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庄子关于道的思想言论_庄子对于道的认识

庄子是怎么解释“道的?”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庄子关于道的思想言论_庄子对于道的认识庄子关于道的思想言论_庄子对于道的认识


一,是自己

二,是对立双方

三,是个约数 就是多方的意思

万物,是大自然 全世界的意思

道,是一条路 是一条通往世界本质的路 认识世界的方式有很多种 所以有大道 也有小道 每个人都有一条自己喜欢的道 每个人想走哪条道就可以自由的走哪条道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认识每一条道 走的道不同 遇见的人也不同 一道走下来的感受也不同 终对世界的认识也不同

道可道 非常道,道 可以描述出来 但不是固定的一条道

名可名 非常名,名 道的名字可以起名为道 但不是固定的一个名字只能叫道 叫别的也可以

道不同不相为谋,走不同道的人 认识世界的方式不同的人 聊不到一块儿去

条道,一个人站在自己的角度看世界 世界是怎样的由自己决定

第二条道,一个人站在对立双方的角度看世界 就会对世界的认识更全面一些 但还远远不够

除此以外的其他道,对世界的认识就会越来越全面 越来越真实 和清楚

大道,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看世界,对世界就没有偏私 看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

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中的 道法自然 就是 道 属于自然 要站在大自然的角度看世界 看到的就是世界的本质

人,是一个感受器 是一个观察者 是一个思考者

地,是实际存在的事物 是现实

天,是从现实中抽象出来的 是精神世界的想象 是语言 是想法 是逻辑

道,是从精神世界的想象里总结出来的规律 是极大的概括 是极简的描述 是哲学

自然,是指全世界的一切的总和

庄子与道课程:华夏文明中的道是什么道?黄老之学,为什么把黄帝和老子作为道家之学的起源?道家的哲学思想为什么混杂于的宗教信仰当中?为什么说是黄老遗风,庄子家风?庄子与道,借庄子之风,为大家打开道家宝库,揭开的神秘面纱。

庄子思想主张是什么?

庄子主张无为避世的思想:顺应天道,以“有为”入世,以“无为”修心,方有身处红尘的清静。

庄子反对礼和法,以及一切“普遍性”道德。因为庄子认为,人与人是不同的,所谓的普遍道德,只不过是削足适履,压制人的自然本性而已。

说万物各有其本性,本无所谓高低。只要他们都各自 充分而自由的发挥了自己的自然能力,他们就同等幸福。比如小鸟的幸福就是枝头高歌,大雁的幸福就是千里迁徙。各有各的幸福,但只要都实现了自己的自由,那他们是等同的幸福。

主要影响

哲学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使道家真正成为一个学派,他自己也成为了道家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道家之祖”。

庄子之学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故其著书十余万字,大多都是寓言,如其中的《渔父》《盗跖》《胠箧》等篇,都是用来辨明老子的主张的。他把“贵生”“为我”引向“达生”“忘我”,归结为天然的“道”“我”合一。《庄子》和《周易》《老子》并称为“三玄”,在哲学有较高研究价值。

老子,庄子的道是什么?

《老子·第25章》宣称:“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的这个观点表明尽管人无法与天、地、道相比,却有别于万物,具有万物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庄子的思想却彰显人与万物的一致性,将人等同于物。人没有任何特殊性,与天地万物具有相同的起源和地位。

老子,庄子是道家学派,他们的思想理念是,道法自然,无为而治。

清静无为

学说讲的是跟随本性,所以教派比较多。

不会非得整的,你不信我我就灭你,没有这么极端。

人应遵循天之道,万事万物之德

世界的本源。世界的本质。

中庸之道。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 庄子的主要思想观点

庄子的三大思想主张:1、在哲学上,庄子把“道”视为宇宙万物的本源,并提出“心斋”与“坐忘”等修养手段。2、在上,庄子主张顺应自然,无为而治,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3、在认识论上,庄子主张“万物齐一”,认为人应突破自我形躯的局限而对万物加以整体性把握,包含着朴素辩证法思想。

庄子思想的

庄子在哲学思想上继承和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思想观点。“道”是庄子超越哲学的核心,“心斋”与“坐忘”是达到超越的理想手段,“逍遥游”是生命自由的境界,“万物齐一”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必然世界观。“道”是庄子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追求生命自由的基本的范畴。庄子基本继承了老子“道”的思想。老子的道重客观的意义,庄子的道从主体上升为一种宇宙的精神。

庄子认为只有以通达的精神超越现实世界,才能获得无限的自由和心灵的宁静。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是“无待”的,它不依赖于任何条件。无待就是通过“心斋”与“坐忘”来实现。

