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点评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的品质

如何分析《西游记》三借芭蕉扇文段?

故事本身是环环相扣的,首先是孙悟空三次击杀白骨精的化身,但是被肉眼凡胎的唐僧误解,另外就是唐僧本身的愚善,导致他对于妖性不改的孙悟空非常的不满,当然少不了猪八戒在一边煽风点火。后来将孙悟空赶出去,接着唐僧自己就被妖怪抓住,被公主放跑之后,本想在国王面前显功,结果猪八戒和沙僧都不行,而反被妖怪诬陷为虎精。直到猪八戒请回孙悟空后才杀了怪物,救回唐僧,洗去了唐僧的冤枉。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点评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的品质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点评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的品质


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点评 三借芭蕉扇孙悟空的品质


故事的情节前后呼应,前面是三打白骨精中孙悟空被诬陷后驱逐,而唐僧是非不明。到了后面,唐僧则被妖怪变成虎精,也尝到了被诬陷的滋味,可谓报应不爽,这就是前后呼应。这样的安排将两个故事练成一体,成为一个思想的整体。后面还有一个相似的故事,就是“真假美猴王”,孙悟空因为杀伤盗贼的性命,就被唐僧逐走。后来出现假猴王,冒充孙悟空取经,和真的相争,到处找人辨识真假。

从故事本身上来说,真假美猴王的故事虽然前后热闹,前面和盗贼几次碰面,后面真假猴王为了辨明真假,下到地府,上到天庭走遍了,只是热闹是热闹了,却没有“白骨精”那个故事的前后对应,没有针对“误解”的思想反思,这个是“真假美猴王”的缺点。其次从感情上来说,真假美猴王中,唐僧撵孙悟空,就是念紧箍咒后说:”走走”。后面和好,也就是短短几个字而已,所以感情上非常单薄。回到“三打白骨精”。

孙悟空次杀了白骨精的替身,师傅就怪罪,他以师傅对自己有大恩,自己需要报答,且绝不再犯给搪塞过去,第二次击杀后,唐僧大怒,孙悟空则推说自己去需要解除紧箍咒,将唐僧难住,才面前留下。第三次,还是发现妖怪对唐僧要不利,顾不上后果果断出手击杀,结果终于被撵走,临走之时,一定要下跪谢恩。其中可见孙悟空师徒情深,并非只是逞勇斗狠之徒。

后面孙悟空在花果山见了猪八戒,虽然气恼唐僧,还是担心又出手解决师傅。在解救后,孙悟空终于发出心声:唐僧你只是一味的愚善,落个被人当做虎精的下场。至于猪八戒则是长嘴会撺掇的人,非要在师父面前争做得意的。不过说完了,唐僧认错,终于在一起继续前行。

从这里就明显看出“三打白骨精”中,感情戏是做足了的,观众即为孙悟空的忠勇赞赏,又埋唐僧的有眼无珠,还有对于猪八戒的多嘴的厌恶。后面更加赞赏孙悟空的既往不咎,而唐僧的认错,这样观众就融入整个故事之中,成为的核心故事之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