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_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图片

镇江金山寺 镇江金山寺怎么样

1、金山寺雄踞于镇江市区西北,属5A级风景区。金山寺始建于东晋,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的发源地。

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_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图片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_镇江金山寺景点介绍图片


2、金山原为扬子江中一个岛屿,由于大江曲流,至清光绪末年(1903年)左右与陆地连成一片。金山景点甚多,充满历史传说与神话故事,古人赞为江南名胜之。

3、金山因有金山寺而名闻遐迩。金山寺至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原名泽心寺,亦称龙游寺。清康熙帝曾亲笔题写江天禅寺,但自唐以来,人们皆称金山寺,是诵经设斋、礼佛拜忏和追荐亡灵的水陆的发源地。金山寺寺门朝西,依山而建,殿宇栉比,亭台相连,遍山布满金碧辉煌的建筑,以致令人无法窥视山的原貌,因而有金山寺裹山之说。

4、金山寺为禅宗之正宗,镇江的金山寺朝西,朝向西方极乐世界。

5、金山巅,拔地而起,突兀云天。从山麓到山顶,一层层殿阁,一座座楼台,将金山密集地包裹起来,山与寺浑然一体。整个金山仿佛就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寺庙,构成一组橼摩栋接、丹辉碧映的古建筑群,形成了一种金碧辉煌“寺裹山”奇特风格。北京万寿山的佛香阁、承德避暑山庄“天宇咸畅”的金山亭、扬州瘦西湖中的小金山等,都汲取了金山寺的建筑特色。

金山寺在哪里?全国有多少金山寺?

三个,分别在福建省福州市、江苏省镇江市、山东省庆云县。情况如下所示:

1、福建省福州市金山寺

作为闽江的一个景点,位于福州西郊洪塘村附近乌龙江上。金山寺建于宋代,是福州的水中寺。

2、江苏省镇江市金山寺

位于江苏镇江市区西北,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

3、山东省庆云县金山寺

位于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城北部,始建于隋朝,兴盛于唐朝。相传海岛金山寺便是唐代高僧玄奘出家修行之地。

金山寺的背景

金山寺原来叫做泽心寺,也被称为龙游寺。到了唐朝,有个名叫法海的禅师在此开山得金,重建古刹,便更名为金山寺。

有不少学者在此留下了许多诗话,就连王侯将相也经常会来到金山,使其拥有一批价值非凡的文化遗存。众多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此,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等等,更使金山成为江南名山。

我只知道镇江有个金山和金山寺。金山,雄峙在镇江市区西北的长江南岸,原名氐无山,又名金鳌岭,也称浮玉山,唐代起通称金山。金山高60米,周520米,占地面积10公顷,原系屹立于长江中的江心岛屿,唐张祜曾有诗云:“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即是当年写照。后因长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始与南岸相连。

在镇江金山

镇江金山寺

你好!金山原是屹立于长江江心的岛屿,曾被称为"江中一朵芙蓉"。由于长江江水流变迁,清道光年间开始与南岸相接,遂成为内陆山。金山雄峙于长江南岸,镇江市区西北,山势巍峨,景色壮丽,登临俯视,长江浩瀚。众多的历史故事发生于此,《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苏东坡妙高台赏月起舞等等,更使金山成为江南名山。金山高60米,绕山一周520余米,金山寺便坐落其上。其背面岗峦起伏,古木参天;左右土丘林立,联肩比翼,如护卫罗列;前方宝塔坝田畴似海,村落历历。

金山寺始建于东晋,《金山志》记载:"山有佛寺,始建于晋明帝时",即公元323-325年间。初建时又称"泽心寺"。南北朝梁武帝特重,曾于天监四年(505年),亲自到金山寺参加水陆大会盛典,这是举行水陆开始,也是当时中盛典。宋代元丰七八年间(1084~1085年),明僧佛印住持期间,有海贾到寺设水陆,佛印亲自主持,规模宏大;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四明仁仰慕金山水陆,而施田百亩,与四明东湖月波山专建四时水陆;元朝延佑三年(1316年),朝廷在金山寺举行盛大水陆到场,命教、禅、律三宗诸师说法,参加僧众达1500人。可见,金山寺的水陆在历史上便享有盛名。金山寺也因此而名声日盛。金山寺

