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句子摘抄

怎样算是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句子摘抄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句子摘抄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的句子摘抄


现在对心理健康的标准是这样定义的:

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

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

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

四、不脱离现实环境;

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十、在不违背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智力正常

智力正常是人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是心理健康的首要标准。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疾病分类体系,把智力发育不全或阻滞视为一种心理障碍和行为。

善于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

心理健康者能经常保持愉快、开朗、自信、满足的心情,善于从生活中寻求乐趣,对生活充满希望。更重要的是情绪稳定性好。

具有较强的意志品质

健康的意志有如下特点:目的明确合理,自觉性高;善于分析情况,意志果断;意志坚韧,有毅力,心理承受能力强;自制力好,既有现实目标的坚定性,又能克制干扰目标实现的愿望、动机、情绪和行为,不放纵任性。

人际关系和谐

其表现:一是乐于与人交往,既有稳定而广泛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己的朋友;二是在交往中保持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之明,不卑不亢;三是能客观评价别人,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宽以待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四是交往中积极态度多于消极态度。

能动的适应和改造环境,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健康

心理健康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养健全人格。人格完整健康的主要标志是:

①人格的各个结构要素都不存在明显缺陷与偏;

②具有清醒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

③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有效的支配自己的行为;

④有相对完整统一的心理特征。

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

一个人的心理行为经常的偏离自己的年龄特征,一般都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怎样才是心理健康

1、现实态度:一个心理健康的人不管现实对他来说是否愉快,他(她)始终泰然应对。

2、性:一个头脑健全的人办事凭理智和稳重,并适当听从合理建议。在需要时,他能够作出决定并且乐于承担他的决定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果。

3、爱别人的能力:一个健康的、成熟的人能够从爱自己的配偶、孩子、亲戚、朋友中得到乐趣。

4、适当地依靠他人:一个成熟的人不但可以爱他人,也乐于接受爱。

5、发怒要能自控:任何一个正常的健康人有时生气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他能够把握尺度,不致失去理智。

6、有长远打算:一个头脑健全的人会为了长远利益而放弃眼前的利益,即使眼前利益有很迷人的吸引力。

7、关于休息:一个正常的健康人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能需要并且善于享受闲暇和休息。

8、对调换工作持慎重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常常很喜欢自己的工作,不见异思迁。即使需要调换工作,他会非常谨慎。

9、对孩子钟爱和宽容:一个健康的喜爱孩子,并肯花时间去了解孩子的特殊要求。

10、对他人的宽容和谅解:对一个成熟的人来说,这种宽容和谅解不单是对性别不同的人,还应包括种族、国籍以及文化背景方面与自己不同的人。

11、不断学习和培养情趣:不断地增长学识和广泛地培养情趣是健康个性的特点。

可以说,很少有人在性格上是完全健康和成熟的,但是我们应该去培养、去完善,把我们的生活质量提高!

什么才是心理健康?

理学家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

2、情绪健康;

3、意志健全;

4、行为协调;

5、人际关系适应;

6、反应适度;

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具体标准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赞许,有个人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3评论

分享

其他类似问题

2010-11-05关于心理健康手抄报的内容1073

2019-11-22心理健康手抄报的内容

2021-05-04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快快,有急用,不要的14

2020-11-04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72

2020-01-14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50字) 2550

2017-09-08心理健康手抄报内容(小学生)1392

2012-05-05简短的心理健康手抄报资料13

2012-09-22小学心理健康手抄报主要内容可以写什么40

更多相关心理手抄报内容的问题 >

特别

全球首张奥密克戎毒株图公布:新变异株传染性或增强500%?

不断刷新的圆周率,未来会被算尽吗?

地球上演化4.8亿年,鲎的蓝色血液到底有何用?

古人没有冰箱,也能经常吃到新鲜的食物吗? 我的财富值

--

去登录

我的

--

去登录

做任务开宝箱

累计完成

个任务

10任务

50任务

100任务

200任务

任务列表加载中...

新手帮助

如何答题

获取采纳

使用财富值

介绍

知道商城

知道团队

合伙人认证

高质量问答

投诉建议

意见反馈

账号申诉

非法信息

怎样才能算是心理健康呢?

1986年郭念峰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1、心理活动强度。

2、心理活动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4、意识水平。

5、暗示性。

6、康复能力。

7、心理自控力。

8、自信心。

9、交往。

10、环境适应能力。

可以根据此十大标准进行一一的自我对照,然后分析自己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优劣势!

