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北斗卫星定位器(北斗卫星定位器APP下载)

北斗定位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

北斗卫星定位器(北斗卫星定位器APP下载)北斗卫星定位器(北斗卫星定位器APP下载)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且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为分米、厘米级别,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扩展资料:

北斗基础产品已实现自主可控,国产北斗芯片、模块等关键技术全面突破,性能指标与国际同类产品相当。多款北斗芯片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水平达到28纳米。截至2018年11月,国产北斗导航型芯片、模块等基础产品销量已突破7000万片,国产高精度板卡和天线销量分别占国内市场30%和90%的市场份额。

基于北斗模块、北斗卫星信号的室外定位称之为北斗定位。北斗模块的定位原理:

和GPS模块一样,北斗模块被称为用户部分,它像“收音机”捕获并跟踪卫星的信号,根据数据按一定的方式进行定位计算,最终得到用户的经纬度、高度、速度、时间等信息。SKYLAB针对车载、工控及消费类应用推出了一系列高品质北斗模块,支持多系统联合定位以及单系统独立定位,具有高定位精度,超低功耗,尺寸小巧等特性。

此系列模块能够在维持最低系统功耗的同时拥有最大灵敏度,内部Flash可以进行程序升级以支持不同的应用。拥有额外的前置LAN用于优化RF性能,易于与天线集成,且前置SAW滤波器加强了抗干扰性能。

SKYLAB基于MT3333芯片研发生产的北斗模块属于内置北斗模块,在实际使用中,将北斗模块嵌入到产品的PCB板上即可。北斗模块的应用关键在于串口通信协议的制定,也就是模块的相关输入输出协议格式。它主要包括数据类型与信息格式,其中数据类型主要有二进制信息和NMEA-0183协议。北斗模块根据NMEA-0183协议的标准规范,将位置、速度等信息通过串口传送到PC机、PDA等设备。

通过内置北斗模块的移动终端产品,如支持北斗定位的儿童手表、车载导航、无人机等定位终端产品。家长通过管理后台可以实时知道小孩行踪;在外训练的驾校教练车,学校通过北斗卫星,掌握教练和学员的情况;自然条件复杂多变地方的桥梁、隧道,千里之外的监控室可以随时掌握地下微小的变化,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事故发生……

SKYLAB北斗定位模块是集北斗&GPS定位功能的小尺寸定位模块,型号如下:SKG09D/SKG12D/SKG17D。北斗模块集成度高、功耗低、兼容接收GPS/BDS/GLONASS/GALILEO卫星导航信号,可以实现载体的实时定位、授时、测速等功能,非常适合系统大规模应用的需求。

汽车北斗定位是什么

它属于车载定位系统,北斗车载定位终端,又称北斗卫星定位器。它被北斗卫星用来完成车辆定位,跟踪机动车辆,监控中心通信。可以有效完成数字物流、汽车租赁、长途客运等相关行业。机动车使用的北斗车载定位终端是北斗卫星定位器,需要通过北斗卫星实现定位,通过传输网络与监控中心通信,可以实现定位跟踪功能。北斗车载定位终端是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卫星定位通信设备,目前主要应用于汽车租赁、长途运输等相关行业。

北斗导航怎么用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手机能不能用北斗导航,要看硬件和软件。

硬件层面是定位芯片是否支持北斗定位系统。因为北斗已经覆盖中国和亚太周边地区,再加上官方层面的推动,近几年定位芯片的厂商会同时支持GPS和北斗,甚至GLONASS,从而实现硬件的完全兼容。

在软件层面,国内的地图、导航、公交等app,在申请定位权限时,也需要手机定位芯片获取位置,然后通过app的算法实现定位、路径规划、导航等一系列操作。至少国内企业推出的app肯定是支持和优化北斗的。但是我们打开导航APP,手机芯片用的是哪颗卫星的数据,用的是哪种算法,综合确定位置。作为用户,我们无法干预和操作。当然,我们在使用导航功能的时候是看不到哪个系统的卫星在发挥作用的。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和北斗GPS一样,提供卫星定位信号。只要是支持北斗的手机,北斗都会和GPS、Glonass信号一起使用。其实在一些手机上,无论是卫星定位还是运动导航,我们通常都会用到北斗。北斗导航是目前中国最先进的导航。北斗导航不是软件,是硬件。前提是你的手机必须有北斗导航的模块才能正常使用。如果没有,就不能用北斗导航。

