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热管理材料方案 热管理材料的功能

在电子领域中为什么需要大量使用热管理复合材料?

在电子领域需要大量使用热管理复合材料的原因是:随着半导体和微电子技术的发展,器件的功率密度越来越高,高功率密度电子器件的散热问题逐渐成为"卡脖子"问题。先进热管理复合材料及技术将为我国的高端军事装备、民用5G网络、计算机和5G智能手机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提升现代生活品质和开发先进热相关技术与系统至关重要。新型阻燃复合材料和技术的开发关系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轨道交通、汽车工业、航空航天、国防军工、家居建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

热管理材料方案 热管理材料的功能热管理材料方案 热管理材料的功能


手机散热方法

手机散热方法,很多人发现在玩手机的时候总是会感觉到手机特别的热,这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CPU和各电子元件处于运行状态,会产生热量。下面给大家整理了手机散热方法。

手机散热方法1

1、冰块降温法

把冰块装在密封袋里,放在手机后面,这是最能解决一时的手机发热问题的最好方法了。但这种方法治标不治本,除了手机严重发热时候,平常时候不要用,而且有手机进水的风险。

2、静置法

开着4g玩手机尤其是游戏和视频,手机会非常烫,唯一的办法是静置手机,静置手机的话,最好放在桌子,墙上等温度较低的地方,这样会帮助手机冷却下来。

3、开飞行模式

这种方法适合于刚玩完游戏手机又发烫的人,可以试试把手机调成飞行模式,开启飞行模式后手机会自行的关闭任何与wifi相关的软件,从而减少手机消耗的功率,使手机散热的更快。

4、购买手机散热器

可以去电子城,京东,淘宝等商店购买手机散热器在手机上,玩游戏时候手感更好,手机散热也更快。

5、充电时候不要玩手机

充电时候玩手机是很伤害手机的行为,也是使手机越来越烫的主要原因。电池一边在消耗电流,一边在输入电流,反复循环就会影响手机的寿命,从而加深手机的发热。充电时候尽量关机,这样既减少了充电时间,也达到了保护电池的作用。

手机散热方法2

手机散热效果比较好的关键是手机壳,对此有以下几种选择:

散热金属壳(就是哪种有密密麻麻的洞洞金属材料的)

纯金属的

塑胶硬壳

散热原理很简单,以上材料的热传递较快,散热面积广,散热速度自然提升了。金属跟塑料相比,金属的导热能力要强很多,有利于散热,如果金属的表面加一些表面处理,比如烤漆之类的,散热会更好。

除此之外散热最慢的就是硅胶手机壳。硅胶,软胶类手机壳,热传递慢还不说,根本就不会散热,只会聚热,使得你手机只会越来越烫。如果想要散热好,不带手机壳是散热最好的状态。

手机散热的方法/方案决定了其所使用的散热材料,常见的`方法有:

1、铜管(液冷)散热,循环的相变热传导,使用铜管将核心发热区域的热传导至整个后盖区域,增大散热面;

2、硅胶石墨片散热,通过硅胶及石墨片将核心发热区域的热传导至整个后盖区域,增大散热面;常见的采用力王新材料的硅胶石墨片可以应用于手机内部,也有使用在手机壳外部的硅胶石墨片,如IPHONE的手机外壳散热贴使用的便是力王新材料的硅胶石墨片。

3、增加空气流动散热,主要使用内外置的散热风扇散热,目前散热风扇基本上不会应用在手机内部了,多为外置的散热风扇形式;

手机散热方案设计及相关热管理方案材料可选择力王新材料的新材料,毕竟专注于数码电子散热方案设计及散热材料的生产制造,能提供适合的手机散热方案和专业的散热材料。

当然比较简单的当然是直接一个散热器了。

手机散热方法3

据介绍,首先可以通过限制手机后台程序数量:手机发热的原因之一是后台程序太多,有一些程序甚至偷偷自动启动,莫名其妙的消耗你地内存和流量。对于这种App,我们不能手软。在手机设置中选择“后台进程限制”根据需要选择限制数量即可。

不长时间使用手机:使用时间太长会使手机持续发热而无法停下来降温,时间越长,温度越高。手机理想工作环境温度为0°C~35°C。这一温度范围内,锂电池的活性保持比较稳定。避免手机处于温度高过35°C的场所,否则可能永久损坏电池容量。

和手机配件也有关系:市面上的手机壳有很多种,有的手机壳散热性较差,不仅会影响手机散热,还会加剧手机发烫。在夏天这个不利于手机散热的季节,使用手机时尽量不要套手机壳,或者选择散热性较好的手机壳。

总结

热功耗设计是贯穿着整个手机产业链,用户拿到手中的使用体验不过是层层积累下来的结果罢了。手机的性能越来越高,而在工艺没有大跨步的情况下,发热总是在所难免的。而绝大部分手机厂商由于各种商业因素,能够在手机热功耗设计方面做的其实是比较少的,甚至会与性能、纤薄等体验发生直接冲突,这就更加考验手机厂商对诸多因素的权衡利弊与对新技术的应用了。

