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拳击比赛时间怎么控制 拳击比赛计时规则

职业拳击可以搂抱吗?如果可以,是否有时间限制?

搂抱是可以搂抱的,职业拳击中,搂抱已经一种战术技术,对手速度比你快的时候,你要会搂抱,对手拳头比你重的时候,你要会搂抱,你挨到对手重拳即将倒地的时候,你要会马上搂抱,否则,你会输得很惨,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搂抱时裁判会叫你们分开

拳击比赛时间怎么控制 拳击比赛计时规则拳击比赛时间怎么控制 拳击比赛计时规则


可以搂抱

但超过两秒,裁判就会分开他们的。

完全可以搂抱,时间限制主要看裁判,如果相互搂抱,裁判会马上上前分开,但是有一方主动挣脱搂抱,裁判会让拳手自己解决,并在旁边口头警告搂抱方放开。

当然可以搂抱了 也没有时间限制 不过双方只要抱在一起裁判会马上去分开的

可以搂抱,是战术的一部分

职业拳击比赛中间休息多久

职业拳击比赛中间休息1分钟。

正规争夺拳王头衔的比赛必须要打12回合,其他比赛可以是4、6、8、10或12回合。职业拳击比赛每组织一场拳王争霸赛必须保证有40个回合总数的比赛。职业拳击比赛每个回合打3分种,中间休息1分钟,如果打满全场,全程赛制47分钟,拳手在拳台上实际打斗的时间为36分钟。

业余拳击打过3分钟的3回合;2分钟的5回合;现在实行的是2分钟的4回合制,中间休息1分钟,全程赛制11分钟,实际搏斗时间只有8分钟。

职业拳击

职业拳击是商业化产物,从诞生起,就与金钱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拳手以打拳赚取出场费和奖金,组织者则以盈利与否作为一场赛事成功与否的标准,观众在尽情歆享拳击带来的时,还可为自己看好的拳手压上金碰一下运气。

在美国,职业拳击已成为所有运动项目中继NBA之后钱的行业,拳手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的收入远远超过了NBA赛场上的大牌明星。所以,当今涉足拳坛的杀手越来越多,职业拳击的辐射面也在迅速扩大,拳台内外的竞争与日俱增。

拳击比赛规则

拳击运动在比赛时的规则如下:

1、击打部位

允许击打的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和上体的正面和侧面,但对臂部的击打无效。

2、得分

(1)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1次清晰有力地击打,得1分;

(2)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打,如果裁定不构成力量打击,不得分;

(3)当两位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足够力量的击打,击打结束后,占优势的选手得1分。

3、倒地

(1)比赛中选手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部位接触台面,即判为倒地;

(2)选手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在围绳上,以及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应被判为倒地。

4、获胜

(1)选手不能承受重击、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胜出;

(2)比赛的第一回合由于选手眼部受伤或类似的情形,裁判员可终止比赛,对方胜出。如果裁判员在第二或第三回合由于上述原因终止比赛,评判员按点数评定比赛的优胜者;

(3)选手在1个回合内接受3次数秒,或1场比赛中接受4次数秒,裁判员可以终止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

(4)比赛中,应有3名医生在场边,如任何一名医生根据选手的身体状况认为应终止比赛时,则可以终止比赛;

(5)场边的助手认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可终止比赛,判对方胜出;

(6)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点数较多者为优胜者;

(7)如果两位选手所获点数相同,由评判员判定在比赛场上占优势或体育作风较佳的选手获胜;

(8)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裁判员可以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做出最后评定。

拳击运动数秒的规则

1、当选手被击倒后,裁判员开始数秒(从1数到10)。裁判员数秒时,应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示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不能站起,可判对方获胜;

2、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后,应先接受裁判员的数秒(从1数到8),裁判员认为选手可以继续比赛时,示意比赛继续。如果被击倒选手站起来后,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裁判员则再一次8秒数秒;

3、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响起时,才停止数秒。在其他回合比赛中,裁判员在响后继续数秒;

