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英语课堂观察个案 英语课堂观察个案范文

如何打造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案例

打造高效的课堂,需要英语教师有敬业爱岗的责任心,有扎实过硬的专业知识,有关爱学生的师德素质.教师要能够利用一切的优质资源,融洽师生关系,吸引学生喜欢重视英语学科,提高课堂四十分钟的效率.所谓"高效",应该是学生不仅学得多,而且要学得快、学得轻松!结合我的学习和教学实际来谈几点打造高效课堂的看法:

英语课堂观察个案 英语课堂观察个案范文英语课堂观察个案 英语课堂观察个案范文


一.严肃课堂管理

1.明确课堂指令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例如停止,安静信号:老师说stop或者Be quite.听和做动作:老师说listen and do等.这样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

2.制定课堂纪律

听讲规则: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认真倾听,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

朗读规则:跟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发言规则:先举手,再发言,发言时声音响亮.

互助原则:当同伴有问题(开小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3.实施奖惩制度

对于课堂表现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要适当处罚,如取消参与课堂游戏的资格,更不允许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同时,在奖惩过程中,应主要以小组,集体为单位,尽量避免对于个人的惩罚.

4.引进竞争机制

在教学各个环节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作为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让学生比学习、比纪律,既激起了他们高涨的学习情绪,又维持了良好的课堂秩序.

二、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英语中的情境是指一种生活场面.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1.把握情境的实用性

只有当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时,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迅速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

2.注意情境的趣味性

案例一:《On the farm》

T: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很有趣的游戏.(边说边演示课件)小精灵听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就想请大家帮忙,他这里有不少动物的叫声和它们喜欢吃的食物,你能猜出是哪种动物吗?(教师开始演示课件,并指名回答.)

这时有同学小声议论“又是猜动物,一点也没有趣”,教师似乎听见了,但还是坚持一一指名回答.

案例二:《Happy birthday》

在教学“Happy birthday to you !”时,设计小动物们给喜羊羊过生日的情境,显得形象、生动、有趣.学生在这个游戏情景中深入角色,踊跃表演.

创设情境的目的之一在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英语活动中.故我们所创设的情境就应该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突出童趣.但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任何情境在初始出现时都是新鲜的、有趣的,如以上这个guessing game,再如其他的小小营业员、小小设计师等,但如果重复次数太多,同样会使学生生厌.因此任何情境一旦使用次数过多,就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以致在课堂上出现“多情反被无情恼”的尴尬.

三.优化课堂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要从学生“学”的角度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完成各种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能“自己站起来走路”.因此在设计活动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活动设计要与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紧密结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必须有,有目的,有一定的目标.活动的设计是要求学生通过教学活动将所学的语言知识达到牢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的程度.因此,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要紧紧地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而进行.

2. 活动设计所要完成的任务要有层次性

通过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越容易,参加活动的人就越多,获得的成功体验也就越多,学习兴趣就会越浓厚.因此,在设计活动时应考虑到所要完成的任务要循序渐进,由易到难.

3. 活动要重兴趣,贴近生活

学生兴趣与学习效果及教学效果密切相关.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而设计的活动根本唤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达不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目的.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

例如: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一年级Dinner time一课的教学目的是听、说、读cake、bread、milk、juice等单词和听、说He some…,please. Thanks,I like…等句子.教师在设计活动时可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要求把教室布置成肯德基快餐店,让学生犹如置身在肯德基快餐店里,所设计的活动都围绕着肯德基快餐店里的顾客和服务员之间可能会发生的事情.几乎每位学生都有去过肯德基快餐店的经历,而且85%的学生都喜欢吃肯德基.所以在学习新授知识时,学生会表现出很浓厚的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角,通过亲身参与活动,使其口头表达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四.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有效的小组合作,能让学习好的学生充分发挥小老师的带头作用,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又提高了教学效率.给学生大量的发言机会,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大大调动了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1. 科学合理的分组

教师在构建合作小组时,应注意结构的合理性.(1)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2)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要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教师必须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和英语水平,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合理的分组.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的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不但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而且为全班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

2. 明确要求和任务

为了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过程当中,学生进行无目的、无针对性、无必要性的讨论,而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不能按要求达到合作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在小组合作前提出细化的教学要求和明确的教学任务.在展开小组讨论之前,教师可以和一两名同学Make a modal.完整地呈现一遍对话,也可以用幻灯片的形式出现一些Useful sentences. 这样既为合作学习奠定基础,又能激发学生的创造运用语言的潜力,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作用.

3. 给予充分时间

要真正实现有效的小组合作,确实使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有所获、有所得,必须给予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时间,尤其是涉及到语言现象、语音规律的,更需要让学生进行个体的独立观察、思考,否则这样的合作也只是一个空架子而已.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讨论、操练和表演,而不是当学生们的合作刚刚开始,思维刚刚活跃,表演、合作、讨论活动就浅尝辄止.

五.运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兴趣,提高效率.

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录音机、录像、课件等多种现代教育媒体,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学生练习的机会,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拓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观察力,提高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等能力,发展学生的认识能力,培养学生听说的能力,使他们更好地学习新的知识,使英语教学有声有色,有情有景.

