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

《冷泉亭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此记介绍了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冷泉亭景色之宜人。这篇题记虽然得体地赞扬了前任的政绩,却更富游记的情趣,而对美好的山水风景给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见地显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

《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此记介绍了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冷泉亭景色之宜人。作者简介作者白居易(772--846),晚唐著名诗人,汉族,字乐天,号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属山西]。主要作品《长恨歌》《琵琶行》《赋得古原草送别》《钱塘湖春行》《暮江吟》《忆江南》《大林寺桃花》《同李十一醉忆元九》《直中书省》《长相思》《题岳阳楼》《观刈麦》《宫词》《问刘十九》《买花》《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原文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就郡言,灵隐寺为尤;由寺观,冷泉亭为甲。亭在山下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广不累丈,而撮奇得要,地搜胜概,物无遁形。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木欣欣,可以导和纳粹,畅人血气。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风泠泠,可以蠲烦析酲,起人心情。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卧而狎之者,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澈,粹冷柔滑。若俗士,若道人,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见辄除去。潜利阴益,可胜言哉!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杭自郡城抵四封,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领郡者,有相里君造虚白亭,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可谓佳境殚矣,能事毕矣。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述而不作。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注释1.东南,唐代人的“东南”概念多指江南东道(包括今浙江、福建、上海全部和江苏、安徽两省的长江以南部分)。2.余杭郡,指杭州,唐天宝元年至乾元元年(742——758年)间杭州尝改余杭郡,此处用作雅称。3.寻,古代长度单位,为八尺。4.薰薰,指花草的芳香。5.欣欣,形容草木繁盛状。6.渟渟,水停滞,水面平静。7.泠泠,清冷。8.蠲(读juān),免除。9.狎(读xiá),指酒醒后疲乏如病的状态。10.矧(读shěn),况且。11.潜利阴益,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12.四封,与“提封”同义,指四周行政边界之内的疆土。13.长庆,唐穆宗年号,起始于公元821年,终于824年。(钱塘导读、注释)14.灵隐寺:杭州著名的佛寺。15.导和纳粹:纳入新鲜的空气,使人心情和畅。16.蠲烦析酲:解除烦恼,免掉困倦。17.濯:洗。18.辄:就。译文东南地区的山水胜景,余杭郡的最好;在郡里,灵隐寺的景致最为突出;寺庙中,冷泉亭第一。冷泉亭筑在灵隐山下面,石门涧中央,灵隐寺西南角。