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赏析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赏析苏辙武昌九曲亭记赏析苏辙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乐。

昔余少年从子瞻游,有山可登,有水可浮,子瞻未始不蹇裳先之。有不得至,为之怅然移日。至其翩然独往,逍遥泉石之上,撷林卉,拾涧实,酌水而饮之,见者以为仙也。盖天下之乐无穷,而以适意为悦。方其得意,万物无以易之。及其既厌,未有不洒然自笑者也。譬之饮食,杂陈于前,要之一饱,而同委于臭腐。夫孰知得失之所在?惟其无愧于中,无责于外,而姑寓焉。此子瞻之所以有乐于是也。

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作者到黄州(今湖北黄冈县)看望哥哥苏轼。弟兄俩载酒泛流,到武昌(今鄂城)西山上的九曲亭游玩。为了宽勉哥哥贬谪黄州,苏辙写了这篇游记。后世将此文与苏轼的《西山诗》合刻于九曲亭内堂的屏板上,珠联璧合,成为山水旅游散文中借物写人的名篇。

那时的苏轼,已经在偏僻的黄州过了三年谪居生活。宦途的失意,谪居的寂寞,并没有使他消沉颓废下去。他是用怎样的生活方式,来保持自己旷达超脱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的呢?如果说赤壁双赋已经塑造了一个自得于山月的自我形象,那么,对他的为人处世有深刻了解的苏辙,在这篇文章中,则从旁观的角度,作了形象的回答。

亭阁楼台,缘地而胜;江山风物,因人而称。武昌的西山九曲岭本不甚高,但因其平地崛起,襟水怀山,竟也耸拔奇伟、林茂泉幽,吸引了历代不少名人雅士,来此吟诵挥笔,拓园建亭,相传九曲亭,原为孙吴遗迹,苏轼在黄州时重新扩建。在苏辙笔下,九曲亭被放到西山胜景这个大背景中,而写其胜景,又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所以,透过风景名胜的描绘,我们看到的,是苏轼在黄州期间自求其乐于山水之间的生活情态。文章构思上婉婉曲曲、层层剥笋之妙,也由此而生发出来。

全文共分三段。首段写苏轼在黄州期间,经常遨游西山。落笔先从他谪居写起,制高扼要,总挈文章。然后轻轻一句“齐安(即黄州)无名山”,随即扣住,将笔触由黄州移到顺江绵延的武昌西山。寥寥数句,已有龙蛇曲屈之势。写西山,又承“庐于江上”,先用“陂陁蔓延,涧谷深密”八字,正面勾画了一幅顺江绵延的武昌诸山远景图,简练传神而极富特点。而后转出西山、寒溪两寺,既以两寺之“萧然绝俗”来体现西山的深秀幽绝,又自然引出下文。苏轼与客游玩西山一段文字,着墨不多,却能从服饰、神态、动作、表情等方面的刻画,真切地传达出人物的精神风貌来。你看:仗策载酒,幅巾迎笑,深山酌酒,乐而不倦,适意而为,何为不乐!它实际上替苏轼回答了这样一个问题:三年谪居,只因为抱定了“用舍由时,行藏在我”的人生哲学,能达观世事,使自己的悒郁不平之气消释于山水,乐在其中而不厌,才能三年而不知其久。

次段在结构上是应题,写苏轼扩建九曲亭的经过;在文意上,则是上段的回环与强化。“羊肠九曲”,点出九曲亭地处半山,地势佳而险。因此坐在亭上,可以“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这段文字,表面上写的是游人在亭上所看到的山川形势,聪明的读者却可品出内中深藏的寓意来:它隐微地勾画出一个在贬谪中以静观世事政局为乐的苏子瞻。写亭的扩建,也同样是饱蕴哲理。原先的亭比较窄,是因为被“百围千尺”的古木所环据。苏轼虽然“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但还是知其不可为而不为;后来自然界本身的大风雷雨把古木“拔去其一,”苏轼遂因以营建,则是知其可为而为之。在这里,他不过是以人力去顺应自然罢了。这不正形象地体现出他那老庄式的旷达吗!而古木的结局,又隐隐含蕴了世事无常,穷通难测的经验与人才复出的希望。结尾“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乐”,既呼应上文对西山胜景与苏子游山之乐的描写,又因一“乐”字,引出末段。

末段前半回忆,后半议论,集中揭示苏轼之乐的内涵所在,归结全文。苏辙以弟弟的身份,通过饱怀感情的回忆,塑写了一个逍遥山水的少年苏轼,与前二段的描写相印证,使形象更加完满。并由此引发议论,画龙点睛,直接道明了苏轼的思想实质:尽管他一生宦海浮沉,变故屡遭,但始终以忠君爱民为己任,洁身自好。在他看来,身处逆境,并不可怕,只要“无愧于中,无责于外”,尽可以适意为悦,暂且寄寓性情于山川形胜之中,得到身心的解脱和快乐,又有什么忧愁不能消释呢?文章后以“有乐于是”结笔,照应了首段的游山之乐与次段的修亭之乐,结构很是完美。