如果安装后找不到,可以:在手机上搜索北斗导航APP,安装后即可使用。有安卓版本,据说也有IOS版本。北斗导航终将取代GPS。或者下载AndroiTS GPS Test Pro,但可能无法连接。北斗导航还是比GPS差。

目前哈立德导航支持北斗卫星。

凯立德手机导航是中国导航软件品牌凯立德公司专为手机设计的全新导航产品。该产品不仅继承了凯立德的专业导航性能,还对手机产品的通讯功能、操作方式、存储容量进行了优化和开发。是目前市面上专业的手机导航软件。目前GPS导航定位一般误差在10米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的定位精度可以达到5米左右。作为导航技术的迭代产品,未来,在地基加固网建设完成后,北斗导航可以更精确地定位到厘米级,让“星”加倍体验“加倍”。使用北斗/GPS双星系统导航仪会更有效的避免定位偏差、路线错误或路线过长。

小米系列手机目前都内置了北斗导航模块,但是有时候安装哈立德导航地图看不到北斗搜索模式。这是因为在导航地图中搜索星星只打开了GPS。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是由中国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它是继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国的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美国的GPS、俄国的GLONASS和欧盟的伽利略都是联合国卫星导航委员会认可的供应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为全球各类用户全天时提供高精度、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并具备短信通信能力。已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m,测速精度0.2m/s,授时精度10ns。

用法:

1.下载支持北斗卫星的地图软件或导航软件。

2.打开手机上的北斗定位开关,然后打开地图软件或者导航软件,会自动搜索北斗卫星定位。

那么如何在车上使用北斗导航呢?

首先,方向以模拟和数字格式显示。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二是半秒更新方向信息,为用户提供准确实时的方向信息。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第三步,速度计已经被激活。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第四步:高度计已经启动。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第五步,高级UI设计;您可以单击交互式按钮来控制单击。

手机如何使用北斗导航?

第六步,显示当前位置。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的定位基本原理是测量出已知位置的卫星到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然后综合多颗卫星的数据就可知道接收机的具体位置。

要达到这一目的,卫星的位置可以根据星载时钟所记录的时间在卫星星历中查出。

而用户到卫星的距离则通过纪录卫星信号传播到用户所经历的时间,再将其乘以光速得到(由于大气层电离层的干扰,这一距离并不是用户与卫星之间的真实距离,而是伪距(PR):当北斗卫星行为系统的卫星正常工作时,会不断地用1和0二进制码元组成的伪随机码(简称伪码)发射导航电文。

首先,我们打开包装盒可以看到终端产品包含:主机、合格证、电源线、继电器(选配)。第一步,我们需要检查设备外观是否良好,相关配件是否齐全。然后准备好合适的SIM卡,确保设备处于关机情况后,滑动揭开面盖装入SIM卡,然后将电池开关拨至ON后,装回面盖。需要注意的是,SIM卡不可装反,并确保SIM卡资费充足,开通移动数据通讯业务,并且,任何时候装卸SIM卡都必须先断开外部电源且电池开关保持OFF状态!

汽车接线步骤①用万用表找出电池正极和负极电源线;

②用万用表找出ACC线,判断方法:万用表黑笔接负极,万用表红笔接车机中线,当测量到车辆钥匙在OFF状态时,电压为0V,车辆钥匙在ON状态时,电压为车辆供电电压时,万用表红笔所连接的线即为ACC线;

③终端配置电源线红线(正极)接汽车电池正极;

⑤ 终端设备可安装于汽车前装饰面板、仪表盘周围以及后挡风玻璃下面。

除了安装以外,你还需要知道公司是从哪家公司拿的定位器设备,如果平台欠费,设备出现一些问题,可联系卖家帮忙解决。

汽车GPS定位器的使用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一、安装定位器卡。用户需要在定位器关机的状态下将卡装进去,然后开机。

二、安装定位器。根据说明书的指示将GPS定位器的线分别接上,无线GPS定位器不用接线,要找好合适的安装位置,防止温度过高或者金属物太多影响定位器的使用。

1、定位精度:北斗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卫星信号强度,目前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位米级,在6-10米之间,而车载GPS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GPS定位器系统的精度和信号。而GPS定位精度在10 -50米,一般定位公司都会讲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但受信号的影响有一定的误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是谁也不可保证的事儿。像合智思创GPS定位器的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的,还是从定位模块、芯片、电路等材料上采用高端材料来保持的哦!