它高不到十六尺,宽不超过两丈,但是这里集中了最奇丽的景色,包罗了所有的美景,没有什么景物可以走漏的。春天,我爱它花草的芬芳,树林的茂盛。在这里可以吸入纯净新鲜之气,使人心平气顺,使人气血舒畅。夏夜,我爱它泉水轻流,清风凉爽。在这里可以消去烦恼,解脱酒醒后的疲惫,激发游人的兴致。山上的树林是亭子的大伞,四周的岩石是亭子的屏障,云从亭子的栋梁上生出,水与亭的台阶相齐平。你坐着玩赏,可用亭椅下清泉洗脚;你卧着玩赏,可在枕上垂竿钓鱼。又加清澈的潺潺涧水,不息地缓缓在眼下流过。不论你是个凡夫俗子,或者是未出家的人,你看到的听到的邪恶门道,你想着的要说的肮脏念头,不待那清泉洗涤,一见冷泉就能除去尘垢。不知不觉中给人的利益、好处说不完!所以我说:冷泉亭,是余杭郡最优美的地方、灵隐寺第一的去处啊!余杭郡从郡城到四郊,山连山、湖连湖,有极多风景秀美的地方。过去在这里做太守的人,有位相里君,修筑了虚白亭;仆射韩皋,修筑候仙亭;庶子斐棠棣,修筑观风亭;给事卢元辅,修筑见山亭;右司郎中河南人元藇(xu),最后筑了这个冷泉亭。这样,五亭相互可以望见,象五个手指排列在一起,可以说,全郡的美景都在这些地方了,要筑的亭子已经全筑好了。后来主持郡政的人,虽然有巧妙的心思和眼光,再要加什么也加不上了,所以我继承他们到这里以后,只是整修亭子,不再添造新的。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导读导读一到杭州游灵隐寺,用得上“热闹”二字。人流、香火、音响,加上火辣辣的太阳。到哪里找一个凉快清爽的去处呢?那就出寺门往西行,去冷泉亭。冷泉亭最可人的,是枕在一条潺潺流淌的清溪之上。亭双层方形,黛瓦丹柱,由16根圆柱构成一个开敞、宽阔的空间。来到亭中,会立刻感到心如澡雪、通体舒服。清代文人江亢文有两句咏亭的诗,大可玩味:“莫道炎威可炙手,云林尚有冷泉亭。”冷泉亭历史悠久,它最早建于唐朝,大诗人白居易正在杭州做太守。原亭早已不存,现在人们看到的亭是清代人仿原物格调重修的。原来的亭建在水塘中央,据白居易记载,它“山树为盖,岩石为屏,云从栋生,水与阶平”,位置与环境想来比现在优佳得多。不过,人以文传,物以文传,今天游杭州的人能领略冷泉亭,并且思通千载,想象当年清幽的人情风物,仍然要感念大诗人,他为后人留下了一篇极难得的文章《冷泉亭记》。作此文时候,白居易已51岁。长庆三年(公元823年),他受朝廷诏命,来到杭州做刺史。他一心要为百姓造福,多做有实效的事,主持修筑了白沙堤,至今西湖的白堤仍是对他精神与业绩的纪念。这时期的白居易,虽然仍怀抱他一生坚持的“兼济”之志,可是经过多年历练,精神倾向上已趋于冷静,崇尚古贤“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境界,能够在对人对事上“寓热于冷”。他认真地操持建冷泉亭,同时把自己的情思志趣映射到实物上,这些都可以在他为冷泉亭所写的文字上透露出来。导读二冷泉亭是杭州的一处山水胜迹,位于灵隐寺前、飞来峰下,唐时亭在水中,宋移建于岸上,并建起水闸蓄水排洪,“冷泉放闸”成为古代灵隐寺的景观之一。明代书法家董其昌出了对联上联:“泉从何时冷起?峰自何处飞来?”;清末大学者俞樾对得巧妙:“泉从冷时冷起,峰自飞处飞来!”。一时成为美谈。这篇《冷泉亭记》是唐代大文学家白居易(772——846年)的名作之一,作于长庆三年(823年)秋杭州刺史任上。第一段用逐层递进的写法,介绍冷泉亭景色为杭州灵隐之最,用笔工整;第二段是重点,举出了春夏两季和“坐而玩之者”、“卧而狎之者”为例,连用了四个“可”字,说明冷泉亭景色之宜人,给人“潜利阴益”之多,点明其“最余杭而甲灵隐”的原因;最后一段补充说明五座亭子及其建造者(唐代有姓名可考的杭州刺史共有99位)。冷泉亭记解析冷泉亭记[唐]白居易东南山水,余杭郡为最[2]。就郡言[3],灵隐寺为尤[4]。由寺观[5],冷泉亭为甲[6]。亭在山下[7],水中央,寺西南隅。高不倍寻[8],广不累丈[9],而撮奇得要[10],地搜胜概[11],物无遁形[12]。春之日,吾爱其草薰薰[13],木欣欣[14],可以导和纳粹[15],畅人血气[16]。夏之夜,吾爱其泉渟渟[17],风泠泠[18],可以蠲烦析酲[19],起人心情[20]。山树为盖[21],岩石为屏,云从栋生[22],水与阶平[23]。坐而玩之者,可濯足于床下[24];卧而狎之者[25],可垂钓于枕上。矧又潺湲洁沏[26],粹冷柔滑[27]。若俗士,若道人[28],眼耳之尘,心舌之垢,不待盥涤[29],见辄除去[30]。