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共射极放大电路ic怎么求(共射极放大电路ucc)

如何求共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在共射极放大电路中,IE=IC+IB,由于IB远小于IC,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也可以这样说:IC=IE。又IE=IB×β(三极管直流放大倍数)+1,则:三极管的静态工作点等于基极电流乘以管的放大倍数。其中,管的直流放大倍数可以用带有则三极管放大倍数的万用表来测得。而基极电流不太好确定,一般都是用实验的方法来设置。例如,要求一级共射极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为2mA,测得其三极管的直流放大倍数为50,则基极电流IB为2÷50=0.04(mA),即40μA。而在基极直流分压电路中,则要保证有足够电流余量向基极提供,具体电流可以调整上偏置电阻来达到要求。

共射极放大电路ic怎么求(共射极放大电路ucc)共射极放大电路ic怎么求(共射极放大电路ucc)


三极管放大电路具体是怎么计算的?

R1=24K, R2=1.5K, R3=1K, Rl=2K.

三极管的特性表是决定它静态电压(Vce) 对电流(Ic) 的关系. 而静态电流放大系数则是三极管放大器必需的设计参数.

若看基极的偏压, VA=12V x [1.5/(1.5+24)] = 0.7V.

三极管正向偏压少要0.6V 才导通, 令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 x 电流放大系数) 流通, 假设电流放大系数是50, Vbe=0.6V, 则三极管发射极电流(约等於集电极电流)=(0.7-0.6)V / 1K=0.1mA.

故此基极电流 Ib = Ic /电流放大系数 = 0.1 / 50 = 0.002mA.

开路电压UA=[R2/(R1+R2)]Ucc-Ube=[8.2/(20+8.2)]x12V-0.7V=3.489V-0.7V=2.789V。

R1//R2=8.2//20k=5.8156k

Ib=UA/(R1//R2+βR3)

假设晶体管β=100,则

基极电流Ib=2.789V/(5.8156k+100X1k)=2.789V/105.8156k=0.0264mA

集电极电流Ic=βIb=100X0.0264mA=2.64mA

集电极电压Uc=Ucc-RLIc=12-2kX2.64mA=6.72V

若晶体管β不是100,你可将β值代到上边再计算Ib、Ic和Uc

答案应该是:A端输入的电流和电阻R2的乘积等于大于三极管的导通电压。即IAR2≥Ube,注意,这里提到的Ube是三极管的导通时的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压。

思路:

0、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因为三极管只有三种工作状态:放大状态、截止状态、饱和状态。它说的导通究竟是放大还是饱和?

1、这个电路提供了集电极电阻的阻值,但并没有提供集电极供电电压,说明与供电电压及集电极电阻R1无关;

2、这个电路虽然说明是NPN三极管,但没有说明是硅NPN还是锗NPN,说明它考察的并不是Ube的具体电压。因为硅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是0.7V左右,而锗三极管的导通电压是0.3V左右;

3、接在三极管基极和发射极之间的电阻R2,从电路看,没有任何作用,因为这个电路并没有上偏置电阻,所以R2还称不上是下偏置电阻。之所以有这个电阻,纯粹是为了说明三极管的基极为了得到足够的偏置电压,而又不说明电压是多少,只有输入端A端和R2的乘积,才能说明供到基极的电压是多少。

4、说明设置这个题目的人并不是一个实际的科学家,压根不懂电路,只是根据自己所学臆想出来的题目,因为没有任何电路会有这种接法!!

5、从你提供的照片情况来看,这类书目还是不要看,既不能提高你的知识水平,还可能误导。真正的教科书是不能提这种不切实际的问题的。

6、比如它说的“电流和电阻满足什么条件”,既没有说哪的电流,又没说哪的电阻。和放屁有什么区别?

7、如果真想学,应该学习“模拟电子技术”这类的读物,而不是学这个中学生编的科普读物 。

R1=24K, R2=1.5K, R3=1K, Rl=2K.

三极管的特性表是决定它静态电压(Vce) 对电流(Ic) 的关系. 而静态电流放大系数则是三极管放大器必需的设计参数.

若看基极的偏压, VA=12V x [1.5/(1.5+24)] = 0.7V.

三极管正向偏压少要0.6V 才导通, 令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 x 电流放大系数) 流通, 假设电流放大系数是50, Vbe=0.6V, 则三极管发射极电流(约等於集电极电流)=(0.7-0.6)V / 1K=0.1mA.

故此基极电流 Ib = Ic /电流放大系数 = 0.1 / 50 = 0.002mA.

