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但愿长睡不复醒 押韵 但愿长久不复醒后一句

第十三讲:原来押韵没那么简单!必须好好说说押韵了 | 诗词班讲稿

1、啥是押韵

但愿长睡不复醒 押韵 但愿长久不复醒后一句但愿长睡不复醒 押韵 但愿长久不复醒后一句


押韵,又叫压韵、协韵、叶(xié)韵,就是把韵母相同或接近的字,按一定的规律排列在句子的末尾。一般来说,诗词的双数句子的末尾,必须是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这叫韵脚或韵字。

比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其中的“流”和“楼”,就是韵脚,这两个字的韵母分别是“iu”和“ou”,被视为同韵。

2、为啥押韵

押韵,是韵文的基本特征和基本要求。韵文之所以是韵文,首先是因为押韵。诗和词,都是精致化的韵文。

为啥要押韵呢?就是为了读起来“顺”,富有韵律性,以便吟诵或演唱。老说的“顺口溜”,就在于一个“顺”字。这里“顺”的效果,主要就是通过押韵来实现的。

如果连押韵都做不到,那就连“顺口溜”都不算,更别说诗词了。而诗词对押韵的要求,比顺口溜要严格而复杂得多。

并且,押韵也不仅仅是为了追求“顺”,诗人们通过韵脚的多种变化来反应情感,增强诗歌的感染力。押韵本身,也就成了一种富有内涵而非仅仅形式的一种修辞方法。

3、近体诗的押韵

近体诗就是唐代制定的那种格律诗,包括五七言绝句和律诗,以及五七言的排律。

近体诗的韵脚,一般是在偶数句的后一个字。比如绝句的二、四句,律诗的二、四、六、八句。但首句也可以押韵,不过那就成为另一种格律体式了。首句押韵的体式叫作“首句入韵”式,比如: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首句就开始押韵了。

首句的韵脚,比其他韵脚的用韵要宽松一些。怎么叫宽松呢?这涉及到声韵书的规定。古代有专门供写诗作词而用的韵书,把所有字按不同的韵进行分类,划为不同的韵部。诗人们称之为韵,唱戏的称之为辙。

有的韵部与其他韵部韵母接近,称为邻韵。在规定不能使用邻韵的格律里,首句却可以用邻韵,这叫宽松。

近体诗的韵脚,一般用平声韵,不主张用仄声韵。当然也有诗人偶尔写写仄声韵的近体诗的情况,但不算主流。

4、啥是平仄

平仄是啥意思哩?古代把声调分为四类,即平、上、去、入,称为“四声”。而平声又分阴平阳平两种,因此“四声”也被称为“五声”。

按照普通话来说,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去声就是四声。这是普通话里的四声。

那么入声哪里去了?

普通话里没有入声,古代的入声被划归到四声里了。仄声,其实是非常有个性的一种声调,读起来声音短促,声气往喉咙里面收。所以入声字天生有一种哽咽、悲壮的气质。

阴平阳平,属于平声。上、去、入都属于仄声。按普通话说,一二声是平声,三四声是仄声。这样,四声或五声,就被简化为两类,有了平仄之说了。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首诗用的就是仄声韵,并且首句入韵,四句有三个韵脚。注意看,仄声韵的诗,不用韵的字位,一般用平声字,如本诗中的“夜来风雨声”的“声”,就是普通话里的一声,属于平声字。

同理,在平声韵的诗里,不入韵的字位要用仄声。这样,每句话的末尾的平仄,就形成了反,再加上一句之内平仄相间、两句之内平仄相对,读来就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感。

5、词的押韵

由于词是为了固定的乐曲而写的歌词,每个字都必须符合乐曲的要求,才能便于演唱,所以词对押韵比近体诗不仅要求高,而且也更加复杂多变。

比如《西江月》的韵脚: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西江月》分上下两片,两片的格律是一样的,就是按同样的曲调再唱一遍的意思。每片四句,第一句不入韵,且尾字必须是仄声字,如“鹊”,是普通话的四声;第二句和第三句押韵,并且必须是平声韵,如“蝉”、“年”,都是普通话的二声,是平声,且韵母是“an”和“ian”,押平声韵;

