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初晴游沧浪亭鉴赏_初晴游沧浪亭情感

东城高且长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两汉·佚名《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初晴游沧浪亭鉴赏_初晴游沧浪亭情感初晴游沧浪亭鉴赏_初晴游沧浪亭情感


初晴游沧浪亭鉴赏_初晴游沧浪亭情感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古诗三百首 , 古诗十九首 , 抒情 , 人生哲理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

从曲折绵长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

四野茫茫,转眼又有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空旷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镟风,犹如动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

转眼一年又过去了!在怅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也会让人苦闷。

鸷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而伤心哀鸣。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时光流逝。

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

何不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呢!

那燕赵宛洛之地本来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艳丽其颜如玉般的洁白秀美。

穿着罗裳薄衣随风飘逸拂动,仪态雍容端坐正铮铮地习练著筝商之曲。

《音响一何悲》之曲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声竟似骤雨疾风,听起来分外悲惋动人。

由于听曲动心,不自觉地引起遐思,手在摆弄衣带,无以自遣怅惘的心情。

反复沉吟,双足为之踯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调所感动。

心里遥想着要与佳人成为双飞燕,衔泥筑巢永结深情。

鉴赏

处在苦闷的时代,而又悟到了“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的生命哲理,其苦闷就尤其深切。苦闷而无法摆脱,便往往转向它的对立一极——荡情行乐。此诗所抒写的,就正是这种由苦闷所触发的滔荡之思。

诗人大约是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高高的城墙,从眼前“逶迤”(绵长貌)而去,在鳞次栉比的楼宇、房舍外绕过一圈,又回到原处、自相连线——这景象正如周而复始的苦闷生活一样,单调而又乏味。四野茫茫,转眼又有“初淅沥以萧飒,忽奔腾而砰湃”的秋风,在大地上激荡而起,使往昔葱绿的草野,霎时变得凄凄苍苍。这开篇四句,不仅描述著诗人目击的景象,其中还隐隐透露著诗人内心的痛苦骚动。生活竟如此重复、单调变化的只有匆匆逝去的无情时光。想到人的生命,就如这风中的绿草一般,繁茂的春夏一过,便又步入凄凄的衰秋,诗人能不惊心而呼:“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眼前的凄凄秋景,正这样引发出诗人对时光速逝的震竦之感。在怅然扔失意的心境中,就是听那天地间的鸟啭虫鸣,似乎也多一重苦闷难伸的韵调:“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晨风”即“?鸟”,“局促”有紧迫、窘困之意。鸟在风中苦涩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临、生命窘急而伤心哀鸣。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都受到了时光流驶的迟暮之悲。这一切似乎都从相反方面,加强著诗人对人生的一种思索和意念:与其处处自我约束,等到迟暮之际再悲鸣哀叹,应当早些涤除烦忧、放开情怀,去寻求生活的乐趣——这就是突发于诗中的浩然问叹:“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以上为全诗之节。读者可以看到,在此节中盘镟往复的,其实只有一个意念,即“荡涤放情”之思。这种思绪,原本来自于诗人自身生活中的苦闷,与所见景象并无关涉。但诗人却将它移之于外物,从衰飒悲凉的秋景中写来。便令人感到,从“高且长”的东城,到凄凄变衰的秋草,以至于?鸟、蟋蟀,似乎都成了苦闷人生的某种象征,似乎都在用同一个声调哀叹:“何为自结束”、“何为自结束”!这就是审美心理上的“移情”效果。这种贯注于外物、又为外物所烘托而强化的情感抒写,较之于直抒其怀,无疑具有更蓬勃的葱茏的感染力。自“燕赵多佳人”以下,即上承“荡情”之意,抒写诗人的行乐之境。--当“何为自结束”的疑虑一经解除,诗人那久抑心底的声色之欲便勃然而兴。此刻,身在“东城”外的诗人,竟做了一个极美妙的“燕赵佳人”梦:他恍惚间在众多粉黛丛中,得遇了一位“颜如玉”的佳人;而且奇特的是,一转眼,这佳从便“罗裳”飘拂、仪态雍容地端坐在诗人家中,分明正铮铮地习练著靖商之曲。大约是因为琴瑟之柱调得太紧促,那琴间竟似骤雨急风,听来分外悲惋动人——读者自然明白,这情景虽然描述得煞在介事,实际上不过是诗人那“荡情”之思所幻化的虚境而已。所以画面飘忽、转换也快,呈现出一种梦寐般的恍惚感。

