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逆向教学设计的缺点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逆向教学是针对传统的以教师传授为主的教学而提出的,名为逆向使者,顺向课前学生。自主学习,提前来,先学后教,以学论教的教育理念是符合认知规律的。

逆向教学设计的缺点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逆向教学设计的缺点 逆向教学设计的基本要求


逆向教学的第一特征是课前学生充分利用自己的自主学习,通过利用网络看课,是自主学习课程质疑提出问题,小组合作,研究讨论,教师导演巩固练习。

每日一得《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逆向设计”

最好的设计应该是“以终为始”。灌输或者活动的教学设计都没有能够回答有效学习的核心问题。

怎么样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

要有明确的大概念来引导教学,为确保学习效果而制定计划。梳理整个学段计划,来完成台阶式的层进任务。

设计使学生既能掌握内容又能达到理解的教学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如何实现为理解而教?

更智慧却不是更辛苦地工作。

大概念就是一个概念、主题或者问题,能够使离散的事实和技能相互联系并有一定意义。

只有通过多种持续性的评估,以及更大程度地关注形成性评估才能产生和激发理解。

理解就是将我们的知识联系和结合起来,从而弄清楚事物的含义。如果没有理解,我们可能只看到含糊的、孤立的或无用的事实。

理解意味着能够智慧地和有效地应用与迁移——在实际的任务和环境中,有效运用知识和技能。

转化与自如运用知识,而不仅是僵化地回忆和再现。提供的是一种设计或再设计任意课程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课程内容,更容易达到预期结果。

如果你希望发展学生更为深入的理解,那么这本书的理念和方法是适用的。

第一章,逆向设计。设计,有目的和意图,计划和执行。良好的设计,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获得一些新的技术技能,而是为了以目标及其潜在含义为导向,产生更全面、更具体的学习。

教师在思考如何开展教与学的活动之前,先要努力思考此类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以及哪些证据能够表明学习达到了目的。

杜威《我们如何思考》

我们在教育中怎样强调概念理解的重要性都不为过。

理解是知识的迁移。

对知识与技能的有效迁移能力是我们在不同情境和问题面前创造性地、灵活地、流畅地应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超越信息本身”。发展个人的知识迁移能力是良好教育的关键。

为了应试而让学生反复进行练习其实是一种失败的教学策略。w动词的理解是能够有智慧而有效地使用知识和技能,名词的理解是努力去理解的成功结果,对一个不明显观点的最终掌握,对许多无关联的知识元素所作的有意义推断。

迁移是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任务。要掌握知识何以成为知识的能力,而不仅将知识当作信条。

杰罗姆《教育过程》。

1 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和不足

传统教学手段的优势:第一、备课省时省力 第二、 操作灵活自如 第三、可以随机应变

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第一、讲授内容受到时空限制。

3第二,不能展示三维空间图像。 第三,不能模拟实验操作过程。 第四,不能重复回放教学内容。 第五,单位时间信息容量偏少。

2 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不足

媒体教学的优势: 第一、更好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力不 第二、共享性好 第三、模拟性与重复性

多媒体教学的不足:第一、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师生互动关系 第二、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第三、容量大,学生难以吸收

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优势互补教学策略

第一、转变教师教学观念,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教学添彩 第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为课堂生辉 第三、因“材”施教、因“地”制宜,灵活运用、合理优化

不同的教师个体,不同的学生群体,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学习条件,相互之间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何正确理解逆向教学设计的技术要求

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从“终点”,即所追求的结果(目标或标准)出发开始设计活动;要求教师在确定了所追求的结果后,首先考虑评估方案再具体设计活动。这种设计思路正是我们现在课程标准时代所提倡的,是基于标准的逆向思考。这就要求教师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重视教师评价素养的提高目标制定后,怎么知道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如何使教学与目标一致,以最大化实现目标?这是我们在思考教学的有效性时所关注的问题。其关键在于明确目标怎样算是达到了,即目标达成的证据。评价设计先于教学活动设计正是为解决这个问题,先确定目标达成的证据,进而判断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和目标的距离,再根据证据的需要设计教学活动,使教学成为发现证据的过程。这一方面是为提高教学的指向性,突出评价的作用,另一方面则是对教师评价素养的要求,毕竟评价任务的设计和评分规则的制定对教师的专业判断要求很高,而目前很多教师这方面的素养还很欠缺,还需引起我们的重视。