潜利阴益[31],可胜言哉[32]!斯所以最余杭而甲灵隐也[33]。杭自郡城抵四封[34],丛山复湖,易为形胜。先是[35],领郡者[36],有相里君造作虚白亭[37],有韩仆射皋作候仙亭[38],有裴庶子棠棣作观风亭[37],有卢给事元辅作见山亭[40],及右司郎中河南元藇最后作此亭[41]。于是五亭相望,如指之列[42],可谓佳境殚矣[43],能事毕矣[44]。后来者虽有敏心巧目,无所加焉。故吾继之[45],述而不作[46]。长庆三年八月十三日记[47]。注释[1]冷泉亭: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飞来峰下。[2]余杭郡:唐时即称杭州,治所在今浙江杭州市西。[3]就郡言:谓就余杭郡的山水而言。[4]灵隐寺:在今浙江杭州市西湖西北灵隐山麓,飞来峰东。尤:突出。[5]由寺观:谓从灵隐寺的风景来看。[6]为甲:数第一。[7]山:指灵隐山。[8]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倍寻:两寻,合古尺一丈六尺。[9]累(lěi):累积。不累丈:即不到两丈。[10]撮奇:聚集奇景。得要:获得要领。[11]胜概:优美的山水。[12]物无遁形:谓在亭上看灵隐景物,一览无遗。“物”,指景物。“遁形”,隐藏形态,指山水草木被遮蔽而看不见。[13]薰薰:草木的香气。[14]木:树木。欣欣:生气蓬勃的样子。[15]导和纳粹:谓引导人们心情平和,吸取纯洁的养分。“粹”,精米,此喻精神滋养。[16]畅人血气:谓令人血气畅快。[17]泉:指冷泉。渟渟(tíng):水止不流动的样子。[18]泠泠(líng):形容风清凉。[19]蠲(juān):消除。析酲(chéng):解酒,使头脑清醒。[20]起:启发,振足。[21]盖:伞。[22]栋:指亭梁。[23]阶:指亭的台阶。[24]床:喻亭似床。[25]狎(xiá):亲昵,亲近。[26]矧(shěn):况且。潺湲(chányuán):水流缓慢的样子。洁澈:水洁净清澈。[27]粹冷:形容水清凉。柔滑:形容水感。[28]道人:指修行出家的僧侣道徒。[29]盥(guàn):浇水洗手。盥涤:洗涤干净。[30]见辄除去:谓看见冷泉亭水,便把眼耳心舌的尘垢都清除掉了。[31]潜利阴益:谓冷泉亭给人的好处,有许多并不显露于表面,即指上述对人们思想情操的熏陶。[32]可胜言:岂能说尽。[33]“斯所以”句:谓这就是冷泉亭风景在余杭郡最好,在灵隐寺列第一的原因。[34]杭:指杭州,即余杭郡。四封:余杭郡四边疆界。[35]先是:在此之前。[36]领郡者:担任杭州刺史的。[37]相里君造:姓相里,名造,曾任杭州刺史。“君”,对士大夫的一种敬称。[38]韩仆射皋:韩皋,字仲闻,曾任杭州刺史,历官东都留守,镇海军及忠武军节度使,检校尚书左仆射。[39]裴庶子棠棣:裴棠棣,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太子庶子。[40]卢给事元辅:卢元辅,字子望,曾任杭州刺史,官至兵部侍郎、给事中。[41]元藇: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在白居易之前任杭州刺史,当时任右司郎中员外郎。此亭:即指冷泉亭。[42]指:手指。[43]殚(dān):尽。[44]能事:指从事山水胜境构筑的能力。[45]继之:继元藇后为杭州刺史。[46]述而不作:谓记述其事而不再构筑这类亭子。“作”,创造。[47]长庆三年:唐穆宗即位第三年,公元823年。背景简介【作者及题解】作者已见《草堂记》简介。本篇选自《白居易集》。长庆二年(822)至四年,作者任杭州刺史。这篇题记即作于长庆三年(823)八月十三日。作者以杭州现任长官身分赞扬前任长官修筑胜景,旨在阐发山水佳境有益身心、陶冶性情的美育作用,符合教化。所以他不对冷泉亭本身作具体描写,而是强调杭州、灵隐寺本属形胜,指出冷泉亭的位置选择得很好,集中抒写在冷泉亭所感受的情趣和所获得的启发。它结构简洁,层次清楚,夹叙夹议,重在议论,而论从景出,情理交融,读来富于情致和理趣。尤其是第二段从冷泉亭春日夏夜的情趣,写到它在山下水中的地位所具有的形胜和情怀,以及坐卧其上的异趣,然后归结于情操的潜移默化,有情有景,有理有致,清婉美净,娓娓动听,有条不紊,确属一种优美的游记笔墨。这篇题记虽然得体地赞扬了前任的政绩,却更富游记的情趣,而对美好的山水风景给人以健康的情操熏陶,作者的见地显然至今仍是有所教益的。一个一个排好不容易啊,多赞赞哦

