针尖买芒难以立足。

3.“宇宙”一词,最早大概出自我国古代著名哲学家墨子(约公元前468-376)。他用“宇”来指东、西、南、北,四面八方的空间,用“宙”来指古往今来的时间,合在一起便是指天地万物,不管它是大是小,是远是近;是过去的,现在的,还是将来的;是认识到的,还是未认识到的……总之是一切的一切。

从哲学的观点看。人们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不过,对这个深奥的概念我们不打算做深入的探讨,还是留给哲学家们去研究。我们不妨把眼光缩小一些,讲一讲利用我们现有的科学技术所能了解和观测的宇宙,人们把它称为“我们的宇宙”或“总星系”。

从最新的观测资料看,人们已观测到的离我们最远的星系是130亿光年。也就是说,如果有一束光以每秒30万千米的速度从该星系发出,那幺要经过130亿年才能到达地球。这130亿光年的距离便是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的范围。再说得明确一些,我们今天所知道的宇宙范围,或者说大小,是一个以地球为中心,以130亿光年的距离为半径的球形空间。当然,地球并不真的是什幺宇宙的中心,宇宙也未必是一个球体,只是限于我们目前的观测能力,我们只能了解到这一程度。

在这个以130亿光年为半径的球形空间里,目前已被人们发现和观测到的星系大约有1250亿个,而每个星系又拥有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几百到几万亿颗。因此只要做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你就不难了解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的宇宙中拥在多少星星。地球在如此浩瀚的宇宙中,真如沧海一粟,渺小得微不足道。

4.人类所认识的宇宙有多大

宇宙蕴藏着所有的物质,其中包括人类已发现的能量和辐射,也包括人类所知道并相信存在于太空内的一切一切。

宇宙中有数以亿计的天体,这些天体都是十分巧妙而有规律地相互组合的,大多数的星体构成星系,比如我们的太阳系就是。 星系再构成银河系。宇宙中最少有10万个大大小小的银河系。

宇宙空间是十分广阔的,光在一秒钟内可走30万千米,单是我们地球所在的银河系,跨幅的阔度就有10万光年。宇宙中有10 万个银河系,那么,宇宙究竟又有多大呢?大家不妨算算吧。

为了说明宇宙的范围,科学家们做了推算,130万个地球的体积仅相当于太阳的体积,而与太阳相当的恒星,在银河系中可达 2000多亿颗。如果把宇宙看做是一个半径1千米的大球,银河系则只有药片那么大,位于球心附近。

在实际观测中,人们使用高倍的射电望远镜,搜索到了200亿光年以外的类星体天狼巨星,这是目前人类能确实掌握的最远的 星体,也是人们认识宇宙的最大范围,当然,它还不是宇宙的实际边缘。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宇宙的年龄有多大,这一直是科学家所关注的问题。因为它是宇宙是否会膨胀的一个指标。

测定宇宙年龄的方法有很多。用同位素年代法测量过地球的年龄为40~50亿年,月球年龄为46亿年,太阳年龄为50~60亿年,此法测定宇宙年龄为120亿年。

比较常用的还有球状星团测量法,它是借助恒星演化理论来测算恒星年龄,利用这个方法计算的宇宙年龄为80~180亿年。如果从测定的最老恒星的年龄约200亿年来看,宇宙的年龄至少应在180亿年以上。

哈勃常数测定法是基于宇宙膨胀的观测事实确立的。在一个不断膨胀的宇宙中,测膨胀速度可通过红移量的测量来获得。测出邻近星系与我们的距离,再由此标定红移与距离的关系,就可提供宇宙的尺度,进而计算宇宙的年龄,因此测定出邻近星系与我们之间的距离是最为关键的。

测量与邻近星系距离的方法有两种,每种方法测量出的结果也都有两种,即200亿年和100亿年。

还有人采用一种与哈勃常数无关的测定方法,测得的宇宙年龄为240亿年。最近,德国的科学家测定出宇宙年龄为340亿年。

总之,运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测出来的宇宙年龄都不一样,而且相差非常远。由于宇宙是怎样产生,又是怎样演化等问题至今也没有一个正确的解释,所以宇宙的寿命到底有多大,也无法给它一个合理的解释,有待科学的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