南朝、唐朝时,寺名均叫金山寺。北宋真宗年间,因真宗梦游金山,便赐名为龙游寺。宋徽宗时(1101--1125年),因崇尚,改称神霄玉清万寿宫。宋钦宗、徽宗被金兵俘虏后,又复名龙游寺。从元代起,又称金山寺。清康熙南巡时,给金山寺题写了"江天禅寺"的匾额,尽管这块匾额至今仍挂在寺的门楣上,但仍以金山寺名远播还内外。它与宝光寺、院、高旻寺并称为长江流域四大禅宗丛林。

金山寺的建筑格局,打破了多数寺庙坐北朝南、寺分三路的建筑传统,而是依山就势,大门西凯,正对长江,寺内所有殿堂楼阁皆散布其上,主要有大雄宝殿、天王殿、迦兰殿、祖师殿、画藏楼、镇江楼、观澜堂、永安堂、海岳楼等。引人注目的是立于见山之巅的慈寿塔。

慈寿塔高约36米,砖木结构,七级八面,矗立于数重楼台殿宇之上,为金山标志。早的慈寿塔建于南朝齐梁时期,原为两座,南北对立,后倒塌。宋哲宗元符年间(1098~1100年)修复,重建后成为一座八角七层塔。明庆隆三年(1569年),明了禅师重修;如今的慈寿塔,是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修建的。登塔顶而望,可极目千里,东见江天云水,西是万里长江,南边镇江山林,北为小镇瓜州,令人心旷神怡。离塔不远有一凉亭,因宜于赏云望江,称为"留云亭"、"吞海亭";亭内立一石碑,上刻有康熙御书的"江天一览"四个大字,故又名"江天一览亭",这是欣赏金山胜景,俯瞰镇江全貌的去处。

位于山脚的大雄宝殿,为重檐歇山式建筑。殿内装有两面巨大的圆形凸面镜,可摄金山全景。大雄宝殿曾于1948年毁于火灾,1990年重建后的大雄宝殿既保持了原有的建筑特色,又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大殿更加坚固庄严。殿内供、和师佛三尊塑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大佛背后是巨大的海岛塑像,十方三世佛、菩萨、诸天隐现其间。海面上有十八尊者像,海岛观音独占,两侧侍立善财、龙女。大殿正中悬挂着赵朴初先生题写的"大雄宝殿"金字匾额。

藏于山上的各处洞穴,每一个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除法海洞外,还有白龙洞、朝阳洞和仙人洞,共称金山"四大名洞";仙人洞传说是吕洞宾窥视江面处;白龙洞与《白蛇传》的故事有关。

金山寺这座千年禅宗古刹,经过数次修整,寺貌日新,每年都吸引着千百万海内外的游客。

关于镇江金山寺与北固山?

分类: 地区 >> 江苏 >> 镇江市

解析:

金山寺景区介绍:

在金山寺门口,抬头仰望“江天禅寺”匾额,为清代康熙随太后来金山祈祷时亲笔题写的。江天寺即金山寺,自古就是一座中我闻名的禅宗古刹,始建于东晋年代,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初名泽心寺,南朝、唐朝初称为金山寺。寺宇规模宏大,全盛时有和尚三千多人,僧侣数以万计。清代金山寺与普陀寺、寺、大明寺并列为四大名庙。

金山寺由于当时的信仰不同,曾两度由寺改观。一次是在唐朝,曾把金山寺改为龙游观,将近二百年。又一次是宋朝政和四年,因徽宗赵佶奉,又将龙游寺改为神霄玉清万寿宫(道士观),为天下神霄。后复名为龙游寺。

