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或感人

人与动物的互帮互助的真实故事(很短的)

我记得1989年1月的一天,一艘航行在太平洋的小客轮触礁沉没。20岁的瓦努阿图居民罗斯琳在海上漂流,突然她发现不远处有两条水鲨鱼朝她游来,她吓的尖叫起来,但鲨鱼并没有伤害她,其中一条在她身边游来游去,另一条则潜入水中捕捉来一条鲜鱼供她吃,直到救援飞机飞临上空时,鲨鱼才离去。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或感人我和小动物的故事: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或感人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或感人


1993年5月的一天,西班牙中西部的阿维拉山有一家四口人因迷失在大山深处,走出森林时已是第8天,他们饿得瘫倒在地上不能起来。正在绝望之际,却发现两头大黑熊个叼着一只大口袋放在离他们不远的地方,里边有烤肉、面包、西红柿等食品,这些很可能就是黑熊从别处偷来的。这样每到晚上,两只大黑熊便把各种新鲜食物送来,然后悄悄离去。直到第23天,他们被救走为止。熊本是吃人的猛兽,为什么会一改本性,做出救人的义举,令人费解。

曾经有一个大学生,他毕业之后放弃本来应有的优越条件,毅然进了丹顶鹤保护区,在一次营救丹顶鹤的过程中,他不怕危险,毅然跨进了沼泽地。

动物和人一样都是知道感恩的,万物皆有灵。

1

人与动物之间的爱或感人故事,是400字的作文,急!!!

我和小动物的故事---奶奶家的大花猫

奶奶家有只大花猫,它已经八岁了,相当于人到了五十岁的年龄,显然已经算“老”了。但手脚还是很灵活,上房、上树都不成问题。

这只猫长的非常胖,大概是奶奶总喂它好吃的吧!它的身子大部分是黄褐色,之间布满了灰色和黑色的条纹,一对棕色的耳朵警惕的竖立着,两只眼睛像灯泡一样亮,时圆、时细。

大花猫非常懒,我习惯叫它“懒虫”。每天它吃完了就睡,睡完了又吃,到了晚上它也不去捉老鼠。有一天中午,我实在看不惯它那懒洋洋的样子,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拿着柳枝,冲进屋子训了它一顿,它好象听懂了,灰溜溜的出去了,我跟着它到了外面,满以为它已经痛改前非去“辛勤工作”了,谁知,它溜到草垛,晒着暖暖的太阳又呼呼大睡起来。

“懒虫”也非常调皮,一天我写作文的时候,要抄用一下门口的对联,就出去看了看,回来后,看见“懒虫”坐在我的位置上正在专心致志的啃我的笔,我火冒三丈,使劲把它往下推,“嘿!”它就是不下去!我给你来点厉害的,我把我大伯叫了过来,大伯一下子把懒虫赶到了地下,这一下子“懒虫”好象摔的不轻,它坐在地上半天才“明白过来”,我心理暗自高兴:“哼!小样儿,跟我玩,你还嫩点!”正当我洋洋得意的时候,忽然懒虫一个鲤鱼打挺“嗖”的一下钻入的柜下,还没有等我反映过来,柜下传来吱吱的惨叫,仔细一看,大花猫的嘴里多了一只肥大的老鼠。这时懒虫翻着眼睛看了我一眼,迈着平稳的步伐四平八稳的走了出去,似的。

这就是奶奶家的花猫,懒惰,调皮但关键时刻还不失“英雄本色”!

和来福在一起

在我5岁那年,外婆家养了一只活泼可爱的小狗,取名叫“来福”。意思是希望它的到来能给我们带来福气。

每次我去外婆家的时候,还没进大门,来福老远就会对我不停地摇尾巴,蹭我的身子,好像在说:“我好想你哟!”

