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交通事故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有哪些?

以下是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1、环境因素:几乎所有的特大交通事故都是天气的因素冰、雨、雪、雾等特殊条件下极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开车前一定预先了解天气情况不确定不理想的天气尽量少出门即使出行也要有足够的心理准备。2、车的因素:车辆技术性能的好坏也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不安全因素。典型刹车失灵、爆胎、转向失灵等。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出门前检查胎压、制动和转向系统必须要对自己的爱车了如指掌。3、作失误:典型的把油门当刹车来踩。保持平常心不要紧张控制好车速。

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交通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有哪些?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有哪些

交通事故的原因非常复杂,有主观(内因)原因,有客观(外因)原因.有直接原因,有间接原因.从我国交通安全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可从人、车、路、环境、管理五个方面.但人是主导因素.

(1)人的原因:人是指参与交通行为的所有的人,如驾驶员、骑自行车的人、行人、乘车人等.这些人的交通安全意识和他们的心理素质、职业道德、文化程度等有关.

(2)车辆原因:主要是指车况是否符合技术要求.

(3)道路原因:路况、混合交通、路面障碍多和道路建筑本身就不符合标准.

(4)文通环境原因:主要表现在交通秩序混乱、道路通过能力低,碰撞机会多,车辆的速度大、道口标准不符合要求以及气候条件的影响.(5)交通管理的原因:对现有交通法规执行不严;对道路交通的监控、管制、指挥、通讯设备不适应当前交通发展的需要.

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

(一)事故原因分析的基本步骤

在进行事故调查原因分析时,通常按照以下步骤进行分析:

(1)整理和阅读调查材料。

(2)分析伤害方式。按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

(3)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

(4)确定事故的间接原因。

(二)事故直接原因的分析

在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中规定,属于下列情况者为直接原因: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2)人的不安全行为。

两者在标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中有规定,具体如下:

1.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1)防护、保险、信号等装置缺乏或有缺陷(1)无防护。包括:无防护罩;无安全保险装置;无报警装置;无安全标志;无护栏或护栏损坏;(电气)未接地;绝缘不良;局部通风机无消音系统、噪声大;危房内作业;未安装防止"跑车"的挡车器或挡车栏;其他。

(2)防护不当。包括:防护罩未在适当位置;防护装置调整不当;坑道掘进、隧道开凿支撑不当;防爆装置不当;采伐、集材作业安全距离不够;放炮作业隐蔽所有缺陷;电气装置带电部分露;其他。

2)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

(1)设计不当,结构不合安全要求。包括:通道门遮挡视线;制动装置有缺欠;安全间距不够;拦车网有缺欠;工件有锋利毛刺、毛边;设施上有锋利倒梭;其他。

(2)强度不够。包括:机械强度不够;绝缘强度不够;起吊重物的绳索不合安全要求;其他。

(3)设备在非正常状态下运行。包括:设备带"病"运转;超负荷运转;其他。

(4)维修、调整不良。包括:设备失修;地面不平;保养不当、设备失灵;其他。

3)个人防护用品用具--防护服、手套、护目镜及面罩、呼吸器官护具、听力护具、安全带、安全帽、安全鞋等缺少或有缺陷

(1)无个人防护用品、用具。

(2)所用的防护用品、用具不符合安全要求。

4)生产(施工)场地环境不良.