借景写人,是山水游记散文的一大特色。在作者笔下,武昌西山的草木水石,都映衬着苏轼的思想与情趣,山川之美与人格之美浑然一体,这也正是天人合一的传统文化思想在文学中的反映。

武昌九曲亭记中的文学常识

1)武昌九曲亭:据《清一统志》说:“九曲亭在武昌县西九曲岭,为孙吴遗迹,宋苏轼重建,苏辙有记。”武昌,今湖北鄂州市。 (2)子瞻:苏轼的字。齐安:古郡名,即黄州,今湖北黄冈。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苏轼因有人告发他作诗文讪谤朝廷,被贬往黄州,充黄州团练副使。 (3)庐于江上:苏轼到黄州的第二年,由定惠院迁居临皋亭,地点靠近江边,所以这样说。 (4)江之南武昌诸山:黄州与武昌(今湖北鄂城)隔江相对。武昌诸山,指樊山,又名袁山。苏轼有《记樊山》,其中说:“自余所居临皋亭下,乱流而西,泊于樊山,为樊口。……循山而南,至寒溪寺,上有曲山,山顶即位坛、九曲亭,皆孙氏遗迹。”又《答秦太虚书》:“所居对岸武昌,山水佳绝。” (5)陂陁(pōtuó):不平坦。 (6)浮图:梵语,亦作佛图、浮屠,塔的意思。精舍:佛寺。 (7)隐蔽松枥:林木丰茂,隐蔽天地。 “枥(lì)”,同“栎”,即柞(zuò)树,落叶乔木,果实叫橡,叶子可喂柞蚕。 (8)策:也是杖。杖策:谓扶杖。 (9)乱流:横绝江水。 (10)二三子:指若干青年儒生;语出《论语》,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们一种称呼。 (11)幅巾:不著冠,但以幅巾束首。幅巾迎笑:表示苏轼与山中的年轻人关系之融洽。 (12)徜徉(cháng yáng):自由往来的样子。 (13)相劳:相互慰问。 (14)居齐安三年:这篇文章作于公元1082年(元丰五年),苏轼已在黄州住了三年。 (15)获小平:得到了一块稍微平缓的地方。小平:一作“少平”。 (16)陵阜:高山。 (17)林麓:泛指山中的林木。向背:向阳、背阴。 (18)效:呈现。 (19)有废亭焉:意思是这个地方有一座荒废的亭子。 (20)百围:是说树干的粗细。千尺:是指树的高度。 (21)斤:斧子一类的工具。 (22)睥睨(bì nì):侧目斜视,有所打算。 (23)斥:排斥,驱逐。这句是说,把这棵树从它占据之地赶了出去。 (24)褰(qiān)裳:提起衣服。先之:走在前面。 (25)移日:连续好几天。 (26)撷(xié)林卉:摘取山林之中的花草。“卉”,草的总称。 (27)适意:合乎自己的心意,表示自得其乐。 (28)“方其”二句:意思是说,正当苏轼获得一种适意的乐趣时,就以为这是愉快的享受,天下万物都不能取代这种乐趣。 (29)“及其”句:意思是等到苏轼对这种乐趣享受够了,他又总是对自己满足于这种乐趣感到吃惊,觉得好笑。“厌”,满足。“洒然”,吃惊。 (30)杂陈:陈列着各种各样食物。 (31)要之一饱:重要的是以求吃个饱。 (32)委:抛弃。腐臭:腐烂发臭。这句是说,吃饱之后,就把剩下的食物统统丢掉,让它们腐烂发臭。 (33)“夫孰知”句:没有人能够知道人生乐趣是从哪里获得的,又是在哪里失掉的。也就是说,人生乐趣的得失是无常的。 (34)“惟其”三句:由于得失无常,因此只能要求自己问心无愧,处世无可责备,而姑且这样地生活在人世。“姑”,姑且。“寓”,寓世,住在人世。 (35)是:这,即指适意而言。 [2]

武昌九曲亭记文言文翻译

《武昌九曲亭记》文言文翻译如下:

子赡就拄着手杖,带着美酒,乘坐渔船,横渡长江,直奔南山而来。山中有几个人,热忱好客,喜游山川,听闻子瞻到来,都裹着头巾,欢笑着迎上来,而后联手同行,逍遥自在地拾级而上,向来走到深山尽处,大家都疲惫不堪了,刚刚停下歇息,扫法落叶,坐在草地上,相互举起酒杯,相互问候。玩到心情舒坦时,竟至忘掉了回去,就常常留在山上夜宿。

