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开普勒第三定律什么意思 开普勒第三定律定义

开普勒三大定律是什么?

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三定律什么意思 开普勒第三定律定义开普勒第三定律什么意思 开普勒第三定律定义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称面积定律,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

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开普勒三大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什么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开普勒第三定律的常见表述是: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由于是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等人的观测资料和星表,通过他本人的观测和分析后,于1609~1619年先后早归纳提出的,他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开普勒的三大定律是什么?

开普勒三大定律内容及公式如下:

开普勒第一定律(轨道定律):每一行星沿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

开普勒第二定律(面积定律):从太阳到行星所联接的直线在相等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开普勒第三定律(周期定律):各个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公式:(R^3)/(T^2)=k(其中k=GM/(4π^2))。

详细内容介绍:

开普勒在1609年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一条是开普勒第一定律,也叫轨道定律,内容是所有的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的,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开普勒第二定律,也叫面积定律,对于任何一个行星来说,它与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扫过相等的面积。

用公式表示为:SAB=SCD=SEK。

到了1619年时,开普勒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也就是开普勒第三定律,也称为周期定律,内容为所有的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

以上内容参考:

开普勒三定律是什么

开普勒三大定律又分别称为椭圆定律、面积定律和调和定律。

开普勒第一定律,也称椭圆定律、轨道定律、行星定律。每一行星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而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一定律实际揭示了行星绕太阳公转的角动量守恒。由德国天文学家约翰尼斯·开普勒提出的,在此定律以前,人们认为天体的运行轨道是完美的圆形。

开普勒行星运动第二定律,也称等面积定律,指的是太阳系中太阳和运动中的行星的连线(矢径)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相等的面积。开普勒第二定律是对行星运动轨道更准确的描述,为哥白尼的日心说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为牛顿后来的万有引力证明提供了论据。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是指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这里,a是行星公转轨道半长轴,T是行星公转周期,K是常数,其大小只与中心天体的质量有关。

扩展资料

一、开普勒定律发现背景

1600年,开普勒来到捷克西部山城布拉格,成为第谷·布拉赫的助手。 第谷将毕生观测数据交予开普勒,希望他继续编制世界上精确的行星运行表。第二年第谷与世长辞。开普勒于1609年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上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又于1618年,发现了第三条定律。

1605年,根据布拉赫的行星位置资料,沿用哥白尼的匀速圆周运动理论,通过4年的计算发现第谷观测到的数据与计算有8’的误,开普勒坚信第谷的数据是正确的,从而他对“完美”的神运动(匀速圆周运动)发起质疑,经过近6年的大量计算,开普勒得出了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

又经过10年的大量计算,得出了第三定律。第一和第二定律发表于1609年,是开普勒从天文学家第谷观测火星位置所得资料中总结出来的;第三定律发表于1619年。开普勒三定律,使得哥白尼的日心说不再是“数学天文学”意义上假设,真正确立日心说。

二、开普勒定律适用范围

三条定律适用于宇宙中一切绕心的天体运动,在宏观低速天体运动领域具有普遍意义。对于高速的天体运动,开普勒定律提供了其回归低速状态的方程。根据这三条定律,通过数学计算,预报行星在天空中的位置,且预报与观测结果十分相符。

开普勒第二定律及其引出的推论,不仅适用绕太阳运转的所有行星,也适用于以行星为中心的卫星,还适用于单颗行星或卫星沿椭圆轨道运行的情况。

开普勒定律不仅适用于太阳系,他对具有中心天体的引力系统(如行星-卫星系统)和双星系统都成立。围绕同一个中心天体运动的几个天体,它们轨道半径三次方与周期的平方的比值都相等。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指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我觉得比较重要的是“半长轴”椭圆轨道适用,还有关于“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此常量只与中心天体有关,会运用其进行计算,下面那个我觉得看看也很有意思。以上话成立,如果你也是高中生的话。

利用微元,矢径R在很小的Δt时间内,扫过面积为ΔS,矢径R与椭圆该点的切线方向夹角为α,椭圆的弧长为ΔR。在Δt→0时,扫过面积可以看作为三角形, ΔS=1/2RΔRsinα 面积速度为 ΔS/Δt=1/2RΔRsinα/Δt=1/2Rvsinα 各行星绕太阳运行周期为T 设椭圆半长轴为a、半短轴为b、太阳到椭圆中心的距离为c 则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πab/(1/2rvsinα)。 选近日点A和远日点B来研究,由ΔS相等可得1/2vARA=1/2rBRB 从近日点运动到远日点的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2mvA^2-GMm/rA=1/2mvB^2-GMm/rB 得:vA^2=2GMrb/((rA+rB)/rA) 由几何关系得:rA=a-c rB=a+c a^2=b^2+c^2 所以 vA=√(GM/a)√(rB/rA) △S/△t=1/2rAvA=1/2√(GM/a)√(rArB)=b/2√(GM/a) T=πab/(△S/△t)=2πa√(a/GM) 整理得T^2/a^3=4π^2/GM

开普勒第三定律:是指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如何理解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也叫行星运动定律: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开普勒第三定律

开普勒第三定律(行星运动定律),是指绕以太阳为焦点的椭圆轨道运行的所有行星,其各自椭圆轨道半长轴的立方与周期的平方之比是一个常量。

开普勒三大定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