4、如果两位选手同时倒地,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应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比赛将结束,倒地时间以前所获点数最多者胜出。

拳击的规则

着装要求

1.拳手必须佩带和自己体重级别相对应的拳套。

2.拳手必须带护裆和护齿

3.业余拳击必须带头盔。

比赛回合制

1.比赛通常有4回合制、8回合制、12回合制等。别的职业拳击赛通常是12回合制

2.每个回合3分钟

3.每个回合间休息1分钟

得分与胜负

用拳峰部位以足够力量击中对方头部或身体的正面或侧面,得1分(小分)

一个回合中,得小分较多的一方在该回合获胜,该回合积分为10:9(大分)

一回合中出现击倒,则被击倒的一方扣1分(大分),通常该回合比赛得分为10:8(大分)

12个回合后,得分(大分)多的一方获胜。如果双方的大分一样,则根据小分的得分多少来判定胜负。

比赛中一方如果被击倒,裁判会进行10秒的倒数。如果10秒内不能起立并恢复实战姿势,则判定KO,比赛结束。

比赛中,如果出现一方受伤,则裁判可以强制终止比赛,判定优势方胜利。

如果出现双方同时被击倒的情况,则以双方的得分来判定胜负。

知, 道 个 地 芳

拳击手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只允许用握紧的拳头击打对方腰际以上侧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奥运会中,每一场拳击比赛包括四个回合,每回合二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以前的奥林匹克拳击赛每一场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但医学报告表明新赛制能减少拳击手在比赛中所受的身体伤害。

得分

当响起,拳击比赛的一个回合就开始。拳击手相互逼近,企图有效击打对方得分。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得一分。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对方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上体的正面和侧面。对臂部的击中无效。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中如果裁定不构成打击力量,则不得分。

由5人评判小组来决定击中是否得分,电子记分系统将确保只有在五名评判员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时才记分。每一个评判员面前有两个按钮,一个按钮代表一个选手。当评判员认为选手对对手有一次有效击中时可按一下相应当按钮。只有至少三名评判员在相互相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按下同一按钮,记分系统才记分。

拳击手一次有效击中可得一分,点数通过电子系统计算。当两位拳击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有足够打击力量的击打。这时候,评判员可等到近战结束,给占优势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每个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多数评判员评定的点数较多者被宣布为优胜者。如果两位选手的最后所获点数相同,评判员将通过评定哪位选手在比赛场面上占优或体育作风较佳来决定优胜者的归属。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这是他们可以转而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作出最后评定。

(击)倒地和(击)倒地不起

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在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台面可判为倒地。在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或悬挂在围绳上,或者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选手都应被判为倒地。当拳击手被击倒后,场上裁判开始从1到10数秒数。现在已采用电子数秒设备,每数一次设备会发出一声嘟声,但是台上裁判经常自己来数秒。台上裁判在数秒时要求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明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对方击倒对手获胜。

即使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也不能继续比赛,他必须先接受台上裁判员的8次数秒。在数秒到8后,在认为比赛可以继续时,台上裁判员会命令“开始”继续比赛。如果被击倒选手在站立起来后再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员开始一次8次数秒。

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响时才可以被终止数秒,避免被判失败。在其他回合和比赛中,台上裁判员在响后继续数秒。

如果双方同时被击倒地,台上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这时比赛结束,倒地时间以前为止获得点数最多者胜出。

认输

在其他情况下,包括因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或者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这些情况多半是由拳击对抗时的伤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员外,在场边的助手可以决定选手是否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

犯规

拳击手犯规时,他将面临告诫、警告或最严厉的处罚,取消比赛资格。对同一种犯规定两次告诫等于一次警告。三次警告,无论是否针对同一种犯规,就会导致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常见到犯规包括: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抱住对方,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的脸部,把对方的头往围绳外压,张开手掌击打,用掌背击打,击打对方的头颈后部以及躯体的背部。其他的犯规有消极防守,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以及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马上击打对方。