扩展资料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的状态。

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影响,尤其是幼年时期的原生家庭的教养方式,对心理健康的发展影响甚大。心理健康突出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

什么样才属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指旨在充分发挥个体潜能的内部心理谐调与外部行为适应相统一的良好状态。这一定义表明,心理健康既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上,也蕴含在相对稳定并处于动态发展和完善中的心理特质上。这两者又是辩证统一的:表现在个体与环境互动时的适应行为正是其内在的良好心理特质使然,而个体在对环境的良好适应中,又发展并完善了己的心理特质。

心理健康标准:

1946年,第三届心理卫生大会曾具体指明心理健康的标志是: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调和;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工作和职业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地的生活.

希望楼主能接受!!!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理健康的儿童少年,有积极、良好的人际关系。尊重他人,理解他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补己之短,并能用友善、宽容的态度与别人相处。他们在别人面前能做到真诚坦率,从而容易得到别人的信任,并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在集体中威望很高,生活充实。

2,心理健康的人有健全的“自我”,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并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评价,能对自己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控制和调节。

3,心理健康者热爱生活,能深切感受生活的美好和生活中的乐趣,积极憧憬美好的未来。能在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各方面的潜力,不因遇到挫折和失败而对生活失去信心。能正确对待现实困难,及时调整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行为策略以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

4,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良好的心境,个体在这种状态下,其认识活动、情绪反应、意志行动处于积极状态,而且具有正常的适当的调控能力,并能充分发挥其身心的潜能。

5,心理健康是一个人的认知,情绪、情感和意志,需要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的内在关系协调,心理的内容与客观现实保持统一,并能促使人体内、外环境平衡和促使个体与环境相适应的状态,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怎样才是心理健康呢?

从广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从狭义上讲,心理健康是指人的基本心理活动的过程内容完整、协调一致,即认识、情感、意志、行为、人格完整和协调,能适应,与保持同步。

个体能够适应发展着的环境,具有完善的个性特征;且其认知,情绪反应,意志行为处于积极状态,并能保持正常的调控能力。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间关系适应、反应适度、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心理学家将心理健康的标准描述为以下几点:

①有适度的安全感,有自尊心,对自我的成就有价值感。

②适度地自我批评,不过分夸耀自己也不过分苛责自己。

③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适度的主动性,不为环境所左右。

④理智,现实,客观,与现实有良好的接触,能容忍生活中挫折的打击,无过度的幻想。

⑤适度地接受个人的需要,并具有满足此种需要的能力。

⑥有自知之明,了解自己的动机和目的,能对自己的能力作客观的估计。

⑦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个人的价值观能适应的标准,对自己的工作能集中注意力。

⑧有切合实际的生活目标。

⑨具有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能适应环境的需要改变自己。

⑩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爱人的能力和被爱的能力。在不违背标准的前提下,能保持自己的个性,既不过分阿谀,也不过分寻求赞许,有个人的意见,有判断是非的标准。

怎样才算心理健康?

1 首先有个健康的身体,经常体育锻炼,身体好,心情好,做事情精力充沛,身体好,头脑清晰,智能高,办事利索,听到别人的好的评价,能提高自信。 2 保持人格的相对稳定,乐观的过日子。遇烦恼的事情能使自己情绪稳定,遇事情不慌不忙,有冷静的头脑,客观的分析事物,学会宽容,保持自己的心情愉快。 3 有良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自己的工作和学习做到有一定的满意度,做自己难度中等偏高一点的事业,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工作有挫折不气馁,跌倒了再爬起来。限度的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学会人际关系的处理,亲情、友情、爱情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处理好,这样就有良好的支持系统,当遇到烦恼、或者大的应激,有良好的应对能力。做到兵来将挡。 4 能够适应环境,工作要处理与的关系,处理与同事的关系,使自己的工作顺心,一般不频繁的工作跳槽,若是更换工作环境,能适应新的环境,做好角色转换,保持心理平衡。 5 学会修身养性,每个人活着,都要活到老,学到老,是个大课堂,做个人,要学一辈子学,孔夫子吾一日三省,每天晚上给自己做个一日小结,发扬成绩,改正错误,使自己聪明起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熟起来。爱自己,爱别人,有爱心、有善心,有德有品有才,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有愉悦感。 6 自信,凡事都要正确的估计自己的能力,过高的估计自己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若完不成任务,导致失败,会产生失落感和抑郁情绪;过低的估计自己,做事情畏首畏尾,害怕失败因而产生焦虑。正确的估价自己,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可以根据郭念锋《临床心理学概论》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来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