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什么?

究竟关于著作权的那个是《尼泊尔公约》还是《伯尔尼公约》啊

是《伯尔尼公约》,尼泊尔是我国进行核弹试验的地方,如果要签订核弹条约,有可能以尼泊尔命名。目前无以此命名的条约,谢谢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什么?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是什么?


保护著作权的是《伯尔尼公约》。

至于《尼泊尔公约》,我没听过。估计是别人误认了《伯尔尼公约》。

《伯尔尼公约》1887年生效,我国1992年加入。

在伯尔尼公约版权保护原则中不包括

在伯尔尼公约版权保护原则中不包括:强制许可原则。

伯尔尼公约版权保护原则:

1、国民待遇原则。联盟任何一成员国公民的作者,或者在任何一成员国首次发表其作品的作者,其作品在其他成员国应受到保护,且如果有对外国人施加的限制措施,均不得适用于已经在该国居住3年的难民或其配偶已有居住国国籍,或其子女一人或数人具有居住国国籍者。

2、自动保护原则。指作者在成员国中享受和行使《伯尔尼公约》规定的权利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3、独立保护原则。根据《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各国依据本国法律对外国作品予以保护,不受作品来源国版权保护的影响。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公约是什么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截至2014年12月2日,随着科威特的加入,成为该公约新缔约国,该公约缔约方总数达到168个,1992年10月15日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第一个世界性的著作权公约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的伯尔尼公约》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条约.

现行的《公约》的核心是规定了每个缔约国都应自动保护在伯尔尼联盟所属的其它各国中首先出版的作品和保护其作者是上述其他各国的公民或居民的未出版的作品。

公约从结构上分正文和附件两部分,从内容上分实质性条款和组织管理性条款两部分。正文共38条,其中前21条和附件为实质性条款,正文后17条为组织管理性条款。该公约的规定比较具体、详细,规定作品享有版权不依赖于任何手续(如注册登记、缴纳样本等),保护期也比较长。

《公约》附件为关于发展家的特别条款,它规定,发展家出于教育和科学研究的需要,可以在《公约》规定的限制范围内,按照《公约》规定的程序,发放翻译或有版权作品的强制许可证。这是在1971年修订《公约》时因发展家强烈要求而增加的。

法律依据:

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1992年10月15日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尼泊尔公约》基本原则

三项基本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版权独立性原则。

伯尔尼公约基本原则 伯尔尼公约的基本原则包括:国民待遇原则、自动保护原则、独立保护原则和保护标准原则。(一)国民待遇原则《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就享有本公约保护的作品而论,作者在作品起源国以外的本联盟成员国中,享有各该国法律现在给予和今后可能给予其国民的权利,以及本公约特别授予之权利。”因此,国民待遇原则就是指在保护作品方面,要求将外国人按照本国国民来对待。换言之,以某一成员国为起源国的作品,在其他所有成员国受到这些给予其国民的作品的相同保护。(二)自动保护原则《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享有和行使著作权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这就是所谓自动保护,即对著作权的保护不能以履行任何手续为条件。这里的手续,指国内法规定的获得权利保护时所必须履行的行政义务。例如交存作品的品、在某一公共机构或机构注册、缴纳注册费等。如果对著作权的保护取决于履行这些手续,则违反了公约的规定。与自动保护原则一致的是公约第3条第1款a项,根据该规定,成员国国民的作品无论是否出版,都受到保护。自动保护原则,即著作权自动产生的原则,是未出版的作品也受著作权保护的理论依据。(三)独立保护原则同自动保护原则有关,《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这些权利的享有和行使,无须履行任何手续,并与作品的来源国给予的保护无关。除本公约的规定外,权利的保护范围和作者获得的保护其权利的救济方法,仅依照被请求保护国的法律确定。”这一款的后半部分就是对著作权独立性原则的规定。著作权独立性原则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著作权的保护适用被要求保护的成员国的国内法,即所谓的“权利要求地法”。第二,作品在成员国是否受到保护,受到何种保护,都不影响其在其他成员国得到公约要求的保护。[2] (四)保护标准原则公约并没有哪一条规定“本公约的规定为保护,任何成员国都不得保留”的规定。“保护”是公约体现的一种原则,其精神散见于不同的条款。或者说,是从不同的条款中抽象出的保护原则。[3]伯尔尼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对著作权的保护必须达到公约规定的标准,亦即公约特别规定的作者所享有的各项权利。《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1款规定,作者除依国民待遇原则而享有成员国法律规定的权利外,还包括公约特别授予的权利。从公约的具体条文来看,公约特别规定的作者的权利就是公约第1-21条的实体规定,也是公约要求所有成员国必须达到的保护作者权利的标准。当然,根据 《伯尔尼公约》第19条的规定,如果成员国的本国法律中提供更广泛的保护,则公约条款不妨碍要求适用这种规定。

版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多边公约是

《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是版权领域著作权领域第一个世界性多边条约,也是至今影响的著作权公约。

简称《伯尔尼公约》.是关于著作权保护的条约,1886年9月9日制定于瑞士伯尔尼。截至2017年8月3日,随着库克群岛的即将要加入,成为该公约新缔约国,该公约缔约方总数达到174个,1992年10月15日成为该公约成员国。

其基本原则包括:

国民待遇原则

联盟任何一成员国公民的作者,或者在任何一成员国首次发表其作品的作者,其作品在其他成员国应受到保护,此种保护应与各国给予本国国民的作品的保护相同。

自动保护原则

指作者在成员国中享受和行使《伯尔尼公约》规定的权利不需要履行任何手续。

独立保护原则

根据《伯尔尼公约》第5条第2款规定,各国依据本国法律对外国作品予以保护,不受作品来源国版权保护的影响。

保护限度原则

虽然公约中并没有设定“本公约的规定为保护”的规定。但是保护限度作为公约的基本原则在一些条款中体现出来。根据这一原则,伯尔尼公约要求各成员国对著作权的保护必须达到公约规定的标准,即公约特别规定的作者所享有的各项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著作权法》

第一条 为保护文学、艺术和科学作品作者的著作权,以及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鼓励有益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建设的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促进文化和科学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根据其作者所属国或者经常居住地国同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条约享有的著作权,受本法保护。

外国人、无国籍人的作品首先在境内出版的,依照本法享有著作权。

未与签订协议或者共同参加条约的的作者以及无国籍人的作品首次在参加的条约的成员国出版的,或者在成员国和非成员国同时出版的,受本法保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