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卫星导航定位业务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

北斗导航系统的功能:

卫星导航定位业务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卫星导航定位业务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与方法


一、四大功能:

1、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2、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3、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

4、系统容纳的最大用户数:540000户/小时。

二、军用功能

“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的军事功能与GPS类似,如:运动目标的定位导航;为缩短反应时间的武器载具发射位置的快速定位;人员搜救、水上排雷的定位需求等。

北斗导航系统的用途:

1、个人位置服务

当你进入不熟悉的地方时,你可以使用装有北斗卫星导航接收芯片的手机或车载卫星导航装置找到你要走的路线。

2、气象应用

北斗导航卫星气象应用的开展,可以促进中国天气分析和数值天气预报、气候变化监测和预测,也可以提高空间天气预警业务水平,提升中国气象防灾减灾的能力。

3、道路交通管理

卫星导航将有利于减缓交通阻塞,提升道路交通管理水平。通过在车辆上安装卫星导航接收机和数据发射机,车辆的位置信息就能在几秒钟内自动转发到中心站。

4、铁路智能交通

卫星导航将促进传统运输方式实现升级与转型。

5、海运和水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任何天气条件下,为水上航行船舶提供导航定位和安全保障。同时,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特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将支持各种新型服务的开发。

6、航空运输

通过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其他系统的有效结合,将为航空运输提供更多的安全保障。

7、应急救援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导航定位外,还具备短报文通信功能,通过卫星导航终端设备可及时报告所处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提高抢险救灾时效,大大减少人民生命财产损失。

8、指导放牧

2014年10月,北斗系统开始在青海省牧区试点建设北斗卫星放牧信息化指导系统,主要依靠牧区放牧智能指导系统管理平台、牧民专用北斗智能终端和牧场数据采集自动站,实现数据信息传输,并通过北斗地面站及北斗星群中转、中继处理,实现草场牧草、牛羊的动态监控。

扩展资料中国北斗卫星已获联合国正式认可

在2014年11月17日至21日的会议上,联合国负责制定国际海运标准的国际海事组织海上安全委员会,正式将中国的北斗系统纳入全球无线电导航系统。

这意味着继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格洛纳斯”后,中国的导航系统已成为第三个被联合国认可的海上卫星导航系统。

参考资料来源:

卫星导航系统主要运用于交通、电力、铁路、石化、通信等行业领域,自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以来,到目前为止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企业单位数量在1.4万家左右,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同时专利申请累计总量已突破8.5万件,位列全球第一。

航空,航海,精细农业,野外生物学,气象学,地球科学,环境监测,突发事件和灾害评估,安全保障,空间天体与建筑工程和自然资源分析的定位。

其实我们的手机就经常要用到卫星导航。还有就是汽车导航,飞机导航,民用船舶的导航。等等。另外就是基于卫星导航的位置服务。运用领域就更广泛了。

双星导航定位系统又叫无线电测向卫星业务(RDSS)系统,这是我国研制的导航和个人通信技术结合的卫星定位系统。此系统由两颗太空卫星(分别为“北斗1号”和“北斗2号”)控制站和接收机组成

此系统由两颗太空卫星(分别为“北斗1号”和“北斗2号”)控制站和接收机组成。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提供两种服务方式,即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

开放服务是在服务区中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定位精度为10米,授时精度为50纳秒,测速精度0.2米/秒。授权服务是向授权用户提供更安全的定位、测速、授时和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

建设目标:

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其建设目标是为中国及周边地区的中国军民用户提供陆、海、空导航定位服务,促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功能的应用,为航天用户提供定位和轨道测定手段,满足武器制导的需要,满足导航定位信息交换的需要。

扩展资料

功能特点:

北斗系统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北斗系统空间段采用三种轨道卫星组成的混合星座,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相比高轨卫星更多,抗遮挡能力强,尤其低纬度地区性能特点更为明显。二是北斗系统提供多个频点的导航信号,能够通过多频信号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务精度。三是北斗系统创新融合了导航与通信能力,具有实时导航、快速定位、精确授时、位置报告和短报文通信服务五大功能。

工程意义: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后,各行各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斗产业。比如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融合不断深化。同时,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新信号还催生了新产品,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实现规模化应用。

参考资料来源: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目前已经完成16颗组网卫星发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今起向亚太大部分地区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包括定位、导航、双向授时和短报文信息服务。基本服务性能:位置精度平面10米、高程10米;测速精度每秒0.2米;授时精度单向50纳秒。且随着这些年的建设目前已经在以下方面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

1、军用领域最先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2、电力、通信领域使用北斗高精度授时;

3、交通、测绘使用北斗定位;

4、公安、应急抢险、野外救援等领域使用北斗定位和短报文;

5、海关集装箱管理、民航使用北斗授时和定位;

目前北斗二代的芯片已经相继推出,无论是体积、价格和定位精度都有很大的提高,相信随着2020年北斗全球定位系统的建成,相关的应用产业将得到更大的发展。其战略意义:

1、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提高我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载体。

卫星导航系统的建设不仅需要雄厚的技术实力为依托,同时,还需要雄厚的经济实力作保障。也就是说,有技术没钱或有钱没技术,都是无法实施如此宏大的航天工程的,这也就是为什么目前世界上仅有三大卫星导航系统,为什么欧洲“伽利略”系统举步艰难的原因了。

我国建设独立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展示了综合国力和技术实力,不仅可以从根本上摆脱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对于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具有重大意义。

2、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促进和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卫星导航系统是服务于众多国民经济领域,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助推器”。比如,在金融和贸易工作中,时间的一致性极其重要,往往是差之分秒,损失无数。因此,在金融和贸易这种特殊的领域,时间的掌握必须由我们国家自己的系统来保障,仅此一点,就不难理解建设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的重要性。

另一方面,从卫星导航系统产业的应用效益看,卫星导航系统的广泛应用正在向人们提供这样的信息,卫星导航产业已成为继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之后,全球第三个发展最快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带来巨大的经济价值,如果没有独立的卫星导航系统,其中的利润也将拱手送人。

3、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用信息化推动产业化、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建设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推动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卫星导航系统越来越渗透到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之中,如果没有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国家信息安全将缺少可靠的保障。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国家重要的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生产效率、转变人民生活方式、提高大众生活质量,都具有重要意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