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学校比赛围棋图片大全简单(学校举办围棋比赛口号)

围棋分哪几个等级?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中第四条有: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至25级,1级。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等共七个等级。

学校比赛围棋图片大全简单(学校举办围棋比赛口号)学校比赛围棋图片大全简单(学校举办围棋比赛口号)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扩展资料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传为帝尧作,春秋战国时期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围棋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使用方形格状棋盘及黑白二色圆形棋子进行对弈,棋盘上有纵横各19条直线将棋盘分成361个交叉点,棋子走在交叉点上,双方交替行棋,落子后不能移动,以围地多者为胜。

古代围棋是黑白双方在对角星位处各摆放两子(对角星布局),是为座子制,由白棋先行。现代围棋由日本发展而来,取消了座子规则,黑先白后,使围棋的变化更加复杂多变。围棋也被认为是世界上复杂的棋盘游戏。

参考资料:

据《棋经十三篇》第十二篇——品格,围棋的品级有九种,即围棋共分九段,也就是说围棋的品位、棋力一共九类:第一是入神(九段)神游局内,妙而不知,第二是坐照(八段)不须劳神,万象一目了然,第三是具体(七段)人各有长,未免一偏,此品则能兼有众长,第四是通幽(六段)心灵开朗,能知其意而达到妙境,第五是用智(五段)必须用智谋算度,第六是小巧(四段)常有妙着胜人,第七是斗力(三段)用搏斗比较力量,第八是若愚(二段)似乎是很愚拙,但也不能侵犯,第九是守拙(一段)不和巧者斗智,自守钝拙。当然,九品之外,等级数目极多,无法计算,但都未能入格,这里不再列举。

除队友的以上回答,为了使内容更加完善,请允许我稍作补充。围棋的境界所分的等级表现围棋段位,早的棋品制,出现于古代。早记载是在三国时就出现了。《说郛》上曾引魏国邯郸淳的《艺经》,上有:“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今不复云。” 关于围棋的等级,北宋皇佑年间(1049-1053)学士张拟所撰《棋经十三篇》之《品格篇第十二》有云:“夫围棋之品有九。一曰入神,二曰坐照,三曰具体,四曰通幽,五曰用智,六曰小巧,七曰斗力,八曰若愚,九曰守拙。九品之外,不可胜计,未能入格,今不复云。”

到了明朝作了更进一步的阐述,明人许仲冶在《石室仙机》中作过这样的解释: 一品入神,是指:变化不测,而能先知,精义入神,不战而屈人之棋,无与之敌者,这算上上。 二品坐照,是指:入神饶半先,则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有“至虚善应”的本领。这算上中。 三品具体,是指:入神饶一先,临局之际,造形则悟,具入神之体而微者也。这算上下。 四品通幽,是指:受高者两先,临局之际,见形阻能善应变,或战或否,意在通幽。这算中上。 五品用智,是指:受饶三子,未能通幽,战则用智以到其功。这算中中。 六品小巧,是指:受饶四子,不务远图,好施小巧,这算中下。 七品斗力,是指:受饶五子,动则必战,与敌相抗,不用其智而专斗力。这算下上。 至於下中和下下,《石室仙机》未作解释。但我们已可看出,这九品中品与品之间的距是很大的。这种品级制,为我们现在实行的棋手九段制奠定了基础。棋品:指围棋比赛后分的等级。我国古代分为九等,称为“九品”。从一到九的名称是:入神、坐照、具体、通幽、用智、小巧、斗力、若愚、守拙。现在分为“段’。

一、围棋的水平用段位来描述。的围棋段位分成业余段位和专业段位两种。

二、业余段位

1、业余段位的两个阶段

业余段位分成级和段两个阶段。水平从低到高依次是:32级、31级..2级、1级、业余初段、业余2段..业余7段等段格。一般而言,相临两个格子的水平距是一个子,例如业余2段与业余6段之间就了3到4个子左右的水平。请注意:业余段位的标注是数字。