教育专家叶澜曾经说过:“课堂教学蕴涵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们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们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课堂上才有真正的生活.”因此,我深深地感受到,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必须十分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和自己的感情投入,想尽各种办法,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各种行之有效的活动,而且要提高活动的效益,使英语课堂不但有“气氛”,而且有“效果”,使学生不但积极“动”起来,而且在“动”中有更多收获.让学生在充满,主动投入学习过程中实现语言习得,提高交际能力,使学习成为一种快乐的旅程,英语学习则成为旅程中难忘的风景.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长期以来,高中英语课程的设置、教材的选编以及高中教学中阅读课所占的课时比例都充分体现了阅读教学的重要性。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高中英语教学 反思 案例,希望大家喜欢!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范文 1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经常会发现:不同班级甚至同一班级的学生英语基础参不齐,他们几乎对 英语学习 失去了兴趣或信心,其别是不少学生在初中阶段英语学习的基础没有打好,加上高中课程难度较大,他们对英语学习失去了兴趣和信心,难以在高中英语快节奏、高密度的课堂上与教师或同班同学保持步调一致,从而给课堂教学的顺利实施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不对学生、对知识、对 教学 方法 等方面进行反思与求证,我们就很难进一步发展和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英语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如何进行教师角色的转变,如何运用合作式手段进行教学,如何鼓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大脑的功能由单纯的“仓库”变成知识的“加工场”等问题,如果能得以解决,我们就会实现有效教学,达到课堂教学它应有的目的。

1.英语课程改革教师观念的转变

从学习的内涵来看,应该转变“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学英语”。

语言来源于生活,英语是一门语言,因此,英语来源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和生活,语言只有在生活中才能赋予活性和灵性。语言强调“communicationandconversation”,因此,我主张在生活中学英语,在活动中用英语,在英语教学中去体验英语,做到“教中做”、“做中教”、“学中做”、“做中学”,“教、学、做”统一的教学思想。即英语教学应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变传统中“单一的课堂中学英语”为“生活中灵活学英语、用英语”。

从学习的形式上来看,变“传统的灌输式”为互动式“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中,教师特别重视学生课堂上英语知识的消化,讲究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学中重视课内知识的封闭传授而轻视课内外方法的开放学习,这种传统的灌输式使学生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极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机会,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再现。在听、说、读、写、思维、表达等方面进行训练,力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凡是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一律放手,使学生能自学、自答、、自测、自做、自评;凡是学生能够参与活动的,学生必须参与,如:对话训练、短剧表演等,因此,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教会学生 学习英语 的方法,让学生“会学”英语,培养学生和老师互动式学习,这是当今英语教学中重要的方法。

2.英语教学改革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情境的设计者、策划者”

在课堂活动开始之前,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策划者,他应当确定好教学内容,对于重点和难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他还必须了解对象,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各种教学活动。一般来说,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比单一不变的灌输更具有吸引力,更易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特点和知识水平的不同而给学生设计难度不同的任务,不使基础的学生因为活动难度太大不能完成而产生挫折感,又不能让基础好的学生因为任务简单而失去兴趣,尽量让所有学生都能从实践活动中受益。应当说,整个教学活动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策划。

从“学习的管理者”转变为“学生学习互动的导演者、参与者、创造者”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学生比作演员,教师比作导演。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活动。在宏观上要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进行正确的导向;在微观上要在每一个教学步骤上进行演示,保证活动有组织、有地进行。

那么,下面谈一下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具体可实施的策略: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课程改革以人为本的 教育 观念要求我们确立新型的师生观,即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老师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服务的。在课堂教学中,师生活动的融洽与否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果。

(二)创设“我要学”的课堂环境

要发挥能动作用,运用创造性的教学思维,把教材内容激活起来,还原为生活的交际现实,让学生在富有情趣的交际中,体验、领会、接收教材提供的信息,语言强调“languageimmersion”,让学生在参与、交流、合作中学习和使用。可以是显而易见,教学以学生实际生活和兴趣为出发点,创设了欢快愉悦、情意盎然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我要学”的浓烈欲望。

3.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运用合作式教学手段

在英语课中如何实现“多信息、快节奏、高密度、勤反复”这种优化形式呢?合作教学不失为一种有效形式。合作教学即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合作。恰当运用合作的心理承受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师生合作。

跨世纪的学生处在一个信息的时代,网络的时代,学生在某些领域拥有的信息量,极有可能超过教师,因此,师生合作是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途径,更是对古训“教学相长”的新发展。例如教一个新单词或新 句子 前,有些学生己通过 其它 途径提前接触到,我就先请学生读,当确认他的发音准确无误后,他就可模仿我平日新授方法,使其它学生学会这个单词或句子。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精神,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也能开拓教师的思路。

生生合作。

在进行英语授课的过程中,我会根据教学内容把学生座位重新布局,组为单位,每组六人,组内实行组长负责制,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某些问题,要求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后合作解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这样可以增加学生间的练习机会,增大密度,培养学生主动思维、大胆实践的能力。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既要调动学生个体学习的积极性,又要促进小组组员间的合作,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愉快,从而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并且在合作中面向了全体学生,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别,满足了学生的不同需要。

4.不断提高教师个人综合素质,适应新形势下的英语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改革中,对老师的要求也是比较高的,因此教师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情感素养。

要使学生有饱满的热情和乐观向上的 学习态度 ,,教师就应该注重自身情感素质的培养,不能把自己生活中的烦恼和不如意带到课堂中,从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灵活运用教材,活化教材内容。

新课程标准与以往的教材不同,一是课本量大面广,灵活性强。要求师生的配合性强,以单元为单位,听、说、读、写较以往皆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若按以往教法是很难在预定的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的。二是难度增大,生词量,阅读量增加近一倍。针对这一新变化,如何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需有新举措。须将其内容活化,按交际原貌活化于课堂,形成不同层面,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让师生互动,共同投入。

教无定法,活化教学手段。

学知识,如登山,越往上,越困难。降低学习坡度,化难为易,需活化教学手段,新教材的每个单元都贯彻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通过实践表明:可采用探究性学习,因为疑问容易引发探究反映,没有提出问题的意识和热情,不会提出问题,缺乏对知识的理解和批判意识,就谈不上有创新。