拳击比赛规则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只进行男子拳击赛。拳击比赛由两位选手在方形拳击台上进行。在业余拳击比赛中,比赛的目标是通过击打对手获得点数或造成对手无法继续比赛。

拳击手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只允许用握紧的拳头击打对方腰际以上侧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奥运会中,每一场拳击比赛包括四个回合,每回合二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在以前的奥林匹克拳击赛中都是每一场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

得分

当响起,拳击比赛的一个回合就开始。拳击手相互逼近,企图有效击打对方得分。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得一分。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对方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上体的正面和侧面。对臂部的击中无效。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中如果裁定不构成打击力量,则不得分。

由5人评判小组来决定击中是否得分,电子记分系统将确保只有在五名评判员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时才记分。每一个评判员面前有两个按钮,一个按钮代表一个选手。当评判员认为选手对对手有一次有效击中时可按一下相应当按钮。只有至少三名评判员在相互相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按下同一按钮,记分系统才记分。

拳击手一次有效击中可得一分,点数通过电子系统计算。当两位拳击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有足够打击力量的击打。这时候,评判员可等到近战结束,给占优势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每个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多数评判员评定的点数较多者被宣布为优胜者。如果两位选手的最后所获点数相同,评判员将通过评定哪位选手在比赛场面上占优或体育作风较佳来决定优胜者的归属。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这是他们可以转而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作出最后评定。

(击)倒地和(击)倒地不起

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在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台面可判为倒地。在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或悬挂在围绳上,或者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选手都应被判为倒地。当拳击手被击倒后,场上裁判开始从1到10数秒数。现在已采用电子数秒设备,每数一次设备会发出一声嘟声,但是台上裁判经常自己来数秒。台上裁判在数秒时要求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明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对方击倒对手获胜。

即使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也不能继续比赛,他必须先接受台上裁判员的8次数秒。在数秒到8后,在认为比赛可以继续时,台上裁判员会命令"开始"继续比赛。如果被击倒选手在站立起来后再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员开始一次8次数秒。

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响时才可以被终止数秒,避免被判失败。在其他回合和比赛中,台上裁判员在响后继续数秒。

如果双方同时被击倒地,台上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这时比赛结束,倒地时间以前为止获得点数最多者胜出。

认输

在其他情况下,包括因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或者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这些情况多半是由拳击对抗时的伤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员外,在场边的助手可以决定选手是否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

犯规

拳击手犯规时,他将面临告诫、警告或最严厉的处罚,取消比赛资格。对同一种犯规定两次告诫等于一次警告。三次警告,无论是否针对同一种犯规,就会导致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常见到犯规包括: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抱住对方,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的脸部,把对方的头往围绳外压,张开手掌击打,用掌背击打,击打对方的头颈后部以及躯体的背部。其他的犯规有消极防守,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以及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马上击打对方。

基本规则

职业拳击 双方选手使用8~10OZ拳套(赛前双方议定),进行3分钟一回合的对赛,一场职业拳击赛为 4回合,6回合、10回合、12回合 WSB拳击联赛 WSB拳击联赛每场比赛为5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 拳击联赛 拳击联赛每场比赛为4个回合,每回合3分钟,比赛时,双方头戴硅胶制透明头盔,身穿护胸进行比赛。

奥运会拳击项目设项

第29届奥运会拳击比赛设11个级别,级别和体重要求如下: 1、48公斤级(体重在48公斤以下,包括48公斤) 2、51公斤级(体重在48公斤以上~51公斤) 3、54公斤级(体重在51公斤以上~54公斤) 4、57公斤级(体重在54公斤以上~57公斤) 5、61公斤级(体重在57公斤以上~61公斤) 6、64公斤级(体重在60公斤以上~64公斤) 7、69公斤级(体重在64公斤以上~69公斤) 8、75公斤级(体重在69公斤以上~75公斤) 9、81公斤级(体重在75公斤以上~81公斤) 10、91公斤级(体重在81公斤以上~91公斤) 11、+91公斤级(体重在91公斤以上)

击打脐部以上身体及头部的前半部分为有效部位,双臂不算;清晰有力、无任何阻挡的击打在有效部位的拳为得点拳.