由干过着这样舒话的生活,子瞻在齐安住了三年,都不感觉时间过得好久。但是将往西山去时,就要从青松翠柏之间经过,走过弯曲折曲的羊肠山路,才会见到略微平展的地方,旅行者必定会在此歇息。人们倚靠在嶙峋怪石上玩赏,躲在茂盛林荫下瞌睡,向下可俯视滔滔大江,向上可仰望巍巍高峰,旁边可审视小溪深谷,风云变化和树林山脚正面。

反面的各种情形,都在人们身旁表现出来。平川上有一座破旧的亭子,它的旧址特别狭窄,不可以够坐下很多旅客。亭子旁有几十棵古木,似都有百围之大、千尺之高,不可以够用刀斧来砍伐。子瞻每次一到树下,就成天无能为力地斜视着它们。一天,来了一阵狂风雷雨,其中一棵古木被连根拔倒,子瞻趁便将那倒下老树的地方整理平坦,亭子的地基才得以扩大。

子瞻与朋友们进山看了看,相视而笑,说道:“这大体是老天爷想成全我们重建亭台的事情吧”于是大家重建了一座新亭子。亭子建成后,西山的名胜才算齐备了。子瞻对这件事极为快乐。以前我年青时,跟从着子瞻旅行各地。遇山就爬山,遇水就泛舟,子瞻都何尝不是带头提起衣服卷起裤脚走在我的前面。有不可以抵达的地方,子瞻就老是为这事成天不快乐。

有时他一个人飘然独游,洋洋自得地在泉石上遨游,采摘着树林中的山花野草,拾取下落在山沟中的果子,从溪中舀取水来喝,看到他这样子的人常常把他当作仙人一般的人物。其实天下的乐事无量无尽,而以令人心情痛快的事叫人喜欢。而当他满意如意的时候,感觉万事万物都不可以换取这种快乐;到了他兴尽的时候,又没有不感觉惊讶,自我嘲讽的。

好似饮酒吃饭,八门五花的菜肴摆在眼前,总之是为了一饱肚腹,而吃下去后,那些事不论好的仍是不好的食品相同变为了腐臭的东西,有谁还会去管哪道菜对人有利,又哪道菜对人有害呢只需心中不感觉愧疚,外面不遇到人家的谴责,就不如把心思寄望在这山林之间尽兴享受它。这就是子瞻在这里感觉快乐的原由。

《武昌九曲亭记》:

《武昌九曲亭记》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一篇描写武昌九曲亭的散文。全文记述了苏辙的哥哥苏轼重建武昌九曲亭的缘由,说明苏轼“适意为悦”的思想情趣,表现出苏轼游乐山水中的那份洒脱和磊落。显然,作者也在此寄托着思想。全文构思奇特,既抓住建亭的事实特点,也凸现苏轼的思想性格。

文章巧用双线结构,描写苏轼游山建亭行动与赞美苏轼“适意为悦”情怀相辅相成,而以后者为主线,每段结末之旬前后呼应,点明文章脉络,反复强调苏轼寄情山水,其乐无比。文章时空跨度大,忽而武昌之游,忽而少年之游,笔墨挥洒自如,并将叙事、写景、抒情、议论熔为一炉。景致美、人情美、哲理美浑然交融。

《武昌九曲亭记(节选)》文言文阅读答案

武昌九曲亭记

苏辙

子瞻迁于齐安,庐于江上。齐安无名山,而江之南武昌诸山,陂陁①蔓延,涧谷深密。中有浮图精舍,西曰西山,东曰寒溪,依山临壑,隐蔽松枥,萧然绝俗,车马之迹不至。每风止日出,江水伏息,子瞻杖策载酒,乘渔舟乱流而南。山中有二三子,好客而喜游,闻子瞻至,幅巾迎笑,相携徜徉而上。穷山之深,力极而息,扫叶席草,酌酒相劳,意适忘反。往往留宿于山上。以此居齐安三年,不知其久也。

然将适西山,行于松柏之间,羊肠九曲而获少平,游者至此必息。倚怪石,荫茂木,俯视大江,仰瞻陵阜,旁瞩溪谷,风云变化,林麓向背,皆效于左右。有废亭焉,其遗址甚狭,不足以席众客。其旁古木数十,其大皆百围千尺,不可加以斤斧。子瞻每至其下,辄睥睨终日。一旦大风雷雨,拔去其一,斥其所据,亭得以广。子瞻与客入山视之,笑曰:“兹欲以成吾亭耶?”遂相与营之。亭成而西山之胜始具,子瞻于是乐。

《武昌九曲亭记》中帮忙翻译其中的几句话

在那里有一座废弃的亭子,遗址很狭窄,还不能摆开一张桌子,大家围坐。它的旁边有几十颗大树,直径都在百围千尺,不能砍伐。苏轼每次到树下,总是整天在那看。一天雷雨又刮大风,拔掉了一棵,清除了树占的地方,亭子地方变大了。苏轼与客人进山看见了,笑着说“这棵树成就了我的亭子!”于是大家一起清理重新修建了亭子。建成以后,成为西山的胜景,苏轼为这件事感到十分快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