4.4扩大知识面,使知识融汇贯通。

面对教材中的知识量大,知识面广这新要求,教师应适当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就得适当的查找一些与教材有关的材料,可称之为收集资料。当然,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通过不同 渠道 收集资料,通过收集资料以求得问题的完满解决,并将之与己有的知识进行联系,锻炼学生探求新知识和批判思维的能力。

因此,我们要细心地教学生学会学习,激励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思维创新努力、语言表达努力、互助合作努力等诸多努力。让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不断创新,塑造我们自己的教学模式,打造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美好的未来。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2

二十一世纪,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 文化 、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 创新思维 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活动的能力。“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高中英语课程改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新的外语教育教学理念,使课程设计课程内容具有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建立灵活的课程目标体系,使之对不同阶段与不同地区的英语教学更具指导意义;建立多元,开放的英语课程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成为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建立规范的英语教材体系以及丰富的课程资源体系,以保障英语课程的顺利实施。

因此,根据高中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与学业发展的需求,高中英语课程应该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运用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与表达的能力;形成跨文化交际的意识与基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进一步拓宽视野,增强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使命感,形成健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师正面对着一个新的课程环境,新的课程研究模式,一个要求教师角色向广度延伸,向深度扩展的时代背景。在这个传统教育方式与现代教育方式激烈对峙的转型时期,交织着教师的退缩,彷徨,奋进的各种心态。课程改革的基础是教师,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改革就难以成功。但像高素质的人才只能在改革之中而不能在改革之前产生一样,课程改革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教师只能在改革中造就。所以,在高中英语新课标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英语老师究竟如何去应对这种改革背景,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就成为新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

要迎接好新课程的挑战,我们就要建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知识结构,发展专业能力与知识能力,以适应现代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实际上就是强化教师自我发展的终身化意识,主要表现在:

首先,教师要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广泛的反思性教学实际上就是要求英语教师对教学不断反思、对业务不断提高、对自我不断发展,以促进教师发展朝终身化方向发展。反思将强化教师的创造性、激励个人成长愿望、有益于传授主要知识和培养课堂技能,养成教师的专业气质。以高标准进行反思性教学的教师将逐渐形成敏锐的专业判断力,使英语教师更加专业化。这就要求教师要克服一次性学习的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的精神,使每一堂课的教学都成为教师反思和提高的机会。那么受益的学生就远不只一堂课、一个班级。

自我发展的终身化就要求知识必须不断更新,那么英语教师的备课就要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随班级、学生的不同而变化。这就意味着要求教师的每一堂课都要上出新意,都要推陈出新,无形中培养了教师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意识。英语教师要力图把每一堂课都当作提高自己教学质量、指导课堂教学、拓宽自己专业眼界的机会。因为无论一个教学过程多么好,都可以改进或改革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要。

其次,分析自己的教学 经验 ,写教后感,有规律地反思成功或失败的经验。还要经常分析教学实践与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创新,把学生的需要与长期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一旦养成终身的自我评估习惯,教师将不断地挑战自己,发展自己,从而把专业的成长与发展和赋予课堂教学以活力当作自己的责任。

挖掘学生和当前语言教学的知识深度、开拓他们知识的内容广度、促进学生和教师的认知发展。要明确地认识到英语教学是一个发展的领域,所以英语教师要经常研究教学实践,精通专业人文知识,同时还要了解英语教学的前沿问题,跟上学科的发展。通过创新,通过各种方式主动研究自己的教学,追求、探索自己不熟知的领域,自觉养成终身研究的习惯。

再次,英语教师要不断分析、评价自己的教学质量,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形成自己教学行为原理,促进终身自我发展。还要经常与同事交流、参加集体备课和研讨课,以类似的研究强化终身型的学者气质。另外,为更新自我知识,还要积极地与其它学科教师进行有效的互相交流和学习,积极寻求同事的帮助,以教师和学习者的身份继续发展自己。同时,参与同行教师的教学、欢迎同事以他们的观察帮助自己做 自我评价 ,或学习其他在教学上富有经验的教师。从而提倡内部合作与团队精神,实现跨学科、跨层次教学。

新课程要求我们从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理念转变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重新认识高中英语课程的目标与定位。长期以来,我们高中英语教学的都是围绕着高考这根指挥棒,目的是为了高考能够出好成绩。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工作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而忽略了它的人文性目的,忽略了语言对青少年进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重要作用。《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是培养公民素质的重要过程,它既要满足学生心智与情感态度的发展需求以及高中 毕业 生就业,升学与未来生存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要满足的经济建设与科技发展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高中阶段的外语教育有多重的人文与意义”。从这里可以看出,新课程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与创新精神为目标,共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因此,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我们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重新认识师生关系。过去我们教师把自己作为中心,要学生围着自己转。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者。而素质教育的精神要求我们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情感,个性,需要与发展的愿望。因此我们在新课标实施过程中,要鼓励他们的创新精神,采用有利于他们发挥主体作用的教学思路与方法,在每个教学环节上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同时,要尊重学生中的个体异,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总之,语言学习得是终身的过程,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的榜样。向学生展示自己的语言能力,让他们效仿或超越自己;并终身致力与提高自己的英语语言的技能。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范文3

任教以来学校安排我任教普通班17班和音乐9班。经过这段时间的教学,有不少方面值得 总结 和反思。下面我就根据平时的教学和其他方面分别对高一和高二两个班级的工作进行简要地阐述。

一、 高一英语 教学工作反思

总的来说,感受深的两点是:高中英语教学要一气呵成,不能忽视其中任何一个环节;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变化。下面从教学和备课两方面谈谈所积累的经验和发现的不足。

