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最新消息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时间

土耳其总统称将尽快对伊朗、叙利亚发起军事行动?这是咋回事?

是这样的。因为对方触及了土方的底线。这已经不是土耳其第一次喊话双方了,他们真的已经愤怒到极点了。对方三番五次的挑衅,已经严重触及到了他们的底线。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最新消息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时间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最新消息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时间


土耳其将尽快用坦克、大炮和士兵铲除“恐怖分子”土耳其开展军事行动的目的是保护国家与公民安全,这是土耳其的合法权利。

其实说白了还是领土争夺,这几个国家自古就矛盾不断。

虽说美国表态了,但我们不得不佩服土耳其这个点儿选择得确实很讲究,一则在芬兰与瑞典加入北约的关键档口,土耳其选择对库尔德人动手。如果美国人反对,那么北欧两国想要加入北约那根本是不可能的

没有报道有多精准啊,我觉得这个时候他们应该发展经济的,不要总是打来打去了。

这个就要从军事角度来判断了土耳其突袭叙利亚时机掌握的有多精准,就好像诸葛亮借东风一样

因为土耳其出兵叙利亚让IS感到了不安,觉得自己的利益受到了威胁。

因为这样打破了极端组织的计划和情况,所以他们出乎意料。

主要还是破坏了is本身的一些计划,导致这个组织有了损失了。

土耳其出兵叙利亚,于极端组织有关系吗。会坐不住。不可能啊。

土耳其出兵后,破坏了极端组织的原有计划,让他们措手不及,坐立不安

其管理的叙伊边境城市哈乌勒的一所监狱发生暴动。

这个可能是怕他们之间有什么阴谋吧,毕竟无缘无故就出兵这个肯定是有阴谋的。

目前非敌非友,之前土耳其因支持叙利亚境内的同族人所以视叙利亚政府为敌人,但经俄罗斯调解,叙利亚政府与土耳其同族人不再冲突,这样土耳其人与俄叙暂时没了矛盾;同时因为美国大力支持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人,土耳其人非常愤怒,于是故意向俄罗斯靠拢,当然也就暂时不与叙利亚政府作对。

中东又起战乱——这次是土耳其和叙利亚。

13日,美国宣布将在土叙—伊叙边界沿线训练一支3万人左右、以库尔德武装为骨干的“边境保护部队”后;1月20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宣布,发起针对阿夫林地区库尔德武装的 “橄榄枝”行动;28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再次表示,土耳其军队将会肃清整个土叙边境地区的库尔德武装。

这就意味着,土耳其的“橄榄枝行动”可能将要维持很长一段时间。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担忧:此次土耳其出兵攻打库尔德,会引发中东新一轮混战吗?

对此,岛叔的答案很简单,两个字:不能。

俄-土-叙

根据土耳其官方的立场,目前叙利亚库尔德武装,实质上就是土耳其“库尔德工人党”的叙利亚分支,土耳其一直视之为心头之患,担心其在叙北部坐大后和土境内库尔德分裂势力联合。

虽然目前土耳其使用了战机、装甲部队和炮兵,看样子势头汹汹,但其实并非毫无顾忌。不管是美国还是俄罗斯的态度,最终都会直接影响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的决心。

在发动“橄榄枝”行动时,埃尔多安就表态说已经与俄罗斯进行过协商,并且驻留在这一地区的俄军人员在土军进攻前迅速撤走;既然跟俄罗斯协商过了,那么就意味着土耳其的行动不会从根本上伤害到巴沙尔政权——毕竟,叙利亚是俄罗斯在中东的坚定盟友。

另一处耐人寻味的地方是,最近巴沙尔政府军正在四个“冲突降级区”之一、伊德卜利省的南部对反对派武装发动猛攻。按照俄—巴一方的说法,他们的进攻对象主要是基地组织下属的原“胜利阵线”武装;但土耳其却明确的对俄罗斯提出,请注意土耳其在这一地区的利益。按照土耳其的说法,巴沙尔政府军目前的进攻对象并非是基地组织的恐怖主义武装,而是自己的嫡系“自由军”。

