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石壕吏是哪一年被选入课文的 石壕吏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石壕吏是几年级的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开始描写,一直到告别结束,整篇文章有开始,有发展,有,有结尾,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诗人巧妙地通过了老妇人的诉说,描写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石壕吏是哪一年被选入课文的 石壕吏是在什么时候写的石壕吏是哪一年被选入课文的 石壕吏是在什么时候写的


作者: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祖籍襄阳,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义)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石壕吏》是语文课本第几册第几单元的课文?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篇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

第三篇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25课 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篇

语文课本 第五单元 25课的 第三首

七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杜甫诗三首 的第一篇就是

七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杜甫诗三首

石壕吏几年级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

《石壕吏》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25课《杜甫诗三首》中的第三篇。《石壕吏》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给广大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切同情。

《石壕吏》如实地揭露了当时的黑暗。面对这一切,诗人没有美化现实,而是发出了“有吏夜捉人”的呼喊,这是值得高度评价的。

唐肃宗乾元元年(758),为平息安史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所占的邺郡(今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州),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由左拾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他离开洛阳,历经新安、石壕、潼关,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所经之处,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引起诗人感情上的强烈震动。他在由新安县西行途中,投宿石壕村,遇到吏卒深夜捉人,于是就其所见所闻,写成这首诗。

杜甫的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时期哪一个早

《石壕吏》要比《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时间要早。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作时期要早些

《石壕吏》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均为杜甫在安史之乱中的名作,表现了诗人对的控诉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但具体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

石壕吏是初中几年级的课文

石壕吏是八年级上册的课文。

《石壕吏》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三吏三别”之一。诗人按照时间顺序,一步步深入,从投宿开始描写,一直到告别结束,整篇文章有开始,有发展,有,有结尾,诗的首尾是叙事,中间是对话。诗人巧妙地通过了老妇人的诉说,描写了她一家的悲惨遭遇。

这首诗通过作者亲眼所见的石壕吏乘夜捉人的故事,揭露封建统治者的残暴,反映了唐代“安史之乱”引起的给广大带来的深重灾难,表达了诗人对劳动的深切同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