打脐部以上身体及头部的前半部分为有效部位

拳击规则

摘至于百度百科

拳击手必须佩戴拳击手套,只允许用握紧的拳头击打对方腰际以上侧面、正面部位。在悉尼奥运会中,每一场拳击比赛包括四个回合,每回合二分钟,每回合之间休息一分钟。以前的奥林匹克拳击赛每一场三个回合,每回合三分钟,但医学报告表明新赛制能减少拳击手在比赛中所受的身体伤害。

得分

当响起,拳击比赛的一个回合就开始。拳击手相互逼近,企图有效击打对方得分。用握紧的手套拳峰部位对对方身体合理部位一次清晰有力的击中,得一分。有效击中部位包括对方头的正面和侧面,腰际以上上体的正面和侧面。对臂部的击中无效。对有效击中部分的击中如果裁定不构成打击力量,则不得分。

由5人评判小组来决定击中是否得分,电子记分系统将确保只有在五名评判员中的至少三名裁定得分时才记分。每一个评判员面前有两个按钮,一个按钮代表一个选手。当评判员认为选手对对手有一次有效击中时可按一下相应当按钮。只有至少三名评判员在相互相不到一秒的时间之内按下同一按钮,记分系统才记分。

拳击手一次有效击中可得一分,点数通过电子系统计算。当两位拳击选手在近距离搏斗中快速连续相互击打对方时,每一方都无法实施有足够打击力量的击打。这时候,评判员可等到近战结束,给占优势的一方得一分。

在拳击比赛结束时,合计每个评判员所给的点数,获得多数评判员评定的点数较多者被宣布为优胜者。如果两位选手的最后所获点数相同,评判员将通过评定哪位选手在比赛场面上占优或体育作风较佳来决定优胜者的归属。如果评判员在衡量这些因素后评定依然持平,这是他们可以转而考虑选手的防守技能来作出最后评定。

(击)倒地和(击)倒地不起

在一场拳击比赛中,拳击手在被击中后脚以上身体的任何其他部分接触台面可判为倒地。在被击中后身体部分跌出围绳以外或体力不支依靠或悬挂在围绳上,或者在受到重击后,虽然可以站立但被台上裁判员认为无法继续比赛时,选手都应被判为倒地。当拳击手被击倒后,场上裁判开始从1到10数秒数。现在已采用电子数秒设备,每数一次设备会发出一声嘟声,但是台上裁判经常自己来数秒。台上裁判在数秒时要求保持一只手在倒地选手的面前,用手势表明数秒的数字。在数到10秒后,如果倒地选手依不能起立,可判对方击倒对手获胜。

即使倒地选手立刻站立起来,也不能继续比赛,他必须先接受台上裁判员的8次数秒。在数秒到8后,在认为比赛可以继续时,台上裁判员会命令“开始”继续比赛。如果被击倒选手在站立起来后再在无击打情况下再次倒地,台上裁判员开始一次8次数秒。

倒地并正在被数秒的选手只有在决赛的最后一个回合结束响时才可以被终止数秒,避免被判失败。在其他回合和比赛中,台上裁判员在响后继续数秒。

如果双方同时被击倒地,台上裁判员同时数秒,只要一方保持倒地,继续数秒到10。如果双方在数秒到10时都不能站起,这时比赛结束,倒地时间以前为止获得点数最多者胜出。

认输

在其他情况下,包括因为选手不能承受重击,或者选手不符合比赛资格以及选手退出,台上裁判员可结束比赛,宣布对方为优胜者。这些情况多半是由拳击对抗时的伤害引起。除了台上裁判员外,在场边的助手可以决定选手是否能承受重击而向场内抛毛巾表示弃权。

