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电脑手机 >

1973年出生的女性工人,2023年退休金领多少?

1973出生2023退休金领多少

截至2022年年末,1973年出生的人员都已经满49岁,而现行养老保险办理退休的年龄规定,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1973年出生的女性工人,2023年退休金领多少?1973年出生的女性工人,2023年退休金领多少?


第一,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退休年龄规定,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女性工人50周岁,女性灵活就业人员以各地区政策规定为主,大部分地区55周岁,少部分地区50周岁。

第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退休年龄规定,男性60周岁,女性60周岁。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2023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女性工人和部分地区的女性灵活就业人员。

那么,2023年符合办理退休的女性工人,或者是女性灵活就业人员,档次参加保险,养老金能够领取多少钱呢?

根据现行养老保险待遇的核定政策,养老金的高低,主要与缴费年限的长短和缴费档次的高低相挂钩,换句话说工龄越长,缴费档次越高,那么对应的养老金就会越高。

我国是从1992年开始逐步实施养老保险制度,部分地区从1996年以后开始完全实施养老保险制度,其中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真正建立,是在1996年之后国发〔1997〕26号文件下发之后。

因此不少地区在计算养老金时,都是将1996年1月1日确定为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实施时间,与此同时将1995年12月31日之前的工龄确定为视同缴费年限。

因此如果1973年出生的女性工人,2023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申请办理退休,养老金的高低影响因素主要包含三个方面:

第一,该退休人员参加工作的具体时间,如果在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那么其就具有视同缴费年限,如果其在1996年及之后参加工作,那么其就没有视同缴费年限的。

第二,该退休人员参加保险,缴费档次的高低,缴费档次越高,那么对应的养老待遇就会越高。

第三,该退休人员参加保险所在的地区,以及申请办理退休时的受理地区。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如果1973年出生的女性工人,或者是符合办理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按照缴费档次参加保险,那么影响该退休人员养老金高低的主要因素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申请办理退休受理地区;

二是,退休前缴费年限的长短。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上海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15年,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为0.6,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是,每月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约为:11396×(1+0.6)×0.5×15×0.01=1368元。

二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11396×0.6×0.08×12×15÷195=505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1368+505=1873元。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上海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30年,实际缴费年限26年,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为0.6,视同缴费年限4年,过渡性养老金系数为1.0%,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是,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约为:11396×(1+0.6)×0.5×30×0.01=2735元。

二弯帆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11396×0.6×0.08×12×26÷195=875元。

三是,每月可以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约为:11396×(1+0.6)×0.5×4×0.01=365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2735+875+365=3975元。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浙江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15年,保险平均缴李凯费指数为0.6,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是,每月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约为:7437×(1+0.6)×0.5×15×0.01=892元。

二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7437×0.6×0.08×12×15÷195=330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892+330=1222元。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浙江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30年,实际缴费年限26年,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为0.6,视同缴费年限4年,过渡性养老金系数为1.4%,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哪闹唤是,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约为:7437×(1+0.6)×0.5×30×0.01=1785元。

二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7437×0.6×0.08×12×26÷195=571元。

三是,每月可以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约为:7437×(1+0.6)×0.5×4×0.014=333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1785+571+333=2689元。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辽宁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15年,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为0.6,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是,每月可以领取基础养老金约为:6720×(1+0.6)×0.5×15×0.01=806元。

二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6720×0.6×0.08×12×15÷195=298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806+298=1104元。

假设某1973年女性工人,2023年在辽宁申请办理退休,如果其工龄为30年,实际缴费年限26年,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为0.6,视同缴费年限4年,过渡性养老金系数为1.4%,其可以享受的养老待遇为:

一是,每月可以领取的基础养老金约为:6720×(1+0.6)×0.5×30×0.01=1613元。

二是,每月可以领取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约为:6720×0.6×0.08×12×26÷195=516元。

三是,每月可以领取的过渡性养老金约为:6720×(1+0.6)×0.5×4×0.014=301元。

那么其每月可以享受的基本养老金约为:1613+516+301=2430元。

按照上述情况来看,1973年出生的人员,如果在2023年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虽然说不同地区的退休人员同等缴费年限和工龄,同样的缴费档次,但是因为全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进而导致各地区的养老金计发基数也不相同,因此养老保险待遇也会有所异。

2023年灵活就业退休工资多少

灵活就业人员缴费社保15年,按照标准缴纳退休后每月可以领取到780+187=967币;按照标准则可以领取到975+316=1291币。

灵活就业人员退休金和企业职工退休金的计算公式是一样的,计算方式如下:

1、月基本养老金=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

2、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休时的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50岁195月、55岁170月、60岁139月);

3、过渡性养老金=(上年度市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2建立个人账户制度前缴费年限(视同缴费年限)1.4%。

职工退休和灵活就业退休工资是有区别如下:

1、灵活就业人员只需要缴纳两险,相对于上班职工来说少了生育、失业和工伤保险,因此也不能享受到相关的待遇;

2、灵活就业人员需要个人承担一部分的统筹缴费:缴费基数为每年度公布的缴费基数。如果在单位缴纳的话,个人承担8%,单位承担16%进入统筹账户;

3、部分地区灵活就业的女性要55岁才能退休,而普通女工人只需要50岁就可以退休;

4、由于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或金额通常低于企业职工,所以一般情况下,企业职工退休后的养老金待遇会高于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金待遇;

5、针对不同类别的灵活就业人员不同的社保优惠、社保补贴政策,上班职工无法享受到例如失业保险金。

综上所述,灵活就业人员按年限和标准缴费,也只能领取的养老金标准,另外,对于今年新退休的灵活就业人员,养老金将会在下半年重算补发到账,到时候记得核对养老金补发额。

【法律依据】:

《中华保险法》第十六条

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满十五年的,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也可以转入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或者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按照国务院规定享受相应的养老保险待遇。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

职工应当按照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

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2023年退休,31年工龄,个人账户170000元,能领取多少养老金?

