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年逾古稀的意思_年逾古稀意思是什么

年龄超过70岁四字成语

【近义词】花甲之年

1. 年龄超过了七十多岁了用什么词语形容 古稀之年、年逾古稀、花甲之年、耳顺之年、耄耋之年。

年逾古稀的意思_年逾古稀意思是什么年逾古稀的意思_年逾古稀意思是什么


一、古稀之年

【解释】:稀:少。指人到七十岁。

【出自】:唐·杜甫《曲江二首》:“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译文】: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语法】:偏正式;作宾语;指男性70岁

【近义词】年逾古稀

二、年逾古稀

【解释】:指年龄已超过七十岁。

【出自】:唐·杜甫《曲江》诗:“酒债悬车之年杖围之年均指70岁仗朝又作杖朝八十岁可拄杖出入朝廷,后用作八十岁的代称鲐背鲐是一种鱼,背上的斑纹如同老人褶皱的皮肤人到暮年,皮肤上生出老年斑如冻梨之皮,故也可称“冻梨”。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译文】:虽然欠了很多酒债,但是该喝还得喝,人能活到七十岁,古来也是很少的了。

三、花甲之年

【解释】: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指六十岁。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四、耳顺之年

【解释】:六十岁时听别人言语便可判断是非真假。指60岁的代称。

【出自】:先秦·孔子《论语·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

【译文】: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学问,到三十岁,知书识理,能够做事合于礼,到四十岁,对自己的言行学说坚信不疑,到五十岁,懂得世事发展的自然规律,到六十岁,已能理解和泰然地对待听到的一切,到七十岁,可以从心到身自由运作。

五、耋寿

【拼音】:[ dié shòu ]

【解释】:高寿之人;老人。

2. 描写老人五十、六十、七十岁的四字词语

1、知命之年

出自:孔子《论语 为政》:“五十而知天命。”

释义:知道自己命运的年龄,指50岁。

2、花甲之年

出自:宋·计有功《唐诗纪事》第六十六卷:“(赵牧)特大中、咸通中敩(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埒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释义: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指六十岁。

3、古稀之年

出处:唐·杜甫《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释义:稀:少。指人到70岁的时候。

反义词:锦瑟年华

相关成语:年近古稀、年逾古稀、不惑之年、而立之年、有生之年、摽梅之年、垂暮之年。

4、杖围之年

出处:《礼记·王制》:“五十杖于家,六十杖于乡,七十杖于国,八十杖于朝,九十者,天子欲有问焉,则就其室,以珍从。"

释义:杖围之年是指70岁。

5、悬车之年

出处:《晋书·刘毅传》:"昔郑武公年过八十,入为周司徒,虽过悬车之年,必有可用。"

释义:悬车: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 指七十岁。

3. 关于年龄从小到大的四字词语

初出茅庐 乳臭未干 年少无知 稚气未脱。生不逢时,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15岁(女)——及笄之年; 15岁(男)——志学之年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年华,

豆蔻年华 年轻力壮 牙牙学语 蹒跚学步 血气方刚 年逾花甲 半老徐娘 年过半百。30岁-而立之年,bdeagcf 是10 20 30 40 50 60 70岁。 垂髫(tiáo)、始龀(chèn)——童年泛称 幼学——10岁 束发——15岁左右 弱冠——20岁 而立之年——30岁 不惑之年——40岁 知命之年、年逾半百、知非之年、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年——50岁 。年过花甲。花甲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希之年,2-3岁-孩提之年,襁褓—— 不满周岁 总角、孩提——幼年泛称。13-15岁午匀之年,白驹过隙,沧海桑田。日新月异,16-20岁-弱冠之年,13~15岁——舞勺之年; 15~20岁——舞象之年; 12岁(女)——金钗之年; 13岁(女)——豆蔻年华,12岁-金钗之年 13岁-豆蔻之年 15岁--及笈之年 16岁-碧玉之年 出嫁-梅之年. 人的一生:不满周岁-襁褓之年,二八年华; 20岁(女)——桃李年华; 24岁(女)——花信年华; 。

4. 形容年龄已超过60岁的成语

形容年龄已超过60岁的成语是:年过花甲。

年过花甲的意思是:形容一个人年龄已经超过60岁。

1、年:年龄。

2、过:已过,多。

3、花甲:花甲,指60岁。花甲一词出自古代历法,以六十年为一循环,一循环称为一甲子,又因干支名号繁多且相互交错,又称花甲。形容这个人老,年龄大。

4、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

5、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指六十岁。这里指超过了60年。

6、甲:甲子。

年过花甲的同义词:

1、年逾花甲的意思是:意为年龄超过六十岁的老人。

2、年逾古稀的意思是:古稀:指年龄到了七十岁,又称古稀之年。

出自:高阳《慈禧全传》四十二:贺寿慈年逾古稀,精力未衰。

示例:他已年逾古稀了,看起来病歪歪的。

扩展资料:

年过花甲的反义词:

1、风华正茂

风华:风的意思是指风采、才华;华的意思是时光,时间段;茂的意思是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出自:《文学》1977年第11期:“ 谢惠敏 正当风华正茂之年,满心满意想成为一个好的革命者。”

示例:她的念头就是趁她女儿风华正茂之时把她卖掉。

2、年富力强

年:年岁。 富:多。 年富:未来的年岁多。形容年纪轻,精力旺盛。

出自:郭沫若《科学的春天》:趁你们年富力强的时候,为做出更多的贡献吧!