1、教学方面:常规教学中求创新

一、注意高一年级与初中的衔接过渡

高一新学期伊始,我们通过入学考试了解学生大致水平,及时给学生弥补初中的缺漏知识。利用一月左右的时间从语言、词汇、语法、句型等方面帮助学生系统复习。尽快使学生适应了高中英语教学,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 课前预习 、课后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尽可能用英语授课,要求并鼓励学生用英语思考问题、回答问题;根据高考要求,从高一年级开始就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一些阅读技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课后还加强了与学生接触,尽快和学生熟悉起来。

二、高中英语教学要始终贯彻交际性原则,强化学生主体意识

“让 游泳 者到水中去。”这是交际语言教学理论的思想核心。贯彻交际性原则亦就是要把教学活化为实际,我的做法是:

1.建立“课前五分钟会话”,培养课堂交际氛围。如一进课堂我说:“It’snicetoseeyouagain./It’sfinetoday,isn’t /Howareyoutoday ”星期一上课问:“Didyouheagoodtimeintheweekend ”学生会作出不同的回答,引出更多的对话,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

2.尽量坚持让学生作dutyreport。这一做法在一些初中学校就经常采用,然而到了高中我仍然坚持让学生继续做,实践证明dutyreport是锻炼学生开口的好方法。具体是让当天值日生在讲台前向同学们介绍当天日期、天气、出勤等情况,也可以让他们讲 故事 ,并允许他们随意挑选同学回答问题。

3.适当让学生表演对话或课文内容。针对近期所学内容,布置学生课后进行讨论排练,然后再搬上课堂表演。

4.定期举办英语课外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开口参与交际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只有通过辅导学生掌握一套科学的 学习方法 ,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发挥。我的具体做法是: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各种方法掌握英语基本知识的能力、学生自己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另外,自学能力的提高还得益于学生课外大量的独立的阅读,于是高一我们就求学生人人尽量买本英汉词典作为工具书,让他们勤查字典。

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才能避免在以后的学习中产生两极分化。我的做法是把语言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上课时有目的地讲解一些西方背景知识和趣事。课后我还多和学生交流接触,了解学生的需要,这样就极大的拉近了我们和学生的距离,也同时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参与性与积极性。

通过如上的举措,本学期不少学生在英语学习的大部分环节取得了进步,也增强了信心。但是这半年的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进行speaking这一块时学生不太乐意开口;还有就是对于学困生成绩的提高还有待进一步探究。

2、备课方面:本学期根据教科室安排高一和高二年级合并为一个备课组。我们备课组队伍年龄呈梯度,既有陈文红这样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也有像刘春颖这样的教学新人。边月春老师有多年的高中教学经验,虽然担任高二年级教学,但在平时备课活动中能很好的帮助初中到高一知识的过渡;刘春颖是刚毕业的大学生,能很好的帮助将多媒体渗透到教学中。而陈文红老师作为教学多年的教学能手,经验丰富而且富有合作精神。我们在个人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发挥群体优势,进一步明确教学目标,重点解决怎样教会学生,突出教法。每堂研讨课突出一个主题,如解决学生的听力问题。虽然我们的尝试可能非常幼稚但我们在努力。尽量摈弃老的,不符合潮流的教法。尽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课后写好教后感,不断总结得失。我们还尽量抽出时间彼此听课,总结闪光点,指出不足。我们高一、 高二英语 备课组,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聪明才智和力量,使高一英语的教学任务如期完成。

二、高二英语学期教学反思

(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学习,关心大事,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

(二)教学方面: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科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英语教研组长的配合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新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备课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1、备课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到处查找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同时也考虑教学班级学生的英语实际水平进行备课。

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

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及时查缺补漏。

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把每天的作业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

(三)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要搞好教学工作,就必须去了解学生和热爱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 兴趣 爱好 、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理和课堂管理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

(四)个人学习:在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也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积极进行职称计算机理论知识学习,报名参加了职称计算机考试,现在已考试合格。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 学习电脑 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志制作课件,上网查找资料等等。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有二篇论文获奖。

(五)展望未来

上学期尽管在教学中我努力备课上课,同时在课余也经常对学困生及学习有潜力但偏科的学生进行多次交流和辅导,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为全班的全市入帷学生人数目标实现作出了贡献,但后未能完成学校布置的学科平均分名次,心情难已平静,感觉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任重道远。同时也体会到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相关 文章 :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案例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3篇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随笔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范文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随笔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集锦(2)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精选

★ 高中英语教学反思总结

★ 高中英语公开课教学反思

★ 高中英语课教学反思

初三英语教学案例范文

教案中对每个课题或每个课时的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的安排各个教学步骤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等等,都要经过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确定下来,体现着很强的性。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初三英语教学案例范文,供大家参阅!

初三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篇1

教学目标

1.学习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以及与现在的关系和对时间状语的要求,以及现在完成时 的陈述句形式和疑问句形式及其简略答语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要求学生能初步运用现在完 成时态谈论一些过去发生的动作对现在造成的影响,掌握过去分词的构成。

2.能够熟练运用本单元有关“借物、寻物”的交际用语,正确运用He you got…? 和Do you he…?及其简略答语。

3.掌握本单元的单词和短语,特别是used to,pay for,think of等用法。

4.利用阅读课文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根据上下文判断生词词义的能力,并逐 步提高对学生阅读速度的要求。

5.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组织的语言,对课文故事予以简述。

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内容

1.词汇(略)。

2.句型:1)He you got…? 2) He you found…yet? 3) I’m so glad.

3.语法:初步学习现在完成时态。

二、教具

录音机;一些学习、日常用具,如笔、字典、手表等。

三、课堂教学设计

1.复习 值日生报告。

2.教师可采用以下方法导出现在完成时态:

教师走到教室门前,做开门动作。边开门边问学生:

T:What am I doing?

Ss:You are opening the door.

