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2021年江苏省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怎么登录?

江苏省学籍管理规定

一、本次修订的背景

2021年江苏省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怎么登录?2021年江苏省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怎么登录?


我省现行的《江苏省义务教育学籍管理规定》《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于2014年印发。随着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进入新阶段,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作出了新的部署,我省现行的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部分条款已不能适应和满足新形势下教育教学改革的需求。

为更好地落实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贯彻“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精神,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工作,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我们对现行的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进行了完善和修订。

二、本次修订的依据

本次修订的主要依据为《中华教育法》《中华义务教育法》《中华未成年人保》《中华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2021年修订)》《江苏省实施〈中华义务教育法〉办法》,《教育部中小学学生学籍管理办法》《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小学生学籍管理相关问题处理的通知》(教基一厅〔2016〕2号)的有关要求,以及《教育部关于取消一批证明事项的通知》(教政法函〔2019〕12号)精神。

三、本次修订的原则

一是落实上级要求。贯彻有关法律法规和教育部中小学学籍管理的最新精神,落实放管服改革和简化办事证明材料的要求。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基础教育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着力解决学籍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同时保持政策的相对稳定性和延续性。三是突出规范管理。进一步对中小学学籍变动的相关条件、办理要求、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责任进行明确和细化,确保每位学生在校合法权益。四是体现人文关怀。在加强中小学学籍规范管理的前提下,充分考虑特殊需求学生等不同群体的实际,保障每个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发展的需要。

江苏省高中学籍管理系统怎么登录

江苏学籍管理系统登录入口

1.

打开桌面上的“IE”浏览器。

2.

登录网址:

3.

在学籍系统界面输入ID号、密码、验证码(系统随机生成,登陆时按实际填写),再点击“登录”。

4.

登录系统后,查找系统界面右面上的第二个图标“学籍管理”

一千个人里就有一千个哈默莱特,世界上无论如何都无法找到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意见和看法,对同一件事情,大家也会有不同的评判标准。我的答案或许并不是最为标准,最为正确的,但也希望能给予您一定的帮助,希望得到您的认可,谢谢!

祝愿你在今后的生活中平平安安,一帆风顺,当遇到困难时,也可以迎难而上,取得成功,如果有什么不懂得问题,还可以继续询问,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或者有所顾虑,我们一直都是您最坚定的朋友后台,现实当中遇到了不法侵害,和不顺心的事情也能够和我详聊,我们一直提供最为靠谱的司法解答,帮助,遇到困难不要害怕,只要坚持,阳光总在风雨后,困难一定可以度过去,只要你不放弃,一心一意向前寻找出路。

江苏省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

江苏省中小学学籍管理规定如下:

初中毕业生经升学考试合格,并到录取学校办理入学手续后,即取得学籍。新生应按时到校报到,办理入学手续。开学后两周内不到学校办理入学手续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且下一年不得报名参加升学考试;如因病或因特殊情况不能如期办理入学手续者,必须在开学后两周内持有关证明向学校申请延期办理入学手续。

学生不准任意转学。全家户口及家庭住址跨省、市、县迁移的学生可准予转学。学生转学由本人或家长向转出学校提出申请,学校审查后,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开出全省统一的转学证明。由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盖章。学生持转学证明、家长调动工作证明、户籍迁移证明以及会考成绩单和平时成绩报告单,到转入学校的教育主管部门办理入学手续。

学校不准擅自接收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新生。新生入学后,如发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即取消其学籍:伪造有关证件冒名顶替者;已被其他学校录取的学生;其他学校在籍学生;同级学校已经毕业的学生。入学手续一般在开学后两周内办好。会考成绩单由省辖市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加盖公章后有效。由转出学校在一月内交转入学校。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籍管理规定的休学和复学

第十三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准予休学:因病需要长期治疗,经教育主管部门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者:一学期内病假、事假时间累计超过上课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跟班学习有困难者;毕业学年患重病且病假时间超过上课总时数的三分之一者。

江苏省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 #教育# 导语】学籍是专指作为某校学生的身份证明。2013年9月1日起,全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小中大学籍的信息管理系统。以下内容是 教育频道为大家准备的相关内容。

中小学生学籍管理常见问题及解答

作为学生家长应该关注学籍的哪些相关内容?

