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slm的振幅调制指的是什么 调制信号振幅

振幅是什么意思?麻烦告诉我

振幅(a)

slm的振幅调制指的是什么 调制信号振幅slm的振幅调制指的是什么 调制信号振幅


slm的振幅调制指的是什么 调制信号振幅


振幅的概念

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叫振动的。

振幅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

振幅是标量,单位用米或厘米表示。

振幅的物理意义

振幅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

二、周期和频率

全振动:振动质点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其振动状态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强调:“恢复到原来状态”指与原来的位

置、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状态。故振动物体一次全振动所经过的路程为4a

周期(t)

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

周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长,振动越慢。

频率(f)

一秒钟内振动质点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振动的频率,其单位为赫(hz)

频率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振动越快

周期和频率的关系

或其单位关系为1hz=1s-1

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

简谐运动的振动频率(周期)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又叫固有频率(固有周期)。

说明:

简谐运动的振动频率(周期)与振动的振幅无关。

对同一振动系统,振动的振幅可以改变,振动的频率(周期)是不变的。

固有频率固有周期是相对于今后要讲的共振中的“策动力频率、策动力周期”而言的。

1、一弹簧振子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则:

a.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的位移大小相等,方向相同,则△t一定等于t的整数倍。

b.若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速度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则△t一定等于t/2的整数倍。

c.若△t=t,则在t时刻和(t+△t)时刻振子运动的加速度一定相等。

d.若△t=t/2,则在t时刻和(t+△t)时刻弹簧的长度一定相等。

什么是振幅调制

模拟调制 一般指调制信号和载波都是连续波的调制方式。它有调幅、调频和调相三种基本形式。①调幅(A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幅波。调幅波的频率仍是载波频率,调幅波包络的形状反映调制信号的波形。调幅系统实现简单,但抗干扰性,传输时信号容易失真。②调频(F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振荡频率,使载波的频率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频波。调频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频波的瞬时频率偏离载波频率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调频系统实现稍复杂,占用的频带远较调幅波为宽,因此必须工作在超短波波段。但抗干扰性能好,传输时信号失真小,设备利用率也较高。③调相(PM):用调制信号控制载波的相位,使载波的相位随着调制信号变化。已调波称为调相波。调相波的振幅保持不变,调相波的瞬时相角偏离载波相角的量与调制信号的瞬时值成比例。在调频时相角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相角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调相时频率也有相应的变化,但这种频率变化并不与调制信号成比例。在模拟调制过程中已调波的频谱中除了载波分量外在载波频率两旁还各有一个频带,因调制而产生的各频率分量就落在这两个频带之内。这两个频带统称为边频带或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高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上边带。位于比载波频率低的一侧的边频带,称为下边带。在单边带通信中可用滤波法、相移法或相移滤波法取得调幅波中一个边带,这种调制方法称为单边带调制(SSB)。单边带调制常用于有线载波电话和短波无线电多路通信。在同步通信中可用平衡调制器实现抑制载波的双边带调制(DSB-SC)。在数字通信中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而采用残留边带调制(VSB),即传输一个边带(在邻近载波的部分也受到一些衰减)和另一个边带的残留部分。在解调时可以互相补偿而得到完整的基带。

用收音机解释,一个是AM,一个是FM.

振幅怎么算的?

振幅公式是:A=2tsinθ/2;A=√2Lh。振幅与能量有关,振幅是表示振动强弱的物理量。对同一物体而言,能量越大,振幅越大。

振幅是指振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值,通常以A表示。在机械振动中,振幅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位移的,振幅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振幅是标量,单位用米或厘米表示,振幅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

振幅一秒钟内振动质点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振动的频率,频率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振动越快。周期和频率的关系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简谐运动的振动频率(周期)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又叫固有频率(固有周期)。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振幅调制是指使载波的振幅按照所需传送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但频率保持不变的调制方法。调幅在有线电或无线电通信和广播中应用甚广。一般会在调制端使用一个较高频的信号,其振动幅度变化与调制信号成一定的函数关系,之后在解调端进行反调制。

调谐 调频 调幅 调制 各指什么?