2、段位的获得

想成为业余初段到业余5段,只要参加区县级体育部门组织的升段比赛,并在一定的组别中获得一定胜率就可以得到;

获得业余6段和业余7段则难得多。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省市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并获得前6名的业余棋手,这些棋手的水平明显强于标准的业余5段;而业余7段的获得者则必须是参加性业余围棋比赛并获得前3名.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业余棋手,都具有相当于中低段专业棋手的水平,或者根本就是退役的专业棋手。

3、段位证书

业余段位中,“级”一般没有证书也几乎不需要证书;“段”有段位证书。

4、段位证书的授予

业余初段到业余5段的段位证书,由地方棋院和相同级别的体育管理部门授予;

业余6段和业余7段的段位证书,由体育总局委派棋院授予;也有少部分已退役的专业棋手,平时以业余6段的水平参加各种业余比赛,这也是被允许和被接受的。

三、专业段位

1、段位台阶

专业段位从低到高依次是专业初段、专业二段..专业八段、专业九段。请注意:专业段位的标注是汉字。

2、的专业段位均由授予。每年,棋院都统一组织一次专业段位的升段比赛,这是围棋界的高考。

3、全国升段赛对报名者的要求

水平:业余5段以上

年龄:男不高于15周岁,女不高于18周岁(这个年龄标准待确认)

4、录取名额

不管多少棋手报名参赛,每年能够成为专业棋手的名额只有20个,其中男15人,女5人。

从近几年看,报名的人数基本在400人左右,水平基本都是业余5段和业余6段的孩子,录取的比例是1:20,可见竞争还是很激烈的。

5、的专业棋手数量

根据2005年04月30日为止的棋手等级分名单,目前在册的专业棋手是381人,加上今年7月刚刚成为专业棋手的20个孩子,一共是

401人。

显然,在一个具有13亿人口的里,围棋专业棋手只有区区400人,这是典型的稀缺资源。

6、专业棋手之间的水平异

专业棋手之间的水平异远比业余棋手之间要小,比如,专业六段只能让专业二段一先甚至在比赛中要分先,而业余6段可以让业余2段3到4个子,因此,专业棋手之间尽管段位有一定距,但水平距并不大。

7、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之间的水平异

可以大致这样理解:专业九段让业余5段四到五个子,专业初段比业余5段的水平好一些,和业余6段的水平大致相当。

段和级都是现代围棋选手的等级称谓。段分为业余段位(D)和专业段位(P);级则为业余棋手所专用。

专业段位共分九个等级,是九段,以下依次分别为八段、七段、六段、五段、四段、三段、二段、初段。

业余段位共分七个等级,是7段,以下依次分别为6段、5段、4段、3段、2段、1段。请注意,这里数字的表达方式,在围棋专业领域内,汉字段位是用于专业段位的,而数字是专门用于业余棋手的。

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依次至25级,1级。

因为段位制相传为四世本因坊道策所创,随着围棋的发展一起沿袭过来。按初段位设置的标准,九段可以让初段二子。但是围棋发展到今天,实际上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近年来刚入段的小朋友,九段让二子基本上是让不动的。尤其是国少队那些孩子,是任何高段棋手不敢小看的。我们来明确一下现行段位的制度。

在我国,每年有定段赛和升段赛,前者是针对刚刚进入职业的新人而言,后者则是职业棋手的一次自我考核。

在升段赛中,同一段位的选手或者相近段位的选手分到一起,进行循环积分比赛。当积分胜率达到一定标准(比如说75%),那么证明你在该段位选手中水平突出,即可以升段了。

另外一种特例是,达到某些大赛的优异成绩,可以直接定段。在国外,日本的石田芳夫九段因为同时拥有“名人”和“本因坊”两大头衔,被直接定为九段是首例;国内,下周一开赛的第10届LG杯世界棋王赛决赛,陈耀烨五段对古力七段,胜者(赢得世界冠军)即可直升九段

的是级,一般分一到五级,一级,五级;然后是业余段位,分1~8段,业余段位相对级位高一些,8段;后是职业段位,分一到九段,职业段位相对于业余段位高,九段

职业段位,从一段至九段,一段(也称初段),九段。业余段位,从1段至7段,1段(也称业余初段),7段。一般来讲职业初段相当于业余强6段水平。业余级位,从1级至18级(也有评到25级的),1级,级数越大水平越低。

段位1-9段 业余小写 9段初段-九段 职业大写 九段

1段到9段,9段级别。

围棋是谁发明的?