学籍是指某个儿童少年作为某所学校学生的身份。是记录学生就学和成长过程的重要载体。学籍管理是指学校和有关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学籍进行管理的行为,是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已建成全国联网的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各类学籍业务均纳入系统管理。

拥有学籍是每个学生应有的权益。在经过批准的学校学习的学生都具有学籍。新入学或转学后,家长应及时到学生所在学校确认是否已为学生建立或转接学籍,是否“人籍一致”。“人籍分离”等问题可能导致学生无法办理与学籍相关的各种管理服务业务,甚至影响升学。学生离校时,家长要及时告知原学校学生的去向,方便原学校协助办理相应的学籍管理服务业务。此外,家长还要对学生的学籍信息进行核对,确保准确无误。

学生入学后应如何办理学籍手续?

学生被学校招收后,原来已有学籍的,接收学校应通过全国学籍系统为学生转接学籍,实现“人籍一致”;原来没有学籍的,应为学生新建学籍并通过查重程序。如果遇到学籍系统或数据传输故障等特殊情况,学校可先通过线下流程办理转学等业务,线下流程完成后,即可作为拥有连续学籍的计算时点,学生即应视为在校生,享受在校生待遇(如参加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组织的考试及各种活动),之后再通过学籍系统完成电子转接,最终以学籍系统记录的信息为准。

关于学籍信息更新有哪些要求?

学籍信息是维护学生权益的依据。学籍信息更新是确保学籍信息准确的必然要求。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快问题学籍处理和建立数据质量核查机制的通知》(教基一厅〔2015〕2号)要求各地各校加强宣传和督促检查,结合本地实际,建立常态工作机制,每学期核查一次学籍信息变动情况。学生家长有义务及时将学生信息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的变动情况告知班主任,由班主任将学生信息的变动情况通知学校学籍管理员,

在学籍系统内及时更新。

学籍号有几种?

学籍号是学籍信息的核心要素。学籍号以学生居民身份证号为基础生成,一人一号伴随学生整个学习生涯,原则上终身不变。学籍号分为“G”字头正式学籍号、“L”字头临时学籍号以及“J”字头学籍号三种。较为常见的是“G”字头正式学籍号和“L”字头临时学籍号。“G”字头正式学籍号:具有“L”字头临时学籍号的学生经过全国查重和与人口基础信息库进行比对,通过后分配“G”字头正式学籍号,每年春季学期开学后,通过学籍系统下发。“G”字头正式学籍号为“G+身份证号”,但学生身份证号发生变化等特殊情况下,二者可不相同。

“L”字头临时学籍号:学生首次注册学籍后,分配“L”字头的临时学籍号。“L”字头学籍号按照身份证号编码规则生成,与身份证号相似,但与身份证号不具有对应关系。“L”字头临时学籍号是学生获得正式学籍号前办理各项业务的依据,在办理有关业务时与正式学籍号效力相同。各地各校在办理有关业务时应对持有临时学籍号的学生一视同仁。“J”字头学籍号是为暂无公民身份证号或原公民身份证号不可用的学生设计的。

编码规则与身份证号相同。学生获得身份证号后,可以申请将学籍号更改为“G”字头

正式学籍号,但保留原来的记录。

转学、毕业后跨省就学办理时间有什么要求?

为做好毕业结业和升级处理工作,每年从7月15日零时至8月14日24时,学籍系统暂停发起转学业务,其他时间均可发起,7月15日零时之前发起的转学业务可继续办理。每年毕业后跨省就学新业务发起时间限定为8月15日零时至12月14日24时、3月1日零时至5月31日24时。需要注意的是,各省在规定的统一时段中,根据各自实际又规定了本省的转学及毕业后跨省就学时段,在这种情况下,以省级规定为准。

“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状态的学籍是否可以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

为了方便群众,学籍系统除了允许在校生状态(休学除外)的学生办理转学及跨省就学业务外,还允许处于“出国”、“其他离校”、“退学”、“开除”等状态的学生

办理此类业务。转学完成后,学籍状态不变,在转入学校办理相关手续后变为在校生状态。需要注意的是,处于“休学”状态的学生,须在原就读学校办理复学手续后再办理转学手续。

毕业生被学校错误调转学籍后怎么办?

原则上,被招生的学生到下一阶段学校入学报到后学校才能调转学籍并再次变为在校生。对误调转学籍的,学籍系统将按照“谁操作、谁负责”的原则增加回退功能,允许区(县)学籍管理部门在学生毕业后半年内将被误招学生退至毕业生状态,然后再由实际录取的学校将其学籍调入。

小学新生入学年龄有哪些要求?

《义务教育法》对未满6周岁的儿童是否必须入学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根据其确定的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学生入学年龄的具体日期由各省份根据实际自行设定。

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提供了入学截止日期控制功能,由省级学籍管理部门自行设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