来福是外婆从路边捡来的。刚来时身上脏兮兮的,一双眼睛布满了恐惧,一见到人,就想躲起来。它肯定很饿,我想了想,立刻从背包里拿出一根火腿肠。小狗看见我手上有火腿肠,怯怯地走到我跟前,一下子就把火腿肠吃完了。从那天起,来福就开始亲近我了。我每走一步,它总是调皮地跟在我的身后,巴望我随时给它一点什么吃的。

我和来福经常做游戏。虽然它听不懂我说的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交流。记得有一次我和它“捉迷藏”,我故意装作要外出的样子,来福就悄悄地跟在我身后。我快走几步,趁它不注意,闪身躲藏起来,谁知转身就被它找到了。外婆说,谁有本事能逃开狗鼻子?狗鼻子灵光哩!

还有一次,我们玩追赶游戏,又是来福赢了。它赢后就得意地站在我前面,调皮地盯着我,耸耳朵摇尾巴,还打响鼻。我故意生气,干脆不跑了,索性席地而坐。这时,来福就回头小跑到我身边,舔我的手,咬我的衣角拉我起来。看它讨好的样子,我忍不住把它抱在怀里。

我很喜欢和来福玩。和它在一起的日子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后来,我回城里上学,和它见面的机会逐渐减少,每次想起它,什么烦恼都没了

谁有关于人与动物互相关爱的故事

一是写了一个身经百战的猎人,在一次追赶一只野羚羊时,这只羚羊在跑了一段后给他跪下,眼睛里充满哀求的目光,这位猎人将手中的停了一下,仍扣动扳机,将其击毙。在宰杀时,发现羚羊腹内的幼崽,他手中刀不动了,手也颤抖了,他十分自责,自言自语地说:我不如动物。从此,这位有名气的猎人再也不打猎了。又写了一个人与一只猎豹相遇,互相搏斗到精疲力尽,遍体鳞伤,当他找来助手寻受伤的猎豹时,却不见了,循着血迹找去,在一个洞口找见猎豹的尸体,它的上还有嗷嗷待哺的幼崽。原来它挣扎着回去是要喂一次奶。

人与动物之间感人的故事

"臭臭"的故事

在上师三宝的加持下,多年来我一直在思考杀生的悲惨和放生的快乐,一旦见闻到与生命有关的事情我总是很重视。

一九九九年我去新加坡前,在成都一饭店与几位官员座谈,服务员向我们一道贵州菜--花江狗肉,由于藏族人的习惯,我表示拒绝。于是我们就吃狗肉展开了一些讨论。席间有位薛女士给我们讲了"臭臭"的故事。

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一辆平板车将我、妹妹以及我家全部的家当拉到了一个偏僻的、风景如画的小山村,难得的出游让我兴奋不已,可父母的脸上却写着明显的忧郁。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们全家已被赶出那座生活多年的城市,到这里接受"劳动改造"。

分配给我家的房子孤零零的座落在一座山上,房后是一片橘子林,房前是一片荷塘。除了几位同样接受改造的叔叔阿姨,没有人敢搭理我们。每天做完作业,只有望着天空发呆,默默地想念家里的小伙伴们......。

一天,妈妈下班回家,怀里抱着一个黑糊糊、毛茸茸的东西,那是她用五毛钱买回的小狗。我和妹妹喜出望外,赶紧抱过浑身发抖的小家伙,并给它起名叫"臭臭"。反正爸爸妈妈叫"臭老九",我和妹妹叫"狗崽子","臭臭"这个名字也算是和我家匹配。

田里的油菜花黄了,"臭臭"也一天天长大了,因为不能享受和我们同床睡觉的待遇,它整整叫了三个晚上,当我做作业时,它会爬上我的书桌,抢走作业本,让我在后面大呼小叫;当我偷偷躺在油菜里睡觉偷懒时,它会用它那粗糙的舌头舔在我的脸上,将我从美梦中惊醒;当我和妹妹跳进荷塘里游泳时,它会在岸边狂吠不已,担心它的小主人会有不测;当家里的任何一个成员从外面回来,它总是个感觉到,并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

房后的橘子林挂满了青青的小橘子,"臭臭"也长成了一条强壮的大狗,黑油油的皮毛,健壮的体魄,看起来帅极了。它时常让我们骑在它背上原地跳跃,每当此时,我们总是高兴得大叫。

