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三圈环流示意图_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如图为大气运动示意图,M线代表地球表面.据图回答14~16题.若此图表示大气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则(

小题3:利用图示风带的分布位置判断,B位于北半球低纬,为东北信风;D位于北半球中纬度为中纬西风带,F位于高纬,为极地东风带。

A、,③为信风带,气流比较干燥,故不符合题意;

三圈环流示意图_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三圈环流示意图_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


C、甲为赤道低气压带,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D低纬环流,从右下至左下,再至左上,再至右上,顺时针旋转。而中纬相反。高纬与低纬相同.

读南半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在图中相应的位置上画出三圈环流并添画箭头表

小题1:略

小题2: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小题3小题3:东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6分):冬 赤道低压带位于赤道以南(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小题2:图示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B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C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D位于极地附近为极地高压带。

小题3:图示赤道低压带完全分布于赤道以南,故判断全球气压带风带向南移,故判断为北半球冬季;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基本分布规律7.全球变暖的成因、影响和对策。和移动规律,并可结合气压带风带的特征和对气候类型的影响设计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小题4:多 低压形成上升气流 在西风的影响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6分)

高中地理必修一分为五个单元,必修一洋流很重要:什么洋流都要记清楚,根据图很好记,可以和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结合起来记忆,风向就是洋流流向,一举两得,还有背斜与向斜,考点如大型渔场形成的成因等。

1 地理必修一归纳总结

本章内容非常重要,建议好好理解掌握1 地理必修一的复习心得

第二,大气部分。这部分在高考当中是自然地理重要的一部分,占的分值,一般是15分左右,考察的形式为大题和选择题。在这部分学习的过程中,请各位同学注意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是整理成框架来梳理知识。

第三,关于水循环和地质构造部分。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是以总结题型为主。再有就是注意总结记忆方法。在这两章的内容学习过程中,会发现很多知识点都是记忆背诵的,掌握地理记忆的方法之后就可以减轻背诵量,而且可以更全面准确地记忆。例如口诀法、联想法之类的方法。举个例子,水文的特征有很多,一个一个背很难准确记全,所以总结成——量位沙冰速——这样的口诀更加简便。

南北半球三圈环流方向是怎样的?

6.会画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知道对天气的影响。

气流是因为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而形成不同的风,而我们有教左右手定则,而我看北半球三圈环流和风带示意图发现:如在北半球上,用手指指的方向跟着箭头,则大拇指的方向和风的偏向方向相同,可不可以说,在南半球也可以用”用手指指的方向跟着箭头,则大拇指的方向和风的偏向方向相同”完全可以

,宇宙地球部分。这部分在天津高考中一般是两个选择题,而且是失分率比较高的一种题型,所以在这部的学习过程中,主要练习选择题。在选择题练习过程中,同学们一定会发现题目中的图很奇怪,不像书上给的一样比较直观。在这种情况下请各位同学抓住几个关键点——特殊时间、赤道、极点、自转方向、公转方向、晨昏线。这几个信息是重要的几个信息,只要知道一个或者两个信息,基本上就能推断出来题干所求的信息。

!!

在北半球用右手定则,在南半球用左手定则;

如图为“北半球局部大气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19~20题.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图中X、Y分别表示北、南,

小题1:近地面风向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左偏,并结合0°附近为赤道低压带;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分布,画出风向即可。

A、M为盛行西风带,M风带影响下形成的洋流为北大西洋暖流或北太平洋暖流,故不符合题意;

小题2: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8分)

B、M为盛行西风带,M风带的位置夏季偏北,冬季偏南,故正确;

C、N为极地东风带,N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是冷干,不利于水循环,故不符合题意;

D、N为极地东风带,N风带的实际风向是东北风,故正确.

故选:BD.

(30分)读北半球的大气环流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补画箭头,表示“三圈环流”。(6分

B、甲为赤道低气压带,④气流为赤道附近上升气流,与我国夏季无关,故不符合题意;

小题1:画图略(6分)

小题5:少 高压形成下沉气流(4分)

小题1:根据赤道地区热空气上升,极地冷空气下沉,进而形成三圈D、乙处高压的形成是②气流下沉形成的,故正确.环流即可。

小题2:根据各气压带的分布纬度位置判断,A位于赤道附近,为赤道低压带;C位于30°附近,为副热带高压带,E位于60°附近,为副极地低压带;G位于90°附近,为极地高压带。

小题4:E为副极地低压带,低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故降水量较多,而D风带风向从较低纬度吹向较高纬度,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故降水量较多。

小题5:C为副热带高压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故降水量较少。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的判断规律和高低气压或风带对降水的影响。

高中地理:大气圈与天气、气候

再者,就是注意题型的总结。地理学科是文科当中比较偏向于理科的一个科目,所以在学习方法上可以参考数学和物理等方式。其中典型的一个应用就是总结题型,归类掌握。例如地质这一章内容,可以总结出来很多的题型,比如地质构造判断类、等值线判断地形、外力作用类、岩石种类判断等诸多题型。通过分类也可以在做题的过程中知道自己的薄弱点,更好的查漏补缺、有效的学习。

重点内容:1.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注意理解。

2.会画风向。

3.记住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及风向和他们对试题分析:气候的影响。

4.东亚和南亚季风的风向和成因,以及对气候的影响。

5.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成因、特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