示例:爸爸他们这一代正年富力强。

3、如日方升

像太阳刚刚升起来,比喻光明的前程刚刚开始。

出自: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那时这雄心勃勃的努尔哈赤,乘着这如日方升的气象,想统一满洲,奠定国基,当命工匠兴起土木,建筑一所堂子,作为祭神的场所;工匠等忙碌未了,忽掘起一块大碑,上有六个大字,忙报知努尔哈赤。”

示例: 《论持久战》:“是如日方升的,这同主义的没落状态恰是相反的对照。”

年近古稀的古稀是什么意思?

白话译文: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也是很少的了。

“古稀”代指七十岁。

年近古稀【nián jìn gǔ xī】

基本释义:形容年纪将近七十岁。古稀:指七十岁。

出处: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例句:他如今已是年近古稀又体弱多病,当年在皇上跟前当一等侍卫时,那拔山扛鼎、慷慨悲歌的豪迈气魄早已荡然无存了。

扩展资料:

1、襁褓:古代泛指1岁以下幼童,现在以此借指未满周岁的婴儿。

2、孩提:2~3岁的儿童。幼儿时期。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总角: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5、黄口:古代户役制度称小孩为黄,隋代以不满三岁的幼儿为黄,唐代以刚生的婴儿为黄。后来,十岁以下儿童皆泛称为“黄口”。

6、指少女十三岁。代指少女的青春年华。

7、桃李年华:古人指女子二十岁的年龄。

8、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女子出嫁称梅之年,摽梅之年。

“古稀”代指七十岁,年近古稀就是年龄快七十岁了。

【名称】古稀

【拼音】gǔ xī

【出处】 唐 杜甫 《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白话翻译:到处都欠着酒债,那是寻常小事,人能够活到七十岁,自古以来也是很少的了。

【英文翻译】snty years old

【例句】

1、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3、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3、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4、王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5、岁月流逝,斗转星移,你我如今都是古12、及笄:女子十五岁。(《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稀之人了。

扩展资料:

1、襁褓:不满周岁。

2、孩提:两至三岁。

3、始龀、髫年:女孩七岁。

4、始龀、龆年:男孩八岁。(说明:根据生理状况,男孩八岁、女孩七岁换牙,脱去乳齿,长出恒牙,这时叫“龀”,“龆年”或“髫年”。)

5、总角:幼年泛称。

6、垂髻之年:指儿童。(古代小孩头发下垂,引申以指未成年的人。)

7、黄口:十岁以下。

8、幼学:十岁。(《礼记·曲礼上》:“人生十年曰幼,学。”因为古代文字无标点,人们就截取“幼学”二字作为十岁代称。)

9、金钗之年:女孩十二岁。

10、豆蔻年华:女子十三岁。

11、志学:十五岁。(《论语》: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13、碧玉年华、年:女子十六岁。(旧时文人拆“瓜”字为二八纪年,谓十六岁,多用于女子。)

14、弱冠:二十岁。(《礼记·曲礼上》:“二十曰弱冠。”)

15、桃李年华:女子二十岁。

16、花信年华:女子二十四岁。

17、半老徐娘:女子三十岁。

年近古稀

拼音: nián jìn gǔ xī

解释: 古稀:指七十岁。年纪将近七十岁。

古稀是指年龄,

古稀指70岁。

古稀是什么意思

19、新婚当天,鼓锣阵阵,炮仗齐鸣,年近古稀的封老太爷喜出望外,儿子封翼更是喜气盈盈。

古稀,称人年七十。

详细释义:

例句:

1、老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2、人逢古稀喜相聚,满座白发尽笑语。身处盛世盼岁长,往事茫茫如烟雨。勤于纸上寻欢乐,珍惜今天保身体。多在人间看春光,又是桃红满地绿。

3、年逾古稀的张老伯鹤发童颜,走起路来却健步如飞。

4、虽然年近古稀,但他仍然精力充沛。

5、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6、高高的个儿,宽宽的肩,别看他已年过古稀,可说起话来,声音像洪钟一样雄浑有力;走起路来蹬、蹬、蹬他,连小伙子也追不上呢。