北斗定位器与GPS定位器的区别

位精度:北斗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卫星信号强度,目前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位米级,在6-10米之间,而车载GPS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GPS定位器系统的精度和信号。而GPS定位精度在10 -50米,一般定位公司都会讲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但受信号的影响有一定的误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是谁也不可保证的事儿。像合智思创GPS定位器的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的,还是从定位模块、芯片、电路等材料上采用高端材料来保持的哦!

2、用户数量:因为北斗使用的是主动双向测距的应答系统,定位器与北斗卫星之间,不仅要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的询问信息,同时还要像卫星发射应答信息。所以北斗用户数量可能会有限制;而GPS定位系统采用的是单向测距系统,定位器只是接收卫星信号机就可以实现定位。因此GPS定位系统的用户量可一说是无限的,但是对于北斗的用户限制这点不用太过担心,北斗系统既然是为“狙击”GPS系统而诞生的系统,那么随着北斗的发展壮大,这些问题将不是问题!

3、覆盖范围:北斗定位器利用北斗进行定位,北斗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它的覆盖范围由原先的“中国本土”扩张到了“整个东南亚”领域;GPS定位器利用GPS进行定位,GPS是美国独立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它的覆盖范围早年就覆盖了全球。

位精度:北斗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北斗定位系统的精度与卫星信号强度,目前北斗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位米级,在6-10米之间,而车载GPS定位器的定位精度主要取决于GPS定位器系统的精度和信号。而GPS定位精度在10 -50米,一般定位公司都会讲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但受信号的影响有一定的误差,这是正常现象,这是谁也不可保证的事儿。像合智思创GPS定位器的精度维持在10米左右的,还是从定位模块、芯片、电路等材料上采用高端材料来保持的哦!

2、用户数量:因为北斗使用的是主动双向测距的应答系统,定位器与北斗卫星之间,不仅要接受地面控制中心的询问信息,同时还要像卫星发射应答信息。所以北斗用户数量可能会有限制;而GPS定位系统采用的是单向测距系统,定位器只是接收卫星信号机就可以实现定位。因此GPS定位系统的用户量可一说是无限的,但是对于北斗的用户限制这点不用太过担心,北斗系统既然是为“狙击”GPS系统而诞生的系统,那么随着北斗的发展壮大,这些问题将不是问题!

3、覆盖范围:北斗定位器利用北斗进行定位,北斗是中国自行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它的覆盖范围由原先的“中国本土”扩张到了“整个东南亚”领域;GPS定位器利用GPS进行定位,GPS是美国独立研发的卫星定位系统,它的覆盖范围早年就覆盖了全球。

北斗gps定位器怎么使用方法

首先将时间服务器放置在水平工作台上,检查外观是否正确;没问题,插上电源(一般机箱电源都是标准的220V电源,板型请参考实际配置)这句话用户可以忽略。

卫星时间同步装置在使用中,需要设置天线,对于这一点需要提醒一下,在安装天线

首先需要明白卫星导航的基本原理。在得知了卫星的相应位置和时间等信息后,地球表面的卫星也跟着接收到了信号,紧接着根据各种复杂的物理和数学计算,定位就变得轻而易举。而北斗和GPS差就差在原子钟的差距。

原子钟的差距又是什么呢?就拿定位的测量来举个例子,这个时间乘上光速。而原子钟就是这里面的时间了,原子钟的差距造成了北斗和GPS定位准确程度的差距。原子钟差距在1纳秒,定位的误差就会扩大0.3米。GPS的技术相对比北斗更加成熟,他们的原子钟精确度非常高,两千万年的误差也不超过一秒。这样的技术被美国掌握并封锁,想要超过他们非常难。但是中国人通过自己的努力,自己研发出了相对也比较高的原子时钟,配合我们的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成为了我们现在的北斗。