他宣扬“绝圣弃知”的思想。庄子反对“人为”,庄子反对儒家的等级观念、儒家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庄子认为“道通为一”,认为道在万物,万物平等。庄子重视事物天然的本性,认为天然的本性都合乎性命之常情,因此天然的异也是合理的,而对个性和异的尊重,正是庄子平等观念的深刻之处。

庄子思想中道的特点

《庄子》所言之“道”是宇宙本体和根本规律,也是人类基本规律,具有客观存在而不显现的特点。

一、“道”是宇宙本体和根本规律

《庄子》认为,“道”是宇宙本体,并对之进行了丰富的论述。

首先,《庄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同时也是自身的本体,产生了自身以及鬼神、帝王、天地、万物等;

其次,“道”作为宇宙本体,其存在的状态虽然无为无形、不可见,却与宇宙万物建立了深厚的联系以及诚信关系;

,“道”远远超过太极、六极、天地、上古等涵盖的范围,实际上是宇宙根本规律。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庄子·大宗师》)

二、“道”是人类基本规律

《庄子》认为“道”分为天道、人道,天道的特征是无为,人道的特征是有为,天道支配着人道,两者有着明显区别。

“何谓道?有天道,有人道。无为而尊者,天道也;有为而累者,人道也。主者,天道也;臣者,人道也。天道之与人道也,相去远矣,不可不察也。”(《庄子·在宥》)

三、“道”客观存在而不显现

庄子非常科学地认识到“道”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存在以一种不显现的状态存在并运动。

《庄子·天运》对天、地、日、月、云、雨、风的运动提出思考,认识到这些运动的背后是一种不显现的力量在推动,并且把这种不显现的力量称之为“道”。

《庄子》古圣之“道”

文/老卢

庄子哲学中,“道”的内涵丰富,其在老子之“道”上再拓展,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用一句话来概括,即:齐物我。

庄子之道开创了“道”的整体性。体现在:

天地万物产生后,各种事物之间涌现出纷繁异,每个现象界的存在物,都存在着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存在物。每个事物以自己为此,以别的事物为彼,这是有偶。

庄子说:“道通,其分也,其成也,毁也”。整体来看,“道”是不能分割的整体。

认识到了“道”的整体性和“万物皆一”,也就自然能以广博乐观心境来对待万物,这就到达了精神上的自由和无所执。

庄子描述了“道”创生万物的过程

宇宙原始状态是“无”,万物得“道”的滋养而创生称之为 “德”。庄子强调宇宙的发生是一个由无形质到有形质的过程。

庄子认为,“道”作为宇宙之本,与现象界的具体事物有着根本不同。

“道”并非万物中的一个事物。“物物者与物无际”。“道”是无所对待的,而具体事物都是有所对待的,因此这些具物都不能成为“物物者”,但是具体事物与“道”之间又是没有明显界限。

“道”内化至物,表明庄子之“道”具遍在性。

庄子之“道”从“道”物关系,扩展至“道”心关系。“道”的关键是“心”,即超越的“道心”。

普通人心往往具有世俗性、经验性等消极意义,常常表现为对外在事物的执着。

庄子则强调澄清之心,即“不入于心”的“无心”,摒除物欲、脱于俗心,从根本上看是无我或者忘我的状态,“无心”与物的关系是理解“道”与“心”关系的重点。

普通人心受物的制约,道心”则“能物物”,即独立自主的把握外物而不受其制。 “道”与“心”是统一体,客观为“道”,主体为“心”。

庄子通过揭示事物的不确定性和相对性,以及经验常识的人为性和主观性,取消物与物之间、认知主体之间质的异性,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天地万物本是并生于“道”而同体无。

庄子开启了一个无穷尽的无限性时空系统,在时序上无限延伸,在维度上无限拓展,旨在冲破现象界之中的界限,突破形器的重重边界,尔后从宇宙的大范围上来打通自我与外界间的隔阂,来提升自我的精神。

超越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相互对立关系,达到主客体合一的境界,即“天地与我为一”,这也是“道”的境界,是“道”所达到的物我一齐的境界。

将我与物相容而达到物我一齐的境界,才能摆脱对物的利用心态,才有“无物”态度。

宇宙中,人与万物混沌一体。我们与万物都是“道”的一部分,可说“我是宇宙,宇宙就是我”,这就是“齐物我”。

想参透《庄子》,深度理解“道”是的方式。因为“道”是人类追求的统一,是与人生的境界。它能够沟通一切,可以超越过去、现在、未来,可以支配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这都因于“道”是宇宙万物的本根。所谓“道者万物之所由也”。

“道”将宇宙事物相贯通,使其成为整体,作为桥梁的“道”使得一切事物之间彼此存在着直接或间接联系。

他人他物都是与自己同样独立自由的主体,这是“天人合一”和“万物一体”的态度。

庄子讲浮生若梦,教导人们去伪存真,活出本真。故以道解道,才能解开庄子所蕴藏的真正古圣之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