犯规

拳击手犯规时,他将面临告诫、警告或最严厉的处罚,取消比赛资格。对同一种犯规定两次告诫等于一次警告。三次警告,无论是否针对同一种犯规,就会导致取消选手的比赛资格。常见到犯规包括:击打对方腰线以下部位,抱住对方,用手臂和肘部挤压对方的脸部,把对方的头往围绳外压,张开手掌击打,用掌背击打,击打对方的头颈后部以及躯体的背部。其他的犯规有消极防守,在场上裁判员命令“分开”时不后退一步,语言冲撞台上裁判员以及在台上裁判员命令“分开”后马上击打对方

不许打裆和后脑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是怎样的

拳击 比赛是一项竞争激烈体育竞技项目,这一比赛又分为职业比赛和业余比赛,其中业余比赛是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 方法 。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一:拳击比赛的场地与用具

1.拳击台

2.护手绷带

3.拳击手套

4.拳击服装与护具

1.拳击台

业余拳联(AIBA)规定,拳击锦标赛、奥运会拳击比赛、世界杯拳击赛等正式比赛的拳击台不得超过 6.10米见方。一般比赛的拳击台可在4.90米见方~6.10米见方, 可根据具体情况在上述范围内选择使用。拳击台的形状规格如所示。

在拳击台的一个中立角处设置专用台阶,供场外医生和台上裁判专用,同时避免比赛双方的任何接触。台上的四角均有固定在台角的立柱,四个立柱间用三条粗绳围拦成一个正方形空间,以保护运动员。台上四个角落处均放有5-7厘米厚,20厘米宽的软护垫,运动员双方分为红色和蓝色,仲裁席左边的应放红护 垫,为红角方,对面角放蓝护垫为蓝角方,另外两个角放白色软护垫,为中立角。中立角处要放置两个小塑料袋,供台上裁判员放用过的止血棉球和纱布。

拳击台的四周应有宽度不少于3米的中立区域,这是仲裁委员会和评判员的工作所需,中立区要用栏住围起来,用来避免发生意外,影响裁判员的正常工作。仲裁席在拳击台的正面,在仲裁席的前面是 1号伴判员席,左侧面是2号评判员席,对面是3 号和4号评判席,右侧面是5号评判员席.评判员席距拳击台的距离是 1米,每个评判员背后和观众的距离最少为 2米。

在拳击比赛或全国拳击比赛时,由于参赛人数多,规模大,所以比赛时可同时使用两个拳击台。但一定要注意两个拳击台之间要有相当的距离,不要太近;两个拳击台上比赛开始和结束时的音响要有明显区别;两个拳击台要各自设立仲裁委员会, 以保证仲裁的公正合理。

比赛时对比赛条件有相当严格的要求,如果在室外比赛,比赛时的气温不得低于 18℃,如果在室内比赛,比赛时室内气温 不得低于18℃。室外比赛时如果遇上下雨,赛场的上方必须要有顶篷,比赛时不能在雨中进行。比赛用的拳击台面必须要坚固结实,平整稳固,不能在台面上有任何障碍,台面上要有1.5厘~2.0厘米的厚毡子或橡胶垫,软硬适度。台表面的帆布要拉正固定,平贴台面,便于运动员在台面上做任何技术动作。

拳击台四周的围绳要坚固结实,一般用3厘米到5厘米直径的粗绳。拳击台每侧有3道围绳,从四角的固定竖杆上拉出,3 道围绳距离拳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厘米,80厘米,130厘米。 围绳应用柔软光滑的材料裹起来,以免擦伤运动员。拳击台围绳以外四周至少要有50厘米的绳外台面,以保证运动员不致失足掉下拳击台。为了使围绳更加稳固,四周的围绳均须用两条质地紧密,宽度3~4厘米的帆布以同等距离上下固定住。拳击台的围绳也可用四道绳子,每根围绳离台面的高度分别为40.6厘米、 71.l厘米、101.6厘米和132.1厘米。