最妙的是接着两句:“驰情整中带,沈吟聊踯躅(且前且退貌)”。“中带”,一本作“巾带”。关于这两句写的指何人,照张庚的说法:“凡人心慕其人,而欲动其人之亲爱于我,必先自正其容仪……以希感到佳人也”(《古诗十九首解》)。那么,“驰情”而“整中带”者,就是诗人了。那当然也有道理(只与整句不太连贯)。不过,苦将其视为佳人的神态表现,恐怕还更有韵致些。因为佳人之“当户”理琴,本来并非孤身一人。此刻在她对面,正目光灼灼注视着她,并为她的容颜、琴音所打动,而为之目凝神移的,还有一位梦想着“荡涤放情志”的诗人。正如吴淇所说:“曰‘美者’,分明有个人选他(按,即“她”);曰‘知柱促’,分明有个人促他”分明有个人在听他;“曰‘整中带’,分明有个人看他;曰‘踯躅’,分明有个人在促他”(《选诗定论》)。“驰情整巾带”两句,正是写佳人在这“选”、“听”、“看”、“促”之下的反应——多情的佳人面对着诗人的忘形之态,也不觉心旌摇荡了。但她不免又有些羞涩,有些踌躇,故又是“沉吟”、又是“踯躅”(已舍琴而起),表现出一种“理欲交战情形”;但内心则“早已倾心于君矣”——这就是前人称叹的“‘驰情’二句描写入神”处。在这种图画也“画不出的捉衣弄影光景”中,佳人终于羞羞答答地吐露了心意:“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借飞燕双双衔泥巢屋之语,传达与诗人永结伉俪之谐的深情,真是“结得又超脱、又缥缈,把一万世才子佳人勾当,俱被他说尽”(朱筠《古诗十九首说》)。

创作背景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古诗十九首》大约是东汉后期作品,作者已佚,大多是文人模仿乐府之作。今人综合考察十九首诗所表现的情感倾向、所折射的生活情状以及它纯熟的艺术技巧,一般认为这十九首诗所产生的年代应当在东汉献帝建安之前的几十年间。此诗正是因苦闷而触发滔荡的情怀而作的,大约作于诗人独自一人徘徊在洛阳的东城门外之时。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南北朝·佚名《折杨柳歌辞五首》

折杨柳歌辞五首

南北朝 : 佚名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

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

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

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

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

担鞍逐马走,何见得马骑。

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

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

古诗三百首 , 乐府 , 离别组诗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宋代·曹豳《春暮》

春暮

门外无人问落花,绿阴冉冉遍天涯。

林莺啼到无声处,青草池塘独听蛙。 古诗三百首 , 写景惜春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宋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三百首 , 写景抒怀

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赏析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 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 时有乳鸠相对鸣。

-----苏舜钦

一般说,苏舜钦写景物的诗并不以再现自然美见长。他笔下的景物大多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比如“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过苏州》),“老松偃蹇若傲世,飞泉喷薄如避人”(《越州云门寺》),写的是经过诗人“加工”过的景物,形象本身就具备了诗人的性情。这有些像李白的山水诗。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诗人写景,虽然郁积深厚,却不直接说出,而是创造一种境界,让人去体味。这有些像柳宗元写山水游记。《初晴游沧浪亭》就是这种写法。

诗写于庆历六年(1046)春,诗人受人倾陷,革职为民,退居苏州已一年多了。一年来,他时时携酒独往沧浪亭吟诗漫步,此诗即写春日雨霁,他在沧浪亭畔所见到的自然景象。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晴,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句中“弄”字乃吴越方言,作的意思。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帘虚”即帘内无人。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末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我们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想象得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

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不是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吗?可见诗人在《初晴游沧浪亭》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中吕】朝天子_送春剑蒲,原文_翻译及赏析