明朝林应龙在《适情录》中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

一、起源

围棋,起源于,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类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二、发展

1、春秋战国

围棋这时已在广泛流传了。《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载:

“卫献公自夷仪使与宁喜言,宁喜许之。大叔文子闻之,曰:

‘呜呼……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必不免矣!’”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可靠的涉及围棋的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

2、秦汉三国

秦灭六国一统天下,有关围棋的活动也鲜有记载。到东汉初年,上还是“博行于世而弈独绝”的状况。直至东汉中晚期,围棋活动才又渐盛行。晋代葛洪《西京杂记》卷二:

“杜陵杜夫子善弈棋,为天下第一。人或讥其费日,夫子曰:“精其理者,足以大裨圣教。””

3、南北朝

由于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起,导致文人学士以尚清谈为荣,因而弈风更盛,下围棋被称为“手谈”。上层统治者也无不雅好弈棋,他们以棋设官,建立“棋品”制度,当时的棋艺分为九品。日本围棋分为“九段”即源于此。

4、隋唐宋元

由19道棋盘代替了过去的17道棋盘,从此19道棋盘成为主流。这时的围棋,已不仅在于它的军事价值,而主要在于陶冶情操、愉悦身心、增长智慧。弈棋与弹琴、写诗、绘画被人们引为风雅之事,成为男女老少皆宜的游艺娱乐项目。

5、明清

明清两代,棋艺水平得到了迅速的提高。其表现之一,就是流派纷起。满族统治者对汉族文化的吸收与提倡,也使围棋游艺活动在清代得到了高度发展,名手辈出,棋苑空前繁盛。

三、传播

到19世纪中叶后,日本的围棋水平赶上,并在其后的一百年间,将远远抛在后面。和越南的交往可以上溯到秦汉时期,西汉时曾置交趾郡,辖境包括越南的大部分地区。此后,越南长期受文化的影响。明代郑和下西洋时,曾看到围棋在很受欢迎的情况。

围棋传到欧洲的时间有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是17世纪中叶。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不少欧洲人都以为围棋是日本人发明的。后来他们才逐渐知道,围棋实际上早出现于。

五、近现代

日本围棋明治维新以后,棋手失去幕府支持,开始谋求新的谋生手段,导致棋战和现代段位制的出现,并创立全国性的日本棋院。

(1)1949年中华创建后,专业围棋水平相当低。从1960年开始,每年举办中日围棋友谊赛。其中,1961年第二届来华访问的日本围棋代表团中的55岁伊藤友惠五段(女性)横扫当时棋手,八轮全胜。

(2)1988年4月16日体委发布《围棋段位标准》《围棋段位标准实施细则》和《围棋地方段位制》。

(3)1988年,韩国人曹薰铉在第一届应氏杯世界围棋锦标赛中夺冠,同样引发韩国围棋的热潮。此后,大量世界性棋战出现。在这些棋战中,李昌镐从众多棋手中脱颖而出,成为当时棋界第一人。

(4)2013年,众多棋手崛起,包括江维杰、范廷钰、时越等年轻棋手接连赢得世界比赛冠军,芈昱廷、陈耀烨、周睿羊、檀啸等棋手大放异彩,人才辈出。

(5)2016年3月9日至15日举行的围棋人机大战中,谷歌开发的人工智能程序“阿尔法围棋”(AlphaGo)分4:1战胜了围棋世界冠军、韩国选手李世石九段,在围棋上已显示出赶超人类的趋势。