2.护手绷带

护手绷带是用来保护运动员手的用具,拳击比赛标准护手绷带长2.5米,宽5厘米。按照业余拳联(AIBA)的第十次会议的有关决定,欧洲拳击锦标赛、世界拳击锦标赛、世界杯拳击赛和奥运会拳击比赛的主办国,应为每名参赛运动员的每场比赛提供绷带。绷带由拳套管理员发给拳手拳套的同时发放,而且每场比赛必须发放新的绷带。参赛运动员必须使用大会统一发放的绷带,不得以任何借口换用 其它 绷带或加长绷带。在比赛中如果绷带松开,台上裁判应予以系紧,但如在任何一局比赛未开始便松了,就可以认为是故意的,这时台上裁判应该对该运动员予以判罚。如果运动员不遵守有关绷带尺寸的规定,或运动员使用自己的绷带时,拳套管理员和台上裁判有权制止,令其在规定的时间内更换,否则将取消该运动员比赛资格。所以,手套管理员应选派有 经验 者担任,并要始终坚持原则,一视同仁。

护手绷带一般都采用吸水性很强的棉纱制成,不要用其它质地的布料。缠护手绷带时,要注意腕部可以适当地缠的紧一些,手掌、手指等其他部位通常不能缠的过紧,因为缠的过紧,会使手指失去活动余地,影响技术

动作的使用发挥。缠护手绷带的方法和顺序,可以按的顺序进行。

3.拳击手套

根据业余拳联的规定,拳击运动员在参加拳击比赛时,一定要戴拳击手套。拳击比赛时按体重级别使用不同重量的手套,48-67公斤级要使用226克重的手套,71-91公斤级使用284克重的手套。而且在拳击比赛时,组委会要准备好两副和赛同样的拳套,一副是226克,另一副是284克,以备运动员手套出现问题时随时更换。

参加比赛时,运动员所用的手套要经过拳联代表的检查许可,才能使用。我国拳击比赛用手套必须经过拳协批准,而且一场比赛中双方运动员的手套必须是同一厂家同一型号的产品。按照规定,手套的套峰击打面要用非常清晰的白色标出,以便在运动员击打时,台上裁判员和评判员都能判别出运动员是否用拳锋部位击打对方。拳套不能有丝毫破损,带子要结扎在拳套背部,长出的带子塞进套筒,露在手套背面的结头处要用橡皮膏粘住,橡皮膏的长不应超过7.5厘米,宽不应超过2.5厘 米。比赛期间,要有两名拳套管理人员专门检查拳套,如果怀疑手套有问题,管理人员有责任和义务检查运动员的拳套以及绷带是否符合规则要求。

按规则规定,台上裁判员每场比赛都要检查两个参赛者是否戴用符合规则的拳套,并要检查拳套填充物的软硬度,看拳套是否有破损等,如发现上述问题,应马上让运动员更换拳套,更换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分钟,一般是1分钟的时间。比赛中拳套上的带子松了,台上裁判应帮助系紧,但如果发现运动员故意解开带子,台上裁判应该立即警告该运动员。

4.拳击服装与护具

拳击服装包括背心、短裤和软底鞋。背心应松紧适宜,不能影响技术动作的发挥。拳击短裤要宽松长大,裤长必须到大腿部位的一半,不能让护裆有所暴露,更不能影响比赛。拳手必须穿软底鞋,而且要绑紧牢靠。比赛时如果服装出现问题,台上裁判员应立即暂停比赛,给运动员1分钟的时间更换、最多不超过2 分钟,运动员应准备好备用服装,以备更换。

拳击的护具包括护头、护齿和护裆。参加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头,双方运动员,护头的规格、样式要统一,一方为红 色,一方为蓝色,和各自所在的角色要一致,而且所用护头必须是拳协批准认可的统一护头。