一般寺庙的山门都是朝南开的,而金山寺的山门面朝正西,这里自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据传很久以前,金山寺的大门也是坐从朝南,而金山寺屡遭火焚,山门口也经常会发出一阵阵惊天动地的轰鸣声。当时金山的当家和尚深感不安,觉得此事有点蹊跷,便请来一位云游和尚卜算。云游和尚在山寺前后转了一圈,对方丈说:“师傅,您这山门朝南直对天上的南天门,得罪了玉皇大帝,必须改向。”方丈听后,连连合掌曰:“罪过!”于是命人将山门改成现朝西的门向。

传说毕竟是传说,金山寺山门朝西是有其真原因的。据史料分析,当时的建筑师建筑朝西山门是有用意的。因古代金山屹立在扬子江心,游人透过朝西山门放眼望去,便见浩渺大江奔腾而下,正合“大江东去,群山西来”之诗意。这正可谓建筑师的独具匠心所在吧。

北固山景区介绍

座落在长江之滨的北固山,可说是一座“三国山”。但它更是一座充满了英雄豪气的山。因为有孙刘联姻的故事,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即景抒情,壮怀激烈,留下多少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

三国时,刘备来甘露寺招亲,当他看到北固山雄峙江滨,水天开阔,风景壮美,不禁赞叹道:“此乃天下江山也”。

孙刘联姻往事千年,不论是人以物传世,还是物以人扬名,孙刘联姻的故事在北固山留下了浓墨重彩。

甘露寺雄踞在北固山后峰的顶上,所以北固山有“寺冠山”之说。《三国演义》第54回,“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

赤壁大战后,刘备借东吴的荆州不还,周瑜向孙权献计,以其妹孙尚香为饵,设下美人计,诱刘备来京口联姻招亲,趁机扣为人质,以讨还荆州。诸葛亮将计就计,使孙刘联姻弄假成真,使东吴赔了夫人又折兵,京剧,“龙凤呈祥”唱的就是这段故事。

北固山位于市区东侧江边,高五十三米,是京口三山名胜之一,形势险要,风景秀丽,与金山、焦山成犄角之势。在古代北固山更为游人所乐道,故有“京口山”之称。远眺北固,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因此得名北固山。一千四百年前,粱朝粱武帝登临北固山,赞其形胜,改固为顾,更名为北顾山。

北固山由前峰、中峰、后峰三部分组成。后峰是北固山的主峰,背临长江,枕于水上,峭壁如削,是风景的地方,中外闻名的甘露寺即建于峰顶。登上山顶,东看焦山,西望金山,隔江相望,扬州平山堂清晰可见,确使人感到“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过去曾有一名人作打油诗一首:“长江好似砚池波,提起金焦当墨磨,铁塔一支堪作笔,青天够写几行多”,以此赞美北固山的壮丽景色。甘露寺内的亭台楼阁装扮得十分华丽,唐代大诗人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

丹阳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间;

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

既描绘了北固山山川景色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形势险要,是我国历代的军事重地。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不尽上江滚滚流,年少万兜,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公元1205年,南宋大诗人,辛弃疾登上北固山,观景抒怀留下的千古绝唱。

提起北固人,人们就会联想起三国时“甘露寺刘备招亲”的故事,山上大多古迹确实与孙刘联盟的史实有关。北固山的南面就是三国时孙权所建的铁瓮城的城墙,其形势是“控楚负吴,襟山带江,”雄壮险要,因此三国故事就成为历史文人墨客登临北固山吟诗作赋的主要素材。历代不少诗人骚客喜爱在这里聚会游赏,苏东坡、沉括、米芾、陆游、辛弃疾等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诗咏。

北固山在近代和现代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龙埂是太平天国新城遗址。北固山之东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时 枪杀革命志士的刑场。现在前峰上建有烈士陵园、烈士纪念碑,还有烈士事迹陈列馆,成为缅怀先烈、进行爱国革命传统教育的场所。

北固山形胜曾为元帅所赞叹,当年他登上多景楼,说:“江山如画,这就是长江万里图卷!”