7、前人七十曰古稀,盛世益寿百年期,淡泊心宽似天地,福如东海乐无比。

8、老(1)贺寿慈年逾古稀,精力未衰。 ——高阳《慈禧全传》四十二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他年逾六旬,军帽下露出了花白的鬓发,在帽徽领章的走路时却仍然步履矫剑。

9、王已年逾古稀,但仍然每天早上坚持体育锻炼。

古稀的意思

关于古稀的成语

古稀,称人年七十

【译文】:(赵牧)特别大中、咸通年间江敩(效果)李贺是短歌,对酒说:‘……手相当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同弄珠。

造句:

1、重阳,沉淀着金秋的丰硕,感受了生活的温馨。它是属于花甲卸任转折的轻松、古稀牵手连接的和睦、耄耋拐杖支撑的充实的。一句贴心的问候、一条温馨的短信,祝愿所有老年朋友们节。

2、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给这个家庭蒙上了厚厚的阴影,林静涵的林黄毛今年已经69岁,在年近古稀之年又承受了丧妻之痛。

3、而年近古稀的三亚工艺美术家陈玉湘,却在60岁那年毅然投入彩绘雕饰画的创作生产,将黎寨民俗文化具象到“植物纤维粘土”上并一步步实现产业化。

5、他一个年近古稀的老头,一个不到十岁的小孩,怎么跑得过其他人,只有跑进树林拼运气了。

6、临近台的一张桌子旁,10多位年近古稀的老人红光满面,每人胸前都戴了一朵红花,他们都是老三届的老师。

7、排名第十的乃金陵神刀镖局的不老神仙,此人年过古稀却驻颜有术,由刀入道,霸刀一出,威震天下。

8、今天您已迈入了古稀之年,对于您这样的老人,健康乃财富我衷心祝您健康、长寿。

9、与日月同辉的诗人王之涣来到了景色秀美的黄山,已是古稀之年的他已是白发苍苍,但依旧精神矍铄,他徒步登顶黄山。

11、楼上走下来的中年大叔虽然看上去年近古稀,很多白发又不修边,穿着科研用的白大褂,一副没睡醒的样子,他的真实年龄才53岁。

12、花猫,老猫、小猫……百猫图展于6月25日开展,有“茸城猫王”美称的松江古稀老人金梅良个展圆梦松江美术馆。

13、随后陆续来学者有6人,有年甫四龄之视障幼童,也有白发皤皤之古稀视障老翁。

14、两年前,这位早逾古稀之年的老船匠不造船了,但还是放不下相伴半个多世纪的手艺。

16、在一次平常的旅行中,到底遇到什么样的“礼遇”,才能在一个历尽沧桑的古稀老者内心中掀起如此波澜?广东肇庆边检站官兵用一次真情服务作了解答。

17、可是我听说,玉族长年近古稀,怎么会如此年轻?

18、但是那陈金已经年近古稀了,而眼前这一位才十几岁。

20、同样年近古稀的范纯仁不顾全家人的阻拦,挺身而出,结果得罪了当道者,也被章惇流放出去。

21、师表才情堪敬仰,古稀不愧焕神容。

不敢稍逾约的逾和年逾古稀的逾意思一样吗

意思是一样的。“不敢稍逾约”的意思是不敢超过约定的期限,“逾”的意思是超过、【近义词】耳顺之年越过;而“年逾古稀”的意思是年龄超过了七十岁,这里“逾”字的意思也是超过,所以两句话中的年过花甲 年过半百逾字意思一样。

形容年龄已超过60岁的成语

近义词:年逾古稀

花甲之年

huājiǎzhīnián

[释义] 花甲:用天干和地支互相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也叫做一个甲子;花甲;指干支名号错综参。指六十岁。

[语出] 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赵牧)大中、咸通中;效李长吉为短歌;对酒曰:‘……手捋六十花甲子;循环落落如弄珠。’”

[正音] 花;不能读作“huà”。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主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例句]4、福建省建阳市水吉镇一间陋室里,有一位出生于泰顺的年近古稀老人,虽然非常穷困,却沉浸于书海,花了近半个世纪编撰了一部400万余字的《类义辞海》。 再过两个月王就入~了;几个学生正在商量怎样为他祝寿。王却抓紧工作;争取在六十寿辰前把稿完成;作为的纪念。

60刚过就称年过花甲或者花甲之年,还可以说耳顺之年,希望对你有帮助

白发苍苍

步履维艰

鹤发童颜

老态龙钟

七老八十

年高德韶

老骥伏枥

宝刀未老

耄耋之年

年过半百

年过花甲

年逾花甲:60以上

古稀之年、年过古稀:70以上

耄耋之年:80/90岁以上

年过、年逾 都是表示超过了。

形容年龄已超过六十岁的成语是年过花甲

花甲之年,年近古稀。

年过古稀,年过花甲?