规则规定,比赛时运动员必须使用护齿,护齿的大小应合 适。如果运动员没有自带护齿,东道主有义务提供。比赛时不允 许运动员故意吐出护齿,否则要受警告。如果护齿被打掉,台上 裁判员捡起后把拳手带到他自己的角落,交助手冲洗干净后,再由台上裁判员给运动员戴好。运动员不能随意更换护齿;不戴护 齿,比赛不能进行。运动员要穿戴护裆,如果护裆脱落或损坏, 要及时更换和穿戴好,在1分钟内不能换好时,运动员可不戴护裆继续打满该回合,然后在休息时更换护裆。如果休息时不能及时穿戴好护裆,比赛则不能继续下去。

拳击比赛时,台上裁判员一旦发现运动员没有戴护齿、护裆或服装不合要求时,应立即禁止该运动员继续比赛,让其助手在规定时间内把护具和服装穿戴整理好,而且不准助手和运动员讲话,如果有意拖延时间,就要警告和判罚,严重者取消比赛资格。

拳击比赛的规则与裁判方法二:拳击比赛的时间

根据业余拳联( AIBA)的规则规定,自1997年起,业余拳击比赛实行5回合制,每回合2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职业拳击比赛一般采用4-12回合制,这要根据比赛双方经 纪人的协商而定;最多时比赛达到15回合;每回合3分钟,回合间休息1分钟。

拳击常见的手部损伤疾病

1、掌指关节部皮肤擦伤及关节囊损伤:运动员绑护手绷带后戴拳套击打对方运动员、或戴较薄的沙包手套击打沙袋作为长期训练的内容,握拳后掌指关节为直接受力部位,因直接摩擦、击打的反作用力而致掌指关节部位出现皮肤擦伤、破溃,关节囊慢性反复损伤而呈现纤维化增厚,尤其是第三掌骨头部位更为明显。此类损伤会引起局部肿胀、疼痛、活动受限、皮肤破溃或继发感染,反复受伤会造成局部皮肤角化、关节变形。为了预防和减轻此类损伤,要求运动员使用较柔软的护手绷带,训练后进行局部和热疗,以改善皮肤的血运和营养;出现皮肤破溃要清洁消毒伤口,避免再次受伤,并提议更改训练内容,以促进愈合。

2、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运动员在训练或比赛中,运用摆拳击打对方时,由于握拳不紧或击打动作不规范,用拇指部作为击打点,易发生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这类损伤表现为突发性剧痛,有时可听到清脆的弹响声,拇指的掌指关节局部肿胀或可见畸形,压痛明显,活动受限。X线拍片可见第一掌骨头向外、向背侧移位呈半脱位状。处理原则是尽快实施手法复位和局部固定,要求拇指呈背伸、外展位固定[5]。

3、掌骨骨折:这类损伤常发生在比赛中,由于出拳迅猛有力,击打对方较坚硬部位所致。最常见的是第三掌骨骨折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其损伤表现为运动员比赛中突感剧烈疼痛而不敢出拳,甚至自己在拳台中能听到骨折的响声,运动员常示意裁判要求中止比赛。场边的临场医务监督要善于观察比赛的每一个细节,若发现某运动员突然出现痛苦面容而不敢出拳击打,应示意台上裁判要求暂停比赛,细致检查受伤运动员的手部,若有骨折迹象,可中止比赛进一步诊治。骨折发生后,受伤部位出现肿胀,有周边性压痛及轴心挤压痛,严重者可见局部畸形或听见骨擦音,X线常显示为短斜面掌骨骨折,应尽快采取手法复位和外固定,复位不满意者可考虑采用切开整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

造成上述损伤的主要原因有:1、因解剖特点而造成易受伤的部位:拳击比赛时运动员一手握拳在前、一手在后,分别称之为前手拳、后手拳(亦称为主拳或重拳)。后手拳是运动员主要力量所在,出拳凶猛有力,爆发力强,击打后所承受的反作用力亦大,因此,运动员的后手往往更易受伤。由于第三掌骨最长,突出拳锋前方,无论运用哪种拳式(刺拳、摆拳、勾拳等),均以第三掌骨头作为主要力点击对方。所以该部位的皮肤、关节囊最易受伤及劳损,且第三掌骨易发生骨折。