送春剑蒲,翠芜,雨过添新绿。栏春事已结局,无计留春住。堤上芳尘,桥边飞絮,树头红一片无。布谷,杜宇,犹斗唤春归去。——元代·赵善庆《【中吕】朝天子_送春剑蒲,》 【中吕】朝天子_送春剑蒲, 送春

剑蒲,翠芜,雨过添新绿。栏春事已结局,无计留春住。堤上芳尘,桥边飞絮,树头红一片无。布谷,杜宇,犹斗唤春归去。

赵善庆(?-1345年后),元代文学家。一作赵孟庆,字文贤,一作文宝,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县)人。《录簿》说他「善卜术,任阴阳学正」。著杂剧《教女兵》、《村学堂》八种,均佚。散曲存小令二十九首。《太和正音谱》称其曲「如蓝田美玉」。 赵善庆

秋夜旅思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气球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琼珠台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元代·张可久《【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双调】沉醉东风_秋夜旅思二

元代张可久

展开阅读全文∨ 秋夜旅思

二十五点秋更鼓声,千三百里水馆邮程。青山去路长,红树西风冷。百年人半纸虚名,得似璩源阁上僧,午睡足梅窗日影。

气球

元气初包混饨,皮囊自喜囫囵。闲田地著此身,绝世虑萦方寸。也不必烦人,一脚腾空上紫云,强似向红尘乱滚。

琼珠台

琪树暖青山鹧鸪,石床平红锦氍毹。云间萼绿华,梅下蓬莱屦。倚高寒满身香露,相伴仙人倒玉壶,月明夜瑶琴一曲。

▲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唐代·崔颢《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长干行·君家何处住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唐诗三百首 , 女子 , 孤独思乡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宋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三百首 , 写景抒怀

关于一时雨一时晴的诗句

1.有关雨晴的诗句 1、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南湖早春》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释义:

春风吹散云雾,骤雨初歇,天气刚刚放晴,阳光重新照在湖面上温暖又明快。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新生的绿苹,整整齐齐铺满了水面。白雁身上雨水未干翅膀沉重,只得低空飞行;黄鸸的舌头也颇有些生涩,不听使唤。不是说江南的春天不好,而是渐渐的体弱多病我的兴致也减少了。

2、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

《永遇乐·璧月初晴》宋代:刘辰翁

余自乙亥上元,诵李易安《永遇乐》,为之涕下。今三年矣。每闻此词,辄不自堪,遂依其声,又托之易安自喻。虽辞情不及,而悲苦过之。

璧月初晴,黛云远淡,春事谁主。禁苑娇寒,湖堤倦暖,前度遽如许。香尘暗陌,华灯明昼,长是懒携手去。谁知道,断烟禁夜,满城似愁风雨。

宣和旧日,临渡,芳景犹自如故。缃帙流离,风鬓三五,能赋词最苦。江南无路,鄜州今夜,此苦又谁知否。空相对,残红无寐,满村社鼓。

释义:

暮雨初晴,如璧的明月东升。云色如黛,淡淡飘荡在远空。这美好的春景,到底属于何人?故宫禁苑中一片微寒,西湖的堤岸倦慵暖温。前度刘郎如今又来这里,想不到变得如此冷寂岑岑。记得从前的元夜,车水马龙攘攘纷纷,凝香弥漫的尘土将道路遮暗。

五光十色的花灯,把暗夜照得如白昼一样明灿。我总是没有什么心情,和人们携手同去赏灯观看。谁知道,上元夜也会禁止宵行,人稀烟断,满城凄风苦雨,愁云惨淡。

犹记宣和旧日,直到南渡临安,上元夜依旧热闹繁盛如故。而今辛苦收藏的金石书画,几乎散失尽净。元宵佳节也无心打扮,任凭鬓发纷乱飞舞。写下感时伤乱的词章,最令人感到凄苦。如今江南也无路可走,我到处漂泊无寄处。

就想起被叛军困在长安的杜甫,月夜里思念鄜州的亲人,这种凄苦的心境如今又有谁知否?空自对着昏暗不明的一盏残灯,长夜无眠,外面又传来满村的社鼓。

3、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

《点绛唇·试灯夜初晴》宋代:吴文英

卷尽愁云,素娥临夜新梳洗。暗尘不起。酥润凌波地。

辇路重来,仿佛灯前事。情如水。小楼熏被。春梦笙歌里。

释义:

雨后,漫天的愁云被风吹散,明月露出姣好的月容,就像嫦娥刚刚沐浴梳洗般。尽管街上车水马龙,来往着体态轻盈的佳人,却没有扬起半点尘埃,因为雨后的路面润泽酥软不起尘土。我如今重游京华旧地,当日赏灯的情事依稀在心。

难忘她的柔情似水,我的思绪如流水般难以止息。独自回到小楼里,薰香拥被独自睡去,进入温馨的春梦,梦里恍惚听到笙歌乐音。

4、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初晴游沧浪亭》宋代:苏舜钦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释义: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5、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

《蝶恋花·小雨初晴回晚照》宋代:王诜

小雨初晴回晚照。金翠楼台,倒影芙蓉沼。杨柳垂垂风袅袅。嫩荷无数青钿小。

似此园林无限好。流落归来,到了心情少。坐到黄昏人悄悄。更应添得朱颜老。

释义:

小雨初停云消散,夕阳照庭院。金碧楼台,芙蓉池中倒影现。微风习习,杨柳亦依依。无数嫩荷尖尖角,好似翠钿。如此园林,风景无限美。流浪归来,没了心情去赏欣。独自坐到天黄昏,悄悄庭院无一人。惆怅凄苦心烦闷,更添颜老人憔悴。

2.关于“久雨晴天”的诗句有哪些

1、村南村北晒蓑衣,好是云开日出时。——戴复古《杨伯子监丞霅川久雨得晴为喜》

译文:天气变晴啦,村南村北的人开始晒蓑衣。

2、旅舍残春宿雨晴,恍然心地忆咸京。树头蜂抱花须落,池面鱼吹柳絮行。——韩偓《残春旅舍》

译文:旅舍中春残夜雨刚刚晴,恍然间心里忆起长安城。树枝中蜂拥蝶舞花将落,水面起柳絮飘飘行。

3、清风忽东来,一剪雨脚断。——陆游《久雨喜晴十韵》

译文:东风突然到啦,一直下的雨突然停了。

4、久雨南湖涨,新晴北客过。——白居易《湖亭望水》

译文:雨下了很久,南湖的水长的满满的;雨过天晴之后我来到南湖。

5、今朝好晴景,久雨不妨农。——杜甫《雨晴(一作秋霁)》

译文:今天的天气甚好,即使下啦好久的雨也不耽搁农活。

6、江雨初晴思远步,日向愚溪渡。——柳宗元《雨晴至江渡》

译文:雨后初晴想到远处的江边散步,日落西山独自走向愚溪渡口。

7、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王驾《雨晴》

译文: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8、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蜓上下鱼东西。——王建《野池》

译文:河口的雨停后天晴了,蜻蜓和鱼都开始活动啦。

9、久雨巫山暗,新晴锦绣文。——杜甫《晴二首》

译文:长时间的下雨巫山一直阴暗着,现在天空刚刚放晴就像一篇锦绣的文章。

10、久雨怜霁景,偶来堤上行。——元稹《遣春十首》

译文:久雨之后特别喜欢放晴后的天气,我来到河堤上散步。

3.求带有雨晴两字的诗句~

年代:唐 作者: 刘长卿

《春望寄王涔阳》

清明别后雨晴时,极浦空颦一望眉。湖畔春山烟点点,

云中远树墨离离。依微水戍闻钲鼓,掩映沙村见酒旗。

风暖草长愁自醉,行吟无处寄相思。

年代:唐 作者: 李颀

《送刘昱》

八月寒苇花,秋江浪头白。

北风吹五两,谁是浔阳客。

鸬鹚山头微雨晴,扬州郭里暮潮生。

行人夜宿金陵渚,试听沙边有雁声。

年代:唐 作者: 杜牧

《蔷薇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

石家锦障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年代:唐 作者: 杜甫

《喜晴》

皇天久不雨,既雨晴亦佳。出郭眺西郊,肃肃春增华。

青荧陵陂麦,窈窕桃李花。春夏各有实,我饥岂无涯。

干戈虽横放,惨澹斗龙蛇。甘泽不犹愈,且耕今未赊。

丈夫则带甲,妇女终在家。力难及黍稷,得种菜与麻。

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其人骨已朽,此道谁疵瑕。

英贤遇轗轲,远引蟠泥沙。顾惭昧所适,回首白日斜。

汉阴有鹿门,沧海有灵查。焉能学众口,咄咄空咨嗟!

