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私分国有资产罪 侵占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

请问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标准是什么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私分国有资产罪 侵占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私分国有资产罪 侵占国有资产罪立案标准


《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规定,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规定,将应当上缴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更多关于私分国有资产罪认定标准是什么,进入:

私分国有资产罪

私分国有资产罪 ,是指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构成本罪需要满足以下4个条件: 1、客体要件 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 所谓国有资产,包括依法经由上述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国有资产。例如税务机关掌握着的纳税人依法上交的税款等等。凡资金,不得用作企业职工集体基金或用作职工奖励奖金等。否则,即属违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法行为,其中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者,更进一步地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数额较大者,即构成本罪。 2、客观要件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本罪是 单位犯罪 ,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如疏忽大意地误将国有资产当作企业资金加以集体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情节严重者,可按有关 渎职犯罪 处理。 二、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处罚 根据 刑法 第三百九十六的规定: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 或者 拘役 ,并处或者单处 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规定,将应当上缴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必须构成“数额较大”,如果私分的数额不是很大,那么就不会构成犯罪。因此,证明私分的数额到底是多大,就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至于此罪的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话是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

私分国有资产罪怎么处罚?

私分国有资产的行为必须构成“数额较大”,如果私分的数额不是很大,那么就不会构成犯罪。因此,证明私分的数额到底是多大,就对当事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是犯罪行为,可能构成私分国有资产罪。私分国有资产的量刑标准:数额较大的话是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法律依据:《刑法》第三百九十六条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规定,将应当上缴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认定标准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私分国有资产罪属于单位犯罪,只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一般不会是个人犯罪的。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如疏忽大意地误将国有资产当作企业资金加以集体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因此要定本罪必须要证明单位的行为违反规定。 二、你叙述的情况里,有几个地方不清楚:1、“经请示上级后,上级同意剩余地块可考虑解决员工宿舍建设”里的上级是哪个部门?2、“将5亩土地划分到4户正式员工名下”这个决定是谁做出的?3、为什么将5亩土地划分到4户正式员工名下?

私分国有资产罪的主体是

本罪主体是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本罪是单位犯罪,但根据法律规定只处罚私分国有资产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一、私分国有资产罪应该怎么认定?

除了以上主体还有以下几点:

(一)客体要件:本罪所侵犯的直接客体是国有资产的管理制度及其所有权。所谓国有资产,包括依法经由上述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管理、使用或者运输中的国有资产。例如税务机关掌握着的纳税人依法上交的税款等等。对单位的财经分配,有一整套宏观管理制度,例如对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的国有企业,凡实行承包经营者,均试行资金分帐制度,即将该企业掌握的资金分为资金和企业资金。其中,凡资金,不得用作企业职工集体基金或用作职工奖励奖金等。否则,即属违背对国有资产管理的不法行为,其中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者,更进一步地侵犯了国有资产的所有权,数额较大者,即构成本罪。

(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主要表现为国有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三)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犯罪。行为人须有明知是国有资产而故意违反规定,将其集体私分给个人的确定故意。如疏忽大意地误将国有资产当作企业资金加以集体私分者,不能成立本罪,但情节严重者,可按有关渎职犯罪处理。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九十六条

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团体,违反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并处罚金。司法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违反规定,将应当上缴的罚没财物,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给个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