第四句,也押韵,如“片”,韵母是“ian”。但不同的是,这个韵脚必须改成仄声。“片”就是普通话的第四声,属于仄声。这种都在一个韵上但平仄不同,叫做“平仄通押”。这种情况,在词里比较常见。

《西江月》的下片也是这样的规律。

词牌中全用仄韵的也很多,比如《如梦令》,就是一种仄声韵词牌。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首句就入韵,“暮”、“路”、“处”、“渡”、“鹭”,韵母都是“u”,并且都是仄声字。第三句不入韵,所以尾字的“舟”,且平声。里面的“争渡、争渡”的重复,也是格律的要求,必须重复一下。

而像《定风波》这样的词牌,用韵就比较复杂:

暖日闲窗映碧纱,小池春水浸晴霞。数树海棠红欲尽,争忍,玉闺深掩过年华。

独凭绣床方寸乱,肠断,泪珠穿破脸边花。邻舍女郎相借问,音信,教人羞道未还家。

这个词牌也是分上下两片。看上片前两句,押平声韵,“纱”和“霞”;二三句也押韵,但没有顺着“纱”、“霞”这个韵下来,而是换成另外一个韵了,并且还换成仄声韵了,即“尽”、“忍”;而第五句又回到前面两句,继续押“纱”、“霞”韵这个韵,即“华”字。这种押韵的变换,叫“换韵”或“转韵”。

下片也是,前两句再次换韵,即“乱”、“断”,这个新的仄声韵;而第三句又转为平声韵,接着上片的“纱”、“霞”、“华”这个韵,即“花”;四五句,又转为仄声韵,接着上片的“尽”、“忍”这个韵,即“问”、“信”。然后后一句,又转回平声韵,回到初的“纱”、“霞”这个韵上来,即“家”。

这个词牌,平仄韵都有,来回多次换韵,非常复杂。

6、古风的押韵

古风里的小诗押韵,一般只用一个韵,形式跟近体诗接近,但仄声韵的使用比较常见。

古风押韵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歌行这类长篇中。主要是转韵、平仄换韵等,但比词转韵要简单的多。一般来说,歌行的转韵是和内容、情感有关的,用来区分篇章的层次。

在叙事诗中,人物对话往往不说是谁说的,而是直接你说完,我就接着说,文字上看不出已经换了人物了。这样的时候,往往会换个韵脚来提示。

而抒情类的歌行,换韵则与情感、情节有关,我们看看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来”、“回”,押平声韵一次。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换仄声韵一次,“发”、“雪”、“月”,邻韵仄声通押。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再次转韵为平声韵,“来”、“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这一段再次换韵,换成另外一个平声韵,即“生”、“停”、“醒”、“名”。这里的“醒”表示“酒醒”,在古代是平声。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再次转韵为仄声韵,即“乐”、“谑”、“酌”,三个入声同韵字。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再次换平声韵,即“裘”、“愁”。

上面如果你发现有好像不押韵的字,那是古今读音别所致。

这是这首诗的用韵情况,大家可以从内容上来看看,每次换韵都是随着内容和情感的变化而来的。还应注意的是,仄声韵前面一句不用韵的,比一般是平声字尾。平声韵前面不用韵的,一般是仄声字尾。

7、押韵的忌讳

近体诗和词、曲,这些有格律要求的诗体,押韵按照格律来就行,违背格律要求的乱押韵,叫做出韵,是毛病。

在没有严格要求的古风歌行这类诗体中,一定要注意一个毛病,就是“平仄韵混押”。“平仄韵混押”不是说一首诗里不能平仄韵转换,而是指一个韵部但平仄不同的字,不能押韵。比如平声“兰”,就不能和仄声“烂”相押,仄声“仰”,就不能和平声“阳”相押。

当然,两句是平声“兰”押韵,接着两句是仄声“烂”押韵,这是可以的,因为这属于转韵,而不是平仄韵混押。

另外,常见的押韵忌讳还有以下几种,格律体(近体诗、词、曲)和古风都不能出现这些情况:

第一种,重韵。在一首诗里,韵脚的字是一样的。比如押“an”韵,前面用过“兰”,走过几句后有一个“兰”作为韵脚,这不行。

第二种,同义字相押。比如“芳、香”,“花、葩”、“忧、愁”,这类不能同时作为一首诗的韵脚。

第三种,落韵。古代的“东”和“冬”不在一个韵部,有些诗体里是不能通押的,如果通押就算落韵。有人干脆就称之为“出韵”。

第四种,凑韵。凑韵就是在韵脚位置用一个尽管押韵但非常别扭的字,一看就是为了押韵而凑的字。

第五种,倒韵。倒韵,其实也是凑韵的一种,就是仅仅为了押韵而把常用的固定词组的字位颠倒一下,比如“春夏秋冬”写成“春夏冬秋”,把“左右”写成“右左”等,造成一种别扭的状态。

第六种,多义字非本意。比如不能把“新鲜”的“鲜”这个平声字,当成“鲜有”的仄声字,去凑比如“显”这个仄声韵。比如一首诗本来押的是“患”这个韵,其中有个句子的结尾是“声咽”。你不能说这个字也读“yan”啊,因为在这据意思只能读“ye”。

8、关于韵书

是否押韵,不是按你的读音来的,也不能说在我方言里这是押韵的啊。是否押韵,是有独立的标准的可判断的。

古代的传统是,诗词歌赋使用的声韵,既不同于古白话,也不同于古官话,而有一套独立而专用的一套声韵规则。这种规则的第一次皇家规范,是在唐代武则天时期制定的。后世基本都以此为蓝本,各朝各代都有的再次修订。

这些尽管与官话有很大重合,但毕竟还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读音的系统,演唱者掌握这种读音,并用于演唱。所以为演唱服务的诗、词、曲等都必须按照这套声韵规范来。尽管后来这些文体都有一部分脱离了音乐,但仍然延用了声韵规范的传统。

这个问题设计到声韵的发展,以及方言的变迁,非常有意思,以后当作专题来讲一次。

到现在,我们写诗词曲,更是不为歌唱了,甚至连古人的唱法、曲谱是什么样子,都弄不清楚了。但还是有人坚持用古声韵来写作旧题诗。

当然也有一批人主张用普通话的声韵来写作,怎么读的就怎么写,更适合用普通话来诵读。

求压韵的诗词.句子.

教我如何不想她

刘半农

天上飘着些微云,

地上吹着些微风。

啊!

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

教我如何不想她?

月光恋爱着海洋,

海洋恋爱着月光。

啊!

这甜蜜也似的银夜,

教我如何不想她?

水面落花慢慢游,

水底鱼儿慢慢游,

啊!

燕子你说些什么话?

教我如何不想她?

枯树在冷风里摇,

野火在暮色中烧,

啊!

西天还有些残霞,

教我如何不想她?

炉中煤

——眷恋祖国的情绪

郭沫若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不辜负你的殷勤

你也不要辜负了我的思量。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啊,我年青的女郎!

你该知道了我的前身?

你该不嫌弃我黑奴卤莽?

要我这黑奴的胸中

才有火一样的心肠。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想我的前身

原本是有用的饿栋梁,

我活埋在地底多年

到今朝总得重见天光。

啊,我年青的女郎!

我自从重见天光

我常常思念我的故乡。

我为我心爱的人儿

燃到了这般模样!

叶慈 的 当你老了

和聂鲁达〈你的微笑〉节选

你需要的话,可以拿走我的面包,

可以来拿走我的空气,可是

别把你的微笑拿掉。

这朵玫瑰你别动它,

这是你的喷泉,

甘霖从你欢乐当中

一下就会喷发,

你的欢愉会冒出

突如其来的银色浪花

其实唐宋元明清的大部分诗词都是押韵飞

众人皆醉我独醒,举世皆浊我独清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大肚能容,容天容地,于人何所不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