(6)2017年初,升级版的AlphaGo以“Master”的神秘账号在多家网络围棋平台战胜包括聂卫平、柯洁、朴廷桓、井山裕太在内的数十位中日韩围棋高手,在30秒一手的快棋对决中,以60∶0的成绩完胜,引发热议。

六、基本下法

1、对局双方各执一色棋子,黑先白后,交替下子,每次只能下一子。

2、棋子下在棋盘上的交叉点上。

3、棋子落子后,不得向其他位置移动。

4、轮流下子是双方的权利,但允许任何一方放弃下子权而使用虚着。

一个棋子在棋盘上,与它直线紧邻的空点是这个棋子的“气”。棋子直线紧邻的点上,如果有同色棋子存在,则它们便相互连接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无气状态的棋子不能在棋盘上存在,也就是提子。

把无气之子提出盘外的手段叫“提子”。棋盘上的任何一子,如某方下子后,该子立即呈无气状态,同时又不能提取对方的棋子,这个点,叫做“禁着点”,禁止被提方下子。

围棋现存在三种规则。大陆采用数子规则,采用应氏计点规则,日韩采用数目规则。因为黑方先行存在一定的优势,所以所有规则都采用了贴目制度。

扩展资料:

围棋比赛前的注意事项:

1、 做好赛前准备工作,少喝水,比赛间隔不要吃得太饱,每场比赛前把上厕 所的问题解决好,以免中途离开,影响比赛;

2、比赛前不要搭话,更不要问对方水平,以免影响判断;

3、开局要绷紧,要自信;

4、对局心理要有3颗子的优势,且要慢下和下慢;

5、冬天比赛应注意自己的袖口,以免在下棋时碰乱棋子,影响比赛结果;

6、比赛结束时要举手示意裁判,不要擅自离开自己的棋盘,且不能转身,以免引起胜负;

7、每一盘棋下完后,不要过分在乎输和赢,输的棋要忘掉,全力准备下一盘的比赛。

参考资料来源:

围棋的起源在流传久远的说法是“尧造围棋,丹朱善之”。这句话据传是出自已佚名的《世本》一书,《世本》相传成书于战国时期,司马迁曾采用过不少《世本》中的资料,但《世本》并没有流传下来,现在能见到的多是明、清文人的辑本。

现代学者则认为围棋早是人们用来研究天文的工具,至少是围棋的发明和进化与人们的天文观象有关。棋盘上361落点,除去中间一点,所剩360点合于360周天之数;棋盘一分为四代表春夏秋冬四季,每部分90个点是一个季度的天数,周边共72点对应72候(古代用“候”代指时令,一候5天,一年分72候)。

棋子分黑白两色,与古人以黑表阴、以白代阳相应,黑表黑夜,白即白天。棋盘上有被称为“星”的9个小黑点,四角各一,四边各一,一个居中。区域正与古人按星相图把分为九州相应。

拓展资料;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中、日、韩、朝),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起源于,中日韩是现今围棋的三大支柱,日本围棋整体水平止步不前,中韩围棋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中韩争霸的局面。

据先秦古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代的张华,在《博物志》中说:“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

说人话就是:尧发明了围棋,教给他的孩子丹朱,并且丹朱下棋很厉害。而且还有不靠谱的传说,说丹朱是个问题青年,整天游手好闲,跟一群狐朋混在一起。

这个好大儿,一点也不乖啊。打也好,骂也好,根本没办法,那么废柴,怎么能继承王位呢?

为了教育好儿子,尧就发明了一个游戏,在空地上划几条线,找了两种方便区分的材料,做棋子,让丹朱来玩。

这应该就是早的围棋模型了,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才有了今天的模样。

而且,很久之前的围棋棋盘,也不是纵横各19条线,而是17路。emmmm……至于早的围棋是怎么玩的,我也不知道。

我猜应该是比谁吃的棋子多吧。

围棋也像其他艺术和发明一样,有起源、发展、成熟的过程。并不是一出来,就是我们现在的围棋规则,围棋棋子、棋盘。

相传围棋是尧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围棋,起源于,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我国古代称为弈,在整个古代棋类中可以说是棋之鼻祖,相传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其发明者不可考,只有文献为证