2、因运动员动作不规范而造成的损伤:正规的击拳动作是紧握拳套、拇指尽量屈曲对掌、以拳峰部位击打(拳套前方有色部位为拳峰)。由于运动员本身不规范的握拳或出拳动作是手部损伤的常见原因。例如握拳不紧,拇指屈曲不够,会造成用拳心或拇指作为击打点,则易造成拇指掌指关节半脱位或第一掌骨基底部骨折。

3、因比赛器材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手部损伤:目前在拳击比赛中,必须使用业余拳击联合会认可的合格拳套。如果由于拳套本身质量问题,使得运动员握拳不紧或拇指屈曲受限,进而发生手部损伤,应引起教练员、运动员、医务监督、裁判员、拳套生产厂家、拳击运动管理中心的官员高度的重视。既要监督器材质量,又要检查运动员戴手套是否规范,可以避免或减少受伤。

平时训练时,应及时发现运动员的手部损伤、正确诊断、合理治疗、积极康复。临场医务监督要有高度的责任感、敏锐的目光,一旦出现伤情及时暂停比赛,作细致检查,为保护运动员的健康,甚至可以中断比赛,予以及时合理的诊治。有一定经验和魄力的医务监督是拳击运动健康发展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

猜你喜欢:

1. 乒乓球比赛裁判规则

2. 篮球规则和裁判手势图解

3. 2017篮球裁判教学视频与实践指南

4. 足球裁判吹哨规则

5. 网球裁判规则大全

6. 乒乓球比赛裁判规则

拳击赛的规则

拳击有业余、职业拳击比赛之分,业余拳击共打5个回合,每一个回合2分钟(职业是3分钟),1分钟休息,奥运会上采取业余比赛规则,但比赛只打4个回合,每回合2分钟,回合之间有一分钟休息时间。奥运会仅设男子项目,只允许业余运动员参加,并且必须戴头盔,手套也厚一些。另外,雅典奥运会没有设三、四名比赛,即两名在半决赛中失利的拳手并列获得第三名(铜牌)。

台上裁判员的职责和任务:

(1)一方重击对方后脑,将被取消比赛资格。比赛时利用摆拳进攻,而又掌握不好相互距离时,容易用远距离摆拳击中对方的后脑,如果不严重的可提出告诫或警告,如果重击,或故意去打对方后脑的,就要取消犯规运动员的比赛资格。

(2)严禁开拳击打对方。开拳击打是犯规动作,有的运动员打摆拳或直拳时,为了重击对方,用开拳击打对方头部。这时,台上裁判就要根据开拳击打的轻重程度,对犯规运动员提出告诫、警告,甚至取消其比赛资格。

(3)比赛时消极不战。消极不战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运动员故意消极等待、试探,没有充分利用进攻的机会,这时台上裁判就要示意消极一方主动进攻,否则就要进行告诫、警告,甚至取消比赛资格;另一种情形是,有一方运动员实力太,实力悬殊,因而消极不战,这时台上裁判员为保护运动员安全,可以直接取消实力的运动员比赛资格。

(4)判定胜利(KO胜)。比赛中,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正确技术击倒,台上裁判就要对倒地的运动员数秒,10秒后运动员不能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就可以直接判对方获得胜利。如果一方运动员被对方用犯规方法打倒在地,10秒后不能站起来继续比赛,这时台上裁判就可以判倒地方获胜,犯规方为犯规失败。

(5)判定优势胜利,保护弱方运动员。如果比赛时一方运动员在体力、技术、战术、体能等各方面都明显好于对方,这时,台上裁判员就要停止比赛,为保护弱小一方而宣布对方运动员优势胜利,结束本场比赛。如果一方在比赛中点数领先对手20点以上,也将被判获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