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赏析

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是什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是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赏析


选段: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译文:

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荡漾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诗歌赏析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具有迷人的艺术魅力的诗。全诗紧扣着春、江、花、月、夜来写,又以月为主体。以清丽流畅的语言,细腻地描写了春江月夜的美妙景色,抒发了委婉缠绵的相思离别之情,以及对于宇宙无穷、人生短暂的哲理感慨。

这首诗音韵和谐优美。四句一换韵,平仄相间,宛转悠扬。诗中多用顶针连环句式和排比、对偶句,蝉联复叠,对照递进,使诗充满音乐般的回环美,把感情表现得更加缠绵。闻一多称赞这首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张若虚也因这首诗而千秋不朽。

春江潮水连海平和春江花朝秋月夜的春江指的都是浔吗?

不是指的浔。

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所说的“春江”,到底是指哪条江呢?好在诗人在这首诗中给我们留下了两个线索,也就是两个地名,一个是“青枫浦”,一个是“潇湘”。另外一个地名是“碣石”,位于海边,和诗中出现的“海”,以及其它物象比如高楼、镜台、砧石一样,都是诗人想象的产物,并不是眼前的实景。青枫浦,又叫双枫浦,是湖南浏阳河的一条支流,现在叫浦梓港。“清浏八景”之一的“枫浦渔樵”就是在这里。

供参考。

春江花月夜是哪条江

一、《春江花月夜》中的“江”是指“江河、江水”。“春江”含义为“春天的江河、江水”。“春江”原指浙江省富春江,后来泛指所有的江河。在《春江花月夜》中也泛指所有的江河,同时文别提到令人骄傲的长江。

在古代,富春江水系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内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重要水道。沿江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和许多南方诗人一样,乐于揽胜,便借“春江”美名,来描写春天的江水,同时文别描写了令人骄傲的长江水。

二、如果根据古曲,那么《春江花夜月》描写的是长江浔的景色(今九江市),也曾称作《浔阳琵琶》、《春江花朝秋月夜》、《得阳月夜》等。市内湖与长江相连,水面宽阔(现今不再相连)和张若虚的诗的意境倒也是相符的。

古代扬子江入海口为面向正东的喇叭形,距离扬州附近,向东看江面辽阔,波光粼粼,海风习习。扬子江和扬州的关系,类似于杭州湾和杭州的关系,所以当时扬子江潮水也是独特的风景。扬州人张若虚描写的春江花月夜正是当时扬子江涨潮情景,所以春江花月夜是指的扬子江春季夜晚满月时涨潮的情景。位于浙江钱塘江水系中游的富春江距离海潮很远,中间隔着钱塘江。富春江水面很小,涨潮时没有明显变化,所以春江花月夜和富春江没有关系,不可能有张若虚描写的样子,这也是富春江月夜景色吹不起来原因。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在扬州,这是过去的时光了。近代扬州文人衰退,扬州的文化遗产已经没有人去维护了。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创制者是谁,说法不一。或说“未详所起”;或说陈后主所作;或说隋炀帝所作。今据郭茂倩《乐府诗集》所录,除张若虚这一首外,尚有隋炀帝二首,诸葛颖一首,张子容二首,温庭筠一首。

那么诗题中春江则不是确指。

不过我觉得应该是富春江,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哪里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长江下游,扬州东郊的美景。张若虚是扬州人,春江花月夜开头就是“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可见是江海交接的地方。

春江花月夜写的是扬州

春——春天是扬州美丽的季节。“烟花三月下扬州”、“春风十里扬州路”、“绿杨城郭是扬州”,只要读一读这些诗句,我们对扬州的春天就已心潮澎湃、浮想联翩了。

江——扬州地处长江北岸,与其他滨江城市不同的是,江是扬州的立市之本。吴王夫沿江向北开邗沟、筑邗城,奠定了扬州的基础。邗沟后又被称为邗江,今扬州主城就有邗江区。扬州史上曾几次被称作“江都”,今扬州东郊仍有江都市。

花——前面曾说到,春天的扬州百花争妍,那么,它们中有没有扬州独特的花呢?有的,它就是名冠天下的琼花。除了琼花,芍也为扬州名花。

月、夜——月几乎是文学家为之讴歌的永恒的主题,自古以来,不知有多少诗词赋文吟颂月亮。

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介绍

张若虚(约647年—约730年),扬州(今江苏扬州)人,初唐诗人。以《春江花月夜》知名,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吴中四士”。他的诗仅存二首,收录于《全唐诗》中,其中《春江花月夜》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

它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抒挚动人的离情别绪及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宛转悠扬,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被誉为“孤篇盖全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是不是描写西湖的?

春江指春日的江水。

《春江花月夜》描写的江是一种泛指。从整首诗的意境来说,很可能是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春江”原指浙江省富春江,为钱塘江桐庐至萧山闻家堰段的别称。

在古代,富春江水系是杭州、上海通向浙江内地、福建北部、安徽南部和江西东北部的重要水道。沿江山色青翠秀丽,江水清澈碧绿。《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是江苏扬州人,和许多南方诗人一样,乐于揽胜,便借“春江”美名,来描写春天的江水,同时文别描写了令人骄傲的长江水。

狭义地说,春江指长江;广义地说,春江也可以通过想象描写西湖的一部分景色。

应该不是,好像是描写钱塘江啊

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是什么?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首诗是唐代张若虚的《春江花夜月》。

这句诗的意思是: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作者抓住扬州南郊曲江或更南扬子江一带月下夜景中动人的五种事物:春、江、花、月、夜。作者更是透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把扬州的景色以文字表达出来。

创作背景

《春江花月夜》为乐府吴声歌曲名,相传为南朝陈后主所作,原词已不传,《旧唐书·音乐志二》云:“《春江花月夜》《玉树花》《堂堂》,并陈后主作。叔宝常与宫中女学士及朝臣相和为诗,太乐令何胥又善于文咏,采其尤艳丽者以为此曲。”后来隋炀帝又曾做过此曲。

《乐府诗集》卷四十七收《春江花月夜》七篇,其中有隋炀帝的两篇。张若虚这首为拟题作诗,与原先的曲调已不同,却是有名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