(1)照明光线不良。包括:照度不足;作业场地烟雾尘弥漫视物不清;光线过强。

(2)通风不良。包括:无通风;通风系统效率低;短路;停电停风时放炮作业;瓦斯排放未达到安全浓度放炮作业;瓦斯超限;其他。

(3)作业场所狭窄。

(4)作业场地杂乱。包括:工具、制品、材料堆放不安全;采伐时,未开"安全道";迎门树、坐殿树、搭挂树未作处理;其他。

(5)交通线路的配置不安全。

(6)作工序设计或配置不安全。

(7)地面滑。包括:地面有油或其他液体;冰雪覆盖;地面有其他易滑物。

(8)贮存方法不安全。

(9)环境温度、湿度不当。2.人的不安全行为

1)作错误,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1)未经许可开动、关停、移动机器。

(2)开动、关停机器时未给信号。

(3)开关未锁紧,造成意外转动、通电或泄漏等。

(4)忘记关闭设备。

(5)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6)作错误(指按钮、阀门、扳手、把柄等的作)。

(7)奔跑作业。

(8)供料或送料速度过快。

(9)机械超速运转。

(10)违章驾驶机动车。

(11)酒后作业。

(12)客货混载。

(13)冲压机作业时,手伸进冲压模。

(14)工件紧固不牢。

(15)用压缩空气吹铁屑。

(16)其他。

2)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1)拆除了安全装置。

(2)安全装置堵塞,失掉了作用。

(3)调整的错误造成安全装置失效。

(4)其他。

3)使用不安全设备

(1)临时使用不牢固的设施。

(2)使用无安全装置的设备。

(3)其他。

4)手代替工具作

(1)用手代替手动工具。

(2)用手清除切屑。

(3)不用夹具固定、用手拿工件进行机加工。

5)物体(指成品、半成品、材料、工具、切屑和生产用品等)存放不当

6)冒险进入危险场所(1)冒险进入涵洞。

(2)接近漏料处(无安全设施)。

(3)采伐、集材、运材、装车时,未离危险区。

(4)未经安全监察人员允许进入油罐或井中。

(5)未"敲帮问顶"开始作业。

(6)冒进信号。

(7)调车场超速上下车。

(8)易燃易爆场所明火。

(9)私自搭乘矿车。

(10)在绞车道行走。

(11)未及时瞭望。7)攀、坐不安全位置(如平台护栏、汽车挡板、吊车吊钩)

8)在起吊物下作业、停留

9)机器运转时加油、修理、检查、调整、焊接、清扫等工作

10)有分散注意力行为

11)在必须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的作业或场合中,忽视其使用(1)未戴护目镜或面罩。

(2)未戴防护手套。

(3)未穿安全鞋。

(4)未戴安全帽。

(5)未佩戴呼吸护具。

(6)未佩戴安全带。

(7)未戴工作帽。

(8)其他。

12)不安全装束

(1)在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旁作业穿过于肥大服装。

(2)纵带有旋转零部件的设备时戴手套。

(3)其他。

13)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

(三)事故间接原因的分析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 6442-1986)中规定,属以下情况为间接原因:

(1)技术和设计上有缺陷--工业构件、建筑物、机械设备、仪器仪表、工艺过程、作方法、维修检验等的设计,施工和材料使用存在问题。

(2)教育培训不够,未经培训,缺乏或不懂安全作技术知识。

(3)劳动组织不合理。

(4)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5)没有安全作规程或不健全。

(6)没有或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事故隐患整改不力。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工作健康管理:

1.定义:是指分析和研究秤劳动过程存在的各种不安全因素,从技术组织管理上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和消除不安全隐患,防止事故的发生。

2.具体内容:

A 工作疲劳管理。

B 工作情绪紧张管理。

二、企业中发生事故有三类基本原因(2-3是主要原因):

1. 偶然事件。

2. 不安全的环境。

3. 员工的不安全行为。

三、不安全环境包括两类:

1.工作环境。

2.工作本身。

四、人为因素或不安全行为包括:

1.不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2.在不安全速度下作或工作。

3.使用不安全设备或不安全地使用设备。

4. 在装载、放置、混合时使用不安全的程序。

5. 在悬吊重物下不安全的位置。

6. 走神、开玩笑、辱骂、争吵或恶作剧。

五、员工安全的预防措施:

1.系统安全分析

A 识别危险性。

B 评价危险性。

2.员工选拔与配置。

3.教育与培训。

4.积极强化安全与措施。

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

问题一:造成安全事故的原因?分别包括哪几个方面? 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环境的原因、管理上的缺陷。

1、人(作员工、管理人员、其他有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是事故的重要致因。主要包括:

①未经许可进行作,忽视安全,忽视警告;

②冒险作业或高速作;

③人为地使安全装置失效;

④使用不安全设备,用手代替工具进行作或违章作业;

⑤不安全地装载、堆放、组合物体;

⑥采取不安全的作业姿势或方位;

⑦在有危险的运转设备装置上或在移动的设备上进行工作;不停机,边工作边检修;

⑧注意力分散,嬉闹、恐吓等。

2、物的原因。所谓物包括原料、燃料、动力、设备、工具、成品、半成品等。物的不安全状态有以下几种:

①设备和装置的结构不良,材料强度不够,零部件磨损和老化;

②存在危险物和有害物;

③工作场所的面积狭小或有其他缺陷;

④安全防护装置失灵;

⑤缺乏防护用具和服装或防护用具存在缺陷;

⑥物质的堆放、整理有缺陷;

⑦工艺过程不合理,作业方法不安全。

物的不安全状态是构成事故的物质基础。没有物的不安全状态,就不可能发生事故。物的不安全状态构成生产中的隐患和危险源,当它满足一定条件时,就会转化为事故。

3、环境的原因。不安全的环境是引起事故的物质基础。它是事故的直接原因,通常指的是:

①自然环境的异常,即岩石、地质、水文、气象等的恶劣变异;

②生产环境不良,即照明、温度、湿度、通风、采光、噪声、振动、空气质量、颜色等方面的存在缺陷。

以上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以及环境的恶劣状态都是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

4、管理的缺陷主要有:

①技术缺陷。指工业建、构筑物及机械设备、仪器仪表等的设计、选材、安装、布置、维护维修有缺陷,或工艺流程、作方法方面存在问题;

②劳动组织不合理;

③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指导,或检查指导失误;

④没有安全作规程或不健全,挪用安全措施费用,不认真实施事故防范措施,对安全隐患整改不力;

⑤教育培训不够,工作人员不懂作技术知识或经验不足,缺乏安全知识;

⑥人员选择和使用不当,生理或身体有缺陷,如有疾病,听力、视力不良等。

管理上的缺陷是事故的间接原因,是事故的直接原因得以存在的条件。

问题二: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分析有哪些 你好!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可能就是重视程度不够。

安全重于泰山,通常只停留在口头或者纸面上,并没有真正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更多的是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大意。

另外,安全制度措施的执行力度不足,制度是好的,还需要有好的执行。

希望安全事故越来越小,你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问题三:发生工伤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就企业而言,主要两方面的原因,企业方面:不重视安全骇产,劳动保护环境、条件,对职工不进行必要的培训;职工方面: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训导致不熟悉作规程,马虎、大意、心存侥幸违反作规程等。

问题四: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大意

问题五:大多数引起事故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什么 事故的人为原因概括下来有以下几种:

人的安全意识低或者是存有侥幸心理;

违规违章作;

不具备相应的作能力水平;

相关的安全培训不到位。

问题六: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一是疲劳驾驶。据调查显示,疲劳驾车是发生重特大交通事故的三大原因之一;重特大交通事故中,因疲劳驾驶造成的事故所占比例达40%以上。二是酒后驾驶。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数据显示,大约50%至60%的交通事故与酒后开车有关。三是车辆故障。四是违反交通法规。

问题七:安全 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你好!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其中重要的可能就是重视程度不够。

安全重于泰山,通常只停留在口头或者纸面上,并没有真正能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

更多的是心存侥幸,思想麻痹大意。

另外,安全制度措施的执行力度不足,制度是好的,还需要有好的执行。

希望安全事故越来越小,你我的生活更加美好。

问题八:交通事故主要原因是哪些? 交通事故可能由各种原因导致,一般来说发生原因包括:

客观因素

道路、气象等原因,也可引起事故发生。

车况不佳

车辆技术状况不良,尤其是制动系统、转向系统、前桥、后桥有故障,没有及时检查、维修。

疏忽大意

当事人由于心理或者生理方面的原因,没有正确观察和判断外界事物而造成精力分散、反应迟钝,表现为观望不周、措施不及或者不当。还有当事人依靠自己的主观想象判断事务或者过高估计自己的技术,过分自信,对前方、左右车辆、行人形态、道路情况等,未偿断清楚就盲目通行。

作失误

驾驶车辆的人员技术不熟练,经验不足,缺乏安全行车常识,未掌握复杂道路行车的特点,遇有突然情况惊慌失措,发生作错误。

违反规定

当事人由于不按交通法规和其他交通安全规定行车或者走路,致使交通事故发生。如酒后开车、非驾驶人员开车、超速行驶、争道抢行、违章装载、超员、疲劳驾驶、行人不走人行横道等原因造成交通违法的交通事故。

问题九:事故发生的四个主要原因是? 机械原因 人为原因 作业原因 和附属原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