手机散热方法4

1、内部散热

现在大多数智能手机都使用石墨冷却方案,基本原理是一样的,但是制造商会对他们的产品设计做一些调整。首先,让我们看看像石墨这样的东西。石墨是元素碳的同素异形体,而碳是稳定的,因此在许多工业应用中很常见。

目前,我们知道石墨具有耐高温、导电和导热性、润滑性、化学稳定性、可塑性和抗热震性。石墨作为手机设计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它的许多用途。例如,目前手机上使用的石墨翅片利用了石墨的导热性。

2、手机外部散热的方法有如下几点:

手机外壳有N多材料的,散热较好的首选

(1)散热金属壳。

(2)金属+塑胶散热。

(3)塑胶硬壳3种,散热原理很简单,以上材料的热传递较快,散热面积广,散热速度自然提升了。

扩展资料:

智能手机的其他散热冷却技术:

1、冰巢冷却方案

冰巢冷却是在OPPOR5发布时提出的。在基本石墨冷却方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采用独家专利的冰巢冷却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在芯片和石墨之间加入液态金属材料,通常是固态的。当芯片升温时,吸收热量变成液体,提高了传热效率。

2、微热管方案

NEC公司提出了一种微型热管。该冷却方案采用扁平热管,具有热扩散能力,降低了冷却表面的热流密度,减小了芯片冷却路径的热阻。该方案来源于计算机和笔记本电脑的冷却技术。对于移动电话来说,热管需要小型化。热管小型化后,可用于智能手机散热。

电动汽车热管理是对整车系统进行的热能量管理,可用于座舱加热、改善电池性能、加快充电速度等。而博格华纳创新型加热器技术具有封装尺寸更小和轻量化的优异特质。不仅如此,其热管理方案可提供的功率范围为3--10kW,其电压范围为250---500v。因其极高的功率密度及其低热质量和高效率等特点,可使加热器在加热时快速反应,有效缩短预热时间。百度也有很多相关资料。

石墨烯材料因具备超轻、超高强度、超强的导热性和导电性等特性,被认为是一种未来革命性的材料。近年来,石墨烯因较强的导电性能,被认为是提高电池充电速度、推动动力电池技术进步的重要材料,从而实现了其概念的大火。但业内普遍认为,由于较高的成本问题,石墨烯电池从试验阶段到量产阶段仍有一段距离。

而在导热性能的利用方面,石墨烯散热膜如今已经在国内实现了量产领先。石墨烯导热膜是属于热管理材料其中的一种,主要应用于3C数码产品。

12月5日上午,新三板企业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石墨烯导热膜项目在福建永安投产,该项目由贝特瑞旗下深瑞墨烯 科技 有限公司的福建工厂负责。

该永安石墨烯导热膜新生产线的年产能可达40万平方米(80um厚度)。贝特瑞集团表示,将石墨烯材料作为公司继负极材料、正极材料之后的第三大业务板块,并在未来5-10年时间里会不断加大投入。

深瑞墨烯技术总监王乾龙对第一 财经 介绍,深墨瑞烯石墨烯导热膜工艺分为原材料前处理、成膜、切片、热处理、成型这几大流程。具体为:将原材料氧化石墨分散在水中得到一定固含量的氧化石墨浆料,然后通过搅拌和物理解离破碎的方式使氧化石墨浆料形成氧化石墨烯浆料;浆料之后经过涂布烘干,氧化石墨烯通过自组装形成原始的氧化石墨烯膜,然后将氧化石墨烯膜剪裁至需要的规格再进碳化和石墨化热处理得到石墨烯膜,最后将石墨化后的石墨烯膜进行压实处理得到结构致密,热导率非常高的石墨烯膜。

而在导热性能的利用方面,王乾龙表示,外围设备的匹配,以及环境因素导致的一些工艺配方的不稳定,都会影响产线的产品质量,这也是深瑞墨烯导热膜项目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为了降低成本我们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改造后还需要温度湿度等外围环境进行调控适配,为此,我们前后整整调试了一年的时间。”王乾龙对第一 财经 透露。

“中国石墨烯产业实际上是在全球领先的。欧美研发能力较强,但中国具备较成熟的产业链优势,以市场化为导向,就能量产。”王乾龙表示。另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石墨烯行业深度市场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预计2019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560亿元,2022年中国石墨烯市场规模将达到2365亿元。

深瑞墨烯市场总监廖祥对第一 财经 表示,目前石墨烯导热膜在市场主要应用在终端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以及高清电视等面板领域。“以5G手机为例,5G手机的发热量要比4G手机大2.5倍以上,如何疏散其发热量是一个难题。相比于传统散热材料,石墨烯导热材料能够更好的满足此类产品的热管理需求,对传统导热材料有很好的替代和升级的作用。”

“目前我们具体的客户是OPPO,其他几个手机厂家也是潜在的一个客户群体。”廖祥表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