美国在GPS定位上面的技术,短时间内我们不能超越,但在2012年,我们自主研发的北斗也顺利登上了舞台。根据专家的研究,由于我们的技术问题,北斗的覆盖精度为10米,新一代的导航精度可以达到2.5米。GPS的覆盖精度也为10米,但是综合定位可以精确到厘米,甚至是毫米。总的来说,GPS的技术更为成熟准确,但是规格和价格都相对更高。我们的北斗虽然在精度方面不如它,但是未来的前景还是很不错的。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工作过程是:首先由中心控制系统向卫星I和卫星II同时发送询问信号,经卫星转发器向服务区内的用户广播。用户响应其中一颗卫星的询问信号,并同时向两颗卫星发送响应信号,经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接收并解调用户发来的信号,然后根据用户的申请服务内容进行相应的数据处理。 对定位申请,中心控制系统测出两个时间延迟:即从中心控制系统发出询问信号,经某一颗卫星转发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定位响应信号,经同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迟;和从中心控制发出询问信号,经上述同一卫星到达用户,用户发出响应信号,经另一颗卫星转发回中心控制系统的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示意图迟。由于中心控制系统和两颗卫星的位置均是已知的,因此由上面两个延迟量可以算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处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短报文通信:一次可传送多达120个汉字的讯息。

精密授时:精度达10纳秒。

定位精度: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

系统容量:每小时540000户。

这个北斗定位器是记录你的位置,实时发送控制中心的。你根本用不上!

说白了,它就是能够利用北斗定位系统,获取装载车辆的实时位置,然后通过无线发送位置给控制中心。当然控制中心是在你原来的公司了。

既然已经离职,和公司没有关系,你就没必要让公司监控你的行程了,拆了吧。

简介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是由中国建立的区域导航定位系统。该系统由三颗(两颗工作卫星、一颗备用卫星)北斗定位卫星(北斗一号)、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份、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北斗定位系统可向用户提供全天候、二十四小时的即时定位服务,授时精度可达数十纳秒(ns)的同步精度,北斗导航系统三维定位精度约几十米,授时精度约100ns。美国的GPS三维定位精度P码目前己由16m提高到6m,C/A码目前己由25-100m提高到12m,授时精度日前约20ns。。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制造。三颗导航定位卫星的发射时间分别为:2000年10月31日;2000年12月21日;2003年5月25日,第三颗是备用卫星。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它将在交通、场馆安全的定位监控方面,和已有的GPS卫星定位系统一起,发挥“双保险”作用。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简称为BD,在ITU(国际电信联合会)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发射)和S波段(接收)。 北斗二代卫星定位系统的英文为Compass(即指南针),在ITU登记的无线电频段为L波段。

北斗一号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定位、通信(短消息)和授时。

北斗二代系统的功能与GPS相同,即定位与授时。

[编辑本段]系统工作原理

“北斗一号”卫星定位系出用户到第一颗卫星的距离,以及用户到两颗卫星距离之和,从而知道用户处于一个以第一颗卫星为球心的一个球面,和以两颗卫星为焦点的椭球面之间的交线上。另外中心控制系统从存储在计算机内的数字化地形图查寻到用户高程值,又可知道用户出于某一与地球基准椭球面平行的椭球面上。从而中心控制系统可最终计算出用户所在点的三维坐标,这个坐标经加密由出站信号发送给用户。

“北斗一号”的覆盖范围是北纬5°一55°,东经70°一140°之间的心脏地区,上大下小,最宽处在北纬35°左右。其定位精度为水平精度100米(1σ),设立标校站之后为20米(类似差分状态)。工作频率:2491.75MHz。系统能容纳的用户数为每小时540000户。

[编辑本段]与GPS系统对比

1、覆盖范围:北斗导航系统是覆盖我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覆盖范围东经约70°一140°,北纬5°一55°。GPS是覆盖全球的全天候导航系统。能够确保地球上任何地点、任何时间能同时观测到6-9颗卫星(实际上最多能观测到11颗)。

2、卫星数量和轨道特性:北斗导航系统是在地球赤道平面上设置2颗地球同步卫星颗卫星的赤道角距约60°。GPS是在6个轨道平面上设置24颗卫星,轨道赤道倾角55°,轨道面赤道角距60°。航卫星为准同步轨道,绕地球一周11小时58分。

3、定位原理:北斗导航系统是主动式双向测距二维导航。地面中心控制系统解算,供用户三维定位数据。GPS是被动式伪码单向测距三维导航。由用户设备独立解算自位解算在那里而不是由用户设备完成的。为了弥补这种系统易损性,GPS正在发展星际横向数据链技术,使万一主控站被毁后GPS卫星可以独立运行。而“北斗一号”系统从原理上排除了这种可能性,一旦中心控制系统受损,系统就不能继续工作了。