年代:唐 作者: 白居易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年代:唐 作者: 刘禹锡

《竹枝》

江上春来新雨晴,

瀼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

人来人去唱歌行。

年代:唐 作者: 冯延巳

《临江仙》

秣陵江上多离别,

雨晴芳草烟深。

路遥人去马嘶沉。

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

沙头惊起双禽。

徘徊一向几般心。

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年代:元 作者: 卢挚

《节节高》

雨晴云散,满江明月。

风微浪息,扁舟一叶。

半夜心,三更梦,万里别。

闷倚篷窗睡些。

年代:宋 作者: 苏轼

《好事近》

湖上雨晴时,秋水半篙初没。朱槛俯窥寒鉴,照衰颜华发。醉中吹堕白纶巾,溪风漾流月。独棹小舟归去,任烟波飘兀。

年代:宋 作者: 黄庭坚

《诉衷情》

小桃灼灼柳鬖鬖。春色满江南。雨晴风暖烟淡,天气正醺酣。山泼黛,水挼蓝。翠相搀。歌楼酒旆,故故招人,权典青衫。

年代:宋 作者: 秦观

《迎春乐》

菖蒲叶叶知多少。惟有个、蜂儿妙。雨晴红粉齐开了。露一点、娇黄小。早是被、晓风力暴。更春共、斜阳俱老。怎得香香深处,作个蜂儿抱。

4.描写雨后转晴的诗词

1.《新晴野望》

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2.念奴娇

年代:【宋】 作者:【黄庭坚】 体裁:【】 类别:【】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昔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凌乱,为谁偏照醽律?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3.三国时期的诗人、文学家曹植,在一首《待太子坐》中有这么四句诗:

白日曜青春,

时雨静飞尘。

寒冰辟炎景,

凉风飘我身。

4.渭城朝雨亦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5.雨歇杨林东渡头,永和三日荡轻舟。故人家在桃花岸,直到门前溪水流。

——唐·常建《三日寻李九庄》

6.苏溪亭上草漫漫,谁倚东风十二阑?燕子不归春事晚,一汀烟雨杏花寒。

——唐·戴叔伦《苏溪亭》

5.有哪些描写久雨初晴的诗句

1.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____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2.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____李煜《相见欢·林花谢了春红》

3.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____秦观《浣溪沙·漠漠轻寒上小楼》

4.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 咸阳城西楼晚眺 / 西门》

5.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____王维《山居秋暝》

6.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____志南《绝句》

7.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____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初春小雨 / 早春》

9.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____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0.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彻晓潇潇雨。____惠洪《青玉案·丝槐烟柳长亭路》

11.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12.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____刘禹锡《竹枝词二首·其一》

13.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14.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____杜甫《春夜喜雨》

15.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____杜牧《江南春》

16.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____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17.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____晏殊《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18.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____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19. 风淅淅,雨纤纤。难怪春愁细细添。____纳兰性德《赤枣子·风淅淅》

20.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____李商隐《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21. 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____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

6.跪求一首带有“雨”和“晴”字眼的诗句

顾非熊 【秋夜长安病后作】

秋中帝里经旬雨,晴后蝉声更不闻。牢落闲庭新病起,故乡南去雁成群。

李白 【下寻阳城泛彭蠡,寄黄判官】 浪动灌婴井,寻。开帆入天镜,直向彭湖东。落景转疏雨,晴云散远空。名山发佳兴,清赏亦何穷。石镜挂遥月,香炉灭彩虹。相思俱对此,举目与君同。

刘长卿 【宿怀仁县南湖,寄东海荀处士】

向夕敛微雨,晴开湖上天。离人正惆怅,新月愁婵娟。伫立白沙曲,相思沧海边。浮云自来去,此意谁能传。一水不相见,千峰随客船。寒塘起孤雁,夜色分盐田。时复一延首,忆君如眼前。

