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小区道路施工规范_小区道路施工方案范本

道路工程施工方案

【文章导读】无论进行什么工程,开工之前总的有个施工方案,这样才能有条不紊的进行。 下面关于工程施工方案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小区道路施工规范_小区道路施工方案范本小区道路施工规范_小区道路施工方案范本


一、工程概况

高新基地Ⅰ段地下室及2、5、7号楼室外工程位于太白南路以东、电子四路以南。建筑面积平方米,由陕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设计。

二、小区道路灰土基础施工方案:

施工前,应作好水平高程的标志,在地坪上钉好标高控制的标准木桩。将地坪上的积水或杂物、垃圾等有机物清除干净。室外道路为400mm厚3:7灰土回填,分二皮回填,每皮200mm厚,压实系数≥0.94。拌合时必须均匀一致,至少翻拌两次,拌合好的灰土应与灰样颜色一致。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特点、设计压实系数,土料种类、施工条件等,合理确定土料含水量控制范围。并根据厚度、面积、计算施工时需要添加的灰土量。铺灰土的厚度和夯打遍数等参数。夯打密实:夯打(压)的遍数应根据设计要求的干土质量密度或现场试验确定,一般不少于三遍。人工打夯应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接,纵横交叉。灰土、素土回填每层夯(压)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环刀取样,测出灰土的质量密度,达到设计要求时,才能进行上一层灰土的铺摊。若含水量过大应翻松、晒干,防止出现橡皮土。

1、找平与验收:灰土最上一层完成后,应拉线或用靠尺检查标高和平整度,超高处用铁锹铲平;低洼处应及时补打灰土。

2、雨期施工:基槽灰土回填应连续进行,尽快完成。施工中应防止地面水流入槽坑内,以免边坡塌方或基上遭到破坏。雨天施工时,应采取防雨或排水措施。刚打完毕或尚未夯实的灰土,如遭雨淋浸泡,则应将积水及松软灰土除去,并重新补填新灰土夯实,受浸湿的灰土应在晾干后,再夯打密实。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要配备有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铺填超厚或配合比错误。

3、灰土地基打完后,应及时进行基础的施工和地坪面层的施工,否则应临时遮盖,防止日洒雨淋。

4、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未按要求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灰土回填施工时,切记每层灰土夯实后都得测定干土的质量密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铺摊上层的灰土。

5、灰土配合比不准确:土料和熟石灰没有认真过按配合比,或将石灰粉花洒在土的表面,拌合也不均匀,均会造成灰土地基软硬不一致,干土质量密度也相差过大。应认真做好计量工作。

6、灰土表面平整偏差过大,致使地面混凝土垫层过厚或过薄,造成地面开裂、空鼓。认真检查灰土表面的标高及平整度。

7、施工时严格执行施工方案中的技术措施,防止造成灰土水泡。

三、小区道路混凝土施工方案:

小区道路为200mm厚C25混凝土面层,砼的浇灌和振捣,是保证安全和砼工程质量的关键,应分块捣制,振捣密实,随打随抹平,每块道路长不大于6米,沥青砂子或沥青处理松木条嵌缝。对于现浇砼工程施工,根据本工程的结构特点和施工方案的特点,组织分段分层浇水施工,确定每工作班和每工程量,根据现有设备条件,严格按照《砼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以确保砼工程质量。

1、模板和支架应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

2、检查的具体内容,模板的`尺寸、位置、垂直度、支撑系统是否牢固,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浇捣前,模板内的垃圾,周围材料是否清除干净。模板是否浇水湿润,有无积水等。

3、检查完毕后,做好隐蔽工程纪录。

4、浇捣砼时,应清除淤泥和杂物,并有排水和防水措施。

四、浇捣砼应注意的问题

1、严格控制好砼的配合比和塌落度。

2、砼的浇捣方向和砼数量的控制高度,严防超重。

3、砼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2m。

4、根据工程需要和气候特点,应准备好抽水设备、防雨、防暑等物品。

5、浇捣的时间间隔:浇捣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当必须间歇时,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凝结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前层混凝土凝结时间的标准,不得超过规定值。否则应留施工缝。

6、采用振捣器捣实砼时,每一振点的振捣时间,应将混凝土捣实混凝土捣实至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为止。并应尽量避免碰撞模板。

7、表面震动器,其移动间距应能保证震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筒边缘。对于表面积较大的平面构建,最好先用插入式振捣后,再用平板震动器振实。

9、浇筑应按施工方案合理分段、分层进行,浇筑应室外气温较高时进行,但砼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五、现浇砼道路的技术要求