无线电设备接收端通过调节电位器调节自身电磁振荡频率与目标载波频率相同产生共振从而接受目标频道。如收音机电视机的调台换频道就是调谐。

调频是指将声信号转变成不同频率的电磁波信号

调幅是指将声信号转变成不同振幅的电磁波信号

调制就是将声信号转变成电磁波信号的过程~

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是指

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如下:

雷达信号脉冲经过脉内调制后,脉冲的形态和能量分布等特征发生了变化,因此脉内调制成为雷达信号处理中的重要环节。

脉内调制是指在一个脉冲的时间域或频率域上,在波形时间内作用于脉冲各点的参数调制,从而实现信息的传输。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是指经过脉内调制后,雷达脉冲的特征在时间和频率域上的变化。

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主要包括:

一、频率调制

频率调制又称为调频,它是指将同一个射频脉冲的各个部分的频率随时间进行改变。通常在不同的时间段内根据需要,对脉冲中某一阶段或若干阶段的频率进行调制,使得相邻的波束之间能够产生相位,使得信号可以被接收方接收并进行处理。

二、相位调制

相位调制也是一种常见的脉内调制方式,利用相位变化来完成信息传输。在雷达脉冲传递过程中,对其进行相位调制,能够产生一种时域上波形重叠的效果,增强了雷达信号的分辨率和抗噪性。

通常使用毫米波、毫米波段以上的频率来实现。相位调制基于数据信息,通常采用单顿匀速调制、线性调制等方法。

三、振幅调制

振幅调制是指通过对雷达脉冲的能量进行调制,改变信号的能量分布,从而达到信息传输的目的。当脉冲的功率不同时,输出功率达到值和小值是不同的。

在脉内调制的处理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某些参数使得能量分布均匀,程度地利用每个脉冲的能量,从而提高雷达信号的级别,使得信号可以被接收方接收并进行处理。

综上所述,雷达信号的脉内调制特征是指经过脉内调制后,雷达脉冲在时间和频率域上发生的变化。常用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在实际工作中,按照不同的工作需求和应用场景,可以选择不同的脉内调制方式,以使雷达系统获得更好的性能和效果。

什么是幅度调制 幅度调制原理及种类是什么【详解】

调幅(Amplitude Modula TI on,AM)。调幅也就是通常说的中波,范围在530---1600KHz。调幅是用声音的高低变为幅度的变化的电信号。传输距离较远,但受天气因素影响较大,适合省际电台的广播。

早期VHF频段的移动通信电台大都采用调幅方式,由于信道衰落会使模拟调幅产生附加调幅,造成失真,在传输的过程中也很容易被,目前已很少采用。目前在简单通信设备中还有采用,如收音机中的AM波段就是调幅波,音质和FM波段调频波相比较。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振幅、使载波的振幅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便可得到调幅波。这一过程中,载波、调制波和已调波的波形Z0901(补图) 所示。由图可见,连接已调波幅值各点所形成的包络线,反映了调制波的特点。显然,已调波已经不是纯粹的正弦波了,这表明已调波的获得是一个频率变换过程,只有通过非线性元件才能实现。

图Z0902是调幅的原理电路,它由非线性器件二极管和谐振频率为ω0的LC并联谐振回路组成。uC为载波电压,um为调制电压。由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可以近似地用一个n次多项式来表示,即:io =a0+a1u+a2u2+a3u3+…,系数a0、a1、a2、a3等的大小和符号取决于二极管伏安特性的特点。而该多项式的项数取决于信号u的大小和对分析结果所要求的度,信号愈大或者所要求的度愈高,所取的项数就应愈多。通常,取前三项就足以反映出二极管的非线形特点,即:

io = u+a1u +a2u2 (式中iO即iD) GS0901

若:uC = Ucmcosω0tum = UmmcosΩt

则作用于电路的总电压u(即ua)为:

u = uC + um= Ucmcosω0t + UmmcosΩt

代入式GS0901可得:

io = a0+a1(Ucmcosω0t+ UmmcosΩt)+a2(Ucmcosω0t+UmmcosΩt)2 GS0902

将GS0902式展开,可得:

显然,当ω0 》》Ω 时,只有ω0 及ω0±Ω这三种频率的信号才能在固有频率为ω0的LC并联谐振回路上产生较大的压降,于是LC回路两端的电压为:

式中Z0表示谐振回路的谐振阻抗。利用三角函数关系式不难将式GS0904变换为:

式GS0905就是已调波的数学表达式它表明已调波的振幅为 ,是按调制波

的特点而变化的,已调波的重复频率等于载波频率ω0,ma称为调幅系数,又叫调幅度。由式GS0907可知,它与调制电压的幅度成正比,是一个反映调幅程度的量。其值由图Z0903所示的调幅波的波形图可以求出:

在实际情况中,总是01,Uamin必为负值,称为过调制,这时调幅波的幅度在一段时间内变为零,其幅度的包络线不再与调制波形成线性关系,出现严重失真。调制与过调制的波形Z0903所示,所以应尽量避免过调制,如果ma = 0,则为无调制情况。

振幅调制可分为普通调幅(AM),双边带调幅(DSB-AM),单边带调幅(SSB-AM)与残留边带调幅(VSB-AM)几种不同方式。

1、双边带调幅

双边带调幅信号中仅包含两个边频,无载波分量,其频带宽度仍为调制信号频率的2倍。

2、单边带调幅

单边带调幅信号中仅包含一个边频。

3、残留边带调幅

残留边带调幅是指信号发送信号中包括一个完整边带、载波及另一个边带的小部分的调幅方法。

振幅(物理术语)详细资料大全

振幅是指振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值,通常以A表示。它是表示振动的范围和强度的物理量。

基本介绍 中文名 :振幅 外文名 :amplitude 别名 :波幅 概念范畴 :物理学;运动;其他 定义,相关概念,振幅调制, 定义 振幅是指振动的物理量可能达到的值,通常以A表示。它是表示振动的范围和强度的物理量。 在机械振动中,振幅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位移的,振幅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振幅是标量,单位用米或厘米表示。振幅描述了物体振动幅度的大小和振动的强弱。 在交流电路中,电流振幅或电压振幅是指电流或电压变化的值,也叫电压或电流的峰值。 在声振动中,振幅是声压与静止压强之的值。声波的振幅以分贝为单位。声波振幅的大小能够决定音强。 简谐振动的振幅是不变的,它是由谐振动的初始条件(初位移和初速度)决定的常数。谐振动的能量与振幅平方成正比。因此,振幅的平方可作为谐振动强度的标志。振动的稳定阶段振幅也是一个常数,阻尼振动的振幅是逐渐减小的。 相关概念 振幅是振动的特征物理量,与此相关的一些重要概念如下: 周期 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经过的时间为一个周期T,其单位为秒。周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周期越长,振动越慢。 频率 一秒钟内振动质点完成的全振动的次数叫振动的频率,其单位为赫(Hz) 。频率也是表示质点振动快慢的物理量,频率越大,振动越快。周期和频率的关系或 其单位关系为1Hz=1S^(-1)固有频率和固有周期简谐运动的振动频率(周期)是由振动物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所以又叫固有频率(固有周期)。声波的频率决定了声音的音调。 全振动 振动质点经过一次全振动后其振动状态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强调:“恢复到原来状态”指与原来的位置、速度、位移、加速度等大小和方向都相同的状态。故振动物体一次全振动所经过的路程为4A。 其他 简谐运动的振动频率(周期)与振动的振幅无关。 对同一振动系统,振动的振幅可以改变,振动的频率(周期)是不变的。 固有频率固有周期是相对于共振中的“策动力频率、策动力周期”而言的。 振幅调制 也称幅度调变、调幅,AM(Amplitude modulation),是指使载波的振幅按照所需传送信号的变化规律而变化,但频率保持不变的调制方法。调幅在有线电或无线电通信和广播中套用甚广。一般会在调制端使用一个较高频的信号,其振动幅度变化与调制信号成一定的函式关系,之后在解调端进行反调制。 调幅的好处是可以将低频信号的幅值信息,包含入高频的载波信号中,从而有利于信号的传播。

三种振幅调制方式中,哪种调制方式功率利用率

单边带调制利用率。

三种振幅调制方式指的是:普通振幅调制、双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其中单边带调制利用率。

振幅调制:是指利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振幅,使载波信号的振幅按调制信号的规律变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