根据目前的养老保险政策规定,个人领取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

个人月养老金=个人账户累计缴费月数 x 个人缴费比例 x 当地月人均养老金+当地月人均工资

其中,个人缴费比例是由规定的,目前为8%。当地月人均养老金和月人均工资的数值会因地区而异,可以向当地社保局或相关部门咨询了解。

根据您提供的信息,假设您在2023年退休时共缴纳了31年社保,个人账户累计缴费月数为

372个月。假设当地月人均养老金为3000元,当地月人均工资为8000元,那么您的个人月养老金计算公式如下:

个人月养老金=372x8%x3000+8000=882元左右。

以上计算仅供参考,具体养老金数额还要根据当地具体的政策规定来计算。建议您咨询当地社保局或相关部门以了解新的政策规定和具体计算方法。

2023年退休,缴纳社保20年,退休能领多少钱?

一般来说,社保缴费20年,退休能领养老金1500元上下。

可能很多人基本养老金发多少很神秘,实际上都是有相应的计算公式计算而来的。

一般来说,如果我们是1997年以后参加的养老保险,退休能够领取的基本养老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构成,具体计算公式是这样的:

基础养老金是和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退休上年度平均工资相挂钩。

关于平均缴费指数,如果说我们始终按照60%的基数缴纳的保险,平均缴费指数一般是0.6上下。详细情况很难解释。

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0.6,缴费20年基础养老金可以领取16%的退休上年度平均工资。如果平均缴费指数是1,基础养老金领取20%的社平工资。

现在社平工资一般称之为养老金计发基数,全国普遍在6000~9000元左右,每年还会增长。如果说2023年退休养老金计发基数是7500元,基础养老金每月就可以领取1200元。

个人账户养老金,主要和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以及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相关。

现在一般按照60%的基数缴纳社保20年,个人账户余额能有6~7万元。如果是2023年,不多能有7~8万元。

计发月数是2005年制定的,按照十四五规划,将要修订完善。具体如何变化不好说。按照现在的计发月数,60岁将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

如果个人账户7万元,50岁开始领养老金,每月可以领取350元的个人账户养老金。如果是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会更高一些。

两部分相加就是1550元左右。实际上,不同地方的社平工资不一样,养老金高低也有所不同。除此以外,一些地方还会有一些补贴补助类待遇,比如冬季取暖费。

退休以后养老金还会年年增长,养老金待遇只会越来越高。参保以后,家属还可以领取到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待遇。

综上所述,不要被每月领取的养老金这一表面现象所迷惑。

参加养老保险是非常非常划算的一件事情。养老保险是应对长寿风险的一种重要保障,非常重要,建议还是尽可能的多缴多得、长缴多得。

我是灵活就业人员,已交社保16年14万多元,2023年退休金每月可以领多少钱?

缴纳了16年的养老保险,退休的时间大概能够领取到每个月1000元左右的退休金吧!

16年的养老保险缴纳时间是规定必须缴纳养老保险短的一期一起

所以说退休金也不能够太高一些的

2023年退休工资是多少

第一,个人账户养老金。

首先看个人账户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式是全国统一的,相对非常公平。60岁退休是139个月,50岁是195个月,55岁是170个月。

个人账户余额万元,60岁、55岁、50岁退休,分别可以领取养老金1900元、1550元、1350元。

需要提醒的是,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计发月数在十四五期间将会修订完善,预计不再是上述月数了。

另外,养老保险个人账户每年都会领取记账利息,会越来越高的。记账利率相对非常高,2022年高达也就是说如果现在有万元的话,未来光利息就能高达万元以上,更何况还要继续缴费。

第二,基础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等于当地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1+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2×缴费年限×1%。

每一个地方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不一样的。仅就2022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而言,计发基数的是上海市高达11396元,另外还有北京、深圳超过1万元。计发基数黑龙江省只有5865元。 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实际上是当年的缴费基数÷当年上年度的社平缴费基数,有关比值求出的平均值称之为平均缴费指数。

一般来说,基础养老金在计发基数越高的地区退休是越划算的。这实际上产生了一种相同缴费不同待遇的情况,尤其是

针对个人账户余额、缴费基数相同的情况下。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职工是按照2万元基数缴费,假设在A地是属于300%档次,平均缴费指数是3。假设在B地属于200%档次,平均缴费指数是2。这样AB两地的计算养老金社平工资应当分别是6667元和1万元。

养老保险缴费15年,平均缴费指数是3的情况下,可以领取30%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即基础养老金为2000元。如果是平均缴费指数是2的情况下,实际上是可以领取社平工资的基础养老金,但社平工资这时是1万元,那么基础养老金却是2250元。

所以,在社平工资越高的地区办退休越划算。

因此,知道个人账户余额,要想计算出养老金,还得需要缴费年限、平均缴费指数、当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等情况,非常复杂。

第三,过渡性养老金。

过渡性养老金本身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的一种补偿。

其实,初个人账户养老金并不是现在的这种模式。初个人缴费只有3%~4%的比例,计入个人账户的比例却高达11%。退休时,

养老金计发月数为120个月,不管男女老幼都一样。后来在2005年《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计发办法才改成了现在的模式。

规定在2005年决定实施后,退休前缴费年限累计满15年的人员会额外发给过渡性养老金,这是过渡性养老金的由来。过渡性养老金,是由各省份自行制定报劳动部、财政部备案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836084111@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联系我们

工作日:9:30-18:30,节假日休息