一天,我正在做作业,"臭臭"突然跑到我身边,一边叫,一边拖着我的衣角往外走。正当我想训斥它时,发现我那穿着小棉袄的妹妹在池塘中不停的挣扎。我赶紧呼来周围的人们,从刺骨的湖水里捞起了瘦弱的妹妹。从此"臭臭"更是成了我们形影不离的好伙伴。有了委屈,我就会抱着它哭诉一番,它也发出低沉的嗷嗷声,表示安慰。

冬至快到了,每当这时,人们总喜欢吃狗肉羊肉,据说可以驱走冬日的严寒。肥硕的"臭臭"自然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叔叔阿姨时常给我们偷来一、两个橘子,然后用饥饿的眼光看着"臭臭",它在他们眼里分明变成了"红烧狗肉"、"清炖狗肉"......,这对于远离城市,终日见不到油荤的他们是多么大的啊!然而,我和妹妹的固执总是让他们失望而归。

一天,天快黑了,却找不到"臭臭"的踪影。我们四处搜寻,终于在墙角落的草丛里找到了血肉模糊的它,它用一双惊恐的眼睛望着我们,那么可怜而无助,它的后腿被人打瘸了,我们把它抱回家。从此,只能呆在小小的窝里发出一声声哀鸣的它对外界开始充满了敌意,除了我和妹妹,谁也无法接近它。

游说的人们又鼓起了勇气,这次边也参加了,也许实在捱不过情面,也许"臭臭"每天的哀叫让父母想起了自己的命运。反正,从实用的角度来讲,它实在成了累赘。在强大的威胁劝诱下,妥协是的出路。

一条黑绳,通过我的手套住了"臭臭"的脖子上,它先是一惊,猛然间好象明白了什么,但已无力反抗,一串串泪水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那是我次知道狗伤心的时候也会象我一样地流泪。它用无神的眼睛看着我,仿佛锋利的刺刀戳穿了我的心,我开始尖叫并大声哭着。妹妹也发出了竭斯底里的哭声。

"臭臭"在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后被挂在了树上,一把尖刀刺向它的脖子,鲜血涌了出来,身体痛苦地抽搐,并伴随低沉的喘息......。我被带离了现场,但想到"臭臭"黑亮亮的毛皮被人一点点剥开,五脏六腑被人掏出的景象,就感到一阵阵毛骨悚然。"臭臭"的惨叫在我耳边久久地回荡着。我和妹妹用绝食表示着悔恨和反抗,但我怎么也不能原谅自己。

那天夜里,我多次被噩梦惊醒,每一个梦里都有"臭臭"哀怨的眼神,仿佛在问着"为什么?""为什么!"

我失去了珍贵的伙伴,以后有谁来和我游戏?有谁来驮着我跳跃?有谁用它那粗糙的舌头舔我的脸?有谁在我失落的时候来安慰我?只有风中悬挂的黑色狗皮无言地摇晃着。

三十年过去了,记忆中的童年已开始模糊,"臭臭"的身影却难以磨灭。每当我回到儿时生活的小山村,看到橘子林,看到荷塘,一双哀怨的眼睛总会盯着我,那个寒冷的日子,成为我心中永远的痛。

听着这个悲哀的故事,我手里拿着的筷子一动不动,没吃一口菜。我想,我来到人间就是要帮助那些弱小无助的生灵,让它们在大自然的怀抱中自由自在地生活。

多数杀生是由于人们贪吃而引起的,若真正了知这些众生和自己一样,都是有感知有感受的生命,则会了悟众生的肉与自己的肉无有别。关于这一点,宋代诗人黄庭坚有诗《平等》曰:"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因此,杀食众生的肉,等于吃自己的肉,但是,谁肯割自己的肉吃呢?《央崛摩罗经》云:"佛言自肉他肉,则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一切众生界,我界,即是一界,所食之肉即是一肉,是故诸佛悉不食肉。"愚笨的人为养活这个臭皮囊,许多众生,真是得不偿失。

前南电影《消失的地方》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