成语:什么乳什么什么?

这个成语是水乳交融。一般用来形容关系的密切,融合度极高配合的十分默契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革命战争年代,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和老百姓是鱼水深情,相互帮助。为了救乡亲们我们的子弟兵许多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老百姓为了保护子弟兵,甚至献出了自己的和孩子的生命。这种水乳交融的亲密关系是在长期的艰苦的斗争考验中得到的。

水乳交融:交融:融合在一起。象水和乳汁融合在一起。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水乳交融」之典源,提供参考。 《高僧传.三集.卷一六.唐抚州景云寺上恒传》释上恒,姓饶氏,临川南城人也。童而有知,志学之年发心舍家,从母党在空门而求摄受,教诵佛典日计千言。壮齿从南岳大圆大师纳戒,而听涉精苦。……贞元初,徙居豫章龙兴寺,与庐阜法真、天台灵佑、荆门法、兴果神凑、建昌慧璡游也,埙箎合韵,水乳相资。法付王臣,故与姜相国公辅、颜鲁公真卿、杨凭、韦丹四君友善。

1.你应该问的是丰乳肥臀,原意是指女性丰满的身材。一提这词首先让人想到莫言的小说《丰乳肥臀》。

2.《丰乳肥臀》是中国当代作家莫言创作的优秀长篇小说 。

3.这篇小说热情讴歌了生命最原初的创造者——母亲的伟大、朴素与无私,生命的沿袭的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

4.1997年《丰乳肥臀》夺得中国“大家文学奖”。

答 shuǐ rǔ jóng

解释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七:“致使玄黄不辨,水乳不分。”

示例 浑然一体,难分难解。

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


反义词:格格不入,若即若离。

水乳交融。比喻感情很融洽或结合十分紧密!

带乳字的成语有水乳交融,乳臭未干,羊羔跪乳,水乳之和,水乳不分。

鹅王择乳,猫鼠同乳。

乳臭未除的意思是形容年幼的小孩儿。

乳声乳气,乳间股脚。乳或称乳汁。中国的成语博大精深,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乳生乳气形容说话声音像小孩子那样小,乳犊不怕虎比喻年轻人没有畏惧敢作敢为。

水乳交融,水乳不分,水乳之契,水乳之合,跪乳之羔

河北的作家都有谁?

古代:

1、荀子,战国时赵(河北)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有《荀子》32 篇,代表作有《劝学》、《天论》等。

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


2、郦道元(?—527),范阳(今河北涿县)人。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代表作:《水经注》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

3、卢照邻(约636—695后),幽州范阳(今河北涿县)人。著名诗人,与王勃、杨炯、骆宾王并称“四杰”。

4、高适(700—765),沧州(今河北省景县)人,著名边塞诗人。

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成都杜甫草堂游记(成都杜甫草堂游记作文夏天)


5、关汉卿(1229—1241 )河北保定人, “元曲四大家”之首。代表作《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拜月亭》、《鲁斋郎》、《单刀会》、《调风月》等。

6、曹雪芹(1715—1763) 祖籍河北丰润,《红楼梦》作者。

7、纪晓岚(1724—1805),河北沧州人,《四库全书》主编。《阅微草堂笔记》作者。

现代:

1、孙犁(1913—2002),河北省衡水市安平人,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被誉为“荷花淀派”的创始人。

2、李英儒(1914—1989) 河北清苑县李家桥村人。代表作《野火春风斗古城》,并改编为同名电影。

3、郭小川(1919—1976) 河北承德人,是共和国第一代杰出诗人。

听根苗什么意思?

本意是了解原意的意思

解释: ①植物的根和最初破土长出的部分。 ②事物的来由和根源:听我细说~。 ③指传宗接代的子孙:他是这家留下的唯一~。

听根苗是说书和京剧舞台的叙述词,意思是指事物的根源、事情的由来。

最早的来源是出自元.刘唐卿《降桑椹.第二折》:「他可便单题着咱名号,我须索从头至尾问个根苗。」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四.滦阳消夏录四》:「大凡风流佳话,多是地岳根苗。」比喻后代。元.高文秀《襄阳会.第二折》:「你论亲戚是汉祖根苗,论昆仲和刘表知交。」《老残游记.第一四回》:「可怜俺田家就这一线的根苗。」

意思是指:了解原意。

you ji组词是什么?