打开门后,教师走回讲台,手指开着的门,反复说:

T:I he opened the door. Please look at the door. It is open now.

板书这个句子,用彩色粉笔写出助动词he和动词opened。

Teacher asks a students to clean the blackboard.

该同学在擦拭擦黑板时,教师向全班说:

She is cleaning the blackboard.

当该同学擦完黑板,走回座位,教师让全班看着擦干净的黑板,启发大家说出:

Ss:She has cleaned the blackboard.

3.板书刚才的主要句式。向学生介绍现在完成时态这个术语,要求学生观察其构成,扼要说明这个时态表示过去的行为对现在造成的影响和结果这一用法。

4.利用黑板上的句式,扼要介绍现在完成时态的构成和动词过去分词的构成方法。

5.打开书,学生阅读课文第 3部分,教师布置两个读前提问(Pre-reading questions):

l)Where is the history book? 2)Where is the dictionary?

两分钟后,请学生回答。听录音,学生跟读两遍。

6.请一位同学到教室外站一会儿。让别的同学将他/她的英语书或尺子等物藏起来。请回这位同学。待他/她刚进教室,尚未走到座位之前时,教师提问:

T:He you got an English book (or: a ruler)?

:Yes, I he.

T:Can I borrow it, please?

:Certainly.(走回自己座位,才发现东西不见了。教师要求该同学用刚刚学过的语言知识来表达)

Oh, I’ve lost my English book (Or; ruler).(问旁边的同学)He you seen it anywhere? 如效果较好,可请几位同学反复表演。

7.指导学生做练习册习题。

8.布置作业

1)练习朗读本课对话,抄写生词;2)完成练习册习题。

四、难点讲解

He you got a pencil? 你有铅笔吗?

在口语和非正式文体中,he got可以用来代替he。

在美国英语中,经常使用he或has;而在英国英语中则用he got或has got表示“有”。例如:

She has blue eyes.(美国英语;=She’s got blue eyes.)她长着蓝眼睛。

Do you he a brother?(美国英语;=He you got a brother?)你有兄弟吗?

初三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篇2

教学目的:

1.进一步掌握现在完成时的运用。

2.学习课文The lost Books. 养成爱学习,爱惜书的好习惯。

3.掌握重点短语和句型。

used to pay for come up with the borrowed book

Her hobby is to read.

教具 录音机,小黑板(写有不规则动词若干)。

教学过程

Step 1 Revision

1. Revise He got …?

T: He you got a ruler?

S: Yes. I he.

T: Can I borrow it.

S: Certainly. Here you are.

T: Thanks.

2. Revi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教师先说出几个句子,然后让学生接着再说一句,表明上句的结果。如:

T: I he returned the book to the library. S: Now I can borrow a new one.

T: She has finished her homework. S: She can he a rest (go out and play).

T: He has bought a new car. S: He can drive a new car now.

T: We he seen the new film. S: It’s about a all white cat. It’s very interesting.

T: They he lost the dog. S: They he put the dog’s photo in the newspaper. They want to find it.

让学生来总结出其构成:he + v. ed

出示小黑板,要求学生将上面列出的不规则动词的过去分词形式写出。

Step 2 Presentation

1.利用已学过的对话引出有关借书的话题。

T: He you got the book……?

S: Yes. I he.

T: Can I borrow it?

S: Certainly. Here you are.

然后教师问学生:Do you often borrow books? Where can we borrow books from? 引出Library话题。

2.让学生谈谈自己借书的经历,丢失了书该怎么办。

3.让学生默读一遍课文(五分钟左右),并用铅笔划出课文中的生词,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来判断这些词的意思。然后回答下列几个问题:

1. What did my grandma do when she was young?

2. What does she like?

3. Do you like reading? Do you often borrow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4. Did my grandma lose the library books last week? What book?

5. What idea did the library think of?

6. What other good idea do you he to get the lost books back?

教师对学生标出的新单词进行讲解,并对文章中新出现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1)used to

意为“过去经常”,它只有过去式,用于各种人称的单、复数,表示过去存在的,

但现在已经停止的情况或习惯,后接动词原形。例如:

They used to come on foot,but they don’t do that again. They often come by bus. 他们过去经常步行来,现在不了。他们经常乘车来。

used to的疑问形式和否定形式可以用助词did或自身形成构成。美国人多用助动词 did;英国人多用used to本身。

注意区分be used to所表示的意思是“习惯于……”,后跟名词或动名词,used是一个形容词。例如:

I’m not used to drinking. 我不习惯喝酒。

She is used to running in the morning. She is a very fast runner.

2)Her hobby is to read. 她的业余爱好是读书。

to read 是一个动词不定式,在句中用作表语。如:

Her wish is to be a singer. 她的愿望是成为一个歌手。She sings a lot every day.

3)pay for意为“给……报酬”,“付款”。常见句型有:(1) pay for+货物(2) pay+名词/代词+for+物。例如:

How much did you pay for that book?20 yuan

I’ll pay you five yuan for it.我将为此给你五元钱。

I’m afraid I can’t pay you anything for it.我恐怕不能为此给你任何报酬。

4)come up with= find or produce (an answer)意为“提出,提供”,它是由动词和介词一起构成的短语动词。它的另一个意思是“赶上”。例如:

I hope you can come up with a better plan than this. 我希望你能提出个更好的。

5)the lost books lost=missing丢失的。英语中单个分词(包括现在分词和过去分词)也能作定语用,它们一般放在名词的前面。又如:a stolen car一辆失窃的汽车;a broken wind。一扇破的窗。

4.放录音,让学生先听,然后跟读。

5.学生熟悉课文后,学生回答练习册 Ex 1.的问题。

Step 3 Practice

1.Do Workbook Lesson 2, Ex 1. in class.

