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在建工程什么时候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何时转入固定资产)

征地费用放入在建工程科目,什么时候转入固定资产?

征地费用计入在建工程科目,等在建工程项目完工达到可使用状态后,就可以转入固定资产科目了。

在建工程什么时候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何时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什么时候转入固定资产(在建工程何时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是对达到预定可用状态的工程进行资本化处理,将在建工程结转到固定资产。所以在建工程转为固定资产的条件就是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或者是相关土地使用权登记证书办理下发后可以转入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房屋)什么情况下才能转入固定资产

转固定资产条件

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或者可销售状态,是指资产已经达到购买方或者建造方预定的可使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一)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的实体建造(包括安装)或者生产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或者实质上已经完成。

(二)所购建或者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与设计要求、合同规定或者生产要求基本相符,即使有极个别与设计、合同或者生产要求不相符的地方,也不影响其正常使用。

(三)继续发生在所购建或生产的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资产上支出的金额很少或者几乎不再发生。

根据以上规定: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是根据在建工程完工程度来判断,因此,当主体工程基本完成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将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并提取折旧。

如果其成本无法准确计量,可暂估入账,并据以提取折旧,工程结算时根据实际结算成本调整暂估成本,并据以从新计提折旧,但是以前已经提取的折旧不再进行调整。

扩展资料:

一、本科目核算企业基建、技改等在建工程发生的价值。

企业与固定资产有关的后续支出,包括固定资产发生的日常修理费、大修理费用、更新改造支出、房屋的装修费用等,满足固定资产准则规定的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也在本科目核算;没有满足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应在“管理费用”科目核算,不在本科目核算。

二、本科目应当按照“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在安装设备”、“待摊支出”以及单项工程进行明细核算。

在建工程发生减值的,应在本科目设置“减值准备”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三、本科目的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尚未完工的在建工程的价值。

(一)企业外包的在建工程,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将设备交付承包企业进行安装时,借记本科目(在安装设备),贷记“工程物资”科目。

与承包企业办理工程价款结算时,按补付的工程款,借记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账款”等科目。

(二)企业自营的在建工程领用工程物资、本企业原材料或库存商品的,借记本科目,贷记“工程物资”、“原材料”、“库存商品”等科目。采用计划成本核算的,应同时结转应分摊的成本差异。

上述事项涉及增值税的,应结转相应的增值税额。

在建工程应负担的职工薪酬,借记本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辅助生产部门为工程提供的水、电、设备安装、修理、运输等劳务,借记本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等科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在建工程

在建工程如何转固定资产

企业自建固定资产先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从“在建工程”科目转入“固定资产”科目。

企业自建固定资产,主要有自营和出包两种方式,两种方式转固会计处理如下:

1、自营工程

自营工程是指企业自行组织工程材料采购、自行组织施工人员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

购入工程物资时:

借:工程物资,

贷:银行存款。

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

贷:工程物资。

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原材料时: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在建工程领用本企业生产的商品时: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自营工程发生的其他费用(如分配工程人员工资等):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

自营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2、出包工程

出包工程是指企业通过招标等方式将工程项目发包给建造承包商,由建造承包商组织施工的建筑工程和安装工程。企业采用出包方式进行的固定资产工程,其工程的具体支出主要由建造承包商核算,在这种方式下,“在建工程”科目主要是企业与建造承包商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科目,企业支付给建造承包商的工程价款作为工程成本,通过“在建工程”科目核算。

企业按合理估计的发包工程进度和合同规定向建造承包商结算的进度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完成时按合同规定补付的工程款:

借:在建工程,

贷:银行存款。

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时,按其成本: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