逆向教学设计提倡以结果为导向,以输出端作为起点思考教学,遵循的基本模式为“确定预期结果--确定评估证据--设计学习计划”。

逆向教学设计的本质是评价驱动的课程建构逻辑。逆向教学设计并非仅仅将学习结果放在教学设计的首位,而是将学习结果及对学习结果的评估同时优先考虑,把原本用来检测教学效果的评价任务提至教学活动之前进行设置,特别强调评价的地位和作用,体现了一种评价育人的课程观。没有评价的充分介入,逆向教学设计就没有实质意义。

例如,有教师将《登上地球之巅》(七年级语文下册)一文的某项学习目标定为“概括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经过”之后,接着进行深度追问:达成这项目标意味着学生能做什么呢?什么样的作业能够诊断学生达标情况呢?实际上,他就是在设计评价标准和评价任务了。这时,教师既是教学的设计者也是自己教学的评价者,具有为自己教学成功而努力的强烈责任感。

当前许多课堂教学之所以高耗低效,并非没有采取逆向教学设计,而是学习目标笼统,评价标准模糊,评价任务不到位。课堂上学生大多处于“猜”教师答案的学习状态,教师则处于“学生说得都对”的两可评判中。比如,有教师将上述《登上地球之巅》的学习目标定为“掌握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过程”之后设计教学活动,先让学生阅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再让学生画出关键语句,体会登山队员攀登珠峰的过程。“掌握”“把握”“体会”究竟指什么,它们的内涵是否一致,“攀登珠峰的过程”中的“过程”又指什么,这些有关认知过程和核心知识的关键内容事先不明晰,直接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学无结果,教师教无目的,教学效果成为难解之谜。

此书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章节,恐怕就是第一章《逆向设计》了。正如文中所说的,教师是设计师,他与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一样,持有"资格证",是一名专业技术人员。那么,他的一项基本工作就是精致地设计课程和学习体验活动,以满足特定的教学需求。与此同时,他还是一个评估设计师,诊断学生需求以指导我们的教学,使自己和学生,以及他人(父母和管理者)能够检验我们的工作是否已经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为什么逆向是最好的"、"传统设计的两个误区",这两段内容在此已不想再进行阐述,一则是因为本书的序和绪论中已经对此进行了一些描述,再则是因为相比为什么和怎么做,我则喜欢比较现实地学习实施的方法和步骤。嗯,那就直驱而入"逆向设计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预期结果。这也就是我们日常教学设计时所要思考设计的教学目标,查看课程标准,检验课程预期结果,明确学习内容的优先次序。第二阶段,确定合适的评估证据。也就是说我们要根据收集的评估证据来思考单元或课程,而不是简单地根据要讲的内容或一系列学习活动来思考单元或课程。当然,我们收集的证据既包含传统的测验和考试,表现新任务和项目,观察和对话,也包括不同时间内的学生自我评估。第三阶段,设计学习体验和教学。有了明确的预期结果和合适的评估证据后,我们需要思考几个关键问题:如果学生要有效地开展学习并获得预期结果,他们需要哪些知识(事实、概念、原理)和技能(过程、步骤、策略)?哪些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所需的技能和知识?根据表现性目标,我们需要教哪些内容,指导学生做什么,以及如何用最恰当的方式开展教学?要完成这些目标,哪些材料和资源是最合适的?搞清这些问题,才能真正做好教学计划的细节(包括教学方法、教学顺序以及资源材料的选择)。

随后,本章节中向我们提供了逆向设计模板,其目的是养成正确的思维习惯,完成有助于学生理解的设计,避免活动导向和灌输式教学设计中的错误习惯。它提供了UbD模板的雏形,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如何进行逆向设计,依葫芦画瓢,对于一个逆向设计的初学者来说,相当有意义!

为了让初学者进一步理解逆向设计的方法,掌握逆向设计的技能,文中还以"三页模板:营养案例"为例,阐述了UbD模板设计标准、设计工具,帮助我们产生更高质量的设计。与此同时,还向我们剖析了使用UbD新手鲍勃.詹姆斯的设计思考和反思过程,引领我们走近UbD!

我想,同理,阅读理论书籍,了解知识技能,也只是停留在灌输与填鸭层面,如何真正理解"逆向设计",还应开展实战运用,模仿着进行一、二次逆向设计,针对性地开展点评指导,进行逆向设计比评、说说设计思考和反思,才能将教师们最终引向"逆向设计"之路,才能逐渐削弱活动式、灌输式教学的弊端!

心动,不如行动!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