据《世本》所言围棋为尧所造。

晋张华在《博物志》中亦说:“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舜是传说人物,造围棋之说不可信,但它反映了围棋起源之早。

《路史后记》中说尧娶妻富宜氏,生下儿子丹朱。丹朱行为不好,尧至汾水之滨, 围棋

见二仙对坐翠桧,划沙为道,以黑白行列如阵图。

唐朝人皮日休在其《原弈》一文中则以为围棋始于战国,是纵横家们的创造。围棋是「有害诈争伪之道」!每颗棋子代表一坐城池,棋盘代表地,棋子之间的线条代表官道,整个围棋就是两国争地战略棋局。

相传围棋是古代的尧发明的。

围棋,起源于,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一、象棋

象棋的起源和发明在历史上有多重说法:

1、起源于传说时代的神农氏。元代僧人念常在《历代通载》中说:“神农以日月星辰为象,唐相国牛僧孺用车、马、士、卒加炮代之为机矣”。

2、起源于传说时代的黄帝。北宋晃补之《广象戏格·序》说:“象戏兵戏也,黄帝之战,驱猛兽以为阵,象,兽之雄也。故戏兵以象戏名之。

3、起源于周武王伐纣时。明代谢肇淛《五杂组》云:“象戏,相传为周武伐纣时作,即不然,亦战国兵家者之流,盖彼时重车战也。”[1]

4、起源于战国之时。《潜确居类书》载:“雍门周谓孟尝君:‘足下燕居,则斗象棋,亦战国之事也。’盖战国用兵,故时人用之象为棋势也。”[1]

5、起源于舜的时期,传说舜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叫象,象为人懒惰,好玩耍,由他发明了象棋。

象棋,亦作“象碁”,汉族棋类益智游戏,象棋在有着三千多年的历史,属于二人对抗性游戏的一种。由于用具简单,趣味性强,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是我国正式开展的78个体育项目之一。

二、围棋

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1964年版的《大英百科全书》就采纳这种说法,甚至将其确切年代定在公元前2356年。

唐代诗人皮日休所作的《原弈》认为:“弈之始作,必起自战国,有害诈争伪之道,当纵横者流之作矣。岂曰尧哉!”

明朝陈仁锡在《潜确类书》中又提出“乌曹作博、围棋”。乌曹相传是尧的臣子,有的又说他是夏桀的臣子。后来,董斯张的《广博物志》、张英的《渊鉴类函》等也采录了这种说法。

明朝林应龙《适情录》则认为,围棋是容成公发明的。据《列仙传》记载:“容成公者自称黄帝师,见于周穆王,能善辅导之事。”

现代观点并不认为围棋起源于某个传说,应该起源于早期人类劳动间隙中,对人类活动的探索和模仿。据记载的围棋古代规则,和苗木移栽很相似,即历史上苗木移栽技术广泛使用的那个时期。

围棋是一种策略性两人棋类游戏,古时称“弈”,西方名称“Go”。流行于东亚(中、日、韩等),属琴棋书画四艺之一。

围棋起源于,传为尧作,春秋战国时代即有记载。隋唐时经朝鲜传入日本,流传到欧美各国。有学者认为,围棋蕴含着汉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是文化与文明的体现。

围棋,起源于,古代称为弈,可以说是棋之鼻祖,围棋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据先秦典籍《世本》记载,“尧造围棋,丹朱善之。”晋张华在《博物志》中继承并发展了这种说法:“尧造围棋,以教子丹朱。若白: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传说尧发明围棋,象棋原创周武王

围棋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黑白世界,棋盘上各画19条平行线,构成361个交叉点。棋子分黑白两色,各有180枚。弈棋有对子局和让子局之分,采用包围与反包围的基本战术,故称围棋。围棋对弈,运用“做眼”、“点眼”、“劫”、“围”、“断”等技法吃子占位,战胜对手。下围棋局势千变万化,搏斗激烈紧张,而且由于它将科学、艺术和竞技三者融为一体,既可以提高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陶冶了情操,因而几千年来长盛不衰,并逐渐发展为一种性的文化竞技活动。

哪些棋类适合小朋友?