钱起 【江行无题一百首(一作钱珝诗)】

风雨正甘寝,云霓忽晚晴。放歌虽自遣,一岁又峥嵘。

杜甫 【中丞严公雨中垂寄见忆一绝,奉答二绝】

何日雨晴云出溪,白沙青石先无泥。只须伐竹开荒径,倚杖穿花听马嘶。

韩愈 【游城南十六首·晚雨】

廉纤晚雨不能晴,池岸草间蚯蚓鸣。投竿跨马蹋归路,才到城门打鼓声。

柳宗元 【雨晴至江渡】

江雨初晴思远步,日向愚溪渡。渡头水落村径成,撩乱浮槎在高树。

白居易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杜牧 【蔷薇花】 朵朵精神叶叶柔,雨晴香拂醉人头。石家锦幛依然在,闲倚狂风夜不收。

柳宗元 【岭南江行】 瘴江南去入云烟,望尽黄茆是海边。山腹雨晴添象迹,潭心日暖长蛟涎。射工巧伺游人影,飓母偏惊旅客船。从此忧来非一事,岂容华发待流年。

杜牧 【长安杂题长句六首】 雨晴九陌铺江练,岚嫩千峰叠海涛。南苑草芳眠锦雉,夹城云暖下霓旄。少年羁络青纹玉,游女花簪紫蒂桃。江碧柳深人尽醉,一瓢颜巷日空高。

7.古诗《雨晴》有关诗句

作品原文 雨晴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

作品译文 下雨之前鲜花初开可以看到花蕊,下雨之后绿叶中间再也不见鲜花。蜜蜂蝴蝶就纷纷飞到墙的那边去了,我真怀疑春色在隔壁人家的院子里。作品鉴赏 这首即兴小诗,写雨后漫步小园所见的残春之景。诗中摄取的景物很简单,也很平常,但平中见奇,饶有诗趣。 诗的前两句扣住象征春色的“花”字,以“雨前”所见和“雨后”情景相对比、映衬,吐露出一片惜春之情。雨前,春天刚刚降临,花才吐出骨朵儿,尚未开放;而雨后,花事已了,只剩下满树绿叶了,说明这场雨下得多么久,好端端的春色,被这一场春雨给扫了兴。诗人望着花落春残的小园之景,是非常扫兴而生感触的。 扫兴的不光是诗人,还有那蜜蜂和蝴蝶。诗的下两句由花写到蜂蝶。被苦雨久困的蜂蝶,好不容易盼到大好的春晴天气,它们怀着和诗人同样高兴的心情,翩翩飞到小园中来,满以为可以在花丛中饱餐春色,不料扑了空,小园无花空有叶;它们也像诗人一样大失所望,懊丧地纷纷飞过院墙而去。花落了,蜂蝶也纷纷离开了,小园显得更加冷落,诗人的心更加怅惘。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却疑春色在邻家”。院墙那边是邻家,诗人想得似乎真实有据;但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自然不会得天独厚,诗人想得又是多么天真烂漫;毕竟墙高遮住视线,不能十分肯定,故诗人只说“疑”,“疑”字极有分寸,格外增加了真实感。这两句诗,不仅把蜜蜂、蝴蝶追逐春色的神态,写得活灵活现,更把“春色”写活了,似乎“阳春”真的“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邻家,她是十分调皮、非常会捉弄人的。 “却疑春色在邻家”,可谓“神来之笔”,造语奇峰突起,令人顿时耳目一新。这一句乃是全篇精髓,起了点铁成金的作用,经它点化,小园、蜂蝶、春色,一齐焕发出异样神采,妙趣横生。古人谓“诗贵活句”,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

【黄钟】愿成双原文_翻译及赏析

赠老妓娇鸾态,雏凤姿,正生红闹簇枯枝。含香蓓蕾未开时,没乱杀莺儿燕子。【么】恰初春又早残春至,只愁吹破胭脂。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出队子】阑珊春事,恨题绝罗扇诗。玉容香散粉慵施,锦树花残蝶倦时,正绿叶成阴子满枝。【么】暮年间刬地知公事,所为儿都敬持。纵千般打骂是好言词,无半点虚脾谎话儿,衠一派真诚好意思。【尾】得扶侍容颜越伶俐,旧不减动些儿,一个鞋样儿到悭了多半指。——元代·曾瑞《【黄钟】愿成双》 【黄钟】愿成双 赠老妓

