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乡村文化产业图表分析 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乡村产业的概念

人们对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片面认知,以为“乡村的产业就是农业”“农业的功能就是提供农产品”。

乡村文化产业图表分析 乡村文化发展现状乡村文化产业图表分析 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承袭于这种思维方式,农村产业结构显得较为单一,基本所谓要把乡村建设得更像乡村,不是指乡村的外貌,而是指乡村的本质,让乡村更能适应乡村产业兴旺的需要,更符合老生活需要。因此,进行乡村建设必须理清乡村与乡。 农村产业主要包括大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水产业和林业),农村经济主体兴办的加工业、采矿业、商业服务业、运输业,以及与农业生产密切联系的科技文化产业等非农产业。

农村文化产业是什么,具体包括什么?

在特色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丰富的农村地区,以农民为创作和生产主体,发展传统手工艺生产、乡村旅游等产业,有助于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实现文化富民,对传承传统文化和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也具有积极作用。

我国农村拥有丰富的传统手工艺遗存,作为产业资源应受到高度重视,建议立足文化生态的高度加强传统手工艺保护,保护由手艺人、手工技艺、手工艺品、手工艺价值理念等组成的文化生态系统,这是发展当代手工艺产业的基本前提与保证。

文化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0年度文化产业发展将朝着一下趋势发展:

文化法制建设持续推进、文化市场体系日益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稳步完善、文化产业成为乡村振兴重要路径、版权将成为文化产业关注重点、文化体育产业迎来发展新机遇、产业合作深入拓展、区域异日趋平衡、文化服务体验化、文化生产技术化。

——以上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应该会越来越好。

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022

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和特殊的经济形态,影响了对文化产业的本质把握,不同从不同角度看文化产业有不同的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文化产业的定义如下:文化产业就是按照工业标准,生产、再生产、储存以及分配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活动。从文化产品的工业标准化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再次消费的角度进行界定。

文化产业,是以生产和提供精神产品为主要活动,以满足人们的文化需要作为目标,是指文化意义本身的创作与销售,狭义上包括文学艺术创作、音乐创作、摄影、舞蹈、工业设计与建筑设计。

行业同比营收实现正增长

从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情况来看,2017-2020年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数量波动变化,到2020年底,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有6.0万家。

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8514亿元,比2019年增长2.2%,与2020年一季度、上半年、前三季度分别下降13.9%、6.2%、0.6%相比,全年实现正增长。

东部地区企业营收占比超七成

从区域营收情况来看,2020年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收均实现正增长,并且占全国总规模比重分别为75.1%、14.9%和9.2%;东北地区仍处于下降区间,占比0.9%。整体来看,东部地区文化企业经营实力占据全国主导地位。

内容创作生产营收占比

分行业类别看,在文化及相关产业9个行业中,内容创作生产23275亿元,占比23.6%;文化消费终端生产18808亿元,占比19.1%;创意设计服务15645亿元,占比15.9%;信息服务营业收入9382亿元,占比9.5%;文化投资运营451亿元,占比0.5%;文化装备生产5893亿元,占比6.0%;文化娱乐休闲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3个行业营收占比分别为1.1%、10.6%和13.7%。

“互联网+文化”新业态保持快速增长

从行业新业态来看,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16个行业小类(包括广播电视集成播控,互联网搜索服务,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数字出版,其他文化艺术业,动漫、游戏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游戏服务,多媒体、游戏动漫和数字出版软件开发,增值电信文化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互联网文化娱乐平台,版权和文化软件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和其他智能文化消费设备制造)实现营业收入31425亿元,比2019年增长22.1%,增速比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分别加快6.6、3.9和0.2个百分点;占规模以上行业企业总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1.9%,比2019年提高9.0个百分点。

其中,互联网其他信息服务、其他文化数字内容服务、互联网广告服务、娱乐用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可穿戴智能文化设备制造等5个行业小类的营业收入增速均超过20%。反映出国内“互联网+文化”新业态行业发展增长态势强劲。

2021年,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文化消费需求将进一步释放,文化产业规模将继续扩大,文化市场复苏态势将不断巩固。

以上数据及分析来源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文化产业发展前景预测与产业链投资机会分析报告》。

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乡村产业发展现状面临同质化竞争严重,产业特色不明显,产品质量参不齐,品牌效应不强,科技创新不足。

我们要坚持乡村全面振兴,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只有产业兴旺了,农业农村各项事业发展才有坚实的物质基础。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要把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放在突出位置,紧紧围绕产业兴旺下功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

要推动传统产业升级,不断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提高农产品供给的质量和效益,又要积极推动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将生产、加工、仓储、运输等聚集整合,不断延伸种养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融合发展。

乡村产业发展的意义:

乡村产业振兴是实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增收的主要载体,也是激发农业农村多种功能价值的重要媒介。同时乡村产业振兴有利于坚持和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对于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具有指导意义。乡村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生态振兴和文化振兴,发挥乡村的文化传承和生态维护两大功能。

发展乡村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对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应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从农事节气到村庄布局,无不体现独特的文化元素,可通过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等多种方式,传承发展农耕文明,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能够实现保护与开发并举、生产与生态并重,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