围棋比较好。大多数家长都倾向让小孩子学习围棋。 一是因为围棋棋子比较简单,相对于象棋而言较容易上手; 二是围棋趣味性叫强,能够吸引小孩子的兴趣; 三是围棋自由发挥空间较大,便于孩子发散思维,独立思考,灵活创造。

围棋相对于象棋而言入门比较简单,因为围棋的基本规则比较简单,目标也很明确,说白了就是围攻而后吃掉对方的棋子,占领自己的地盘。而象棋的入门需要熟记一些口诀,因为象棋的每个棋子都是一个角色,因此每个角色都有自己的一种固定的走法,必须以掌握每个棋子的走法之后再进行自己的布局谋略。因此,围棋入门相对于象棋而言稍微要容易些。

儿童学围棋的方法

1、首先,培养孩子对围棋的兴趣是关键。

孩子在4周岁至7周岁之间极其好动,难以长时间坐下来去思考每一步棋的走法,甚至坐下来没几分钟,心里就想去玩其它方面的东西。这时,老师、父母不用着急,可用的方法去孩子对围棋的兴趣。

2、父母应成为孩子学围棋的启蒙老师。

大部分父母可能都没有系统地下过围棋,但是,父母可以与孩子一同到围棋学校去。父母的理解能力要比孩子强,回来后,可与孩子练习围棋中的基本定式与棋谱,让孩子感觉围棋、认识围棋、锻炼智力,去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

3、让孩子在学围棋中找到快乐。

对于孩子学围棋,不但要让孩子在快乐地学围棋,而且要孩子在学围棋中找到下围棋的快乐,不能让孩子感到学围棋是一种负担,这一点非常重要。学棋的过程有时是枯燥无味的,长久以后,有的孩子就会坚持不下来。因此只有在下围棋中找到了快乐,孩子在围棋中才肯去思考,去坚持。

围棋10人轮次表

第一轮 1-10 2-9 3-8 4-7 5-6

第二轮 10-6 7-5 8-4 9-3 1-2

第三轮 2-10 3-1 4-9 5-8 6-7

第四轮 10-7 8-6 9-5 1-4 2-3

第五轮 3-10 4-2 5-1 6-9 7-8

第六轮 10-8 9-7 1-6 2-5 3-4

第七轮 4-10 5-3 6-2 7-1 8-9

第八轮 10-9 1-8 2-7 3-6 4-5

第九轮 5-10 6-4 7-3 8-2 9-1

这种排对阵其实是有公式的。一个人赢一局积2分,负者不记分。

先罗列1到10号,然后先由上到下高分对高分,第一轮很好搞定。

第二轮则由下到上,高分对高分,记住后一个高分会没有高分和他相对,那么就让他对上低分的第一个(也就是由下到上低分的第一个),这很关键,不然之后的对阵排布会很麻烦。

第三轮继续由上到下,以此类推。。。10轮就可以了。

记住从第四轮开始要注意,尽量避免重复对阵,到没办法再重复对阵。如果有对手缺席的情况要做标记,后统计成绩的时候如果遇上同分则计算这个人所有对手积分的总和,高分者靠前。

这种方法是各种围棋比赛时用的排对阵办法,会了这个就可以去围棋比赛混个裁判了。。。

10人下九轮,这个是大循环了。

怎么参加围棋比赛

1.

参加围棋俱乐部或围棋培训班,但是每年都会有定段比赛和定级比赛。

2.

加入学校围棋社团,每学期社团都会举办市里的交流赛。

3.

主动联系市区主办方的主要负责人员,一般都是以集体的形式报名。

4.

主动联系当地围棋协会主席,对你这个情况进行安排。

5.

有一部分市围棋在网上进行比赛,到时注意报名时间进行网上报名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