虽然两件事情看起来似乎并无直接关联,但考虑到土俄两国目前的态度,事情就有了某种联系。

简言之,俄土妥协的结果很可能就是:俄罗斯可以容忍土耳其的军事行动,毕竟这是库尔德武装的控制区,而且地处土叙边境一代;同样,土耳其要接受巴沙尔政权对伊德卜利地区的控制(这一地区扼守通往叙利亚经济首都阿勒颇和首都大马士革的要道,对巴沙尔政权来说战略意义重大)。

说到底,土耳其打击库尔德武装,也是俄罗斯乐意见到的事情。此前,美国宣布以库尔德武装为骨干组建的“边境保护部队”,极大增强了库尔德人未来在叙利亚格局中的发言权,这显然是一直主导叙利亚格局的俄罗斯不愿看到的。美国跟土耳其同属北约,现在在其内部,支持库尔德武装的美国、和欲库尔德武装除之后快的土耳其之间的裂痕,同样是俄罗斯喜闻乐见的。

如果俄土的妥协当真如此,那就意味着,埃尔多安看似“冒险”的行动,已经获得了叙利亚牌桌上头号玩家的首肯。这样一来,最大的冲突风险就被避免了。

美国

接下来,美国的态度就很重要了。

作为叙利亚博弈另一方的盟主美国,现阶段在叙利亚的目标不外三个:尽可能的削弱巴沙尔政权,拓展自己在叙利亚的影响力;防止ISIS等组织卷土重来;阻碍“什叶派之弧”的形成、准备好未来牵制土耳其的工具。

鉴于埃尔多安在叙利亚表现出与北约离心离德的倾向,美国即便认为土耳其不会最终脱离“北约”,也不得不未雨绸缪。因此,组建库尔德“边境保护部队”,就成了一石三鸟之举。

美国当然考虑过扶植库尔德武装会刺激土耳其的问题。去年,土耳其第一次出兵叙利亚,美国就迅速将在叙美军部署到了紧贴土军行动区域的库尔德人重镇。美国态度已经再明确不过:即便美国可以接受土耳其在叙利亚谋求自己的利益,也绝不会放弃对库尔德武装的支持。

这次也一样。土耳其出兵后,美国只是温和地“敦促土耳其军事行动中要保持克制”;而当土耳其官员宣称,可能会对前述库尔德重镇发动进攻时,美国总统特朗普便在24日与埃尔多安的通话中,直接警告了土耳其“要考虑与美军发生武装冲突的危险”。

美国的算盘不言自明。只要埃尔多安不是对着库尔德武装使出“灭此朝食”的劲头,美国会容忍他占点地盘、扶植扶植自己嫡系“反对派”什么的。但一旦过了线,就不行。因此,美国不会立即去阻止埃尔多安的行动,而是“先敲打”、再“观其行”。

土耳其陆军装甲部队在土叙边境集结

“会闹”?

前面说过,土耳其是北约成员之一,美国则是北约盟主,理论上说二者应该有着高度一致的战略利益。冷战期间确实如此。但当美国最大的敌人苏联消失后,北约之所以能继续存在,一是因为欧洲国家可以“大树底下好乘凉”,借助美军的超强实力,减轻自己的国防开支包袱;二则是价值观一致的情况下,用一个声音说话,显然会好过一盘散沙的状态。

那么,为何现在土耳其会和西方出现这种战略利益不一致的“裂痕”情况?