耳顺之年

花甲之年

古稀的意思古稀的意思是什么

【译文】:上帝用慷慨,尊祀明堂,看着王褒老寿,风给九有。

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

10、老天天坚持锻炼,虽然已年逾古稀,却仍是鹤发童颜,神采奕奕。

古稀的词语解释是:古稀gǔxī。(1)称人年七十。拼音是:gǔxī。词性是:名词。注音是:ㄍㄨˇㄒ一。结构是:古(上下结构)稀(左右结构)。

古稀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详细内容】

⒈亦作“古希”。引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清平步青《霞外_屑·掌故·瑞文端公重瞳》:“公早贵,致位宰辅,寿臻古稀。”《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

二、国语词典

语本唐.杜甫〈曲江〉二首之一:「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指人七十岁。词语翻译英语sntyyearsold德语-(Adj)_法语septuagénaire

三、网络解释

古稀古稀,称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了。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了。

关于古稀的近义词

耄耋总角弱冠不惑

关于古稀的诗词

《七十古稀·细顾平生出处间》《题太仓陆涵年伯古稀自述诗后》《咏史·袁褚才名自古稀》

此去古稀近也七十古稀有七十古稀今独

月明星稀人生七十古来稀抹稀泥年逾古稀年近古稀稀稀疏疏月朗星稀

关于古稀的词语

和稀泥年近古稀抹稀泥月明星稀月朗星稀年逾古稀古稀之年稀奇古怪

关于古稀的造句

1、风华正茂时已经是奠基人,古稀之年仍然是开拓者。让外国人同我们接轨,这是一个年过九旬的大学者的大气象。笑揽风云动,睥睨大国轻。

2、李伯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硬朗,真是难得呀!

3、已年逾古稀,但身体还是非常硬朗。

4、张虽已年近古稀,但仍潜心钻研,著书立说。

5、老伯到了古稀之年,身体还这么健壮,真是难得。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古稀的详细信息

古稀之年是多少岁古稀之年指什么意思

“古稀之年”指的是七十岁。古稀之年是一个偏正式成语,可作宾语,意思是指人到七十岁。该词出自唐代杜甫的《草堂诗笺》十二《曲江二首》诗:“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其近义词为年逾古稀,反义词为锦瑟年华。

古稀之年是多少岁

古稀,称为人年七十。古稀,原有古来稀少,而今也不多含义;但是解作古来稀少,与过去不同。医学保健昌明,阅报见过百亦作“古希”。唐杜甫《曲江》诗之二:“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后因用“古稀”为七十岁的代称。明李贽《观音阁》诗之一:“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当代》1981年第6期:“他后悔自己的鲁莽行动,年届七旬,古稀高龄了,干么还这么不知轻重。”岁老人还侍奉着高堂老母的事,将来这有可能就不再是。古稀亦作“古希”,明朝李贽的《观音阁》诗之一中写道:“如何古希人,不识三伏苦。”

古时,对于男女称呼年龄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讲,男性称为寿,而女性是不称寿的,一般称福。在云南罗平富乐,有一块古匾“期颐人瑞”,说的是该村王姓一女老人曾经活到一百多岁,所以有这个称呼。该村何姓有一匾“冀衍耄耋”,是女儿送的,其中冀是期望、希望的意思,衍在这儿有延长、达到的意思。

古时候有“十岁不愁,二十不悔,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释义悚然:害怕的样子。汗毛竖起,脊梁骨发冷。形容十分恐惧。六十耳顺,七十古来稀,八九十耄耋,一百岁期颐”的说法。最早出自《论语·为政》:“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弱冠之年、而立之年、不惑之年、年过半百、花甲之年、年逾古稀、耄耄之年、岁至期頣。分别指哪些年龄

一自古便少见的年纪70岁被称之为古稀之年,也正是因为古代,由于人们的平均年龄并不是很长,所以如若有70岁的老人也正是非常少见的,被称之为自古少见的年龄,因此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古稀之年虽然很多人对于古稀之年。

弱冠之年---------二十 而立之年---------三十

不惑之年---------四十 年过半百---------五十

年近花甲---------六十 年逾古稀---------七十

花甲之年---------花甲:旧时用天干和地支相互配合作为纪年,六十年为一花甲,亦称一个甲子。花:形容干支名号错综参。指六十岁。

耄耄之年---------80至90岁 期颐---------一百岁

岁至期頣--------100岁

还有一个豆蔻:代表14岁 期頣编辑本段期頣

指100岁的老人,又称人瑞。

岁至期形容年龄的词语:頣 弱冠之年-二十 而立之年-三十 不惑之年-四十 年过半百-五十 年近花甲-六十 年逾古稀-七十 花甲之年-花甲:旧时用天干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