4、实时性:“北斗一号”用户的定位申请要送回中心控制系统,中心控制系统解算出用户的三维位置数据之后再发回用户,其间要经过地球静止卫星走一个来回,再加上卫星转发,中心控制系统的处理,时间延迟就更长了,因此对于高速运动体,就加大了定位的误差。此外,“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也有一些自身的特点,其具备的短信通讯功能就是GPS所不具备的。

综上所述,北斗导航系统具有卫星数量少、投资小、用户设备简单价廉、能实现一定区域的导航定位、通讯等多用途,可满足当前我国陆、海、空运输导航定位的需求。缺点是不能覆盖两极地区,赤道附近定位精度差,只能二维主动式定位,且需提供用户高程数据,不能满足高动态和保密的军事用户要求,用户数量受一定限制。但最重要的是,“北斗一号”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建立的卫星导少的初步起步系统。此外,该系统并不排斥国内民用市场对GPS的广泛使用。相反,在此基础上还将建立中国的GPS广域差分系统。可以使受SA干扰的GPS民用码接收机的定位精度由百米级修正到数米级,可以更好的促进GPS在民间的利用。当然,我们也需要认识到,随着我军高技术武器的不断发展,对导航定位的信息支持要求越来越高。

[编辑本段]双星定位不同于“多星”定位

“一代‘北斗’只用双星定位,比GPS等投资小、建成快,”范本尧说这是我国国情决定的,也对一代“北斗”的技术路线提出了特殊的要求,“所以我们的定位系统具有自己的特点。”

美国的GPS和俄罗斯的GLONASS,都是使用24颗卫星(GPS还另有3颗备份卫星,GLONASS则因经费问题损失了几颗卫星)组成网络。这些卫星不中断地向地面站发回精确的时间和它们的位置。GPS接收器利用GPS卫星发送的信号确定卫星在太空中的位置,并根据无线电波传送的时间来计算它们间的距离。等计算出至少3~4颗卫星的相对位置后,GPS接收器就可以用三角学来算出自己的位置。每个GPS卫星都有4个高精度的原子钟,同时还有一个实时更新的数据库,记载着其他卫星的现在位置和运行轨迹。当GPS接收器确定了一个卫星的位置时,它可以下载其他所有卫星的位置信息,这有助于它更快地得到所需的其他卫星的信息。

“1983年,‘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陈芳允院士和合作者提出利用两颗同步定点卫星进行定位导航的设想,经过分析和初步实地试验,证明效果良好,”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黄秉英研究员说,这一系统被称为“双星定位系统”。

一代“北斗”采用的基本技术路线最初来自于陈芳允先生的“双星定位”设想,正式立项是在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卫星、地面控制中心站和用户终端等3部分即可完成定位。一代“北斗”与GPS系统不同,对所有用户位置的计算不是在卫星上进行,而是在地面中心站完成的。因此,地面中心站可以保留全部北斗用户的位置及时间信息,并负责整个系统的监控管理。

有源无源是关键不同点

“一代‘北斗’采用的是有源定位,GPS和GLONASS等都是无源定位,”范本尧说,“这是它们质上的不同点。”

所谓有源定位就用户需要通过地面中心站联系及地面中心站的传输,通讯就不必通过其他的通讯卫星了,一星多用符合我国国情。GPS和GLONASS没有设计通讯功能,主要原因就在于不需要地面站中转服务的无源定位不能提供通讯服务。

区域性基于技术水平

北斗定位导航系统是覆盖中国本土的区域导航系统。中国卫星导航工程中心副主任冉承其介绍,北斗定位导航系统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并有一些GPS系统所没有的长处,如在静态地图的基础上,可以把道路拥堵的实时情况在导航仪上反映出来。

一代“北斗”是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只能全天候、全天时用于中国及其周边地区;而GPS和GLONASS都是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在全球的任何一点,只要卫星信号未被遮蔽或干扰,都能接收到三维坐标。“区域性是我国双星定位的技术特点、水平以及国家需求决定的,”范本尧说。