时移势易也。

当年,北约之所以接纳土耳其入盟,显然是看重其战略位置,意图让土耳其堵住俄罗斯南下中东大门。冷战后,土耳其在西方面前的这种“使用价值”显然严重缩水,反而是“911”之后“文明冲突论”在西方逐步抬头,土耳其作为一个完全不同于西方文明背景的国家,虽然几十年来一直以西方价值观为追求,但是得到认可的程度却非常可怜——只要看看他加入欧盟之路多么坎坷就知道了。

不仅如此,埃尔多安个人强烈的宗教色彩,也让西方对其政治倾向产生了强烈猜疑。前年夏天政变未遂后的一系列事件,则让土耳其和西方的这种裂痕进一步加深。

但是,从现实主义角度考虑,无论土耳其多么恼火北约或欧盟的态度,背弃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政治军事同盟、以及最发达经济体,显然都是不明智的。土耳其要想改善自己的边缘地位,让欧盟认识到自己的“价值”,除了有足够的经济和军事实力之外,更需要表现出有贯彻自己国家意志的决心。最近两年来,无论是埃尔多安跟俄罗斯接近,还是两次对美国代理人库尔德武装下手也好,都是为了展示这种决心。

作为政坛老手,除了灵活身段和强硬铁腕之外,埃尔多安对时局把握和对相关国家的意图揣度同样出色。虽然他不断地声称要“一口气打到叙伊边界”,但同时,也不断向美国提出,要求停止对库尔德人的支持。而后者,恐怕才是其真正目的所在。

总结

分析了这么多,我们来简单说说结论——

简言之,从土耳其的角度看,如果此次能够达到既定军事目标,为自己的嫡系“自由军”再争得一块有战略靠背的地盘的话,既能确保自己在叙利亚的“利益”,又能显示土耳其是一个具有独立行动能力和意志的“大国”。这样一来,土耳其在美、俄、欧及阿拉伯诸国面前的身价必然抬升,也将为自己赢得足够的战略选择自由。这是土耳其此举的主要考量。

而俄美这两个叙利亚的主要玩家,目前对土军的行动都表达了容忍。埃尔多安明白,只要不越过两家的底线,就不会与这两国发生冲突。冲突的代价,不是他能付得起的。

那中东各国、世界其他各国呢?事实上,当前的中东乱局已经决定了其他各国影响力的式微。

比如,原本在叙利亚内战中很积极的海合会国家现在自顾不暇(领头羊沙特深陷也门战场,与卡塔尔的内讧未有分晓);虽然法国总统、欧盟外交代表表示了对土耳其行动的“担忧”,但除了延迟土“入欧”外,也没有什么实质性招数,反而土耳其手里有叙利亚难民这张牌;最尴尬的是北约,秘书长一边承认土耳其有权“自卫”,另一边敦促“自卫也得有分寸”,差不多算是一半安抚一半提醒,尴尬之意溢于言表。

可见,埃尔多安的“橄榄枝”是经过精心政治算计的“抓牌”行动,仅从理论上来说其得手概率颇高,也不至于引起中东新的混乱。

但话又说回来,埃尔多安的“祸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中”。

要知道,这次参与行动的土军第二集团军,是土耳其的精锐部队。除了驻防首都之外,主要任务就是在东南部镇压库工党游击战争,也一直深受埃尔多安信任。如此信臣精卒,倾巢而出,短时间内也许不是问题,可一旦战事久拖不决,国内就难免空虚。届时,库尔德工人党、军内对其不满势力等,恐怕就有可乘之机。

毕竟,库尔德武装也不是好捏的软柿子。此次土耳其进攻的阿夫林地区,虽然面积不大,但当年库尔德人既然能在IS的围攻中岿然不动,战斗力自是不可小觑。何况,之后他们还得到了美国指导员的训练,水平想必也有不少提高。换言之,即便最后土军能够胜利,也必不轻松;若在此行中土军损失过大,对埃尔多安来说,就将是一个严重的政治打击。

毕竟,埃尔多安的“内”仍未全“安”。未遂政变之后,埃尔多安不断延长国内的紧急状态,其政治老本,也依然是此前执政时的经济建设成本。除了对军警和政府内部强力清洗外,在政治控制上,他也一直采取高压手段。但一旦其国内经济形势走衰,埃尔多安的威信势必再度受损。那时的后果,还很不好说。

和平共处才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