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科普】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幅度的气压升降振荡现象。

【科普】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科普】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是受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变动作用形成的。而这两种变动是相互关联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

南方涛动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向的变化。

其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

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为SOI。

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幅度的气压升降振荡现象。

南方涛动是受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变动作用形成的。而这两种变动是相互关联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

南方涛动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向的变化。

其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

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为SOI。

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幅度的气压升降振荡现象。

南方涛动是受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变动作用形成的。而这两种变动是相互关联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

南方涛动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向的变化。

其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

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为SOI。

南方涛动现象形成的原因?

南方涛动是指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幅度的气压升降振荡现象。

南方涛动是受东太平洋赤道区域海面温度(厄尔尼诺事件时变暖,拉尼娜事件时变冷)和西太平洋赤道区域的海面上气压变动作用形成的。而这两种变动是相互关联的:东太平洋的暖洋阶段,即厄尔尼诺,伴随着西太平洋的高海面气压;东太平洋的变冷阶段,即拉尼娜,伴随着西太平洋的低海面气压。

南方涛动是太平洋与印度洋间存在的一种大尺度的气压升降振荡。当太平洋上气压变高(低)时,印度洋上从非洲到澳大利亚气压变低(高),即两地气压的距平有反向的变化。

其正相关中心位于澳大利亚北部至印度尼西亚的低压区;负相关中心位于东南太平洋高压区,在东北太平洋亦有一较大的负相关区。

因此塔希提(148°05'W,17°53'S)或复活节岛(109°30'W,29°00'S)与达尔文(130°59'E,12°20'S)两地的海平面气压的距平值被普遍地用以表示南方涛动的特征指数,称为SOI。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