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丁肇中演讲 丁肇中演讲视频

关于丁肇中演讲,丁肇中演讲视频这个很多人还不知道,今天小柳来为大家解答以上的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丁肇中演讲 丁肇中演讲视频丁肇中演讲 丁肇中演讲视频


1、丁肇中诺贝尔奖发言词: 国王、王后陛下,王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

2、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3、 中国有句古话:“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

4、”这种落后的思想,对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有很大的害处。

5、由于这种思想,很多发展中国家的学生都倾向于理论的研究,而避免实验工作。

6、 事实上,自然科学理论不能离开实验的基础,特别是物理学更是从实验中产生的。

7、我希望由于我这次得奖,能够唤起发展中国家的学生们的兴趣,而注意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8、丁肇中,男,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歇根州安阿伯城,祖籍是中国山东省日照市,实验物理学家。

9、1959年获美国密西根大学物理学学士和数学学士学位,1962年获得美国密歇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1965年发现反氘核;1967年测量电子半径,发现电子是没有体积的,半径小于10E-14厘米;1969年测量普通光和有质量的光(即矢量介子)之间的转变,证明高能量普通光可以变成矢量介子,同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5年当选美国艺术和科学院院士;1974年发现第4种夸克的束缚态—J粒子,因此贡献,1975年被美国政府授予洛仑兹奖,1976年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1977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79年发现胶子喷注;1989年确定三代中微子种类的数目只有三代;1994年起领导AMS实验在空间寻找反物质和暗物质,同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0、1998年在太空中首次发现氦-4和同位素氦-3的空间分布是不同的; 2015年首次发现在太空中有大量高能正电子,这些正电子的来源很可能是暗物质碰撞所产生的。

11、主要成就学术成果发现反氘原子核。

12、跨越二十年的一系列实验,测试量子电动力学之正确性,证实了电子,缈子,及涛子为直径不超过10厘米的点粒子。

13、3. 精确测量矢量粒子之轻子衰变的相位及分支比,为夸克模型提供重要的证据。

14、4. 研究光子产生矢量介子之机制,并证实光子与矢量介子间的相似性。

15、5. 在CERN的ISR研究双缈子事例,测量矢量介子的Scaling性质及产生机制。

16、6. 发现胶子喷流。

17、7. 在正负电子对撞机PETRA上研究胶子的性质。

18、8. 精确测量缈子的电荷不对称,验证标准模型。

本文到这结束,希望上面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