娇鸾态,雏凤姿,正生红闹簇枯枝。含香蓓蕾未开时,没乱杀莺儿燕子。

【么】恰初春又早残春至,只愁吹破胭脂。忽惊风雨夜来时,零落了千红万紫。

【出队子】阑珊春事,恨题绝罗扇诗。玉容香散粉慵施,锦树花残蝶倦时,正绿叶成阴子满枝。

【么】暮年间刬地知公事,所为儿都敬持。纵千般打骂是好言词,无半点虚脾谎话儿,衠一派真诚好意思。

【尾】得扶侍容颜越伶俐,旧不减动些儿,一个鞋样儿到悭了多半指。

曾瑞(生卒年不详), 元代散曲作家。字瑞卿,自号褐夫。大兴(今市大兴区)人。因喜江浙人才风物而移家南方。《录簿》记他“临终之日,诣门吊者以千数”,可知他当时已有盛名。由於志不屈物,不解趋附奉承,所以终身不仕,优游市井,赖江淮一带熟人馈赠为生。善绘画,能作隐语小曲,散曲集有《诗酒余音》行于当世,今佚。 曾瑞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吉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清代·纳兰性德《金缕曲·赠梁汾》

金缕曲·赠梁汾

清代 : 纳兰性德

德也狂生耳!

偶然间、淄尘京国,乌衣门第。

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

不信道、遂成知己。

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

且由他、娥眉谣诼,古今同忌。

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

一日心期千劫在,后身缘、恐吉他生里。

然诺重,君须记。 ▲ 豪放友情凉夜沉沉花漏冻,欹枕无眠,渐觉荒鸡动。此际闲愁郎不共,月移窗罅春寒重。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往事迢迢徒入梦,银筝断续连珠弄。——清代·王士祯《蝶恋花·和漱玉词》

蝶恋花·和漱玉词

清代 : 王士祯

婉约 , 写花 , 抒情眷恋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宋代·苏舜钦《初晴游沧浪亭》

初晴游沧浪亭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古诗三百首 , 写景抒怀

初晴游沧浪亭赏析

首句“夜雨连明春水生”,写诗人目睹池内陡添春水,因而忆及昨夜好一阵春雨。诗由“春水生”带出“夜雨连明”,意在说明雨下得久,而且雨势不小,好为下写“初晴”之景作张本。正因昨夜雨久,虽然今日天已放清,空气中湿度依然很大,天上浓密的云块尚未消散,阴天迹象明显;但毕竟雨停了,阳光从云缝里斜射下来,连轻柔的春云也带上了暖意,天正由阴转晴。以上就是诗中“娇云浓暖弄阴晴”所提供的意境。诗抓住雨后春云的特征来写天气,取材典型。

第三句“帘虚日薄花竹静”写阳光透过稀疏的帘孔,并不怎么强烈;山上花竹,经过夜雨洗涤,枝叶上雨珠犹在,静静地伫立在那里。如果说这句是直接写静,束句“时有乳鸠相对鸣”则是借声响来突出静,收到的是“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的艺术效果。显然,诗中写由春景构成的幽静境界和题中“初晴”二字扣得很紧。乍看,题中“游”字似乎在诗中没有着落,但从诗中诸种景象的次第出现,就不难表现出诗人在漫游时观春水、望春云、注目帘上日色、端详杂花修竹、细听乳鸠对鸣的神态。诗中有景,而人在景中,只不过诗人没有像韦应物那样明说自己“景煦听禽响,雨余看柳重”(《春游南亭》)而已。