2.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改编成一短剧。并分角色表演。(见教学建议:表演:The Lost Book)

Step 4 Summary

1.总结本课的重点短语的用法:used to put down pay for come up with think of

2.简要叙述课文内容。

Step 5 Homework

1.Retell the story: the lost book.

2. Do Workbook Lesson 2, Ex 2、3

初三英语教学案例范文篇3

Ⅰteaching materials

1. functional and notional items

ask questions about something has done

2. language materials

words: encourage, once, abroad, copy

phrases: think of, encourage . to do sth., get sth. back, pick up

sentences: he you ever been abroad? yes, just once.

i’ve just cleaned the kitchen.

really? i did that hours ago.

grammar: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past indefinite tense

Ⅱteaching objectives

1. learn to ask questions about something has done

2. read the whole lesson fluently, and pronunciation and intonation should be right.

3. master the following materials

(4 skills) words: once, copy

phrases: think of, pick up

sentences: he you been abroad? yes, only once.

(3 skills) words: encourage, abroad

phrases: get sth. back, be abroad

Ⅲ teaching points

the main points: (1)&(2) in teaching objectives

the difficult points:

a. “ever, just, already”, they should be put in the middle of “ he done”

b.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past indefinite tense

Ⅳ teaching procedure

organization of the class

today, we’re going to learn lesson 3. we’ll learn how to u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in it.

revision

before we go on to learn the new lesson, let’s go over what we learn in lesson 2.

a. oral

grandma lost library books. if she really lose them, what should she do?

did the librarian he any ideas? what is it?

what did they do

b. workbook ex2

the teaching of the new lesson

a. lesson 3

can grandma get all her lost books back? let’s go on to learn lesson 3.

b. read part 1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did grandma get all her lost books back?

how did she get them back?

c. read and learn

think of:认为、 想起、想出

eg: what do you think of it?

i often think of my friends in beijing.

can you think of any ideas to solve this problem.

encourage . to do sth.

eg. the teacher thought a lot about how to encourage his students to study hard.

pick up: pick itthem up

return sth. to .

get sth. from .

d. reading practice

e. retell the story

f. ask and answer

he you ever picked up a library book? yes, i he no, i hen’t.

ask the students to ask and answer in pairs by using part 2 and ask some to do it in class.

teach: abroad, once

do wb. ex1

g. part 3

play and english song

t: he you ever listened to foreign music?

ss: yes, we he.

t: and we he just listened to it.

make sentences by using “ i he just…”

read and learn

teach: copy

point ou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past indefinite tense.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shouldn’t be used together with the past time.

h. conclusion

l the use of “ever, just, already” i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present perfect tense and the past indefinite tense

homework

a. wb. ex2&3

b. go over the language points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_初中英语导入案例分析

通过对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可以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 反思 自己教学过程。以下是我为你整理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欢迎大家阅读。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一

〔设计理念〕

以任务为中心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是目前交际教学思想中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倡导“在做中学,在做中用”的 教育 理念,将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践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 “新目标英语”是一套好教材,然而,在我们的英语课堂上,实施任务和开展活动具有很大的挑战性,需要在实际操作中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并要根据学生的环境和接受能力来开展行之有效的任务和活动。同时利用多媒体和 网络技术 ,帮助解决教学难题。这样,既能为学生创设真实可视的 英语学习 环境,也能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

〔教材分析〕

教学内容为新目标英语 八年级 上册第六单元Section A 。学习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tall, thin, short, hey, calm, wild, long hair, short hair, outgoing, quiet, funny, serious, art, athletic, ect.

2、学习人物比较的重要句型:

(1) Pedro is funnier than Paul.

(2) Tina is taller than Tara.

(3)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3、掌握语法点: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

〔学生分析〕

1、利用多媒体课件上英语课,学生视听感受明显,表现出极大兴趣,在欣赏和享受中学习,学习效果很明显。

2、学生以前已经学过形容词的比较级和,但掌握的强度不够,对单音节和多音节形容词的比较级和的表达上总是出现错误。通过对本课的学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掌握用正确的语言结构表达人物特点和人物比较。

〔教学目标〕

1、谈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指导学生学习有关人物特点的单词、人物比较的表达及语法知识点“形容词的比较级和”。

2、学生根据班级的真实情况,采用“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的游戏,培养学生的 想象力 、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本课,增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了解和沟通。

4、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教学过程〕

Step 1 Lead-in

T:I he a sister. Can you guess what she looks like and what she is like? (Show them you are waiting.)

S:She is tall. /She is thin. / She has long hair./She is easygoing./…(Students use their imagination and express themselves freely.)

T:Let’s look at our photos. (Show them on the screen.) Please talk about us.

S:She is shorter than you. /She has shorter hair than you. /She is thinner than you. /… (Students get information from the photos.)

T: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Lead in the class subject.)

〔 1、平时师生间接触多,但学生与老师的家人接触甚少,利用学生的心理和想象空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2、了解学生对已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和的掌握程度,为下一步巩固学习做好铺垫。〕

Step 2 Revision

1、Revise the adjectives describing people’s appearance and personalities:

Divide the class into four groups and he a competition. See which group of the students can get as much as possible. Write down on a piece of paper prepared before class. (Students must collect them before class.)

2、Show some photos about famous persons and talk about their personal traits, using description words, such as short hair/long hair, curly hair/straight hair, tall/short, hey/thin, funny/serious, outgoing/quiet, art/foolish, beautiful/ugly, intelligent/lazy, friendly/unfriendly …etc, on the screen.

〔1、复习已学内容,自然延伸到新课学习,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2、开展竞赛活动,既可调动课堂气氛,又可提高求知欲望,一举两得。〕

Step 3 Presentation

1、Learn some new words about personal traits: calm/wild, athletic/weak, using the pictures of 3 pairs of twins in Section A.