GPS和GLONASS的空间部分是高度在2万千米左右的卫星组成的网络。GPS的卫星平均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GLONASS卫星平均分布在3个轨道平面上,不停地绕地球旋转。这样,在全球的任何位置、任何时间都可同时观测到4颗以上的卫星,通过它们就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三维定位数据。

“北斗”一号是双星定位,轨道偏高,距离地面3万6千千米,是地球同步静止轨道卫星。之所以要在这么高的高度是因为我们只有两颗定位卫星,不能覆盖整个地球,如果在较低轨道上绕地运行,每天就要有一定时间不能监控我国所在区域。

二代“北斗”可称“中国的GPS”

“我国发展二代‘北斗’不会采取一步到位的方式,也不会停掉一代,另外发展二代,”范本尧说,“我们会在一代的基础上不断补充卫星数,增加其功能,提高其整体水平。”这位将继续承担二代“北斗”设计工作的科学家说:“二代‘北斗’可以称为‘中国的GPS’,不过它仍然会比GPS多一个通讯为发展我国二代“北斗”的关键技术提供了准备。范本尧举例说,此次定位的“北斗”一号备份卫星上新装载了用于卫星定位的激光反射器,能够参照其他星,把自身位置精确定格在几个厘米的尺度以内。这颗卫星已定位成功,表明这种技术是有效而可靠的。这样,当我们不断发射新的卫星构建二代“北斗”体系时,众多卫星就会找准自己的位置,构成符合标准的网络。此外,“北斗”一号的3颗星寿命都是8年,专家正不断研究,预计下一次发射的卫星寿命就能达到10年左右了;而目前GPS卫星的寿命都是12年左右,GLONASS卫星的寿命则是3到5年。

“20世纪原子钟最辉煌的应用莫过于由它构成了全球定位系统的核心,”黄秉英说,导航星和地面站全离不开它。目前的原子钟主要有3种:铷钟、铯钟和氢钟。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寿命长的原子钟正是发展全球定位系统必需的。在结构方面,铷钟最小体积已达到6立方厘米;在频率稳定度方面,氢钟最好;而在长期频率稳定度和准确度方面,则以铯钟最佳。目前,设在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的国家授时中心使用的就是被称为“激光冷却-铯原子喷泉频率基准”的铯钟,我国的授时基准---UTC(NIM)都是由它提供并不断同国际基准校正的,而“北斗”将建成,届时,国民经济各领域都将从中获得更大的效益。

2003年5月25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第三颗“北斗一号”导航定位卫星送上太空,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完善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是第一代全天候、全天时提供卫星导航信息的区域导航系统,它由两颗工作星和一颗备份星组成。前两颗“北斗一号”卫星分别于2000年10月31日和12月21日发射升空。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野外作业、水文测报、森林防火、渔业生产、勘察设计、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其他有特殊调度指挥要求的单位提供定位、通信和授时等综合服务。

2000年,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两颗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己的第一代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这对于满足我国国民经济、国防建设的需要,促进我国卫星导航定位事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由北斗导航定位卫星、地面控制中心为主的地面部分、北斗用户终端三部分组成。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服务区域为中国及周边国系统可广泛应用于船舶运输、公路交通、铁路运输、海上作业、渔业生产、水文测报、森林防火、环境监测等众多行业,以及军队、公安、海关等其他有特殊指挥调度要求的单位。

[编辑本段]北斗系统三大功能

快速定位:北斗系统可为服务区域内用户提供全天候、高精度、快速实时定位服务,定位精度20—100m;

短报文通信:北斗系统用户终端具有双向报文通信功能,用户可以一次传送40-60个汉字的短报文信息;

由于对包含车辆的位置和状态信息的数据要求有一定的实时性。同时车辆与调控中心之间的信息沟通实际上也是一种数据的通信方式,其信息量一般也不会超过GSM短信息的长度范围。因此利用GSM的短消息业务基本可满足系统通信的需要。 其次,通过短信息方式发送数据其成本代价远远低于其它方式(如通过话音信道)。

与其他无线电台等传统方式比较,采用GSM短信息网络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 速度快,实时性好,不掉线;

2、 可以双向通信,及时返回终端信息;

3、 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

4、 由于控制中心无须专门设置大功率发射电台,将大大降低安装费用;

5、 覆盖面广受地理环境

精密授时:北斗系统具有精密授时功能,可向用户提供20ns-100ns时间同步精度。

发射35颗后。可达10米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