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人社部职称评定出新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公布

人社部职称评定出新规

人社部职称评定新规如下:

人社部职称评定出新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公布人社部职称评定出新规,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公布


新规定优化了考试专业设置,将原有的15个专业调整优化为10个专业。将原工商管理、商业经济合并为工商管理专业,将原公路运输、水路运输、铁路运输、民航运输、邮政专业合并为运输经济专业,将房地产经济、建筑经济专业合并为建筑与房地产经济专业,新增知识产权专业。

调整后,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设工商管理、农业经济、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经济、建筑与房地产经济、知识产权等10个专业类别。

文件提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与经济领域其他职业资格和相近系列职称相互衔接。取得经济领域其他职业资格,如:资产评估师、税务师、导游、拍卖师等。可以对应相应经济专业技术资格,并可作为报名参加高一级考试的条件。

取得经济系列相近的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如:会计、统计、审计系列,符合相关学历、年限条件的,可以直接报名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进一步减轻专业技术人员负担。

新规中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实施办法:

第一条:人力资源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负责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保障厅(局)人事承担本地区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条: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家委员会下设考试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力资源保障部人事考试中心,承担专家委员会具体工作。

重庆职称人社局关于职称申报工作处理!

是在“变”字上下功夫。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改变过去职称申报评审工作重事业轻企业的状况,加大对非公企业专技人员职称申报工作的指导力度,通过为非公企业免费发放职称宣传资料,解答职工咨询等形式,支持、鼓励更多的企业专技人员参与职称评定。

是在“广”字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职称工作宣传力度,对近年来职称评审政策进行专门收集整理,通过开辟网上职称政策专栏等形式,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足不出户就能了解职称评审工作动态,扩大了职称政策的知晓度。

是在“活”字上下功夫。结合区内实际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力度,申报标准由重学历、资历向重贡献、重成绩转变,向在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点产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专业技术人员倾斜,并向基层和经济发展急需人才的行业和专业倾斜。

是在“严”字上下功夫。严格按照职称申报标准,对职称申报人员的申报材料,实行用人单位、主管部门、区职改办层层审核,层层签名承诺,对弄虚作假的人员实行“一票否决”,3年内不得申报职称。截止目前,共审核各级专业技术职务申报材料225份。

人社局职称评审通过的文件

法律主观:

工程师有不同的级别,不同级别的工程师职称评定标准不同。 1.助理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一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两年以上。 (3)中专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4)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七年以上。 (5)初中以下学历人员,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同时应具备员级职称 2.中级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六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4)初中以下学历人员须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担任助理职称四年以上。 3.高级职称:(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大学本科毕业,从事专业工作十年以上,担任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十五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3)中专、高中毕业,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二十年以上,并担任中级职称职务五年以上。 凡符合上述申报条件的人员,还必须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能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在本专业岗位上做出显著成绩,且具备相应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

法律客观:

《中华 劳动合同法 》第八十二条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 劳动合同 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 工资 。 用人单位违反本 法规 定不与劳动者订立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人社局评职称流程

人社部的职称评审的流程详细步骤如下:

1、对照职称申报文件先审核自己是否符合职称评审条件;

2、准备职称评审申报材料,包括基本学历、资格证材料之外,比较重点的就有工作业绩、论文、专利、学时、社保材料、各类荣誉证书和文件等;

3、开始递交职称评审申报材料,除纸质材料外,按要求在网上上传pdf格式材料;

4、专家进行职称评审材料审核;

5、职称评审评委会进行专家评审国;

6、职称评审答辩;

7、职称评审公示;

8、职称评审下发职称任职资格证。

职称(Professional Title)初源于职务名称,理论上职称是指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是反映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的标志。

随着发展的需要,逐步产生了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评价与聘任岗位相分离的需要,即“评聘分离”,职称的概念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聘任的岗位称之为“专业技术职务”,简称职务;而专业技术人员的水平则以“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来标识,简称职称。

湖南2022年职称评审新规定

湖南2022年职称评审新规定如下:

1、申报与评审时间

全省职称申报参评材料集中报送时间为2022年第三季度后2个工作日(即9月29日至30日)。为方便“一站式”申报和接收材料,由省人社厅统一提供场所集中收取(另行通知)。参评材料中有关业绩、资质等的有效时间为材料报送截止日(2022年9月30日,含),其后取得的学历、奖项、专利、论著及业绩成果等,不作为2022年度有效参评材料。

高评会从10月开始组织评审,根据相关规定,评审结果备案时间为高评会投票表决日加5个公示工作日。为避免评审结果备案跨年度,各类高评会原则上需在2022年12月25日(含)前完成评议投票工作。

自主评审单位(含高校)、中小学教师系列、基层系列(基教高、基卫高、基农高、基林高)的职称评审工作按照报备的年度评审方案组织实施,请自行把握申报评审时间和进度。

2、申报评审条件

职称申报评审条件。年度评审按照和省现行的职称政策规定及各系列(专业)评价标准条件执行。已出台改革指导意见的,按评价标准条件执行;未出台的,执行省里的标准条件。

自主评审单位(含高校、医院、企业)职称评审条件按照经备案的标准条件执行。民营企业专技人才职称评审优惠政策遵照《关于进一步做好民营企业职称工作的通知》(人社厅发〔2020〕13号)、《湖南省创新民营企业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10条措施》(湘人社发〔2019〕67号)等文件要求执行。

评审职数要求。事业单位原则上应完成岗位设置且有空缺岗位,并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对应空缺岗位组织额。各事业单位按照《关于做好全省事业单位职称年度评审职数申报与管理的通知》(湘职改办〔2020〕3号)要求,根据事业发展需要,在空缺岗位范围内提出年度评审职数,报至市州人社局或省直厅局人事部门审核。

法律依据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 》

第五条职称评审标准分为标准、地区标准和单位标准。

各职称系列标准由国务院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制定。

地区标准由各地区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依据标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

单位标准由具有职称评审权的用人单位依据标准、地区标准,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

地区标准、单位标准不得低于标准。

初级职称评定条件

初级评审条件:

初级职称的获取方式主要有评审和认定,人才需结合自身的情况来选择申报方式。接下来结合重庆的初级认定要求以及流程解答,仅供参考,终人才应以当地省市发布的职称初定文件为准。

一、大学本科学历,从事专技工作1年以上;

二、大学专科学历,从事专技工作3年以上;

三、中专学历毕业后,取得技术员职称后,从事技术工作满4年;

四、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

五、以上为人社部相关文件,具体条件参照各地人社局的具体文件

注:(1)不论全日制还是非全日制学历均从毕业时间开始核算,实习期不算工作年限。

初级职称评审流程:

初级评审每季度评审一次,受理截止日期后30-40个工作日发放证书。

本季度评审截止报名日期3月15日。

初级职称评审资料:

①两寸蓝底证件照一张;

②身份证复印件一份;

③毕业证复印件一份;

④学信网注册备案表一份(6个月有效);

⑤初任专业技术职称呈报表两份;

人社局聘任副高职称政策是什么

是满足职称评定条件、职称评审程序。

1、职称评定条件: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并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5年、具有本科学历,并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8年、具有中专学历,并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2年、有其他相应资格,并在相关领域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满15年。

2、职称评审程序:聘任副高职称的评审程序一般分为申报、审核、公示、考核等环节,具体流程可以参考人社局相关规定。

3、聘任待遇:聘任副高职称的人员可以享受相应的薪资待遇和职务晋升机会,同时也需要承担相应的职责和义务,如开展专业技术工作、参加业务培训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