1、施工缝的处理,在砼施工缝处继续浇筑砼时,其操作要点见表:

已浇筑砼的最低强度>1.2Mpa

已硬化砼的接缝面1.将水泥浆膜、松动石子、软弱砼层的旧浆等彻底清除;2.用水冲刷干净,但不得积水;3.先铺与砼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厚度10-15mm。

新浇筑的砼1.不宜在施工缝处首先下料,可由远及近地接近施工缝;2.细致捣实,使新旧砼成为整体;3.加强保湿养护。

2、现浇砼结构的允许偏差

3、应具备的技术资料:商砼应有砼出厂合格证及原材料试验报告。砼试块实验报告及质量评定记录。配合比、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的施工纪录。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纪录。砼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六、安全措施

1、使用前检查各部应连接牢固,旋转方向正确。

2、振捣器不得放在初凝的混凝土、地板、道路和干硬的地面上进行试振。如检修或作业间断时,应切断电源。

3、插入式振捣器软轴的弯曲半径不得小于50cm,并不得多于两个弯,操作时振动棒应自然垂直的沉入混凝土,不得用力硬插、斜推,也不得全部插入混凝土中。

4、振捣器应保持清洁,不得有混凝土粘结在电动外壳上妨碍散热。

5、作业转移时,电动机的导线应保持有足够的长度和松度。严禁用电源线拖拉振捣器。

6、振捣器与平板应保持紧固,电源线必须固定在平板上,电器开关应装在手把上。

7、操作人员必须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10、作业后,必须做好清洗、保养工作。振捣器要放在干燥处保存。

小区内混凝土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有《城市道路工程技术规范》GB51286、《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50666等

小区内沥青路面施工标准

1、测评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

2、无侧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

3、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

4、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

5、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

6、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7、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沥青路面 第5.2.1条 表面应平整、 坚实, 不得有脱落 、掉渣、 烂边、 粗细料集中等现象。 第5.2.2 条用10T 以上压路机碾压后 ,不得有明显轮。 第5.2.3条 接茬应紧密 、平顺、 烫缝不应枯焦。 第5.2.4 条 面层与路缘石及其它构筑物应接顺, 不得有积水现象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5.2.5 的规定 沥青混凝土面层允许偏差 表5.2.5 序号 项目 压实度(﹪)及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压实度 ≧95 2000㎡ 1 称质量检验 2 △厚度 +20 —5 2000㎡ 1 用尺量 3 弯沉值 小于设计规定 路宽(m) ﹤9 2 用弯沉仪检测 9~15 4 ﹥15 6 4 平整度 ≦2.6 20m 路宽(m) ≦20 2 见注② ﹥20 4 5 20m 路宽(m) ﹤9 1 见注② 9~15 2 ﹥15 3 5 宽度 —20 40m 1 用尺量 6 中线高程 ±20 20m 1 用水准仪具测量 7 横坡 ±10且不大于0.3﹪ 20m 路宽(m) ﹤9 2 用水准仪具测量 9~15 4 ﹥15 6 8 井框与路面高程 5 每座 1 用尺量取最大值 注:①标准质量密度采用马歇尔稳定仪或30Mpa(300kg/cm 2 )成型法测定 ②测平仪及3m直尺测平整度(任选一种) ③弯沉值单位:mm/100;

<<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2002 年版)

8 道路

8.0.1 居住区的道路规划,应遵循下列原则:

8.0.1.1 根据地形、气候、用地规模、用地四周的环境条件、城市交通系统以及居民的出行方式,应选择经济,便捷的道路系统和道路断面形式;

8.0.1.2 小区内应避免过境车辆的穿行,道路通而不畅,避免往返迂回,并适于消防车、救护车、商店货车和垃圾车等的通行;

8.0.1.3 有利于居住区内各类用地的划分和有机联系,以及建筑物布置的多样化;

8.0.1.4 当公共交通线路引入居住区级道路时,应减少交通噪声对居民的干扰;

8.0.1.5 在地震烈度不低于六度的地区,应考虑防灾救灾要求;

8.0.1.6 满足居住区的日照通风和地下工程管线的埋设要求;

8.0.1.7 城市旧区改建,其道路系统应充分考虑原有道路特点,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

8.0.1.8 应便于居民汽车的通行;同时保证行人、骑车人的安全便利。

8.0.1.9 (取消该款)

8.0.2 居住区内道路可分为:居住区道路、小区路、组团路和宅间小路四级。其道路宽窄,应符合下列规定:

8.0.2.1 居住区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8.0.2.2 小区路:路面宽6m-9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

8.0.2.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

8.0.2.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

8.0.5 居住区内道路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8.0.5.1 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人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人口间距不应小于150m。沿街建筑物长度超过150m时,应设不小于 4m×4m的消防车通道。人行出口间距不宜超过80m,当建筑物长度超过80m时,应在底层加设人行通道;

8.0.5.2 居住区内道路与城市道路相接时,其交角不宜小于75°;当居住区内道路坡度较大时,应设缓冲段与城市道路相接;

8.0.5.3 进入组团的道路,既应方便居民出行和利于消防车、救护车的通行,又应维护院落的完整性和利于治安保卫;

8.0.5.4 在居住区内公共活动中心,应设置为残疾人通行的无障碍通道。通行轮椅车的坡道宽度不应小于2.5m,纵坡不应大于2.5%;

8.0.5.5 居住区内尽端式道路的长度不宜大于120m,并应在尽端设不小于12m×12m的回车场地;

8.0.5.6 当居住区内用地坡度大于8%时,应辅以梯步解决竖向交通,并宜在梯步旁附设推行自行车的坡道;

上海小区道路标准

上海市小区道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道路宽度:一般情况下,小区主干道的宽度应不少于12米,次干道的宽度应不少于8米,其他道路的宽度应不少于6米。

2. 车道数量:根据小区内车辆数量和交通流量,小区道路应设置相应数量的车道。一般情况下,主干道应设置2至3个车道,次干道应设置1至2个车道,其他道路应设置1个车道。

3. 弯道半径:小区内的弯道半径应根据车辆的转弯半径和速度来进行设计。一般情况下,小区内道路的弯道半径应不少于10米。

4. 车道标线和交通标志:小区道路应设置车道标线和交通标志,以指导车辆行驶和规范交通秩序。

5. 行人通道和非机动车道:小区道路应设置行人通道和非机动车道,以方便行人和非机动车辆通行。

6. 绿化带和路灯:小区道路应设置绿化带和路灯,以美化环境和提高交通安全性。

总体来说,上海市小区道路标准是以保证交通安全和交通效率为主要目标,并兼顾环境美观和居民出行需求。

上海小区道路标准是指根据当地交通规划和城市规划的要求,规定小区内道路的宽度、路面材质、路灯设置等标准,以保障小区住户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性。

首先,小区内道路宽度应不小于5米,以方便车辆和行人的通行。对于主干道,应设计为6-8米宽,以应对更高的交通流量和车速。此外,小区内道路的转弯半径也应符合相关规定,以保证车辆的安全通过。

其次,小区内道路的路面材质应选择防滑、耐久的材料,如水泥或沥青混凝土路面。路面应平整无缝,以保证车辆和行人的平稳通行。此外,小区内道路的排水系统也应设计合理,以避免雨水积涝和路面损坏。

最后,小区内道路的路灯设置也很重要。路灯应根据道路的长度和曲线程度来设置,以保证夜间行车和行人通行的安全性。同时,路灯的亮度和颜色也应符合相关规定。

总之,上海小区道路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保障小区居民的出行安全和便利性,同时也是城市规划和交通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海小区道路标准是由上海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制定的,旨在规范小区内部道路的设计、建设和管理。根据标准,小区内部道路的宽度应该不小于6米,两侧应设置人行道和绿化带,同时还需要设置合理的停车位和垃圾桶等配套设施。此外,小区内部道路的设计也需要考虑到紧急情况下的救援车辆通行,因此还要设置足够宽敞的转弯半径和消防通道。

在小区道路建设过程中,也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环保和安全标准。例如,应当避免在小区内使用不环保的建材,同时还要确保道路施工期间不会对周边居民造成噪音和污染等不良影响。此外,小区道路的管理也需要高度重视,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保证道路的通行安全和美观整洁。

总之,上海小区道路标准的制定旨在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便捷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各方面的积极配合和落实,才能真正达到预期的效果。

上海小区道路标准应符合城市规划、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要求,同时也需要考虑小区居民的实际需求。一般来说,小区道路宽度应不小于6米,以方便车辆行驶和交通的流畅。道路路面应平整,交通标志、标线应完善,路灯应齐全。此外,小区道路上的绿化、休闲设施等也应适当设置,以提高小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水平。对于小区内的步行道路,建议宽度不小于3米,路面应平坦,绿化景观应美观,同时还应设置垃圾桶等设施,以保持小区环境整洁卫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