北固山游览路线

清晖亭——铁塔——“天下江山”石刻——“南徐净域”题额——古甘露禅寺——溜马涧——狠石——多景楼——凌云亭——太史慈墓——试剑石

铁塔

铁塔是北固山的主要文物,位于清晖亭旁,北宁元丰元年(1078)建成,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原为九级,明万历年间海啸,毁去上部七层,重修时改为七级,清代光绪年间又遭雷击,毁去上部五层。解放前铁塔残破不堪,解放后地方 十分重视修复铁塔,将残存的明代品的第四、第五两级加叠上去。整修时,在塔基下挖掘出一大批文物,内有金棺、银椁、舍利子,以及李德裕亲自书写的题记石刻等。从文物中获悉,该塔为唐朝宝历元年(825)曾三次任润州刺史的唐朝宰相李德裕创建,乾符年间毁,铁塔是在宋元丰年间石塔的旧址上建成的。

铁塔又名卫公塔。宋时北固山一次大火,山上山下的寺宇都化为乌有,唯独山下的宝塔和米芾的住宅海岳庵幸存下来。在米芾所写的《润州甘露寺》中曾留下“神护卫公塔,天留米老庵”的风趣诗句。

铁塔的结构为平面八角形。下有塔基(即莲座),每层有四门,有腰檐,每层都铸有精致的佛像和飞天像,姿态生动。巨大的莲座上铸有优美的云水纹和龙戏珠纹。第二层塔身四面门的方向及门两旁的菩萨浮雕与层相同,东南面铸有“国界安宁”、“常转”两行北魏体字,东北面排列着九行题名。正东面已破裂。铁塔不仅艺术价值很高,而且表现了我国古代冶铁工人的精湛铸造技术,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天下江山”石刻

“天下江山”石刻是一块长方形条石,字迹雄秀,气魄很大,现横嵌在北固山甘露寺的坡墙壁上。相传三国时,刘备来东吴招亲,孙权宴罢陪刘备观赏江景,见北固山雄峙江滨,大江东去,一望无际,气势雄伟,不禁赞道:“北固山真乃天下江山。”后来粱武帝游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兴致勃勃地挥毫写下了“天下江山”六个大字,留在山上,后遗失。到了宋代,收画家吴琚把这六个字重新书写出来,清康熙年间(1665年),由镇江府通判程康庄临摹勒石,把它嵌在廊壁上。

“南徐净域”题额

西晋末年,北方混乱,东晋偏安江左,建都于建业。当时北方人士纷纷南下,东晋 为此侨置了徐州,州治即在京口。到了刘宋时,正式定名为南徐州,以后南徐便一直成为镇江的别名。

“天下江山”廊壁对面的券门有一副对联:

地窄天宽江山雄楚越,

沤浮浪卷栋宇自孙吴。

此联是清末镇江名书画家苏涧宽用篆书书写,既表达了北固山的雄秀气势,又点出了甘露寺建造年代,其横披则为“南徐净域”,可谓言简意深,寄托无限。

古甘露禅寺

北固山后峰上的甘露寺,传说是三国刘备结婚的大殿,始建于东吴初期,寺额是张飞的亲笔。到唐朝时李德裕布施宅地,扩建甘露寺。后甘露寺又几经兴废。甘露寺原建于山下,宋祥符年间(1010)和尚祖宣(是国舅)因寺宇倒塌,由郡守转奏朝廷,欲移建山上。真宗特下诏书,令转运史陈尧将寺移建山上,并赐良田四千亩。移建之殿规模宏大,亭台栉比,殿宇辉煌,极为壮观。元符末年毁于火,不久重建。建炎年间又毁于兵,绍兴年间再重建。现在的甘露寺是清光绪年间(1890),由镇江观察黄祖络等筹款修建的。