‘C’ 点电压 (Vc) = 12V-(0.1mA x 2K) = 11.8V

R1=24K, R2=1.5K, R3=1K, Rl=2K.

三极管的特性表是决定它静态电压(Vce) 对电流(Ic) 的关系. 而静态电流放大系数则是三极管放大器必需的设计参数.

若看基极的偏压, VA=12V x [1.5/(1.5+24)] = 0.7V.

三极管正向偏压少要0.6V 才导通, 令集电极电流(=基极电流 x 电流放大系数) 流通, 假设电流放大系数是50, Vbe=0.6V, 则三极管发射极电流(约等於集电极电流)=(0.7-0.6)V / 1K=0.1mA.

故此基极电流 Ib = Ic /电流放大系数 = 0.1 / 50 = 0.002mA.

‘C’ 点电压 (Vc) = 12V-(0.1mA x 2K) = 11.8V

Ib={[R2/(R1+R2)]Ucc-Ube}/(R1//R2+βR3)

先看静电压[R2/(R1+R2)]Ucc-Ube=[1.5/(24+1.5)]x12V-0.7V=0.706V-0.7V=0.006V,近似为零。

静电压近似为零,所以基极电流Ib就很小了。

您这个电路中的R2标错了,不是1.5k,而应是15k。

您把R2阻值核对了,再告诉晶体管β值,才能继续计算Ib。

三极管的be结,和电阻R2并联,二者的电压相等。当R2两端的电压Ui达到be结开启电压之后,三极管就会导通。

具体怎么计算可以参考一下“电子online”的三极管教程。这里是网址:

共射极放大电路计算问题

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属于反相放大,交流信号ube及ib负半周经反相放大后成为输出信号的正半周,rb过大使ube及ib负半周截止平顶失真就成为输出波形上半周出现平,

题:

求Ibq用不到放大倍数。

Ibq = (Vcc-Ube)/ Rb

已知了Vcc、Ube、Rb,然后可以求了。

三极管中的Ic如何算

设三极管的电流放大倍数是b,三极管工作于放大状态时ib,ic,ie的关系是:

一、ic=bib

二、ie=ic+ib=bib+ib=(1+b)ib

npn和pnp

管都是这样计算。

普通共发射极放大器:

放大区时,Ic=βIb;

饱和区时,Ic=(Vcc-0.3)/Rc

如果发射极对地有Re时,(Vcc-0.3)还要减去

IeRe≈IcRe

就是:Ic=(Vcc-0.3

-IcRe)/Rc

求解电子技术基础放大电路计算

共射极放大电路,马克一下,明天找个纸笔写一下

我看这个是一个电路图案图案都是可能是那个电视机的图案,我看是可能是22你一个图案来的都是按照维修这个电影,是可以说是是电视机的杂生快哟,有的是三极管二极管,我都看到好像是有电源总开关也是也是这样的吧。

宝宝没学过哦

混点经验 别说我啊

不会啊,没学过

共射级放大电路,已知Ib、Ic ,怎么求Ie?

Ie=Ic+Ib;(任何电路中节点的总流入电流一定等于总流出电流)

Ic≈β×Ib;(这里的≈表示β是大概值,一般晶体管的β 随Ic及Ucc的大小有微小的变化)

Ib≈(Ucc-0.7V)/Rb;(这里用≈,因为0.7V也是大概值,一般约0.2-0.75V之间,不同的晶体管相很大)

Ie≈(β+1)×(Ucc-0.7)/Rb

你的题目中没有给出Ucc的数值,所以不能确定Ie的大小。

共射极 共集极 共基极的公式

共基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很小,从微变等效电路来看,它的输入电阻就等于Re与从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发射结电阻rbe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rbe'并联。

rbe是共射极电路从基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显然共基极电路从发射极向里看进去的输入电阻为共射极电路的(1+β),即rbe'=rbe/(1+β)。

一般情况下,Re>>rbe',故共基放大电路 的输入电阻:r'≈rbe'=rbe/(1+β)。

扩展资料:

1、共基放大电路频带宽可以从其电压放大倍数计算公式Aus≈R'L/rs来解释,电压放大倍数与β基本无关,故即使高频时β变低了,对电压放大倍数影响也不大,所以频带就宽了。

2、频带跟输入电阻没有什么必然关系。例如,射随器输入电阻很大,但是其频带也是比较宽的。

3、信号源电流?s=?s/(rs+ri),输入电阻rs越大,信号源电流?s越小,自然对信号源衰减就越小。

4、负载电流?o=?o/(ro+RL),输出电阻ro越小,负载电流?o就越大,自然输出电阻小带负载能力就越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