诗人喜爱这“初晴”时的幽静境界是有缘由的。他以迁客身份退居苏州,内心愁怨很深。在他看来,最能寄托忧思的莫过于沧浪亭的一片静境,所谓“静中情味世无双”(《沧浪静吟》)。他所讲的“静中清味”,无非是自己在静谧境界中感受到的远祸而自得的生活情趣,即他说的“迹与豺狼远,心随鱼鸟闲气(《沧浪亭》)。其实他何曾自得闲适,在同诗中,他在那里曼声低吟“修竹慰愁颜”可见诗人在亥初晴游沧浪亭争中明写“静中物象”,暗写流连其中的情景,表现的仍然是他难以平静的情怀。胡仔说苏舜钦“真能道幽独闲放之趣”(《苕澳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二),此诗可为一例。

描写风景的诗词及赏析四篇

【篇一】描写风景的诗词及赏析

题临安邸

作者:林升

原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翻译及赏析:

韵译

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

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散译

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

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临安:现在浙江杭州市,金人攻陷北宋首都汴京后,南宋统治者逃亡到南方,建都于临安。邸(dǐ):旅店。

西湖:杭州的风景区。

几时休:什么时候休止。

熏(xūn):吹,用于温暖馥郁的风。

直:简直。

汴州: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市。

【篇二】描写风景的诗词及赏析

南乡子·路入南中

作者:欧阳炯

原文:

路入南中,桄榔叶暗蓼花红。两岸人家微雨后,收红豆,树底纤纤抬素手。

翻译及赏析:

路入岭南腹地,水边的蓼花紫红,映着棕桐叶的暗绿。一场微雨之后,家家把红豆采集,树下翻扬纤纤细手,一双双雪白如玉。

⑴南中:犹言南国。《蜀中九日登玄武山旅眺》:“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⑵桄(guāng)榔:南方常绿乔木,棕桐树之一种,亦称“砂糖椰子”,其干高大,多产在的南方。暗:一作“里”。蓼(liǎo):水草之一种。

⑶红豆:红豆树产于岭南,秋日开花,其实成豆荚状,内有如碗豆大的子,色鲜红,古代以此象征相思之物。

⑷纤纤抬素手:即“抬纤纤素手”的倒文。

【篇三】描写风景的诗词及赏析

好事近·雨后晓寒轻

原文:

雨后晓寒轻,花外早莺啼歇。

愁听隔溪残漏,正一声凄咽。

不堪西望去程赊,离肠万回结。

不似海棠阴下,按《凉州》时节。

翻译及赏析:

雨后拂晓,寒气依然很轻。花外的早莺,已经停止了啼声。

使人添愁的是隔溪对岸,传来更鼓的叮冬。一声声敲向心里,彷待是抽泣与哽咽交并。

怎能忍心西望,那遥远的征程。离别的情丝,跟愁肠一起盘结回萦。

这和对坐海棠花阴之下,完全是两种不同情景。那时候演奏的是,《凉州》新曲,其乐融融。

①残漏:漏声将尽。残:阑也,垂尽之意。漏:古计时之器。

②凄咽:形容声音悲凉呜咽。

③去程:离去远行的路程。

④赊:远也。

⑤海棠阴下:一作“海棠花下”。

⑥按:按歌,谓依节拍唱歌。

⑦凉州:乐曲《凉州曲》。是唐代边塞之乐,当时属于新声,声情比较悲凉。

【篇四】描写风景的诗词及赏析

初晴游沧浪亭

作者:苏舜钦

原文:

夜雨连明春水生,娇云浓暖弄阴晴。

帘虚日薄花竹静,时有乳鸠相对鸣。

翻译及赏析:

一夜春雨,直至天明方才停歇,河水涨了起来,云儿浓厚,遮掩天空,时晴时阴,天气也暖和。

帘内无人,日色暗淡,花丛、竹丛一片寂静,不时从中冒出几声小鸟的对鸣声。

⑴沧浪亭:在今江苏苏州城南三元坊附近,原为五代时吴越国广陵王的花园。五代末此处为吴军节度使孙承祐的别墅。北宋庆历年间为人购得,在园内建沧浪亭,后以亭名为园名。后代人在它的遗址上修建了大云庵。春水:春天的河水。

⑵连明:直至天明。

⑶娇云:彩云,又云的美称。弄:吴越方言,作的意思。阴晴:时阴时晴。

⑷帘虚:帘内无人。日薄:日色暗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