甘露寺规模虽不大,名气却不小。这与《三国演义》中一段引人入胜的故事有关。孙权与西蜀刘备结盟,共御北方强敌曹。但是吴、蜀都想压取鄂西长江边的重镇江——荆州。孙权和周瑜定下了一条美人计,即借孙权的妹妹孙尚香佯邀刘备到京口招亲之机,意欲就此扣留刘备,逼他交出荆州。孙权的美人计被蜀国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识破,就将计就计,促使孙权的母亲吴国太到甘露寺相亲,吴国太一见到刘备“两耳垂户,猿臂过膝”,一副天子相,极为满意,于是孙刘联姻的事便弄假成真了。京剧《刘备招亲》、《甘露寺》等传统剧目一直很受欢迎。古今往来,到镇江的游客,都喜欢到此一游,寻访当年刘备招亲的遗迹。

溜马涧

位于北固山后峰西北侧的溜马涧,相传是孙刘二人私下较量,暗卜成败、一道赛地方。刘备来东吴招亲,一日与孙权在甘露寺中饮酒,只见江风浩荡,白浪掀天,波峰上有一只小船,舟人驾驭自如,如登平地,刘备不禁赞叹道:“南人善驾舟,北人善乘马,信有之也。”孙权听了此话自思道:“刘备莫非是嘲笑我不会骑马?”就命左右牵过马来,飞身上马,驰骋下山,又加革鞭回到岭上来,对刘备说:“难道南人真不会骑马?”刘备听了便敞衣上马,飞奔下山,又回上山来,两人将马停在山坡上,扬鞭大笑。后人称他们跑地方为“溜马涧”,又名“驻马坡”、“走马涧”。 明崇祯十二年(1639),太守程峋将溜马涧略加修整,命人砌了一条简易的砖路。第二年夜朗(今云南)人朱云熙曾书“溜马涧”三字,刻于临江石壁上,至今犹存。清光绪年间,长白穆克登布书篆字“古走马涧”四字,刻石,为山上圆门横额。现立于后峰西北麓,还可看清“两壁夹峙,中通一线,直达山巅”的地势。

狠石

狠石又名石羊,在多景楼西侧,状如伏羊,大小与真羊不多,没有头。石羊的左侧腹上刻有“狠石”二字。相传孙权曾坐其上与刘备共商破曹大计,定下赤壁之战之计。

宋元符间(1098-1100),狠石因火毁剥不见,和尚曾以假石羊代之。到了明正德十四年(1519),郡守滕谧在北固山下演武场的角落里找到了狠石,为其立碑建亭,并撰文为记。后来亭废碑移,狠石被弃田中。明丹徒令庞时雍又发现狠石,上报郡守,重新建亭立碑,也写了一篇记,并在亭上挂了一块“武侯遗石”的匾额。而现在的狠石,则是清光绪十六年(1890),从本市碌碡巷(今绿竹巷)南荒场路口移来的。狠石真是历尽沧桑啊!

多景楼

在甘露寺北后,北临大江的一座画粱飞檐楼阁,这便是多景楼,它与湖北黄鹤楼、湖南岳阳楼并称长江中下游三座名楼。

多景楼创建于唐代,楼名取自于唐朝宰相李德裕《临江亭》中“多景悬窗牖”的诗意。多景楼为两层建筑,回廊四通,面面皆景。多景楼又有“天下江山楼”之称。因宋大书画家米策作《多景楼》诗中有“天下江山楼”句,米芾还手书这七个字作为楼的匾额,现仍在多景楼底层门上。

多景楼还有不少别名,相传三国时刘备甘露寺招亲,吴国太曾在此相亲,又称相婿楼。孙权的妹妹孙尚香出嫁前在此梳妆,故又名梳妆楼。

而今多景楼修葺一新,装潢古雅华丽,登楼赏景,使连忘返。

镇江金山寺(日更)

镇江“金山寺”以《白蛇传》美丽的传说而名噪海内外,不仅仅是美丽的传说和迷人的风景,自南朝以来金山寺就在界拥有崇高地位,位居禅宗四大丛林之首。

江苏镇江金山寺位于市区西北,高四十四米,周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万川东注,一岛中立”,与瓜洲、西津渡成犄角之势,为南北来往要道,久以“卒然天立镇中流,雄跨东南二百州”而闻名,被称为“江心一朵芙蓉”。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于是“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形胜天然,风景幽绝,自古为我国优美游览胜地之一。