T: Who is calmer, Tom or Sam?

S: Tom is calmer than Sam. Sam is wilder than Tam.

Tom is more athletic than Sam. Sam is weaker than Tom.

2、Do Section A-1a.Match each word with the opposite. Check the answers.

3、Get students to introduce the rules of the comparative and superlative degrees of adjectives.(Show them on the screen.)

〔1、充分利用课本资源和网络资源,进行词汇教学,词不离句,形散而神不散。2、让学生归纳 总结 语法知识点,因势利导,有利于开启思维,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特点。〕

Step 4 Listening

1、Listen to the tape and number the pictures in 1b.

2、Listen to the tape and complete the chat in 2a. Listen again and fill in chat in 2b.

3、Check the answers.

〔听力训练既是对知识的巩固,也为下一步的任务输出提供了输入材料。〕

Step 5 Practice

Task 1: Interview famous persons(Pair work)

1、Demonstrate the activity with one student. (Imagine he/she is a famous person. The teacher acts as a reporter.)

eg.T: Hello, Susan. May I ask you some questions about your family?

S: Yes.

T: Do you he a brother or a sister?

S: Yes, I he two brothers and one sister.

T: Who is taller, your sister or you?

S: I’m taller than my sister.

T: Who is the most athletic of you?

S: My oldest brother.

(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2、Ss work in pairs. Then ask some pairs to act them out in class.

Task 2: Public vote (Group work)

1、Divide the class into 4 groups and then work in groups. Fill in the chat.

In class Name

Who is the tallest?

Who is the shortest?

Who is the heiest?

Who is the thinnest?

Who is the most outgoing?

Who is the most athletic?

…2、Each group choose one student to do a report. Show the results in class.

Task 3: Super star (Individual performance)

T: Suppose you are a super star in the future. What will you look like and what will you be like?

S: I’m better than now, of course.

1、Show an example on the screen:

I want to be a super star. Now I’m tall. Later I’m taller. Now I’m a middle school student. Later I’m a college student.…

2、Get Ss to design their future and he a free talk.

3、Ask some Ss to share with others.

〔1、设计的活动既突出互动合作,又体现个性化发展,有利于调动各个层面同学的学习积极性,限度地提高每位同学的参与意识。2、活动的主题难易顾及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操作具有可行性。3、教师导演,学生主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积极能动性。4、“名人专访”、“公众投票”、“明日之星”这些活生生的生活场面,活现在课堂中,完全改变了以往“直截了当向学生传授语言”的传统教育模式,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

Step 6 Reading and Writing

1、Teach “look the same”、“look different”、“ be as good as”、“be not as good as”、“a little”,using some pictures and comparing some Ss in class.

2、Ss read the article. Then read the statements (1-5) about the article. Write “T”、“F” or“DK”.

3、Check the answers. (Ask Ss to give reasons.)

4、Ask Ss to write another letter.

T: You are Isabel now. Write a letter to reply Liu Li. Talk about the same and different between you and one of your friends.

5、Choose two or three to share the replies with the whole class.

〔1、这一环节是基于听说训练之上,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课堂内强化目 标语 言。2、对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既有效地控制了难易梯度,又不失时机地为学生创造了互 相学 习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Step 7 Consolidation and Sum-up

1、Give Ss a chance to sum up what he learned in this class.(Ss can talk about it freely.) Then T makes a brief sum-up.

2、Get the Ss to do some consolidation exercises. T goes around and gives some help to Ss.

〔1、让学生来做课堂小结,抓住了学生“敢于开口说英语”的心理,突出主动学习的重要性;教师作综合陈述,犹如给学生一颗定心丸,给学生增添了信心。2、强化练习,重点训练听写能力,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内容。〕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篇二

——Whales Are Not Fish现场观察与分析

一、 背景?

1、上课时间:2001年2月15日

2、 上课地点:奉贤县钱桥中学初一(2)班

3、 学生情况:30位来自远郊农村,5位外地借读生,1位三峡。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接受能力较。

4、 知识背景:学生在第一课The Moon 中已学会了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比较级的用法,并在教授 Drill 1 时讲明了比较级与的构成法规则相同,掌握了good, much , many,

bad, little等形容词的比较级和。

5、教学内容: Whales Are Not Fish 七年级第二学期Lesson Two 第一教时?

6、教学目标:能掌握单音节和双音节形容词的的用法;能归纳总结形容词原级、比较级、的用法并能理解运用。?

7、预期目的:传统的语法教学中,教师往往给出语法规则,然后让学生操练、套用规则以达到巩固目的。这对学生来说,属于接受性学习方式。这样的教学,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课堂气氛较沉闷,学生较易感到枯燥乏味。因此,我想将探究性学习方式渗透在课堂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发现语法规则,巩固规则,运用规则,从中发展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精神。?

二、设计意图、教学片段及诊断分析

“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研究为手段,实践为途径,过程体验重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的的一种学习方式。在本课设计时,我力求将上述特征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我发现,研究性学习实施时三个相互交叉推进的阶段-进入问题情景、实践体验 、表达和交流与外语教学“3P模式(Presentation -Practice-Production)”是相通的。因此,我在Presentation这一阶段中,从身边的事物出发,创设情境,引出,激发学生探求使用规则的欲望并归纳总结(即发现、探究问题)。在Practice这一阶段中,我让学生前后联系,形成形容词三种形式用法的知识网络,并探求相应的记忆策略,然后操练(即探究、实践问题)。研究性学习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英语学习的终目的是“学以致用”(交际)。找到了两者的结合点,我就在Production这一阶段中,让学生展开联想,实际运用。本课较大的探究活动都安排了“小组合作”这一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组织形式。研究性学习以过程体验为重点,因此,我着重实录了学生探究活动中的三个片段,以期发现这种学习方式对教师和学生产生的影响,从中提炼出值得探讨的问题。?

