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c51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应用原理解析(一)

c51单片机原理及应用重点

1、单片机内部资源

c51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应用原理解析(一)c51单片机内部组成及应用原理解析(一)


STC89C52:8KFLASH、512字节RAM、32个IO口、3个定时器、1个UART、8个中断源

(1)Flash(硬盘)——程序存储空间 —— 擦写10万次,断电数据不丢失,读写速度慢

(2)RAM(内存)——数据存储空间 —— 断电数据丢失,读写速度快,无限次使用

(3)SFR —— 特殊功能寄存器

2、单片机小系统

51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及应用原理解析

小系统:少组件组成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

三要素:

(1)、 电源电路:5V

(2)、 晶振电路:11.0592MHZ、两个30PF

(3)、 复位电路:

P0:开漏输出,必须加上拉电阻

准双向口:

强推挽输出:电流驱动能力强

高阻态

上下拉电阻:上拉电路就是将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拉到高电平,同时限流作用。下拉电阻就是下拉到低电平。

上下拉电阻选取:从降低功耗方面考虑应该足够大,因为电阻越大,电流越小;驱动能力来看,小电阻

3、硬件基础知识

(1)、电磁干扰(EMI)——静电放电(ESD)、快速瞬间脉冲群(EFT)、浪涌(Surge)

(2)、去耦电容的使用

低频滤波电容,平常应用多的事钽电容,电解电容,陶瓷电容,起到去除电源低频纹波,稳定电源的作用。

高频滤波电容,电容附近,通常用104电容来进行去除高频干扰。

(3)、三极管(PNP,NPN) b,c,e --- 电压驱动

控制应用

驱动应用

4、LED发光二极管——电流驱动

51单片机的内部组成及应用原理解析

通常红色贴片LED, 靠电流驱动,电压1.8V~2.2V,电流1~20mA,在1~5mA亮度有所变化,5mA以上亮度基本不变。

VCC 电压是 5V,发光二极管自

身压降大概是 2V,那么在右边 R34 这个电阻上承受的电压就是 3V。

R = U/I —— 1~20mA —— R:150~3K

5、C语言基础

(1)、基本运算符

+ - / % ++ -- = == != += -= 《《 》》

为51单片机设计一个上拉输入和下拉输入的按键电路并分析其工作原理

一个是检测到高电平时为输入即按键按下(内部设置输出0),一个是检测到低电平(内部设置为输出1)是为有信号输入(按键按下)。

51单片机除P0外,其余IO端口有内部上拉,这时 外部上拉电阻可以省去。

对于下拉输入,因其内部上拉电阻约10K,为保证未按下时为低电平,下拉电阻阻值在1K左右。

,上拉就是通个一个电阻接电源,尤其是对于OC和OD输出的IO口,比如51的p0口。

第二,下拉则是通过电阻接地;一般是保证io的初始状态。

一般用电阻4.7以上即可,使用10k,这样上拉的电流会小一些。

对于这里要的上拉按键接法,io口出来接电阻和按键,电阻另一端接5v(上拉),按键另一端接地。当按键未按下是io为高电平,按键按下时为低电平。

c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C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

1. 复位信号源:复位信号源可以是一个物理按钮或外部电路提供的复位信号。当复位信号源被触发时,会向C51单片机提供一个低电平或其他特定信号。

2. 复位引脚(RST):C51单片机上有一个专门的引脚用于接收复位信号,通常称为复位引脚(RST)。该引脚用于接收外部复位信号,并将其传递给单片机内部的复位电路。

3. 复位电路:C51单片机内部有一个复位电路,负责处理复位信号并对单片机进行复位。复位电路通常包括一个复位触发器(Reset Trigger),一个复位发生器(Reset Generator)和一个复位延时器(Reset Timer)。

4. 复位触发器:复位触发器是复位电路的关键组件,它会监测复位引脚上的信号。当复位引脚接收到一个复位信号时,触发器会立即将复位信号传递给复位发生器。

5. 复位发生器:复位发生器接收到复位触发器传递的复位信号后,会产生一个短暂的低电平信号,将其应用于C51单片机的复位输入端。这个低电平信号会导致单片机的所有内部状态被清除,所有的寄存器被重置为默认值。

6. 复位延时器:复位延时器用于延时复位发生器产生的复位信号,以确保单片机在复位期间稳定运行。复位延时器可以提供一个短暂的时间窗口,使单片机内部的时钟和其他关键电路能够正常启动和稳定运行。

通过上述步骤,C51单片机的复位电路能够在接收到复位信号时将单片机恢复到初始状态,从而确保程序从正确的起点开始执行。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保证了单片机在正常启动和运行时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51单片机电路原理图,看不懂电路图

单片机小系统,晶振,复位电路,电源。每个LED支路末端接地,电势为0,只要单片机引脚输出高电平,就有电流流过,小灯就会亮

线路连接没错,LED点不点亮就看你程序设定的P1.0口的电位状态,如果是低电位就亮,是亮电位就不亮。

51单片机接继电器的原理图如下,能不能帮我解释一下原理?

R1、DS1是指示用的,没有控制意义,可以去掉,分析的时候不用管。

Q1受CPU控制,R4是基极限流,CPU输出低电平时Q1导通,继电器线圈有电流,继电器吸合。

CPU输出高电平时,Q1截止,继电器线圈电流消失,继电器释放。

由于继电器线圈本身相当于是一个电感,电流跳变的时候,线圈两端会产生有反电势,为了避免反电势对电路中其他器件造成损坏,在线圈两端加上续流二极管D1,对反电势电压进行续流。

使用这个电路的时候应注意Q1的射极电压不能高于CPU的电源电压,否则Q1不能完全截止,控制会失效。

1、DC+:接5V正

2、DC-:接5V负极(单片机地)

3、IN:接单片机输出脚,具体哪个脚要和软件一致,例如

P1.1

继电器输出端:

1、NO:

接12V正

2、COM:接电磁锁一端

3、NC:

悬空不接

电磁锁另外一端接12伏负。

以5V单片机为例,单片机和继电器之间需要用三极管驱动继电器,反相二极消除吸合时产生的瞬间反相电动势。管保护三极管,三极管上的电阻用1K,3极管用SS8550,二极管用IN5819。交流用电器一根线接在继电器的常开上,一根线接220V电源上。

另一种用法是用ULN2003或2803这一系列达林顿管直接驱动继电器,不用加电阻,不用二极管,与5V继电器直接相连就可以驱动。

还有一种方法是用PLC817光耦,也需要加反相二极管,还需要加一个560R的电阻,上拉电阻10K,有点麻

烦。

总之不要IO口直接驱动,必须加其他原件。

c51单片机复位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S22复位键按下时:RST经1k电阻接VCC,获得10k电阻上所分得电压,形成高电平,进入“复位状态”

当S22复位键断开时:RST经10k电阻接地,电流降为0,电阻上的电压也将为0,RST降为低电平,开始正常工作

单片机开发板工作原理是什么

单片机开发板就是单片机芯片加一些常用的外围器件如数码管、接钮、LED等组成的供学习和实验的电路板。

实际上开发板的原理图就是单片机的典型应用电路,多数开发板都提供原理图。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