整个金山风景区有的金山寺、法海洞、白龙洞、天下泉、芙蓉楼、玉带桥等40余处景点和古迹,而每一处都有一段动人的神话和传说。如白娘子水漫金山寺,梁红玉击鼓抗金兵,岳飞金山寺详梦等等,以《白蛇传》的传说闻名暇尔。金山寺被列为5A级风景区。

金山寺在原来的基础上,增加了芙蓉楼,天下泉等景点,景区面积比过去大多了。我们游玩金山寺时,蓝天白云,金山寺在蓝天白云的点缀下,美如画卷,金山寺大雄宝殿上的镜子将后山照得清清楚楚,金山寺大雄宝殿上有诸如岳飞抗金的金塑雕像。我们去金山寺时,观音阁,法海殿在维修,没有开放,有些遗憾。

镇江金山寺的游玩攻略

导语:金山原是长江中的一个岛屿,唐杜光庭文曰“万川东注,一岛中立”;宋沈括诗云“楼台两岸水相连,江北江南镜里天”,清冷士嵋则称“江光浮岛屿,潭影浸楼台”。下面是由我整理的关于镇江金山寺的游玩攻略。欢迎阅读!

镇江金山寺游玩攻略

景区介绍:

古代金山是屹立于长江中流的一个岛屿,直至清代道光年间,才开始与南岸陆地相连,骑驴上金山曾盛行一时。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西北部的金山公园内,金山公园由金山寺、天下泉、塔影湖、百花洲、镜天园景点等组成,是的`国内游览胜地。

金山公园主要有金山寺景区和塔影湖景区组成,有金山寺、天下泉、塔影湖、慈寿塔、百花洲、镜天园景点等组的景点。

旅游攻略:

镇江的小吃有火面,蟹黄汤包,肴肉等,焦山鲥鱼是镇江的名菜,其他菜肴还有水晶肴蹄、清炖蟹肉狮子头、白汁鮰鱼、拆烩鲢鱼头、鸡汁干丝、清蒸刀鱼、发菜刀鱼圆汤、素菜香橼豆腐、素溜桂鱼、素溜鹅皮、桂花白果等。

游览路线:

江天禅寺 → 夕阳阁 → 观音阁 → 楞伽台 → 佛印山房 → 金山四宝 → 慈寺塔 → 古法海洞 → 留云亭 → 妙高台 → 七峰亭 → 白龙洞 → 朝阳洞 → 古仙人洞 → 玉带桥 → 御码头 → 郭噗墓 → 天下泉

门票价格:

门票:50元/人;文化园:30元/人;天下泉:30元/人;登金山寺宝塔需另购小门票;登金山寺到一半,若还想上,需另付8元。

开放时间:

6:00 -18:00

游览时间:

3—11月

到达方式:

市内公交:镇江市内乘坐2、8、17、34、35、102、104、115路公交车均可到达。

相关阅读:镇江金山寺

金山寺在江苏省镇江市西北长江南岸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明帝时。金山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金山之巅矗立着慈寿塔、江天一览亭、留玉阁;大、小观音阁围绕山顶。

七峰亭、妙高台、楞阁台等环绕山腰;法海洞、仙人洞、白龙洞等镶嵌山壁;大雄宝殿旧址、天王殿、藏经楼、念佛堂、方丈堂依傍山顶:各种建筑以曲廊、回檐和石级相连,形成楼上有塔、楼外有阁、阁中有亭的“寺裹山”的奇特格局。

金山寺有许多历史典故与动人传说,《白蛇传》水漫金山,梁红玉擂鼓战金山,妙高台苏东坡赏月起舞等都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为重现《白蛇传》精彩,镇江市斥巨资打造神话主题的水景秀,该秀以金山寺为背景,用现代化的手法完美呈现了《白蛇传》水漫金山的故事。

全家去江苏玩,有景点吗?