拼音词语:邮寄,有机,游击,游记,邮集

邮寄[ì]意思是由邮电局寄递。

有机 [ ī ]&原来指跟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现在指除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

游击[ ī ]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

游记 [ ì ]记述游览经历的文章或著作。

邮集[ í ]用来收藏邮品的册子。

< ji组词是

1.有机,

①原来指跟生物体有关的或从生物体来的(化合物),现在指除碳酸盐和碳的氧化物等简单的含碳化合物之外,含碳原子的(化合物):有机酸。有机化学。

②指事物构成的各部分互相关联协调,而具有不可分的统一性,就像一个生物体那样:~地结合起来。这三个部分是一个~的整体。

2.邮寄,通过邮局寄递。

3.游击,

游击 [ī]

①武官名。游击将军的简称。

《汉书·匈奴传上》:“贰师解而引归,与单于连鬭十餘日。游击亡所得。”《晋书·王彪之传》:“四军皆罢,则左军之名不宜独立,宜改游击以对驍骑。”《清史稿·太祖纪》:“师还,经 抚顺 , 明 游击 李永芳 来迎。”

②武官名。

清 代武官名。从三品,次于参将一级。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 乾隆 庚寅,游击 刘存仁 摹刻一木本,洒火药於上,烧为斑驳,絶似古碑。”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宋总兵》:“以武进士任 四川 城守营守备,迁 阜和 营游击。”《花月痕》第四七回:“ 荷生 赏了黄綾马褂, 颜 林 二将加了提督衔, 紫沧 加擢了游击。”

③或东或西,流动袭击。

唐 沉亚之 《万胜冈新城记》:“是时 李时亮 为先锋将,使百骑游击左右。” 清 姚锡光 《东方兵事纪略》:“﹝ 聂士成 ﹞电请於诸帅,谓愿亲率精鋭千人直出敌后,往来游击,截饟道,焚积聚,多方扰之,令彼首尾兼顾,然后以大军蹙之, 倭 可克也。”

④指以小股部队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十章:“我们已经在敌人后方,打了两个多月的游击,什么野草都吃遍了。”

⑤武职官名。始于 汉 ,称游击将军。自 唐 至 清 ,仍沿用为武官的官阶。

《汉书·苏建传》:“后以卫尉为游击将军,从大将军出 朔方 。” 明 陆垹 《篑斋杂著·九边图论》:“建昌营去 燕河 、 太平 不远,添设游击为赘员。”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国初官制》:“国初甫定 辽 瀋 ,官职悉沿 明 制。其总摄国政者,有五大臣、十大臣之分,其餘设总兵、副将、游击、备御之分,而皆阶以等级。”

⑥对敌人进行分散的出没无常的袭击。

元 郑光祖 《三战吕布》第一折:“奉元帅将令,游击阵前,生擒 吕布 也。” 明 唐顺之 《公移》:“预发一枝劲兵,遣一小将夜伏游击,可成奇功。” 清 薛福成 《代李伯相议请试办铁路疏》:“虽 滇 、 黔 、 甘 、 陇 之远,不过十日可达,十八省防守之旅,皆可为游击之师。”

4.犹记,仍然记得的意思。

5.邮集:用来收藏邮品的册子。

邮寄 有机 游记 游击 你说的是什么

邮寄,游击,有机。有很多很多,中国文化,博大精深

有机,可以是有机蔬菜,可以是有机水果,还有机是有机大米,总之有机的代表绿色的,吃有机的是健康的,

一,游击。

二,邮寄,其它的想不起来了。

邮寄 游记 有机 油鸡 游击 右击 犹记 尤集 幽寂 友肌

是邮寄啊,you是邮ji是寄

组词,邮寄,有机,游击,游记,油剂,幽寂,犹记。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原文表现白居易的精神?

诗人白居易在庐山游玩的时候,终于看上了一个好的去处.在庐山香炉峰的北面,遗爱寺的南面,有一处风景秀丽甲于匡庐的地方.竟然像远游的人回到了故乡一样而不忍离去.终于决定在在盖一处草庐,第二年盖成之后,诗人住在那,可以看山,可以听泉,真是美不胜收.况且在草庐附近还有一个水池,在池塘周围有很多山竹野卉,而池子里面又有白莲、白鱼.这是诗人下了决定,等到以后,弟妹们都成家立业之后,自己就和妻子儿女们搬到这里来住,“终老于斯”.唐代白居易的山水游记,尤显自我的风格,享有盛名的《庐山草堂记》,即是其个性的显现.白居易以娴熟的文笔和技巧,充分表达了自己酷爱山水癖好,并注入了自己的身世感、沧桑感,使山水别具内涵与风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