案例(片段)? (一) 引入中“发现规则”的探究活动

1、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我先通过实物比较(三个球,三个高矮不一的学生,三本大小不一的书)、和学生问答,引出本课的结构、功能。?

T: This is a basketball. This is a football. Which

is bigger, the basketball or the football? S1: The

basketball is bigger (than the football.) ......

T: Right. So the table tennis ball is the allest

of the three. T: What about the basketball? It's

the biggest of the three.

(边说边板书上述划线的两句,重要部分划线后,让学生齐读一遍)然后让学生以pair work 形式操练Drill 2 Model 1 A: Is "Micky Mouse and Donald Duck" the best of all these cartoons? B: Yes, itis. Model 2 A: Are whales the biggest animals in the world? B: Yes, it is . 2、布置任务,激励学生发现规则。

T: Now, can you tell me how to use the superlative

degree of adjectives? You may he a discussion

with your group members.

浅谈中学英语分类指导、分层教学:中学英语分层教学案例

英语教学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效率的高低。学校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学生知识技能技巧的习得、思想品德的陶冶都主要通过课堂教学来实现。从当前学生测试情况分析,率低,两极分化严重,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分类指导,分层教学可改变这种局面,且在英语教学中有极大的活力和效力。

一、分类指导,增强学生信心

经观察,发现大部分70分以下的学生在英语上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他们学英语只是一时新鲜,遇到困难、挫折就丧失信心。70分~80分这一层次的学生智力因素较好,有较大潜力,但缺乏勤奋、刻苦、耐劳、好问精神;85分以上的学生基础较扎实,求知欲强,但教学上处理不当,不给他们吃好(饱)也会使浓厚的兴趣减退。针对这种现状,首先我在授课时将学生分为A、B、C三大类组,不同组要求不同。A组中高难度、B组中难度、C组基础以知识合格为目标。在授课操练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时让A组同学在一起进行句、段的会话和表演,他们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扮演教师的角色。有时A组与C组在一起,对C组同学进行一些简单问答、认读、拼读能力的训练,以免挫伤他们的积极性和锐气。有时B组和C组在一起,在B组中就会发现个别同学有勇气敢于和A组对话。这种分类操练,调动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们的参与意识、动口能力。那么在进行“句型转换”这一项时,就可分A、B、C三类不同程度来进行指导。例如:A类生完成B组生练习外,可增加以下难度的训练量You needn’t finish it right now.改为同义句You don’t he to finish right now. 这些要考虑到“grammar”的难度训练,要求B组完成C组练习外增加完成以下难度训练量。 I Iike beef better than pork.→ I prefer beef to pork.这些关于同义词组的互换,属中难度。虽然“句型转换”难度较大,但不同层次训练程度和训练量不同,使得他们在练习时都信心十足,不因困难而放弃。其次在教学中实行全方位的分类指导。如:听、说、读、写等单项训练分类布置作业量等,让A类生除了书本外《达标手册》中发展训练必须做,B类生发展训练可不做,C类生掌握书本知识及书上练习。这样不同类型的学生接受不同量的训练,同时都把质量提高到了点,使学生享受耕耘后收获的喜悦,逐渐克服了学习上丧失信心和勇气的不良心理因素。

二、分层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新大纲指出“教师要努力改进教法、增加课堂上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提高教学水平”。在课堂中,尽可能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录音机、自制教具或多媒体等,多创设情景,使学生边听、边看,视听结合,以此来美化课堂语言。本着精讲精练的原则,分层教学首先做好分层备课,分别制定不同的目的要求,设计不同的课堂提问,安排不同的练习,使A类生吃得饱、B类生够得着、C类生消化得了,各有所得。切记在备学生时,教师应对自己所教的每个学生进行细致的了解,并根据学生知识层次结构来调整自己的教法,时常进行教后反思,思得、思失、思效、思改,并且学生学会自我分析。如:对每次作业练习和测试的错误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一个的教师总是记载当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把自己的教法和学生学法结合起来,使教学相长,相辅相成。教师还要常深入学生中间和学生交谈,征求他们在学习中的良好意见和建议,利用他们的信息反馈,再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因知施教,根据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加以而达到高效率的教学效果。

三、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中

渗透着素质教育的分类指导和分类教学,才会有生机、有活力、有生命力。新大纲指出“教学内容要渗透思想道德因素,要寓素质教育于语言教学中,随着学生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不断增长,其思想品德也受潜移默化的熏陶”。教师在课堂上不仅“传道、授业、解惑”,还要育人,“以人为本”培养发展型学生,教师可以适当地向学生介绍英语概况、风土人情,让学生对英语文化有更多了解,这样还可帮助学生明辨是非,在思想意识上指引他们吸取“精华”、剔除“糟粕”,激发爱国热情,铸造优良品质。例如:以初三教材为例,在学习Thomas Edison一课时,我给学生讲了爱迪生勤奋好学的故事,不怕挫折和失败的精神,鼓励学生自信、自强、坚韧不拔。让A类生对此文进行topic(主题)或discuss(讨论),展开段、篇的论说,使个人思维创新得以体现,鼓励说“Excellent, Wonderful”等,对于B类生能用自己的话三、五句说明表达主旨即可。C类生能根据文章判断正误就很“Too great!”

通过初步实践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能提高学生英语素质,大面积提高成绩及运用能力,符合英语教学原则,使得教法灵活,练习充分全面,活动丰富有趣,充分调动各层次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学生学得主动、轻松、高效,各阶段的教学达到预期目标。

(责任编辑刘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