现在是深秋季节,全家去江苏玩,我你去镇江的金山寺。我儿时家离金山公园不远,园内除了白蛇洞,法海洞,被水漫金山的大雄宝殿,还有荷花池,里面可以划船。还有一个有趣的特产,就是大雄宝殿外有一片香橼树,深秋成熟果实后,落在地上,捡起来一闻,那种超凡脱俗的清香胜过任何香水。随身携带也好,放在车内也罢,就会被香味包围着,而且是寺庙边的香橼,等于是开过光的,自带佛缘,非常吉祥。

景区

镇江金山寺 5A级旅游景区

镇江金山寺位于今江苏镇江市区西北的金山上,始建于东晋,高四十四米,周长五百二十米,距市中心三公里。

该寺布局依山就势,使山与寺融为一体。寺内主要建筑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观音阁、藏经楼、方丈室等。它自创建以来,经历代修葺,古迹甚多,其中主要有:慈寿塔、法海洞、妙高台、楞伽台(又名苏经楼)、留云亭(又名“江天一览亭”)等。清朝时期其与普陀寺、寺、大明寺并列为的四大名寺。

苏东坡曾多次游历金山,与佛印、宝觉、圆通等法师交往甚密。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中秋,东坡携友重游金山,江涛滚滚,月色如画,命绹歌咏了熙宁九年(1076)在密州写作的千古名作《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位置

镇江市润州区金山路62号金山上

主要景点

慈寿塔、大雄宝殿、妙高台、中冷泉、天王殿、四大名洞、楞伽台、夕照阁、佛印山房、七峰亭、玉带桥、郭璞墓

门票价格

旺季:65.00元 淡季:50.00元

交通:

金山寺位于镇江市区,镇江高铁站到金山寺仅仅只有3公里。下了火车以后,乘坐扬镇旅游专线半个小时即可达到。

住宿:

在镇江玩可以选择住在润州区,离金山焦山北固山都不是很远,酒店价格,也非常亲民。

吃吃吃:

镇江三怪是需要打卡的。

三鱼也可以好好品尝一下。(鲥鱼、回鱼、刀鱼)

其他的,比如蟹黄汤包、鸭血粉丝、老鹅,也很好吃。

金山寺美图:

金山寺坐落于镇江西北部的金山之上,依山而建,始于东晋,历史悠久,相关知名的莫过于白蛇传里白娘子的水漫金山的传说了。

古法海洞、古仙人洞、中泠泉、慈寿塔等景点,都是这里的必打卡景点。

金山寺在金山上,金山在金山公园里,走进公园大门不多远,就会看到刻有“金泉桥”三个字的石碑,和桥廊上的“花洲冷泉”四个字。

走过金泉桥后,桥廊的背面写的是“灵山白龙”四个字。

步行没多远就会看到小湖对面金山文化广场上的阿育王柱。

继续前行,看到了洁白如玉的百花洲桥,百花洲桥连接着百花洲。

在百花洲上,塔影湖边你能远远地望见芙蓉楼,塔影湖因塔倒影在湖中而得名,通过旁边的红色步行道连接着芙蓉楼。

走过红色步行道,首先看到的是天下泉,中冷泉历史文化展示馆,泉水甘甜,适合煎茶。

站在广场上就能从远处看到金山寺,金山寺朝西方,不像大多数寺庙是坐北朝南,意思是朝向西方极乐世界。

进入寺庙,往上一走就能看到大雄宝殿。

过大雄宝殿后拾级而上,蓦然回首,见大雄宝殿后壁的檐下有“度一切苦厄”五个大字,心中瞬间涌出《心经》中的字字句句。正如内心中一直认为的:相知方为重逢!到一定年龄,有一点经历后,探古访幽大约就是与自己内心的所知重逢。

顺着登圆通路的石梯往上爬,登圆通路入解脱门。

站在高处,眺望金山寺北面的金山湖,湖面波光粼粼。

好了,分享攻略暂告一段落,祝您旅游愉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